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04242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LiMPO4颗粒和LiNPO4颗粒,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均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的橄榄石型晶体,其中M为Fe、Mn、Co或Ni,N为二价金属,N与M为不同的元素;将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混合得到前驱体;以及将所述前驱体进行烧结,得到LiMxN1-xPO4颗粒正极活性材料,其中0<x<1。
【专利说明】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掺杂过渡金属磷酸盐LiMxNhPO4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具有橄榄石结构的金属磷酸锂盐LiMPO4是一种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具有原材料价格低廉、储藏丰富,对环境无污染,化学性质稳定,安全性好等优点。其中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170mAh/g的理论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然而磷酸铁锂
3.4V的电压平台严重限制了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磷酸锰锂(LiMnP04)、磷酸钴锂(LiCoP04)、磷酸镍锂(LiNiPO4)能极大地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这几种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和锂离子扩散速率较低,限制了其应用。现有技术通过制备掺杂金属磷酸锂盐LiMxNhPO4 (例如 LiMnxFe1^xPO4 或 LiMnxMg1^xPO4)材料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3]目前制备所述掺杂金属磷酸锂盐LiMxNhPO4常用的方法有溶剂热法和固相合成法。溶剂热法具体为:按一定比例将磷源、锂源、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在溶剂热反应釜中加热进行反应得到所述掺杂金属磷酸锂盐。该溶剂热法可制备出形貌、颗粒尺寸可控且晶型较好的所述掺杂金属磷酸锂盐,然而由于该溶剂热法在反应过程中的溶液条件复杂、且不同的金属离子在溶剂热反应中的结晶行为不同,因此该溶剂热法制备出的所述掺杂金属磷酸锂盐其化学计量不可控。固相合成法具体为:按一定比例将磷源、锂源、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源及溶剂混合并球磨,之后在惰性氛围下高温煅烧获得所述掺杂金属磷酸锂盐。固相合成法可制备出化学计量可控的所述掺杂金属磷酸锂盐,但传统固相合成法中磷源、锂源及金属源一般采用粉体的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铵)、碳酸锂或氢氧化锂、有机金属盐或无机金属盐(如草酸亚铁/锰、醋酸亚铁/锰或碳酸锰)作为烧结的前驱体,这些粉体中的L1、P、O等元素在烧结过程中进行扩散转移并重新结晶生长为所述掺杂金属磷酸锂盐LiMxUO4晶体,由于高温烧结过程中L1、P、O等元素的扩散现象复杂,并且重新结晶生长为新的晶体会受到温度、界面性质、晶体缺陷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固相法合成的所述掺杂金属磷酸锂盐LiMxNhPO4晶体结构缺陷较多,且其形貌、颗粒尺寸难以精确调控。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形貌、颗粒尺寸及化学计量均可控的掺杂金属磷酸锂盐LiMxNhPO4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5]一种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LiMPO4颗粒和LiNPO4颗粒,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均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的橄榄石型晶体,其中M为Fe、Mn、Co或Ni,N与M为不同的元素,N为二价金属;将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混合得到前驱体;以及将所述前驱体进行烧结,得到LiMxNhPO4颗粒正极活性材料,其中
0<χ<1ο
[0006]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晶体结构相同的1^1^04颗粒和LiNPO4颗粒为前驱体,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LiMxNhPO4正极活性材料,可精确控制LiMnxFe1^xPO4颗粒的化学计量。由于该LiMPO4颗粒和该LiNPO4颗粒间仅Fe元素和Mn元素的浓度存在差异,因此在烧结过程中,该LiMPO4颗粒和该LiNPO4颗粒仍可保持其原有的晶型结构、形貌和颗粒尺寸,仅M元素和N元素会发生扩散转移而形成LiMxNhPO4颗粒。故可通过控制LiMPO4颗粒及LiNPO4颗粒的形貌、颗粒尺寸来控制LiMxNhPO4正极活性材料的形貌和颗粒尺寸。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000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前驱体进行烧结前(BHT)和进行烧结后(HT)的XRD测试对比图。[000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LiMna 4Fe0.6P04颗粒的扫描电镜照片。
