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128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属于电线电缆加工设施【技术领域】。成缆机绞笼盘包括绞笼中心盘体、第一摇篮和第二摇篮,第一摇篮朝向绞笼中心盘体的左侧的一端固定第一摇篮轴,在第一摇篮轴上固设第一摇篮轴齿轮,第二摇篮朝向绞笼中心盘体的右侧的一端固定第二摇篮轴,在第二摇篮轴上固定第二摇篮轴齿轮,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包括过渡齿轮轴和过渡齿轮,特点:摇篮过渡传动装置还包括轴座圈和压盘,轴座圈与绞笼中心盘体的左侧固定,过渡齿轮轴的另一端插入过渡齿轮轴孔内,压盘在绞笼中心盘体的右侧与过渡齿轮轴的另一端端面固定。能保障过渡齿轮的持久的过渡传动效果,节约维护费用和缩短检护时间。
【专利说明】 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加工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将多根导线绞合的过程称为成缆,实现这一过程的设备称为成缆机,成缆机可分为绞线机、束绞式成缆机、绞笼式成缆机和盘式成缆机,等等。对于小规格的多芯线缆通常采用绞线机或束绞式成缆机,而对于诸如电力电缆、矿用电缆和船用电缆等,由于内部的绝缘线芯数量相对较少,但绝缘线芯的直径较大,因而通常使用大型成缆机如盘式成缆机或笼式成缆机。笼式成缆机也称绞笼式成缆机,是目前业界应用甚广的一种成缆机,其是在一个绞笼盘上设置一组摇篮放线盘,每一个摇篮放线盘可以满足对一根导线的放线要求。之所以称摇篮放线盘,是因为其是由枢转连接在绞笼盘上的放线盘架以及枢转设置在放线盘架上的放线盘构成,又因为放线盘架在绞笼盘上的运动状态犹如日常生活所见的供婴儿使用的摇篮,因而将放线盘架称之为摇篮。
[0003]为了体现良好的集成效果,并且为了避免摇篮放线盘在放线时彼此之间的干涉,通常在绞笼盘的一侧和另一侧以合理分配的方式各设置摇篮放线盘,以摇篮放线盘的总数量六个为例,在绞笼盘的一侧并且围绕绞笼盘的圆周方向以等距离间隔设置三个摇篮放线盘,而在绞笼盘的另一侧并且同样围绕绞笼盘的圆周方向等距离间隔设置三个摇篮放线盘,并且将位于绞笼盘一侧的摇篮放线盘与位于绞笼盘另一侧的摇篮放线盘的位置略以错开,通过摇篮过渡传动装置使位于绞笼盘一侧的一个摇篮放线盘与位于绞笼盘另一侧的一个摇篮放线盘彼此形成同步运动的一对摇篮放线盘,于是六个摇篮放线盘便形成三对(摇篮过渡传动装置有三个)。
[0004]已有技术中的用于将位于绞笼盘一侧的一个摇篮放线盘的摇篮与位于绞笼盘另一侧的一个摇篮放线盘的摇篮之间实施过渡传动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是直接将一过渡齿轮轴的基部插固于开设在绞笼盘上的过渡齿轮轴孔内,并且在过渡齿轮轴的末端部位转动地设置一过渡齿轮,藉由该过渡齿轮而使绞笼盘一侧以及另一侧的摇篮形成同步运动关系。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供插固过渡齿轮轴的过渡齿轮轴孔容易损坏,也就是说开设于绞笼盘上的过渡齿轮轴孔易与过渡齿轮轴的基部之间产生间隙(轴孔尺寸变大),从而影响过滤齿轮的过渡传动效果,尤其,一旦绞笼盘上的过渡齿轮轴孔遭破坏,维修成本较大并且严重影响生产,甚至需整体撤换绞笼盘,或者将绞笼盘上的摇篮的位置重新排布,并且重新开设过渡齿轮轴孔,以避开损坏的过渡齿轮轴孔。
[0005]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 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开设在绞笼盘上的过渡齿轮轴孔损坏而藉以保障过渡齿轮的过渡传动效果并且节约维护成本的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
动装置。
[0007]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所述的成缆机绞笼盘包括绞笼中心盘体、设置在绞笼中心盘体左侧的第一摇篮和设置在绞笼中心盘体右侧的第二摇篮,其中:第一摇篮朝向绞笼中心盘体的所述左侧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摇篮轴,该第一摇篮轴通过设置在绞笼中心盘体上的第一摇篮轴承座转动地支承在绞笼中心盘体上,并且在该第一摇篮轴上固设有一第一摇篮轴齿轮,第二摇篮朝向绞笼中心盘体的所述右侧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二摇篮轴,该第二摇篮轴通过设置在绞笼中心盘体上的第二摇篮轴承座转动地支承在绞笼中心盘体上,并且伸展到绞笼中心盘体的所述左侧,在该第二摇篮轴上固定有一第二摇篮轴齿轮,其中:在所述的绞笼中心盘体的边缘部位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