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式二极管器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8516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贴片式二极管器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ニ极管器件,尤其涉及一种贴片式ニ极管器件结构。
背景技术
整流器是利用ニ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对交流电进行整流,故被广泛应用于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电路中。现有连接片结构半导体产品通常对连接片无限位或采用简单沟槽结构限位,其缺点为只能对连接片做ー个方向的限位,限位的目的在于避免在入炉焊接过程中连接片偏位造成连接片上的连接点偏出芯片焊接区导致产品电性失效。当器件设计要求需要对连接片做更高精度限位吋,现有结构无法达到要求,限位的目的在于避免在入炉焊接过程中连接片偏位造成连接片上的连接点偏出芯片焊接区导致产品电性失效。其次,为保证贴片ニ极管产品在客户端PCB贴装的エ艺稳定性,产品外形通常需要设计出0.05、.2mm的引脚悬空度。传统エ艺主要靠弯脚整型设备模具来保证该悬空度;再次,在设计开发连接片结构半导体产品吋,为了提升大功率器件的导电性能同时保证较薄的产品厚度,通常把连接片设计为平板结构,当平板结构的面积大到一定程度时,产品内部形成大型薄壁结构。成型エ艺过程中产品内部容易出现注塑气孔,这些气孔可导致产品电性或可靠性失效因此,如何研发ー种便于定位的半导体封装结构,能解决上述问题,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因此,如何研发ー种贴片式ニ极管器件结构,能解决上述问题,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贴片式ニ极管器件结构,该ニ极管器件结构排除了引脚悬空度低于下限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了设备异常时悬空度数值超规格下限造成的产品良率损失及漏判造成的产品异常;且避免在入炉焊接过程中连接片偏位造成连接片上的连接点偏出芯片焊接区导致产品电性失效和封装注塑中产生气孔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电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闻了良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贴片式ニ极管器件结构,包括位于环氧封装体内的第一引线条、第二引线条、连接片和ニ极管芯片,该第一引线条一端是与ニ极管芯片连接的支撑区,所述ニ极管芯片一端通过焊锡膏与该支撑区电连接,第一引线条另一端是引脚区,该第一引线条的引脚区作为所述整流器的电流传输端;
所述第二引线条一端是与所述连接片的第一焊接端连接的焊接区,该第二引线条另一端为引脚区,该第二引线条的引脚区作为所述整流器的电流传输端;
所述连接片第二焊接端与ニ极管芯片另一端通过焊锡膏电连接;
所述第一引线条的支撑区与引脚区之间区域设有ー第一折弯处,从而使得第一引线条的支撑区低于引脚区;
所述第二引线条的焊接区与引脚区之间区域设有ー第二折弯处,从而使得第二引线条的焊接区低于引脚区;
所述连接片的第一焊接端和第二焊接端之间设有第三折弯处,从而使得第一焊接端低于第二焊接端;
所述环氧封装体下表面具有ー凸起部,所述引脚区的厚度大于所述凸起部的厚度; 所述第三折弯处与第二焊接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所述第二引线条的焊接区两侧设有挡块。上述技术方案中进ー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折弯处与第二焊接端夹角为125° 145°。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引线条的焊接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焊接端的面积。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贴片式ニ极管器件结构,其环氧封装体下表面具有ー凸起部,所述引脚区的厚度大于所述凸起部的厚度,即引脚厚度尺寸和本体限位尺寸的匹配排除了引脚悬空度低于下限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了设备异常时悬空度数值超规格下限造成的产品良率损失及漏判造成的产品异常;其次,其避免在入炉焊接过程中连接片偏位造成连接片上的连接点偏出芯片焊接区导致产品电性失效,大大提高了 ;且连接片限位精度的提升使得芯片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可以用较小尺寸晶粒替代原有大尺寸晶粒,进ー步降低制造成本;再次,其第ニ折弯处与焊接区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通孔,避免了封装注塑中产生气孔的问题和在炉焊接过程中连接片偏位,从而提高了产品电性和可靠性。


附图1为本发明贴片式ニ极管器件结构局部示意 附图2为附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 附图3为本发明贴片式ニ极管器件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第一引线条;2、第二引线条;3、连接片;31、第一焊接端;32、第二焊接端;4、ニ极管芯片;5、支撑区;61、引脚区;62、引脚区;7、焊接区;8、挡块;9、第一折弯处;10、第二折弯处;11、第三折弯处;12、环氧封装体;13、凸起部;14、通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贴片式ニ极管器件结构,如附图f 3所示,包括位于环氧封装体12内的第一引线条1、第二引线条2、连接片3和ニ极管芯片4,该第一引线条I 一端是与ニ极管芯片4连接的支撑区5,所述ニ极管芯片4 一端通过焊锡膏与该支撑区5电连接,第一引线条I另一端是引脚区61,该第一引线条I的引脚区61作为所述整流器的电流传输端;