[0010]图4a、4b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5中LiMnPO4颗粒的扫描电镜照片,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5中LiMnPO4颗粒的透射电镜照片,图4d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5中LiMnPO4颗粒透射电镜照片的傅立叶变换图。
[0011]图4e、4f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LiMna4Fea6P04/C颗粒的扫描电镜照片,图4g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LiMna4Fea6P04/C颗粒的透射电镜照片,图4h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LiMn0.4Fe0.6P04/C颗粒透射电镜照片的傅立叶变换图。
[0012]图41、4j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5中LiFePO4颗粒的扫描电镜照片,图4k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5中LiFePO4颗粒的透射电镜照片,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5中LiFePO4颗粒透射电镜照片的傅立叶变换图。
[0013]图5为本发明对比例I (x=0)、实施例2 (x=2)、实施例3 (x=4)、实施例4 (x=6)、实施例5 (x=8)、对比例2 (x=l)中LiMnxFei_xP04/C颗粒的XRD测试图。
[001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LiMnQ.4FeQ.6P04/C颗粒Fe元素和Mn元素的分布映射图。
[0015]图7a为本发明对比例I (x=0)、实施例2 (x=2)、实施例3 (x=4)、实施例4 (x=6)、实施例5 (x=8)、对比例2 (x=l冲正极活性材料LiMnxFei_xP04/C颗粒的在不同倍率下的循环性能测试对比图。
[0016]图7b为本发明对比例I (x=0)、实施例2 (x=2)、实施例3 (x=4)、实施例4 (x=6)、实施例5 (x=8)、对比例2 (x=l冲正极活性材料LiMnxFei_xP04/C颗粒的在不同倍率下的能量密度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请参阅图1,一种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SI,提供LiMPO4颗粒和LiNPO4颗粒,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均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的橄榄石型晶体,其中M为Fe、Mn、Co或Ni,N与M为不同的元素,N为
二价金属;
S2,将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混合得到前驱体;以及S3,将所述前驱体进行烧结,得到LiMxNhPO4颗粒正极活性材料,其中0〈χ〈1。
[0019]在步骤SI中,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均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的橄榄石型晶体。M可为Fe、Mn、Co或Ni。N可为二价金属,N与M为不同的元素。优选地,N 可为 Fe、Mn、Co、N1、Mg、Ca、Zn、Cu、Al、B、Cr、Nb、Sc、T1、V、Be、Sr、Ba、Zr 或 La。
[0020]所述LiMPO4颗粒或所述LiNPO4颗粒可为球形颗粒、棒状颗粒和片状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LiMPO4颗粒或所述LiNPO4颗粒可为片状颗粒,在步骤S4的烧结过程中,所述片状颗粒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烧结过程中M元素和N元素进行扩散转移。优选地,所述LiMPO4颗粒或所述LiNPO4颗粒可为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更有利于烧结过程中固相反应的进行。更为优选地,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可均为纳米片状颗粒。
