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3413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及后盖,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腔,第一端子包括延伸入收容腔的第一弹性臂及位于第一弹性臂且向收容腔方向弯折形成的第一接触部,所述后盖位于第一端子的后方,所述后盖设有用以抵靠所述第一弹性臂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设置缩短了导电端子的力臂,增加了插拔力。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3]
[0004]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许多手持装置如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等对防水功能的要 求越来越高,在现有技术中,该等防水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 子及灌胶注塑于绝缘本体后端面的防水胶材,所述绝缘本体围设形成对接腔,所述导电端 子包括向前延伸入对接腔内的弹性臂及自弹性臂向前延伸的接触部,当该防水连接器与对 接连接器对接时,所述导电端子依靠弹性臂的弹性力将对接连接器夹持固定,但是,由于所 述导电端子的弹性力较小,使得现有的连接器达不到较佳夹持的效果。
[0005] 所以,希望设计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以改善上述问题。
[0006]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连接器,其插拔 力较大。
[0008]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 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及后盖,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腔,第一端子包括延伸入收 容腔的第一弹性臂及位于第一弹性臂且向收容腔方向弯折形成的第一接触部,所述后盖位 于第一端子的后方,所述后盖设有用以抵靠所述第一弹性臂的阻挡部。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阻挡部的设置缩短了导电 端子的力臂,增加了插拔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2]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13]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0014] 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0016]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较佳的防水功能,所 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1的若干导电端子2及后盖3,所述后盖3的 后方以灌胶的方式形成有密封所述绝缘本体1后端的密封件4以达到防水的功能。
[0017] 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长方体型的主体部11、自该主体部11向 前设置的圆柱体型的对接部12及前后贯穿上述主体部11及对接部12的收容腔10,所述对 接部12的外侧面于对接部12与主体部11的交界处形成有环形挡部15,相应的,所述电连 接器100设有从前向后组装于对接部12的环形密封圈5,该密封圈5组装至对接部12后抵 靠于前述挡部15以用于防止液态物质流入电子产品。
[0018] 结合图4,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第一端子21,该第一端子21包括延伸入收容腔10 的第一弹性臂211及位于第一弹性臂211且向收容腔方向弯折形成的第一接触部212,在本 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2还包括延伸入收容腔10的第二端子22、第三端子23、第四端 子24及第五端子25,所述第一端子21呈U型结构,前述第一弹性臂211包括形成于第一端 子21且相对设置以延伸入收容腔10的两个第一弹性臂211,所述第一端子21还包括连接 两个第一弹性臂211的主体部210及自主体部210向后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焊接部213,所 述第一端子21于主体部210上下两端延伸形成有用于将第一端子21固定于绝缘本体1的 固持件215。所述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端子22、23、24、25分别设有第二固定部221、第三 固定部231、第四固定部241及第五固定部251以及延伸入收容腔10的第二弹性臂、第三弹 性臂、第四弹性臂及第五弹性臂,所述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端子22、23、24、25还包括位 于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弹性臂且向收容腔方向延伸的第二接触部222、第三接触部232、 第四接触部242及第五接触部252以及自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固定部221、231、241、251 向后弯折延伸的第二焊接部223、第三焊接部233、第四焊接部243及第五焊接部253,所述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焊接部213、223、233、243、253向后延伸出上述绝缘本体1,以 焊接至电路板上。
[0019] 为了使进入到收容腔10内的液态物质不会残留在相邻的导电端子2之间,所述导 电端子2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形状、大小、个数及彼此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具体的实施 方式而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固定部221、231、241、251分别设 有穿孔26以排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端子22、23、24、25间的液态物质。当然,在其他实 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21的第一弹性臂211也可以设有上述穿孔26。