摇篮轴承座之间的位置开设有过渡齿轮轴孔,所述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包括过渡齿轮轴和过渡齿轮,过渡齿轮转动地设置在过渡齿轮轴的一端,并且同时与所述的第一摇篮轴齿轮以及第二摇篮轴齿轮相啮合,过渡齿轮轴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的过渡齿轮轴孔内,特征在于:所述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还包括有一轴座圈和一压盘,轴座圈在对应于所述过渡齿轮轴孔的位置与所述绞笼中心盘体的所述左侧固定,所述过渡齿轮轴的所述另一端在穿过轴座圈上的轴座圈轴孔后插入所述的过渡齿轮轴孔内,压盘在绞笼中心盘体的右侧通过压盘螺钉与过渡齿轮轴的所述另一端端面固定。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绞笼中心盘体的所述左侧设置有护罩,所述的第一、第二摇篮轴齿轮和过渡齿轮位于护罩的护罩腔内。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渡齿轮的中央构成有一过渡齿轮轴承孔,在该过渡齿轮轴承孔内设置有一第一过渡齿轮轴承和一第二过渡齿轮轴承,该第一过渡齿轮轴承和第二过渡齿轮轴承设置在所述过渡齿轮轴的所述一端,藉由该第一、第二过渡齿轮轴承而使所述过渡齿轮与过渡齿轮轴转动配合。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过渡齿轮轴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过渡齿轮轴承背对所述第二过渡齿轮轴承的一侧的部位开设有一轴承挡圈槽,在该轴承挡圈槽内设置有一轴承挡圈,该轴承挡圈与第一过渡齿轮轴承接触。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过渡齿轮轴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二过渡齿轮轴承背对所述第一过渡齿轮轴承的一侧的部位构成有一过渡齿轮轴凸缘,所述的第二过渡齿轮轴承与该过渡齿轮轴凸缘接触。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绞笼中心盘体上并且位于所述过渡齿轮轴孔的位置开设有一对轴座圈固定螺钉孔,该一对轴座圈固定螺钉孔围绕过渡齿轮轴孔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并且在对应于两相邻的轴座圈固定螺钉孔之间开设有一定位销孔,所述的轴座圈与轴座圈固定螺钉孔固定,并且同时与定位销孔配合。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轴座圈上配设有一对轴座圈固定螺钉,该一对轴座圈固定螺钉与所述的轴座圈固定螺钉孔固定,并且在轴座圈朝向所述绞笼中心盘体的一侧固定有一对定位销,该一对定位销与所述的定位销孔相配合。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过渡齿轮的过渡齿轮轴承孔的孔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过渡齿轮轴承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一轴承定位圈槽,在该轴承定位圈槽内嵌置有一轴承定位圈,该轴承定位圈的一侧与第一过渡齿轮轴承朝向第二过渡齿轮轴承的一侧接触,而轴承定位圈的另一侧与第二过渡齿轮轴承朝向第一过渡齿轮轴承的一侧接触。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过渡齿轮轴的所述另一端开设有压盘螺钉固定螺纹孔,在所述压盘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压盘螺钉让位孔,所述的压盘螺钉在对应于压盘螺钉让位孔的位置旋入压盘螺钉固定螺纹孔内,而所述的压盘抵挡在所述绞笼中心盘体的所述右侧。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对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增设了轴座圈和压盘,因而可避免过渡齿轮轴损及过渡齿轮轴孔,从而能保障过渡齿轮的持久的过渡传动效果,当要对摇篮过渡传动装置维护时则不仅维护检修方便,而且可以节约维护费用和缩短检护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施例的实施例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的放大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见图1,给出了属于成缆机绞笼盘的结构体系的一绞笼中心盘体1, 申请人:之所以称该部件为绞笼中心盘体1,是因为依据专业常识,在该绞笼中心盘体I的左侧以及右侧还各具有相应的盘体。又, 申请人:在图1中虽然仅仅示出了一个第一摇篮2和一个第二摇篮3,然而同样依据专业常识而可理解出在绞笼中心盘体I的左侧有一组第一摇篮2,而右侧同样有一组第二摇篮3。由于位于绞笼中心盘体I的左、右侧的第一、第二摇篮2、3彼此以形成同步运动的运动对的形式出现,因此 申请人:在图中才示出了一个第一摇篮2和一个第二摇篮3。
