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端子和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106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接地端子和线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接地端子和线束。



背景技术:

作为线束等所应用的以往的接地端子,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于在由导电性的金属构成的箱体的接地面覆盖非导电膜而成的体部用螺栓进行安装的接地端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5/07998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不过,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接地端子例如在对接地面的更适当的连结这一点存在进一步的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接地面适当地连结的接地端子和线束。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接地端子的特征在于,包括:导体连接部,其连接线状导体;多个连结部,其分别与所述导体连接部连接并被形成为平面状,能够在与接地面对置的状态下借助连结部件与该接地面连结;以及变形部,其将所述多个连结部连结并比所述连结部容易变形。

另外,在所述接地端子中,能够设置为,所述变形部被构成为包含被形成得比所述连结部薄的薄壁部。

另外,在所述接地端子中,能够设置为,所述薄壁部在与所述接地面对置的面侧具有凹部。

另外,在所述接地端子中,能够设置为,所述导体连接部至少与所述多个连结部相对应,分别每个上设置有1个,所述变形部包含借助各所述导体连接部将所述多个连结部连结并比所述连结部更具有挠性的所述线状导体。

另外,在所述接地端子中,能够设置为,所述变形部被构成为包含借助弯曲部将所述多个连结部连结的弯曲连结部。

另外,在所述接地端子中,能够设置为,所述弯曲部向从所述接地面远离的一侧突出并弯曲。

另外,在所述接地端子中,能够设置为,所述导体连接部至少与所述多个连结部相对应,分别每个上设置有1个,所述变形部具有:第1变形部,其包含借助各所述导体连接部将所述多个连结部连结并比所述连结部更具有挠性的所述线状导体;以及第2变形部,其包含将由所述第1变形部连结的所述多个连结部连结并被形成得比所述连结部薄的薄壁部。

另外,在所述接地端子中,能够设置为,所述变形部设置在与所述接地面对置的位置。

另外,在所述接地端子中,能够设置为,所述接地端子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从所述连结部突出地形成并在所述连结部与所述接地面对置的状态下与该接地面抵接,并在该连结部与该接地面之间形成能够收容所述接地面上的物体的异物规避空间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线束的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包括电线和接地端子,所述电线被构成为包含具有导电性的线状的线状导体,所述接地端子具有:导体连接部,其连接所述线状导体;多个连结部,其分别与所述导体连接部连接并被形成为平面状,能够在与接地面对置的状态下借助连结部件与该接地面连结;以及变形部,其将所述多个连结部连结并比所述连结部容易变形。

发明效果

例如即使在接地面附着有微细的异物等物体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接地端子和线束通过设置有与接地面连结的多个连结部,从而能够提高存在不会压着异物而与接地面连结的连结部的可能性。而且,接地端子、线束能够通过使变形部进行变形,从而吸收有可能在未压着该异物的连结部与压着异物的连结部之间产生的高低差,因此,能够抑制因未压着该异物的连结部追随压着异物的连结部而受到异物的影响。其结果是,接地端子、线束由于能够提高存在即使多个连结部的某一个压着异物,也能够利用变形部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的可能性,因此,获得能够与接地面适当地连结这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0所示的l11-l11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23是图20所示的l12-l12剖视图。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30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32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33是图30所示的l13-l13剖视图。

图34是表示实施方式11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35是表示实施方式11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36是表示实施方式11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37是表示实施方式12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38是表示实施方式12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39是表示实施方式12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40是表示实施方式13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41是表示实施方式13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42是表示实施方式13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43是图40所示的l14-l14剖视图。

图44是表示实施方式14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45是表示实施方式14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46是表示实施方式14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47是表示实施方式15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48是表示实施方式15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49是表示实施方式15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50是表示实施方式16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51是表示实施方式16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52是表示实施方式16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53是表示实施方式16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54是表示实施方式16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55是图50所示的l15-l15剖视图。

图56是表示实施方式17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57是表示实施方式17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58是表示实施方式17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59是表示实施方式17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结部件

3接地面

5异物(物体)

101、111、121、131、141、201、211、221、231、241、301、311、321、331、341、401、501接地端子

103、203、403、503连结部

104、204、304、404、504变形部

106、206、406、506导体连接部

108、408、508薄壁部

108a、408a、508a凹部

112、122、132、14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突出部

113、123、133、143、213、223、233、243、313、323、333、343异物规避空间部

114、214、314凸缘部

124、224、324突部

134、234、334缩径部

144、244、344凸筋部

308弯曲连结部

308a弯曲部

504a第1变形部

504b第2变形部

w电线

w1线状导体

wh1、wh11、wh12、wh13、wh14、wh2、wh21、wh22、wh23、wh24、wh3、wh31、wh32、wh33、wh34、wh4、wh5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被本实施方式限定。另外,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且容易置换的构成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素。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