[0020] 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端子收容槽13,导电端子2自后向前插入 组装至端子收容槽13内,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端子21、22、23、24、25组装入绝缘 本体1后,所述第一端子21位于收容腔10的正中央,所述第二、第三端子22、23位于第一 端子21的一侧,第四、第五端子24、25则位于第一端子21的另一侧,第二端子22位于第一 端子21与第三端子23之间,第四端子24位于第一端子21与第五端子25之间。沿前后方 向看,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接触部212、222、232、242位于收容腔10形成于主体部11 的部分,第五接触部252则延伸入收容腔10的形成于对接部12的部分,更具体地,所述第 二接触部222位于第一接触部212的前方,第三接触部232位于第二接触部222的前方,第 三接触部232与第四接触部242大致对齐,第五接触部252则显然位于第四接触部242的 前方。
[0021] 当导电端子2组装固定于绝缘本体1后,接着便将该电连接器100的后盖3自后向 前组装入绝缘本体1内,即所述后盖3位于导电端子2的后方,该后盖3设有用以抵靠弹性 臂的阻挡部31,组装完成后,所述阻挡部31位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臂211的外侧,在本实 施方式中,所述阻挡部31用于抵靠第一弹性臂211,该阻挡部31具有两个,且其中之一位于 第一端子21与第二端子22之间,另一阻挡部31位于第一端子21与第四端子24之间,第 一弹性臂211受到对接连接器的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时,阻挡部31会抵挡第一弹性臂211, 第一弹性臂211则进一步以阻挡部31抵接第一弹性臂211的接触点为支点继续弹性变形, 此时第一端子的第一弹性臂211的力臂得以缩短,从而可增加第一端子的夹持力进而提高 该电连接器的插拔力。此外,所述后盖3于下边缘设有若干缺口 322,以供导电端子2穿过, 上边缘则设有与第一端子21所设的配合部214相配合的卡固槽323,该后盖3的后端面靠 近所述缺口 322的部分向内凹设有收容部321,该收容部321的设置用于在灌胶时使靠近缺 口 322的部分可以集中更多的防水胶材以增加灌胶制成的密封性。
[0022] 将后盖3组装入绝缘本体1后,便向后盖3的后端面灌以防水胶材,使得所述后盖 3的后方灌胶形成有密封件4,该密封件4凸设有收容于所述收容部321的凸出部41,密封 件4的后表面与绝缘本体1的后端面齐平。
[0023] 最后,为了将该电连接器100组装固定至电路板上,本实施方式提供有锁定件6, 绝缘本体1于其底面设有固定该锁定件6的固定槽14,所述锁定件6包括固定于固定槽14 内的固定部61及安装于电路板的安装部62,所述固定部61与安装部62相对设置且两者之 间连接有连接部。
[0024] 综上,所述后盖3设有用以抵靠于导电端子2的弹性臂的阻挡部31,该阻挡部31 的设置使得导电端子的力臂缩短,增加了插拔力。
[0025] 本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其他实施方 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及后盖,所述绝缘本体 设有收容腔,第一端子包括延伸入收容腔的第一弹性臂及位于第一弹性臂且向收容腔方向 弯折形成的第一接触部,所述后盖位于第一端子的后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设有用以抵 靠所述第一弹性臂的阻挡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形成于第一端子 且相对设置以延伸入收容腔的两个第一弹性臂,所述阻挡部位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臂的 外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于一侧端设有若干缺口,以供 第一端子穿过,该后盖的后端面靠近所述缺口的部分向内凹设有收容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穿孔。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延 伸入收容腔的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及第五端子,所述第二、第三端子位于第一端 子的一侧,第四、第五端子位于第一端子的另一侧,第二端子位于第一端子与第三端子之 间,第四端子位于第一端子与第五端子之间。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具有两个,且其中之一位于 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另一阻挡部位于第一端子与第四端子之间。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端子分别设 有第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第四固定部及第五固定部,且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固定部分 别设有穿孔以排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端子间的液态物质。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端子分别 设有延伸入收容腔的第二弹性臂、第三弹性臂、第四弹性臂及第五弹性臂以及位于第二、第 三、第四、第五弹性臂且向收容腔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接触部、第三接触部、第四接触 部及第五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位于第一接触部的前方,第三接触部位于第二接触部的前 方,第三接触部与第四接触部对齐,第五接触部位于第四接触部的前方。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长方体型的主体部 及自主体部向前设置的圆柱体型的对接部,所述收容腔前后贯穿主体部及对接部,前述第 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接触部位于收容腔的形成于主体部的部分,第五接触部则延伸入收容 腔的形成于对接部的部分。
10.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的后方以灌胶的方式形成有 密封件,该密封件凸设有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凸出部,密封件的后表面与绝缘本体的后端 面齐平。
【文档编号】H01R13/52GK203850524SQ201320847477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1日
【发明者】杨竣杰, 杨松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