[0021]前述的第一摇篮2朝向绞笼中心盘体I的左侧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摇篮轴21,该第一摇篮轴21通过设置在绞笼中心盘体I上的第一摇篮轴承座11转动地支承在绞笼中心盘体I上,并且在该第一摇篮轴21上以平键固定方式固定有一第一摇篮轴齿轮211。第二摇篮3朝向绞笼中心盘体I的右侧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二摇篮轴31,该第二摇篮轴31通过设置在绞笼中心盘体I上的第二摇篮轴承座12转动地支承在绞笼中心盘体I上,并且伸展到绞笼中心盘体I的左侧,在该第二摇篮轴31上同样以平键固定方式固定有一第二摇篮轴齿轮 311。
[0022]由图1所示,在绞笼中心盘体I的边缘部位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第一、第二摇篮轴承座11、12之间的部位开设有过渡齿轮轴孔13。
[0023]提供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包括过渡齿轮轴4和过渡齿轮5,过渡齿轮5转动地设置在过渡齿轮轴4的一端(图1所示左端),并且该过渡齿轮5同时与第一摇篮轴齿轮211以及第二摇篮轴齿轮311相啮合,过渡齿轮轴4的另一端(图1所示右端)插入前述的过渡齿轮轴孔13内。
[0024]在图1中还示出了设置在绞笼中心盘体I的左侧的一护罩14,前述的第一、第二摇篮轴齿轮211、311以及过渡齿轮5位于该护罩14的护罩腔141内,实际上护罩14充当了齿轮箱的功能。又,在绞笼中心盘体I上并且位于前述过渡齿轮轴孔13的位置开设有一对轴座圈固定螺钉孔15,该一对轴座圈固定螺钉孔15围绕过渡齿轮轴孔13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即相互对应,并且在两相邻的轴座圈固定螺钉孔15之间的部位开设一个定位销孔16,由于轴座圈固定螺钉孔15有一对(即两个),因此定位销孔16也有一对。
[0025]请参见图2并且继续结合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对前述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增设了一轴座圈6和一压盘7,轴座圈6在对应于前述过渡齿轮轴孔13的位置与绞笼中心盘体I的左侧固定,前述的过渡齿轮轴4的另一端即右端在穿过轴座圈6上的轴座圈轴孔61后插入到过渡齿轮轴孔13内,而压盘7在对应于绞笼中心盘体I的右侧通过压盘螺钉71与过渡齿轮轴4的另一端固定。
[0026]在前述的过渡齿轮5的中央构成有一过渡齿轮轴承孔51,在该过渡齿轮轴承孔51内设置有一第一过渡齿轮轴承511和一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2,而第一、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1、512设置在过渡齿轮轴4的前述一端(左端),从而由第一、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1、512使过渡齿轮5与过渡齿轮轴4转动配合。
[0027]优选地,在前述的过渡齿轮5的过渡齿轮轴承孔51的孔壁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1、512之间的位置开设一轴承定位圈槽513,并且在该轴承定位圈槽513内嵌设一轴承定位圈5131,该轴承定位圈5131的一侧与第一过渡齿轮轴承511朝向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2的一侧侧面接触,而轴承定位圈5131的另一侧与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2朝向第一过渡齿轮轴承511的一侧侧面接触。
[0028]在前述的过渡齿轮轴4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一过渡齿轮轴承511背对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2的一侧的位置开设有一轴承挡圈槽41,在该轴承挡圈槽41内设置一轴承挡圈411,该轴承挡圈411与第一过渡齿轮轴承511接触。可见,第一过渡齿轮轴承511被限位于轴承挡圈411与前述的轴承定位圈5131之间。