图1、图2、图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01例如被应用于汽车等所使用的线束wh1等,借助螺栓等连结部件1而被安装在车辆车身等固定部2的接地面3,取得所谓的接地。线束wh1例如为了进行搭载于汽车等的各装置间的连接而被用于电源供给、信号通信。车辆车身等固定部2例如通过在由导电性的金属构成的箱体的表面施加涂装膜等非导电膜从而构成了平面状的接地面3,在该接地面3形成有用于将连结部件1连结的拧合孔4。接地端子101典型地在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借助连结部件1、拧合孔4而连结于该接地面3,经由连结部件1与拧合孔4的接触部位等而与固定部2电气连接并接地。

此处,固定部2的接地面3有的情况下例如附着有在制造的过程等中因焊接、切削加工等而产生的微细的异物5。异物5也有的情况下例如在如上所述在接地面3施加有涂装膜的情况下以被该涂装膜覆盖的状态被固定化在接地面3。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01具备即使在如上所述例如在接地面3附着有微细的异物5的情况下也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的构成。以下,参照各图详细说明接地端子101的构成。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的情况下将利用连结部件1进行连结的方向称为“连结方向”。典型地,连结方向相当于沿着被形成为平面状的接地面3的法线方向的方向。另外,有的情况下将构成线束wh1的电线w呈线状延伸的方向称为“延伸方向”。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各方向只要没有特别事先说明,就表示在各部被相互装配的状态下的方向。

应用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01的线束wh1将例如为了进行搭载于车辆的各装置间的连接而被用于电源供给、信号通信的多个电线w集合成束而作为集合零件,并用连接器等将多个电线w一次性地连接到各装置。线束wh1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101。电线w是所谓的地线,例如被构成为包含:具有导电性的线状的线状导体w1;以及将该线状导体w1的外侧覆盖的绝缘性的覆皮部w2。本实施方式的线状导体w1是将导电性的金属、例如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的线材多条集束而成的芯线,但是,也可以是将多个线材捻合而成的绞合芯线,也可以是金属棒等。覆皮部w2是将线状导体w1的外周侧覆盖的电线覆皮。覆皮部w2例如是通过对绝缘性的树脂材料(pp、pvc、交联pe等。考虑耐磨损性、耐药品性、耐热性等来适当选定。)等进行挤出成形而形成的。电线w至少在线状导体w1的一个末端被剥除了覆皮部w2,该线状导体w1的一个末端从覆皮部w2露出,在该露出的线状导体w1的末端设置接地端子101。此处,电线w被形成为在呈线状延伸的延伸方向以大致相同的直径延伸,线状导体w1的截面形状(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大致圆形,覆皮部w2的截面形状(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大致圆环形状,整体上为大致圆形的截面形状。线束wh1也可以被构成为除此之外还包含垫圈、保护器、固定器等。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01包括电线连接部102、多个连结部103、以及变形部104,整体由导电性的金属、例如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一体地构成。接地端子101例如通过对被冲裁为与电线连接部102、多个连结部103、变形部104等各部对应的形状的一张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将各部一体地形成。此处,接地端子101被构成为包含2个连结部103,即,被构成为包含作为第1连结部103的第1连结部103a、和作为第2连结部103的第2连结部103b。而且,接地端子101从延伸方向的一侧起向另一侧按照电线连接部102、第1连结部103a、变形部104、第2连结部103b的顺序排列地一体地形成。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需要将第1连结部103a和第2连结部103b特别区别地说明的情况下,有的情况下简称为“连结部103”。

电线连接部102是连接电线w的部分。更详细而言,电线连接部102被构成为包含:配置电线w的末端的基部105;连接电线w的线状导体w1的导体连接部106;以及连接电线w的覆皮部w2的覆皮连接部107。基部105是载置电线w的末端的部分,被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导体连接部106是压接线状导体w1的末端的部分,此处,被构成为包含一对凿紧片106a。覆皮连接部107是压接覆皮部w2的末端的部分,此处,被构成为包含一对凿紧片107a。凿紧片106a、107a是以分别沿着与电线w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从基部105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带状的部分。凿紧片106a形成在基部105的延伸方向一侧的端部,此处是第1连结部103a侧的端部,凿紧片107a相对于凿紧片106a沿着延伸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在基部105的延伸方向另一侧的端部,此处是第1连结部103a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对于电线连接部102,在电线w中的线状导体w1露出的一侧的末端被载置在基部105上、且线状导体w1位于凿紧片106a侧而覆皮部w2位于凿紧片107a侧的状态下,将线状导体w1与凿紧片106a一起凿紧,将覆皮部w2与凿紧片107a一起凿紧。由此,电线连接部102利用导体连接部106在凿紧片106a与基部105之间压接线状导体w1,利用覆皮连接部107在凿紧片107a与基部105之间压接覆皮部w2。

