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09856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由于具有驱动电压低、固态发光、柔性显示等优势,使其成为一种越来越瞩目的用于诸如平板显示、照明和背光等应用中的技术。发光效率是表征OLED发光特性的重要参数。OLED的发光效率 通常是指器件的外量子效率next,其主要由内量子效率Hint和出光率nr决定(next = nintXnr)。目前已经制造出非常高内量子效率(85%)的0LED。而造成出光率nr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是光自折射率大的物质进入折射率小的物质会产生全反射,因此只有部分光通过界面出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显示器件具有高出光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板、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阴极,所述基板与阳极之间设置有透明介质层,透明介质层上与阳极相对的一侧表面上分布有球面或近似球面的凹槽,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介于基板和阳极之间。所述透明介质层为采用旋涂或印刷方式制备于基板上的透明薄膜。所述凹槽的弦长为2-5 μ m,深度为1-3 μ m。所述凹槽紧密排列。一种制备上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清洗后的基板上旋涂可加工的透明介质得透明薄膜,用丝绸在透明薄膜表面摩擦或滚压出球面或近似球面的凹槽,然后将透明薄膜烘干,在烘干后的透明薄膜上蒸镀阳极材料得到阳极,在阳极上蒸镀空穴传输层,在空穴传输层上蒸镀发光层,在发光层上蒸镀电子传输层,再在电子传输层上蒸镀阴极,蒸镀完阴极后进行封装得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所述透明介质为透明树脂。所述透明树脂为聚酰亚胺。本发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通过在基板上制备具有凹槽的透明介质层,改变了阳极与有机层界面的形状,降低了光线在阳极与有机层的界面发生全反射的比例,因此显著的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出光率。


图I是本发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凹槽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原理图之一;图4是本发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原理图之二 ;图中1、基板;2、透明介质层;3、阳极;4、空穴传输层;5、发光层;6、电子传输层;
7、阴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仅用 于说明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参见图I以及图2,本发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板I、阳极3、空穴传输层4、发光层5、电子传输层6以及阴极7,所述基板I与阳极3之间设置有透明介质层2,透明介质层2上与阳极3相对的一侧表面上分布有球面或近似球面的凹槽,透明介质层2的折射率介于基板I和阳极3之间,所述透明介质层2为采用旋涂或印刷方式制备于基板I上的透明薄膜,具有一定的可加工性,便于凹槽的加工,所述凹槽紧密排列,所述凹槽的弦长为2-5 μ m,深度为1-3 μ m。制备上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清洗后的基板上旋涂可加工的透明介质得透明薄膜,所述透明介质为透明树月旨,所述透明树脂为聚酰亚胺,用丝绸在透明薄膜表面摩擦或滚压出球面或近似球面的凹槽,然后将透明薄膜烘干,在烘干后的透明薄膜上蒸镀阳极材料(如铝+氧化钥)得到阳极
3,在阳极3上蒸镀空穴传输层4,在空穴传输层4上蒸镀发光层5,在发光层5上蒸镀电子传输层6,再在电子传输层6上蒸镀阴极7,蒸镀完阴极后进行封装得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参见图3以及图4,Θ。是光线在阳极和有机层界面(图3中ab)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oa和ob分别垂直于过圆弧a点和b点的切线,oa和ob的长度均为r, ab就是球面凹槽的弦长L,L = 2rsin Θ。、球面凹槽的深度H = r (Ι-cos Θ。)时,沿水平方向入射a点的光线,当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则被折射进入基板玻璃内,部分入射光线被紧邻的球面凹槽界面反射或折射而从基板玻璃正面出射,由于降低了光线发生全反射的比例,因此提高了出光效率。通常有机层/阳极中会消耗约46%的光能,考虑到凹槽虽紧密排列,但中间仍有空隙,并假设进入玻璃基板的光线全部出射,那么此结构可提高出光率20%以上,弦长和深度的确定,是考虑到制膜的连续性和器件中有机层整体厚度的要求,确定弦高在1-3 μ m左右,并由此确定弦长和圆弧半径的关系。将透明介质层设置于基板与阳极之间,可以明显改善阳极与有机层之间的波导效应,如果将透明介质层设置于基板外侧,则对有机层和阳极间的波导效应改善甚微,不利于出光率的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板(I)、阳极(3)、空穴传输层(4)、发光层(5)、电子传输层(6)以及阴极(7),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I)与阳极(3)之间设置有透明介质层(2),透明介质层(2)上与阳极(3)相对的一侧表面上分布有球面或近似球面的凹槽,透明介质层(2)的折射率介于基板(I)和阳极(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介质层(2)为采用旋涂或印刷方式制备于基板(I)上的透明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弦长为2-5 μ m,深度为 1-3 μ 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紧密排列。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I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清洗后的基板上旋涂可加工的透明介质得透明薄膜,用丝绸在透明薄膜表面摩擦或滚压出球面或近似球面的凹槽,然后将透明薄膜烘干,在烘干后的透明薄膜上蒸镀阳极材料得到阳极(3),在阳极(3)上蒸镀空穴传输层(4),在空穴传输层(4)上蒸镀发光层(5),在发光层(5)上蒸镀电子传输层(6),再在电子传输层(6)上蒸镀阴极(7),蒸镀完阴极后进行封装得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制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介质为透明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制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树脂为聚酰亚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板、透明介质层、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透明介质层上加工有一定尺寸、紧密排列的球面凹槽,其折射率大小应位于基板材料和阳极材料之间;球面凹槽弦长L=2-5μm,深度H=1-3μm。采用此结构可以提高器件的出光率,从而提高器件的效率。
文档编号H01L51/52GK102664240SQ20121013211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日
发明者张麦丽, 牟强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