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770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以外露导线作为对接接点,且能够对该接点提供保护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软性扁平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为一种将PET绝缘材料和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经自动化设备压合而成的传输组件,亦简称为软排线或FFC,因其本身具有柔软、可挠曲、厚度薄、体积小、良好传输速率和能够配合产品的可利用空间配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式电子产品中。传统软排线的构造包含上、下绝缘层,及设于该上、下绝缘层之间相互平行排列的数条导线,并在排线上设置一连接器,借由连结器与预设对接装置(如电路板或连接器)连·结以形成电性连接,然而这种传统的软排线制造成本较高,并占用较大空间,因此,本领域的专业人员积极研发包含较少组件的排线结构,在数条导线的末端设一外露部,其外露于该上绝缘层以形成数个接点,借以替代连接器直接插入对接装置,如此一来,可节省制造成本与设置空间。然而,排线上作为接点的外露部因与对接装置直接接触受力,常因为频繁的插拔或人为操作等因素,造成接点的摩擦、弯曲、或是与绝缘层分离、甚至断裂等损坏情形,进而出现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形,影响传输的质量,有鉴于此,现有软排线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保护结构,避免作为接点的外露接点与对接装置直接摩擦受损,或由于不当对接造成弯曲或断裂等结构的损坏,以延长使用寿命并维持稳定良好的传输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层,为条状体且具有相对两端;—第二绝缘层,为条状体且具有相对两端,该第二绝缘层设于该第一绝缘层下方,且其至少一端较该第一绝缘层长,进而形成一承载面;数条导线,相互平行排列且被包覆于该第一绝缘层及该第二绝缘层之间,该数条导线的末端设有外露部,该外露部对应于该承载面;一保护组件,设于该外露部的前缘;以及一壳体结构,具有相互扣合的一上壳体及一下壳体,该上壳体及该下壳体分别由上、下方部份罩覆该数条导线的外露部,该保护组件及部份该外露部露出于该上、下壳体。所述保护组件以非导电的绝缘材料一体成型覆盖于该外露部的前缘。所述保护组件为长条状。还包括一复合遮蔽层覆盖该挠性排线,以遮蔽电磁波干扰。所述上壳体的相对二端分别设有至少一定位槽,该下壳体相对该定位槽设有一扣件,该扣件扣抵于该定位槽,令上、下壳体稳固组接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由保护组件提供对该外露部前缘的保护,以避免对接时直接摩擦受损,或不当对接造成弯曲或断裂等结构的损坏,进而延长使用寿命以及维持稳定良好的传输质量。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I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图2的3-3剖面图;图4为图I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I至图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I包括第一绝缘层2、数条导线3、第二绝缘层4、复合遮蔽层5、保护组件6及壳体结构7,其中该第一绝缘层2与第二绝缘层4皆为条状体且各具有相对两端,该第二绝缘层4重叠设于该第一绝缘层2下方,该第二绝缘层4的任意一端较该第一绝缘层2的一端为长,因而呈现具有落差结构的承载面41 (请参阅图3)。该数条导线3为金属导线,其相互平行排列且被该第一、二绝缘层2、4所包覆,该数条导线3的末端设有外露部31,该外露部31对应于该承载面41,以形成数个接点用以和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电性连接。该复合遮蔽层5设于该第一绝缘层2上,可为铝箔或银箔等金属箔,用以遮蔽电磁波干扰。保护组件6呈长条状,形成于该些外露部31的前缘处,连同该第二绝缘层4共同包覆该些金属导线末端。于本实施例中,该保护组件6与该第一绝缘层2由相同材质的非导电的绝缘材料所制成。另外,也可利用固粘剂或热压合技术,将独立的保护组件6固设于该外露部31的前缘上,借此提供对该外露部31前缘的保护。壳体结构7,具有可相互扣合的上壳体71及下壳体72,其中该上壳体71的相对二端的前后侧,分别向下弯折形成一定位槽711,而该下壳体72相对该定位槽711处凸设有扣件721,其可扣抵于该定位槽711。该上、下壳体71、72分别由上、下方压盖该数条导线3的外露部31形成部份罩盖,令该保护组件6及部份外露部3露出于该上、下壳体71、72。请参阅图I、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I还包括有补强板8,该补强板8由塑料材料制成,设于该第二绝缘体4的一侧,并位于该数条导线3的外露部31的下方,且延伸出该壳体结构7外,用以支撑该外露部31,以增加其结构强度,其中数条导线3、第二绝缘层4及补强板8三者互相平行并齐设置。[00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由保护组件提供对该外露部前缘的保护,以避免对接时直接摩擦受损,或不当对接造成弯曲或断裂等结构的损坏,进而延长使用寿命以及维持稳定良好的传输质量。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绝缘层,为条状体且具有相对两端; 一第二绝缘层,为条状体且具有相对两端,该第二绝缘层设于该第一绝缘层下方,且其至少一端较该第一绝缘层长,进而形成一承载面; 数条导线,相互平行排列且被包覆于该第一绝缘层及该第二绝缘层之间,该数条导线的末端设有外露部,该外露部对应于该承载面; 一保护组件,设于该外露部的前缘;以及 一壳体结构,具有相互扣合的一上壳体及一下壳体,该上壳体及该下壳体分别由上、下方部份罩覆该数条导线的外露部,该保护组件及部份该外露部露出于该上、下壳体。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以非导电的绝缘材料一体成型覆盖于该外露部的前缘。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为长条状。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复合遮蔽层覆盖该挠性排线,以遮蔽电磁波干扰。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相对二端分别设有至少一定位槽,该下壳体相对该定位槽设有一扣件,该扣件扣抵于该定位槽,令上、下壳体稳固组接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呈相对落差设置形成承载面的第一、二绝缘层;包覆于该第一、二绝缘层之间的数条导线,该数条导线的末端设有对应于该承载面的外露部;设置于该外露部前缘的保护组件;及相互扣合并将该外露部局部罩盖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由保护组件提供对该外露部前缘的保护,以避免对接时直接摩擦受损,或不当对接造成弯曲或断裂等结构的损坏,进而延长使用寿命以及维持稳定良好的传输质量。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712467SQ20122021362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王建淳, 徐汉民 申请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