多个连结部103是如下部分:分别与包含导体连接部106的电线连接部102连接,被形成为平面状,能够在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借助连结部件1与该接地面3连结。本实施方式的多个连结部103如上所述被构成为包含第1连结部103a、以及第2连结部103b。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都被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第1连结部103a在延伸方向的一端侧连接有电线连接部102的基部105,在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侧连接有变形部104。换言之,第1连结部103a以从基部105沿着延伸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第2连结部103b在延伸方向的一端侧连接有变形部104。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被形成为在与接地面3连结的状态下在连结方向与该接地面3对置并大致平行的平面状,该平面的法线与延伸方向交叉。此处,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典型地使该平面的法线沿着连结方向。第1连结部103a、及第2连结部103b形成在与基部105大致同一平面上。

而且,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都在大致中央形成有连结孔103a。连结孔103a分别将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在连结方向贯通,使连结部件1插入。此处,连结部件1是具有六边形的头部1a的螺栓,被构成为一体地包含垫圈1b、及轴部1c。垫圈1b被形成为直径比头部1a大的圆环板状。轴部1c从头部1a向垫圈1b侧呈棒状延伸并形成有能够与接地面3的拧合孔4拧合的拧合纹槽。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分别通过使连结部件1的轴部1c插入到连结孔103a中,并将该轴部1c拧合于接地面3的拧合孔4,从而被夹持在垫圈1b与接地面3之间并作用有紧固力而被连结于该接地面3。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在借助连结部件1而连结于接地面3的拧合孔4的状态下,经由连结部件1的轴部1c、拧合孔4的内周面而与固定部2电气连接。多个连结部103,此处为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分别与固定部2电气连接。

变形部104是将多个连结部103连结并被构成为比连结部103容易变形的部分。变形部104在延伸方向位于第1连结部103a与第2连结部103b之间,被构成为将第1连结部103a和第2连结部103b连接的部分。即,变形部104在延伸方向的一端侧连接有第1连结部103a,在另一端侧连接有第2连结部103b。

本实施方式的变形部104被构成为包含被形成得比连结部103薄的薄壁部108。薄壁部108被形成为将第1连结部103a和第2连结部103b连结的板状,沿着连结方向的板厚t1(参照图2)被形成得比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的板厚t2(图2参照)薄。此处,薄壁部108在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连结于接地面3的状态下,在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侧具有与板厚t1和板厚t2的差值相应而形成的凹部108a。即,此处,薄壁部108中,与接地面3对置的一侧的面相对于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具有高低差,另一方面,与接地面3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与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在同一面中平齐。优选凹部108a的沿着连结方向的深度被形成得比预先设想的异物5的大小深。薄壁部108的与延伸方向、及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部呈缩窄状弯曲。薄壁部108被形成在:与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中的被夹持在垫圈1b与接地面3之间而作用有紧固力的部分不重叠的范围。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变形部104的薄壁部108在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连结于接地面3的状态下,设置在与接地面3在连结方向对置的位置。

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01,包括:导体连接部106,其连接线状导体w1;多个连结部103,其分别与导体连接部106连接并被形成为平面状,能够在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借助连结部件1而连结于该接地面3;以及变形部104,其将多个连结部103连结且比连结部103容易变形。根据以上说明的线束wh1,包括:电线w,其被构成为包含具有导电性的线状的线状导体w1;以及上述接地端子101。