[0029]在前述的过渡齿轮轴4上并且在对应于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2背对第一过渡齿轮轴承511的一侧的部位构成有一凸起于过渡齿轮轴4的表面的过渡齿轮轴凸缘42,该过渡齿轮轴凸缘42与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2接触。可见,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2被限定于轴承定位圈5131与过渡齿轮轴凸缘42之间。
[0030]在前述的轴座圈6上并且在对应于轴座圈固定螺钉孔15的位置配设有一对轴座圈固定螺钉62,藉由该一对轴座圈固定螺钉62旋入轴座圈固定螺钉孔15而将轴座圈6固定于绞笼中心盘体I的左侧。又,在轴座圈6朝向绞笼中心盘体I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定位销孔16的位置固定有一对定位销63 ,该一对定位销63插入于定位销孔16内。
[0031]为了使前述的压盘7对过渡齿轮轴4限定,因此,在压盘7的中央开设有一压盘螺钉让位孔72,并且在过渡齿轮轴4的另一端(右端)开设一压盘螺钉固定螺纹孔43,藉由前述的压盘螺钉71在对应于压盘螺钉让位孔72的部位旋入压盘螺钉固定螺钉孔43内而将压盘7抵挡在绞笼中心盘体I的右侧,并且由压盘螺钉71对过渡齿轮轴4可靠定位。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压盘螺钉71上加设弹簧垫圈711和垫片712。
[0032]由上述说明可知,由于轴座圈6的配置,并且由轴座圈固定螺钉62将轴座圈6与绞笼中心盘体I固定,将定位销63与定位销孔16配合,以及将压盘螺钉71与过渡齿轮轴4固定连接,因而过渡齿轮轴4的前述另一端不会再造成对过渡齿轮轴孔13的损害,从而起到了对绞笼中心盘体I的保护,而一旦第一、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1、512或轴座圈6损坏,那么更换十分方便,并且可以显著节约成本。
[0033]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在前述的第一摇篮2上枢轴设置有第一放线盘22,在第二摇篮3上枢轴设置有第二放线盘32。由于导线8是自左向右引出的,因此在第一摇篮轴2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导线通孔212,该导线通孔212与固定在绞笼中心盘体I右侧的导线管17相对应。在对分别由一组第一、第二摇篮2、3的第一、第二放线盘22、32上引出的导线8的绞合过程中,当第一摇篮2转动时,由第一摇篮轴21上的第一摇篮轴齿轮211带动过渡齿轮5,由过渡齿轮5带动第二摇篮3的第二摇篮轴31上的第二摇篮轴齿轮311,从而使第二摇篮3也同时转动,并且第一、第二放线盘22、32同时放线。
[003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完成了发明任务,体现了 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所述的成缆机绞笼盘包括绞笼中心盘体(I)、设置在绞笼中心盘体(1)左侧的第一摇篮(2)和设置在绞笼中心盘体(1)右侧的第二摇篮(3),其中:第一摇篮(2)朝向绞笼中心盘体(1)的所述左侧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摇篮轴(21),该第一摇篮轴(21)通过设置在绞笼中心盘体(1)上的第一摇篮轴承座(11)转动地支承在绞笼中心盘体(1)上,并且在该第一摇篮轴(21)上固设有一第一摇篮轴齿轮(211),第二摇篮(3)朝向绞笼中心盘体(1)的所述右侧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二摇篮轴(31),该第二摇篮轴(31)通过设置在绞笼中心盘体(1)上的第二摇篮轴承座(12)转动地支承在绞笼中心盘体(1)上,并且伸展到绞笼中心盘体(1)的所述左侧,在该第二摇篮轴(31)上固定有一第二摇篮轴齿轮(311),其中:在所述的绞笼中心盘体(1)的边缘部位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摇篮轴承座(11、12)之间的位置开设有过渡齿轮轴孔(13),所述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包括过渡齿轮轴(4)和过渡齿轮(5),过渡齿轮(5)转动地设置在过渡齿轮轴⑷的一端,并且同时与所述的第一摇篮轴齿轮(211)以及第二摇篮轴齿轮(311)相啮合,过渡齿轮轴(4)的另一端插入所述 