所述第二引线条2 —端是与所述连接片3的第一焊接端31连接的焊接区7,该第二引线条2另一端为引脚区62,该第二引线条2的引脚区62作为所述整流器的电流传输端;所述连接片3第二焊接端32与ニ极管芯片4另一端通过焊锡膏电连接;
所述第一引线条I的支撑区5与引脚区61之间区域设有ー第一折弯处9,从而使得第一引线条I的支撑区5低于引脚区61 ;
所述第二引线条2的焊接区7与引脚区6之间区域设有ー第二折弯处10,从而使得第ニ引线条2的焊接区7低于引脚区62 ;
所述第二引线条2的焊接区7两侧设有挡块8 ;所述环氧封装体12下表面具有ー凸起部13,所述引脚区61、62的厚度C大于所述凸起部的厚度A ;限位尺寸B、引脚区61、62的厚度C、凸起部的厚度A符合以下公式:C-B>悬空度规格下限时,可完全避免引脚悬空度超规格下限。所述连接片3的第一焊接端31和第二焊接端32之间设有第三折弯处11,从而使
得第一焊接端低于第二焊接端。所述第三折弯处11与第二焊接端3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4 ;
上述第二引线条2的焊接区7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焊接端31的面积。上述第二折弯处11与第二焊接端32夹角为125° 145°
采用上述贴片式ニ极管器件结构时,其环氧封装体下表面具有ー凸起部,所述引脚区的厚度大于所述凸起部的厚度,即引脚厚度尺寸和本体限位尺寸的匹配排除了引脚悬空度低于下限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了设备异常时悬空度数值超规格下限造成的产品良率损失及漏判造成的产品异常;其次,其避免在入炉焊接过程中连接片偏位造成连接片上的连接点偏出芯片焊接区导致产品电性失效,大大提高了良率;且连接片眼位精度的提升使得芯片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可以用较小尺寸晶粒替代原有大尺寸晶粒,进ー步降低制造成本;再次,其第二折弯处与焊接区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通孔,避免了封装注塑中产生气孔的问题和在炉焊接过程中连接片偏位,从而提高了产品电性和可靠性。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贴片式ニ极管器件结构,包括位于环氧封装体(12)内的第一引线条(I)、第二引线条(2)、连接片(3)和ニ极管芯片(4),该第一引线条(I) 一端是与ニ极管芯片(4)连接的支撑区(5),所述ニ极管芯片(4) 一端通过焊锡膏与该支撑区(5)电连接,第一引线条(I)另一端是引脚区(61),该第一引线条(I)的引脚区(61)作为所述整流器的电流传输端; 所述第二引线条(2)—端是与所述连接片(3)的第一焊接端(31)连接的焊接区(7),该第二引线条(2)另一端为引脚区(62),该第二引线条(2)的引脚区(62)作为所述整流器的电流传输端; 所述连接片(3)第二焊接端(32)与ニ极管芯片(4)另一端通过焊锡膏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线条(I)的支撑区(5)与引脚区(61)之间区域设有ー第一折弯处(9),从而使得第一引线条(I)的支撑区(5)低于引脚区(61); 所述第二引线条(2)的焊接区(7)与引脚区(62)之间区域设有ー第二折弯处(10),从而使得第二引线条(2)的焊接区(7)低于引脚区(62); 所述连接片(3)的第一焊接端(31)和第二焊接端(32)之间设有第三折弯处(11),从而使得第一焊接端低于第二焊接端; 所述环氧封装体(12)下表面具有一凸起部(13),所述引脚区(61、62)的厚度大于所述凸起部的厚度; 所述第三折弯处(11)与第二焊接端(3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4); 所述第二引线条(2)的焊接区(7)两侧设有挡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ニ极管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线条(2)的焊接区(7)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焊接端(31)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ニ极管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处(11)与第二焊接端(32)夹角为125° 145。。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贴片式二极管器件结构,包括位于环氧封装体内的第一引线条、第二引线条、连接片和二极管芯片;第一引线条的支撑区与引脚区之间区域设有一第一折弯处,从而使得第一引线条的支撑区低于引脚区;第二引线条的焊接区与引脚区之间区域设有一第二折弯处,从而使得第二引线条的焊接区低于引脚区;连接片的第一焊接端和第二焊接端之间设有第三折弯处,从而使得第一焊接端低于第二焊接端;环氧封装体下表面具有一凸起部,所述引脚区的厚度大于所述凸起部的厚度;所述第三折弯处与第二焊接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本发明二极管器件结构排除了引脚悬空度低于下限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了设备异常时悬空度数值超规格下限造成的产品良率损失及漏判造成的产品异常。
文档编号H01L33/54GK103117355SQ20131003958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张雄杰, 何洪运, 程琳 申请人: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