因此,对于接地端子101、线束wh1,例如即使在接地面3附着有微细的异物5等物体的情况下,也由于与接地面3连结的连结部103设置有多个,从而能够提高存在未压着异物5而与接地面3连结的连结部103的可能性。而且,接地端子101、线束wh1能够通过变形部104进行变形从而吸收有可能在未压着该异物的连结部103与压着异物5的连结部103之间产生的高低差,因此,能够抑制因未压着该异物5的连结部103追随压着异物5的连结部103而受到异物5的影响。由此,接地端子101、线束wh1能够提高多个连结部103中的某一个以相对于接地面3适当的位置关系、即大致平行地对置的位置关系连结于接地面3的可能性。例如,接地端子101、线束wh1在连结部103压着异物5而相对于接地面3倾斜的状态下连结时,有可能不能确保适当的连结力、或者由于振动而连结部件1容易松动。与此相对,接地端子101、线束wh1如上所述能够提高存在以适当的位置关系连结的连结部1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容易确保多个连结部103中的某一个被适当地连结的状态。其结果是,即使多个连结部1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接地端子101、线束wh1也能够利用变形部104来吸收高低差,提高能够存在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1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01、线束wh1,变形部104被构成为包含被形成得比连结部103薄的薄壁部108。因此,接地端子101、线束wh1能够利用薄壁部108使得变形部104容易变形,通过使薄壁部108如铰链那样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吸收有可能在未压着异物5的连结部103与压着异物5的连结部103之间产生的高低差。此处,接地端子101、线束wh1由于薄壁部108的端部呈缩窄状弯曲地形成,因此,能够作为更容易变形的构成。另外,接地端子101、线束wh1能够利用冲压加工等容易地形成变形部104。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01、线束wh1,薄壁部108在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侧具有凹部108a。因此,接地端子101、线束wh1中,薄壁部108的凹部108a作为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进行收容以避免压上该异物5的异物规避(退让)空间部而发挥功能,能够抑制该变形部104自身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01、线束wh1,变形部104设置在与接地面3对置的位置。因此,接地端子101、线束wh1能够使接地面3作为变形部104的支撑面发挥功能,因此,能够抑制变形部104的过剩的变形、以变形部104为基点的振动。

此外,对于以上说明的薄壁部108,说明了在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连结于接地面3的状态下,在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侧具有凹部108a,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侧形成有凹部,也可以在两方形成有凹部。另外,对于薄壁部108,说明了在与延伸方向、及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部呈缩窄状弯曲,但是,不限于此。

[实施方式2]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实施方式2的接地端子和线束的变形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共通的附图标记,并且,对于共通的构成、作用、效果,尽可能省略重复的说明(以下同样)。

图4、图5、图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20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2等。线束wh2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20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201包括:多个电线连接部202;多个连结部203;以及变形部204。

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201的1个电线连接部202和1个连结部203成为一组并由导电性的金属、例如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一体地构成。此处,接地端子201被构成为包含2个电线连接部202,即,被构成为包含作为第1电线连接部202的第1电线连接部202a、以及作为第2电线连接部202的第2电线连接部202b。另外,接地端子201被构成为包含2个连结部203,即,被构成为包含作为第1连结部203的第1连结部203a、以及作为第2连结部203的第2连结部203b。而且,接地端子201中,第1电线连接部202a和第1连结部203a一体地构成1个第1分型端子201a,与第1分型端子201a相互独立地,第2电线连接部202b和第2连结部203b一体地构成1个第2分型端子201b。接地端子201从延伸方向的一侧起向另一侧按照第1分型端子201a、变形部204、第2分型端子201b的顺序排列地设置,更详细而言,按照第1分型端子201a的第1电线连接部202a、第1连结部203a、变形部204、第2分型端子201b的第2电线连接部202b、第2连结部203b的顺序排列地设置。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必要将第1电线连接部202a和第2电线连接部202b特别地区别说明的情况下,有的情况下简称为“电线连接部202”,在没有必要将第1连结部203a个第2连结部203b特别地区别说明的情况下,有的情况下简称为“连结部203”。

电线连接部202是连接电线w的部分。更详细而言,第1电线连接部202a被构成为包含:基部205,其配置电线w的末端;导体连接部206,其连接电线w的线状导体w1;以及覆皮连接部207,其连接电线w的覆皮部w2。另一方面,第2电线连接部202b被构成为包含:基部205,其配置电线w的末端;以及2个导体连接部206,其连接电线w的线状导体w1,第2电线连接部202b没有覆皮连接部207。基部205、导体连接部206、覆皮连接部207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基部105、导体连接部106、覆皮连接部107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导体连接部206被构成为包含一对凿紧片206a,覆皮连接部207被构成为包含一对凿紧片207a。对于第1电线连接部202a,在将电线w中的线状导体w1露出的一侧的末端载置在基部205上、且线状导体w1位于凿紧片206a侧而覆皮部w2位于凿紧片207a侧的状态下,将线状导体w1与凿紧片206a一起凿紧,将覆皮部w2与凿紧片207a一起凿紧。由此,第1电线连接部202a在第1分型端子201a中利用导体连接部206在凿紧片206a与基部205之间压接线状导体w1,利用覆皮连接部207在凿紧片207a与基部205之间压接覆皮部w2。第2电线连接部202b与包含第1电线连接部202a的第1分型端子201a相比更靠线状导体w1的末端的前端侧,在电线w中的线状导体w1露出的一侧的末端载置在基部205上、且线状导体w1位于各凿紧片206a间的状态下,将线状导体w1与2个导体连接部206的凿紧片206a一起凿紧。由此,第2电线连接部202b在第2分型端子201b中利用2个导体连接部206在凿紧片206a与基部205之间压接线状导体w1。