[0021]所述LiMPO4颗粒的形貌与所述LiNPO4颗粒的形貌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所述LiMPO4颗粒的形貌与所述LiNPO4颗粒的形貌相同时,所述LiMPO4颗粒的尺寸与所述LiNPO4颗粒的尺寸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于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MPO4颗粒已经是完整的晶体,且二者的晶体结构相同,故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之间仅单位体积内的Fe元素和Mn元素的摩尔浓度存在差异,因此,在步骤S4的烧结过程中,仅所述LiMPO4颗粒M元素和所述LiNPO4颗粒的N元素会发生扩散,而所述LiMPO4颗粒与所述LiNPO4颗粒的形貌、晶体结构和颗粒尺寸均不会发生变化。当步骤S4烧结完毕后,所述LiMPO4颗粒失去M元素、得到N元素形成LiMxNhPO4颗粒,该LiMxUO4颗粒继承了所述LiNPO4颗粒形貌、晶体结构和颗粒尺寸;所述LiNPO4颗粒失去N元素、得到M元素形成LiMxNhPO4颗粒,该LiMxNhPO4颗粒继承了所述LiNPO4颗粒的形貌、晶体结构和颗粒尺寸。因此可通过控制所述LiMPO4颗粒及所述LiNPO4颗粒的形貌和颗粒尺寸来控制所述LiMxNhPO4的形貌和颗粒尺寸。优选地,所述LiMPO4的形貌与所述LiNPO4的形貌相同且颗粒尺寸也相同,以便制备出形貌、颗粒尺寸均一的所述LiMxUO4颗粒,使LiMxNhPO4正极活性材料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0022]在步骤S3中,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的比例不限,可根据实际所需的所述LiMxNhPO4颗粒中X的值来进行确定,例如当要制备的所述LiMxNhPO4颗粒中x值为4时,可将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按照摩尔比4:6的比例进行混合。当N为Fe、MnXo或Ni中的一种时,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以任意比例进行混合均可获得容量较高的 LiMxNhPO4 正极活性材料。当 N 为 Mg、Ca、Zn、Cu、Al、B、Cr、Nb、Sc、T1、V、Be、Sr、Ba、Zr或La中的一种时,优选地,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的摩尔比使所述LiMxN1^xPO4的X值大于0.9,以使所述LiMxNhPO4具有较高的容量。
[0023]优选地,可将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混合均匀后得到所述前驱体,使所述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具有最大的接触面积。将所述LiNPO4颗粒和所述LiMPO4颗粒进行混合的方式不限,但要尽量避免在混合过程中破坏所述LiNPO4颗粒和所述LiMPO4颗粒的晶型结构和形貌,例如可采用在悬浊液中进行超声的方式进行混合。当所述LiNPO4颗粒和所述LiMPO4颗粒为纳米颗粒时,可采用研磨的方式进行混合而不会破坏所述LiNPO4颗粒和所述LiMPO4颗粒的形貌和晶体结构。
[0024]在步骤S4中,在进行所述烧结前,可进一步包括一在所述前驱体中加入一碳源的步骤,使所述碳源和所述前驱体一起进行烧结。该碳源在所述烧结过程中,可进行分解从而在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表面包覆一单质碳层,并在烧结完毕后得到LiMxNhPCVC颗粒。所述单质碳层一方面可阻止烧结过程中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发生聚结,从而使烧结得到的所述LiMxNhPO4颗粒不会发生聚结,另一方面可提高所述LiMxNhPO4颗粒的导电性能。
[0025]所述碳源在步骤S4的烧结过程中可裂解成单质碳。优选地,所述碳源可为蔗糖、葡萄糖、司班80、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呋喃树脂、聚丙烯酸、聚丙烯腈、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碳源的加入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优选地,所述碳源的加入量为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质量和的5%至15%。
[0026]将所述碳源加入所述前驱体的方式不限,只要能将所述前驱体和所述碳源混合在一起即可。可在将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混合时加入所述碳源,使所述碳源和所述前驱体混合,然后再进行烧结;也可在得到所述前驱体后,将所述前驱体和所述碳源进行混合,然后再进行烧结;也可通过将所述前驱体浸溃到一碳源化合物溶液中,使所述碳源浸溃到所述前驱体上,然后再进行烧结。优选地,可使所述前驱体中的所述LiMPO4颗粒、所述LiNPO4颗粒及所述碳源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所述烧结,从而使在烧结过程中,所述碳层能均匀地包覆在所有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的表面,更好地防止所述前驱体发生聚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将所述LiMPO4颗粒、所述LiNPO4颗粒和所述碳源一起进行研磨的方式,使所述前驱体中的所述LiMPO4颗粒、所述LiNPO4颗粒和所述碳源混合均匀。
[0027]在步骤S4中,所述烧结温度可为300°C至1200°C。优选地,所述烧结温度可为500°C至1000°C。所述烧结时间可为2小时至20小时。优选地,所述烧结时间可为4小时至10小时。优选地,可在惰性气氛下对所述前驱体进行烧结。
[0028]实施例1