的过渡齿轮轴孔(1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还包括有一轴座圈(6)和一压盘(7),轴座圈(6)在对应于所述过渡齿轮轴孔(13)的位置与所述绞笼中心盘体(1)的所述左侧固定,所述过渡齿轮轴(4)的所述另一端在穿过轴座圈(6)上的轴座圈轴孔(61)后插入所述的过渡齿轮轴孔(13)内,压盘(7)在绞笼中心盘体(1)的右侧通过压盘螺钉(71)与过渡齿轮轴(4)的所述另一端端面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绞笼中心盘体(1)的所述左侧设置有护罩(14),所述的第一、第二摇篮轴齿轮(211、311)和过渡齿轮(5)位于护罩(14)的护罩腔(14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齿轮(5)的中央构成有一过渡齿轮轴承孔(51),在该过渡齿轮轴承孔(51)内设置有一第一过渡齿轮轴承(511)和一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2),该第一过渡齿轮轴承(511)和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2)设置在所述过渡齿轮轴(4)的所述一端,藉由该第一、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1,512)而使所述过渡齿轮(5)与过渡齿轮轴(4)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齿轮轴(4)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过渡齿轮轴承(511)背对所述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2)的一侧的部位开设有一轴承挡圈槽(41),在该轴承挡圈槽(41)内设置有一轴承挡圈(411),该轴承挡圈(411)与第一过渡齿轮轴承(511)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齿轮轴(4)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2)背对所述第一过渡齿轮轴承(511)的一侧的部位构成有一过渡齿轮轴凸缘(42),所述的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2)与该过渡齿轮轴凸缘(42)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绞笼中心盘体(1)上并且位于所述过渡齿轮轴孔(13)的位置开设有一对轴座圈固定螺钉孔(15),该一对轴座圈固定螺钉孔(15)围绕过渡齿轮轴孔(13)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并且在对应于两相邻的轴座圈固定螺钉孔(15)之间开设有一定位销孔(16),所述的轴座圈(6)与轴座圈固定螺钉孔(15)固定,并且同时与定位销孔(16)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轴座圈(6)上配设有一对轴座圈固定螺钉(62),该一对轴座圈固定螺钉(62)与所述的轴座圈固定螺钉孔(15)固定,并且在轴座圈(6)朝向所述绞笼中心盘体(1)的一侧固定有一对定位销(63),该一对定位销(63)与所述的定位销孔(16)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齿轮(5)的过渡齿轮轴承孔(51)的孔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1,512)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一轴承定位圈槽(513),在该轴承定位圈槽(513)内嵌置有一轴承定位圈(5131),该轴承定位圈(5131)的一侧与第一过渡齿轮轴承(511)朝向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2)的一侧接触,而轴承定位圈(5131)的另一侧与第二过渡齿轮轴承(512)朝向第一过渡齿轮轴承(511)的一侧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缆机绞笼盘的摇篮过渡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齿轮轴(4)的所述另一端开设有压盘螺钉固定螺纹孔(43),在所述压盘(7)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压盘螺钉让位孔(72),所述的压盘螺钉(71)在对应于压盘螺钉让位孔(72)的位置旋入压盘螺钉固定螺纹孔(43)内,而所述的压盘(7)抵挡在所述绞笼中心盘体(1)的所述右侧。
【文档编号】H01B13/00GK203397778SQ201320502695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6日
【发明者】陆康林 申请人:常熟市电缆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