多个连结部203是如下部分:分别与包含导体连接部206的电线连接部202连接并被形成为平面状,在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借助连结部件1连结于该接地面3。本实施方式的多个连结部203如上所述被构成为包含第1连结部203a、以及第2连结部203b。第1连结部203a、第2连结部203b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分别都在大致中央形成有连结孔203a。此处,第1连结部203a在延伸方向的一端侧连接有第1电线连接部202a的基部205(导体连接部206侧的端部),第2连结部203b在延伸方向的一端侧连接有第2电线连接部202b的基部205。第1连结部203a、第2连结部203b分别通过使连结部件1的轴部1c插入到连结孔203a中,并将该轴部1c拧合于接地面3的拧合孔4,从而被夹持在垫圈1b与接地面3之间并作用有紧固力而被连结于该接地面3。

变形部204是将多个连结部203连结并被构成为比连结部203容易变形的部分。变形部204在延伸方向位于第1连结部203a与第2连结部203b之间,被构成为将第1连结部203a和第2连结部203b连接的部分。即,变形部204在延伸方向的一端侧连接有第1连结部203a,在另一端侧连接有第2连结部203b。此处,变形部204在延伸方向位于包含第1连结部203a的第1分型端子201a与包含第2连结部203b的第2分型端子201b之间,被构成为将第1分型端子201a的第1电线连接部202a和第2分型端子201b的第2电线连接部202b连接的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变形部204被构成为包含借助各导体连接部206将多个连结部203连结并比连结部203更具有挠性的线状导体w1。即,此处,变形部204由构成电线w并比连结部203更具有挠性的线状导体w1兼用。被兼用为变形部204的线状导体w1是如上所述将多条导电性的金属的线材集束而成的芯线,但是,也可以是将多个线材捻合而成的绞合芯线,也可以是具有挠性的金属棒等。线状导体w1如上所述以架设在第1分型端子201a的导体连接部206与第2分型端子201b的各导体连接部206之间的方式设置,借助这些各导体连接部206将第1连结部203a和第2连结部203b连结。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变形部204的线状导体w1在第1连结部203a、第2连结部203b连结于接地面3的状态下设置在与接地面3在连结方向对置的位置。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201、线束wh2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2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变形部2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2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适当地连结于接地面3。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201、线束wh2,导体连接部206至少与多个连结部203相对应,分别每个上设置有1个,变形部204包含借助各导体连接部206将多个连结部203连结并比连结部203更具有挠性的线状导体w1。因此,接地端子201、线束wh2能够利用具有挠性的线状导体w1使得变形部204容易变形,由于线状导体w1柔性地可动,从而能够吸收有可能在未压着异物5的连结部203与压着异物5的连结部203之间产生的高低差。另外,接地端子201、线束wh2通过利用电线w的线状导体w1兼用变形部204,从而能够在削减了构成零件个数的基础上设置变形部204,例如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另外,接地端子201、线束wh2中,由线状导体w1连接的多个连结部203之间的空间部作为避免压上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的异物规避(退让)空间部而发挥功能,能够抑制该变形部204自身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

并且,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201、线束wh2能够使接地面3作为变形部204的支撑面来发挥功能,因此,能够抑制变形部204的过剩的变形、以变形部204为基点的振动。

[实施方式3]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实施方式3的接地端子和线束的变形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2不同。

图7、图8、图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30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3等。线束wh3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30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301包括电线连接部102、多个连结部103、以及变形部304,整体由导电性的金属、例如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一体地构成。电线连接部102、连结部103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接地端子101的电线连接部102、连结部103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接地端子301从延伸方向的一侧起向另一侧按照电线连接部102、第1连结部103a、变形部304、第2连结部103b的顺序排列地一体地形成。

变形部304是将多个连结部103连结并被构成为比连结部103容易变形的部分。变形部304在延伸方向位于第1连结部103a与第2连结部103b之间,被构成为将第1连结部103a和第2连结部103b连接的部分。即,变形部304在延伸方向的一端侧连接有第1连结部103a,在另一端侧连接有第2连结部103b。