将0.016mol的MnS04和0.048mol的LiOH.H2O溶解于20mL乙二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乙二醇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4:1),与0.016mol H3PCV混合后于180°C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12小时后即得到纳米片状LiMnPO4颗粒;
将0.016mol的FeS04和0.048mol的LiOH.H2O溶解于20mL乙二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乙二醇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4:1),与0.016mol H3PCV混合后于180°C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12小时后即得到纳米片状LiFePO4颗粒;
将纳米片状LiMnPO4颗粒及纳米片状LiFePO4颗粒按照摩尔比4:6的比例混合后研磨15min得到前驱体,将所述前驱体在氮气气氛中650°C下烧结5小时,得到LiMna4Fea6PO4颗粒。
[0029]从图2可以看出,在进行烧结后,XRD图谱中LiMnPO4及LiFePO4的衍射峰消失,出现了位于LiMnPO4及LiFePO4的衍射峰之间的新衍射峰,该新衍射峰的强度明显变大,该新衍射峰即为LiMna4Fea6PO4的衍射峰,说明LiMnPO4颗粒及LiFePO4颗粒在烧结过程中完全反应并生成了纯相、结晶度良好的橄榄石型LiMna4Fea6PO4颗粒。从图3及图4a、4b、41、4j可以看出,烧结所得到的LiMna4Fea6PO4颗粒的形貌与LiMnPO4颗粒及LiFePO4颗粒的形貌一致,均为纳米片状颗粒,且虽然LiMna4Fea6PO4颗粒略有聚结,但LiMna4Fea6PO4颗粒尺寸仍与LiMnPO4颗粒及LiFePO4颗粒的尺寸保持一致。
[0030]实施例2 将0.016mol的MnS04和0.048mol的LiOH.H2O溶解于20mL乙二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乙二醇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4:1),与0.016mol H3PCV混合后于180°C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12小时后即得到纳米片状LiMnPO4颗粒;
将0.016mol的FeS04和0.048mol的LiOH.H2O溶解于20mL乙二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乙二醇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4:1),与0.016mol H3PCV混合后于180°C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12小时后即得到纳米片状LiFePO4颗粒;
将纳米片状LiMnPO4颗粒、纳米片状LiFePO4颗粒及蔗糖混合后研磨15min得到前驱体,LiMnPO4颗粒与LiFePO4颗粒的摩尔比为2:8,蔗糖的质量为LiMnPO4颗粒与LiFePO4颗粒质量和的15%,将所述前驱体在氮气气氛中在650°C下烧结5小时,得到LiMna2Fea8PCVC颗粒。
[0031]将该LiMnQ.2Fea8P04/C颗粒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组装锂离子电池。正极由质量百分比为80%的LiMna2Fea8PCVC颗粒、5%的乙炔黑、5%的导电石墨及10%的聚偏氟乙烯混合组成。以金属锂为负极,Celgard 2400微孔聚丙烯膜为隔膜,以lmol/L LiPF6/EC+DMC+EMC(3:1:1体积比)为电解液,在氩气气氛手套箱中组成CR2032型纽扣电池,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电池性能测试。
[0032]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LiMnPO4颗粒与LiFePO4颗粒的摩尔比为4:6,烧结后得到LiMna4Fea6P04/C颗粒。
[0033]对比例I
本对比例与上述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将纳米片状LiFePO4颗粒及蔗糖混合后研磨15min得到前驱体,烧结该前驱体得到LiFeP04/C颗粒。
[0034]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上述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将纳米片状LiMnPO4颗粒及蔗糖混合后研磨15min得到前驱体,烧结该前驱体得到LiMnP04/C颗粒。
[0035]从图5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3的XRD测试图中没有出现LiMnPO4及LiFePO4的衍射峰,而是出现了位于LiMnP04及LiFeP04的衍射峰之间的LiMna4Fea6PO4的衍射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3中LiMnPO4颗粒及LiFePO4颗粒全部反应生成了 LiMna 4Fe0.6P04颗粒,且LiMna4Fea6PO4颗粒的结晶度较好。从图4a至图4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3中LiMna4Fea6P04/C颗粒的形貌及颗粒尺寸与LiMnPO4颗粒和LiFePO4颗粒的形貌及颗粒尺寸一致,且LiMna4Fea6PCVC颗粒的晶体生长方向与LiMnPO4颗粒和LiFePO4颗粒的晶体生长方向一致,均沿be晶面生长,另外,该LiMna4Fea6PCVC颗粒没有出现聚结的现象。从图5可以看出,实施例3的LiMna4Fea6P04/C颗粒中Mn元素的分布映射和Fe元素的分布映射一致,证明实施例3烧结过程中固相反应已反应完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所述LiMna4FeQ.6P04/C颗粒进行元素检测,发现LiMna4FeQ.6P04/C颗粒中Mn =Fe的摩尔比为4:5.983,与预期化学计量的误差小于1%,说明该制备方法可对所述LiMn0.4Fe0.6P04颗粒的化学计量进行精确的调控。