本实施方式的变形部304被构成为包含借助弯曲部308a将多个连结部103连结的弯曲连结部308。弯曲连结部308被形成为将第1连结部103a和第2连结部103b连结的连结片状,在中央部具有曲面状的弯曲部308a。换言之,弯曲连结部308被形成为架设在第1连结部103a和第2连结部103b的桥状。此处,变形部304被构成为在与延伸方向、及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隔开间隔并包含2个弯曲连结部308。另外,此处,各弯曲连结部308以在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连结于接地面3的状态下弯曲部308a向与接地面3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即,此处,弯曲部308a向从接地面3远离的一侧突出并弯曲。优选弯曲部308a的突出高度被形成得比预先设想的异物5的大小高。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变形部304的各弯曲连结部308在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连结于接地面3的状态下设置在与接地面3在连结方向对置的位置。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01、线束wh3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1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变形部3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1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01、线束wh3,变形部304被构成为包含借助弯曲部308a将多个连结部103连结的弯曲连结部308。因此,接地端子301、线束wh3能够利用弯曲连结部308使得变形部304容易变形,通过使弯曲连结部308如铰链那样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吸收有可能在未压着异物5的连结部103与压着异物5的连结部103之间产生的高低差。此处,接地端子301、线束wh3能够制作为与上述的薄壁部108相比较相对而言更容易变形的构成,并且,由弯曲连结部308连接的多个连结部103之间的空间部作为避免压上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的异物规避(退让)空间部而发挥功能,能够抑制该变形部304自身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01、线束wh3,弯曲部308a向从接地面3远离的一侧突出并弯曲。因此,接地端子301、线束wh3中,弯曲连结部308的弯曲部308a与接地面3之间的空间部作为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进行收容以避免压上该异物5的异物规避(退让)空间部而发挥功能,能够抑制该变形部304自身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01、线束wh3能够使接地面3作为变形部304的支撑面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抑制变形部304的过剩的变形、以变形部304为基点的振动。

[实施方式4]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图13是图10所示的l11-l11剖视图。实施方式4的接地端子和线束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包括突出部。此外,图13为了容易理解而省略了连结部件的图示。

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1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11等。线束wh11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11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11包括电线连接部102、多个连结部103、以及变形部104,并且,还包括突出部112,整体由导电性的金属一体地构成。电线连接部102、连结部103、和变形部104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接地端子101的电线连接部102、连结部103、和变形部104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突出部112是如下部分: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与接地面3抵接并在连结部103与该接地面3之间形成异物规避空间部113。异物规避空间部113被形成为如下空间部:通过使突出部112作为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收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112被构成为包含将连结部103的端部弯折而形成的凸缘部114。凸缘部114分别设置在多个连结部103,此处为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凸缘部114在第1连结部103a中以沿着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接地面3所在的一侧大致垂直地弯折的方式形成为一对。同样,凸缘部114在第2连结部103b中以沿着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接地面3所在的一侧大致垂直地弯折的方式形成为一对。分别设置于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的一对凸缘部114在与延伸方向、及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隔开间隔并大致平行地对置,并且,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突出部112将各凸缘部114的突出量设定为:在该各凸缘部114的顶端不夹着异物5与接地面3抵接的状态下,多个连结部103相对于接地面3成为适当的位置关系,即,大致平行地对置的位置关系。另外,优选突出部112的各凸缘部114的突出量被形成得比预先设想的异物5的大小大。而且,通过使构成突出部112的各凸缘部114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并作为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而发挥功能,从而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划定异物规避空间部113。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11、线束wh11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1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变形部1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1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11、线束wh11,包括突出部112,该突出部112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并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与该接地面3抵接并在该连结部103与该接地面3之间形成能够收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的异物规避空间部113。因此,接地端子111、线束wh11通过使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的突出部112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从而与连结部103和接地面3面接触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另外,接地端子111、线束wh11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形成有异物规避空间部113,因此,能够利用该异物规避空间部113来收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并避免压上该异物5。其结果是,接地端子111、线束wh11能够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能够提高如上所述以适当的位置关系将连结部103连接于接地面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11、线束wh11,突出部112包含将连结部103的端部弯折而形成的凸缘部114。因此,接地端子111、线束wh11能够利用凸缘部114容易地设置从连结部103突出的突出部112,并且,该凸缘部114还能够作为连结部103的加强部件而发挥功能而提高连结部103的强度。

[实施方式5]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实施方式5的接地端子和线束与实施方式2的不同点在于包括突出部。

图14、图15、图1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21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21等。线束wh21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21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211包括多个电线连接部202、多个连结部203、以及变形部204,还包括突出部212。电线连接部202、连结部203、和变形部204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接地端子201的电线连接部202、连结部203、和变形部204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突出部212是如下部分:从连结部203突出地形成,在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与接地面3抵接并在连结部203与该接地面3之间形成异物规避空间部213。异物规避空间部213被形成为如下空间部:通过使突出部212作为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而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在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之间收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212被构成为包含将连结部203的端部弯折而形成的凸缘部214。凸缘部214分别设置于多个连结部203,此处是第1分型端子201a的第1连结部203a、第2分型端子201b的第2连结部203b。凸缘部214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凸缘部114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211、线束wh21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2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变形部2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2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211、线束wh21,通过使从连结部203突出地形成的突出部212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从而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并且,在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之间形成有异物规避空间部213,因此,能够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能够更可靠地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211、线束wh21,能够利用凸缘部214容易地设置从连结部203突出的突出部212,并且,该凸缘部214还能够作为连结部203的加强部件而发挥功能而提高连结部203的强度。

[实施方式6]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实施方式6的接地端子和线束与实施方式3的不同点在于包括突出部。

图17、图18、图1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31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31等。线束wh31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31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311包括电线连接部102、多个连结部103、以及变形部304,并且,还包括突出部312,整体由导电性的金属一体地构成。电线连接部102、连结部103、和变形部304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接地端子301的电线连接部102、连结部103、和变形部304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突出部312是如下部分: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与接地面3抵接并在连结部103与该接地面3之间形成异物规避空间部313。异物规避空间部313被形成为如下空间部:通过使突出部312作为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而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收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312被构成为包含将连结部103的端部弯折而形成的凸缘部314。凸缘部314分别设置于多个连结部103,此处是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凸缘部314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凸缘部114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11、线束wh31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1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变形部3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1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11、线束wh31,通过使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的突出部312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从而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并且,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形成有异物规避空间部313,因此,能够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能够更可靠地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11、线束wh31,能够利用凸缘部314容易地设置从连结部103突出的突出部312,并且,该凸缘部314还能够作为连结部103的加强部件而发挥功能而提高连结部103的强度。

[实施方式7]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图23是图20所示的l12-l12剖视图。实施方式7的接地端子和线束的突出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4不同。

图20、图21、图22、图2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2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12等。线束wh12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12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21代替上述的接地端子111的突出部112而具有突出部122。接地端子121的突出部122以外的构成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接地端子111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突出部122是如下部分: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与接地面3抵接并在连结部103与该接地面3之间形成异物规避空间部123。异物规避空间部123被形成为如下空间部:通过使突出部122作为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而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收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122被构成为包含从连结部103的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向该接地面3侧突出地呈点状形成的突部124。突部124分别设置于多个连结部103,此处为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突部124在第1连结部103a中以围着连结孔103a的方式向接地面3突出地形成有多个,此处,是在被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的第1连结部103a的各角部各有1个、合计4个。同样,突部124在第2连结部103b中以围着连结孔103a的方式向接地面3侧突出地形成有多个,此处,是在被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的第2连结部103b的各角部各有1个、合计4个。设置于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的突部124例如通过圆形的凹陷(缩进)加工被形成为从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向该接地面3侧突出的点状的形状。突出部122中各突部124的突出量被设定为:在该各突部124的顶端不夹着异物5与接地面3抵接的状态下,多个连结部103相对于接地面3成为适当的位置关系,即,大致平行地对置的位置关系。另外,优选突出部122的各突部124的突出量被形成得比预先设想的异物5的大小大。而且,通过使构成突出部122的各突部124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并作为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发挥功能,从而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划定异物规避空间部123。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21、线束wh12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1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利用变形部1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1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21、线束wh12,通过使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的突出部122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从而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并且,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形成有异物规避空间部123,因此,能够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能够更可靠地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21、线束wh12,突出部122包含从连结部103的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向该接地面3侧突出并呈点状形成的突部124。因此,接地端子121、线束wh12能够利用突部124容易地设置从连结部103突出的突出部122,并且,例如与凸缘部114等相比较,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能够进一步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

[实施方式8]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实施方式8的接地端子和线束的突出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5不同。

图24、图25、图2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22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22等。线束wh22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22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221代替上述的接地端子211的突出部212而具有突出部222。接地端子221的突出部222以外的构成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接地端子211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突出部222是如下部分:从连结部203突出地形成,在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与接地面3抵接并在连结部203与该接地面3之间形成异物规避空间部223。异物规避空间部223被形成为如下空间部:通过使突出部222作为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在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之间收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222被构成为包含从连结部203的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向该接地面3侧突出地呈点状形成的突部224。突部224分别设置于多个连结部203、此处为第1分型端子201a的第1连结部203a、第2分型端子201b的第2连结部203b。突部224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突部124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221、线束wh22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2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变形部2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2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221、线束wh22通过使从连结部203突出地形成的突出部222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从而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并且,在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之间形成有异物规避空间部223,因此,能够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能够更可靠地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221、线束wh22能够利用突部224容易地设置从连结部203突出的突出部222,并且,例如与凸缘部214等相比较,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能够进一步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

[实施方式9]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实施方式9的接地端子和线束的突出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6不同。