[0036]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LiMnPO4颗粒与LiFePO4颗粒的摩尔比为 6:4。[0037]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LiMnPO4颗粒与LiFePO4颗粒的摩尔比为 8:2。
[0038]从图7a和图7b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到实施例5制备的LiMnxFei_xP04颗粒/C与对比例I的LiFeP04/C颗粒及对比例2的LiMnP04/C颗粒及相比,兼具稳定的循环性能、良好的倍率性能、较好的容量保持率及较高的能量密度,其中,在0.1C倍率下,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LiMna4Fea6PCVC颗粒的放电容量比对比例2的LiMnP04/C颗粒的放电容量提高了 60%,达到160.6mAh/g,且多次循环后仍可保持较高的容量,LiMna4Fea6PCVC颗粒的能量密度与对比例I的LiFeP04/C颗粒相比提高了 53%,LiMna4FeQ.6P04/C颗粒兼具较高的容量和较高的能量密度。
[0039]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晶体结构相同的LiMPO4颗粒和LiNPO4颗粒为前驱体,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LiMxNhPO4正极活性材料,可精确控制LiMnxFe1^xPO4颗粒的化学计量。由于该LiMPO4颗粒和该LiNPO4颗粒间仅Fe元素和Mn元素的浓度存在差异,因此在烧结过程中,该LiMPO4颗粒和该LiNPO4颗粒仍可保持其原有的晶型结构、形貌和颗粒尺寸,仅M元素和N元素会发生扩散转移而形成LiMxNhPO4颗粒。故可通过控制LiMPO4颗粒及LiNPO4颗粒的形貌、颗粒尺寸来控制LiMxNhPO4正极活性材料的形貌和颗粒尺寸。利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兼具稳定的循环性能、良好的倍率性能、较好的容量保持率及较高的能量密度。
[0040]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他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LiMPO4颗粒和LiNPO4颗粒,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均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的橄榄石型晶体,其中M为Fe、Mn、Co或Ni, N与M为不同的元素,N为二价金属; 将所述LiMPO4颗粒和所述LiNPO4颗粒混合得到前驱体;以及 将所述前驱体进行烧结,得到LiMxNhPO4颗粒正极活性材料,其中0〈χ〈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NPO4颗粒和所述LiMPO4颗粒均为纳米颗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NPO4颗粒和所述LiMPO4颗粒均为片状颗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NPO4颗粒和所述LiMPO4颗粒均为纳米片状颗粒,且所述LiNPO4颗粒和所述LiMPO4颗粒的颗粒尺寸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为Fe、Mn、Co、N1、Mg、Ca、Zn、Cu、Al、B、Cr、Nb、Sc、T1、V、Be、Sr、Ba、Zr 或 La。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为Mg、Ca、Zn、Cu、Al、B、Cr、Nb、Sc、T1、V、Be、Sr、Ba、Zr 或 La 时,所述 LiMPO4 颗粒和所述 LiNPO4 颗粒的摩尔比使所述LiMxNhPO4的X值大于0.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LiMP04颗粒和所述LiNP04颗粒混合均匀得到所述前驱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烧结前,进一步包括一在所述前驱体中加入一碳源的步骤,使所述碳源和所述前驱体一起进行烧结,并得到LiMxNhP CVC颗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的质量为所述LiMP04颗粒及所述LiNP04颗粒质量和的5%至1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温度为5000CM 1000°c,所述烧结时间为4小时至10小时。
【文档编号】H01M4/1391GK103904301SQ20141006648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6日
【发明者】戴仲葭, 何向明, 王莉, 李建军, 尚玉明, 高剑, 王要武 申请人: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