图27、图28、图2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32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32等。线束wh32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32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321代替上述的接地端子311的突出部312而具有突出部322。接地端子321的突出部322以外的构成中除了弯曲连结部308的数量为1个之外,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接地端子311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突出部322是如下部分: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与接地面3抵接并在连结部103与该接地面3之间形成异物规避空间部323。异物规避空间部323被形成为如下空间部:通过使突出部322作为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收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322被构成为包含从连结部103的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向该接地面3侧突出地呈点状形成的突部324。突部324分别设置于多个连结部103,此处为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突部324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突部124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21、线束wh32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1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变形部3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1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21、线束wh32,通过使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的突出部322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从而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并且,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形成有异物规避空间部323,因此,能够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能够更可靠地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21、线束wh32,能够利用突部324容易设置从连结部103突出的突出部322,并且,例如与凸缘部314等相比较,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能够进一步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

[实施方式10]

图30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32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图33是图30所示的l13-l13剖视图。实施方式10的接地端子和线束的突出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4、7不同。此外,图33为了容易理解而省略了连结部件的图示。

图30、图31、图32、图3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3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13等。线束wh13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13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31代替上述的接地端子111的突出部112而具有突出部132。接地端子131的突出部132以外的构成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接地端子111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突出部132是如下部分: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与接地面3抵接并在连结部103与该接地面3之间形成异物规避空间部133。异物规避空间部133被形成为如下空间部:通过使突出部132作为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收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132被构成为包含缩径部134,该缩径部134向接地面3侧突出并呈环状形成,在突出顶端形成有供连结部件1插入的连结孔103a。缩径部134分别设置于多个连结部103,此处为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缩径部134在第1连结部103a以连结孔103a的部分凹下的形状形成有1个,在该凹下的底部形成有连结孔103a。同样,缩径部134在第2连结部103b以连结孔103a的部分凹下的形状形成有1个,在该凹下的底部形成有连结孔103a。分别设置于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的缩径部134例如通过冲压加工等而被形成为从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向该接地面3侧突出的形状。突出部132中该缩径部134的突出量被设定为:在各缩径部134的顶端不夹着异物5与接地面3抵接的状态下,多个连结部103相对于接地面3成为适当的位置关系,即,成为大致平行地对置的位置关系。另外,优选突出部132的各缩径部134的突出量被形成得比预先设想的异物5的大小大。而且,通过使构成突出部132的各缩径部134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并作为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发挥功能,从而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划定异物规避空间部133。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31、线束wh13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1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变形部1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1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31、线束wh13,通过使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的突出部132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从而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并且,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形成有异物规避空间部133,因此,能够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能够更可靠地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31、线束wh13,突出部132包含缩径部134,该缩径部134向接地面3侧突出并呈环状形成,在突出顶端形成有供连结部件1插入的连结孔103a。因此,接地端子131、线束wh13能够利用缩径部134以相对较少的加工次数容易地设置从连结部103突出的突出部132,并且,例如与凸缘部114等相比较,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能够进一步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

[实施方式11]

图34是表示实施方式11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35是表示实施方式11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36是表示实施方式11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实施方式11的接地端子和线束的突出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5、8不同。

图34、图35、图3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23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23等。线束wh23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23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231代替上述的接地端子211的突出部212而具有突出部232。接地端子231的突出部232以外的构成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接地端子211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突出部232是如下部分:从连结部203突出地形成,在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与接地面3抵接并在连结部203与该接地面3之间形成异物规避空间部233。异物规避空间部233被形成为如下空间部:通过使突出部232作为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在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之间收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232被构成为包含缩径部234,该缩径部234向接地面3侧突出并呈环状形成,在突出顶端形成有供连结部件1插入的连结孔203a。缩径部234分别设置于多个连结部203,此处为第1分型端子201a的第1连结部203a、第2分型端子201b的第2连结部203b。缩径部234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缩径部134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231、线束wh23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2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利用变形部2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2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231、线束wh23,通过使从连结部203突出地形成的突出部232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从而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并且在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之间形成有异物规避空间部233,因此,能够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能够更可靠地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231、线束wh23,能够利用缩径部234以相对较少的加工次数容易地设置从连结部203突出的突出部232,并且,例如与凸缘部214等相比较,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能够进一步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

[实施方式12]

图37是表示实施方式12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38是表示实施方式12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39是表示实施方式12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实施方式12的接地端子和线束的突出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6、9不同。

图37、图38、图3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33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33等。线束wh33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33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331代替上述的接地端子311的突出部312而具有突出部332。接地端子331的突出部332以外的构成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接地端子311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突出部332是如下部分: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与接地面3抵接并在连结部103与该接地面3之间形成异物规避空间部333。异物规避空间部333被形成为如下空间部:通过使突出部332作为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收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332被构成为包含缩径部334,该缩径部334向接地面3侧突出并呈环状形成,在突出顶端形成有供连结部件1插入的连结孔103a。缩径部334分别设置于多个连结部103,此处为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缩径部334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缩径部134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31、线束wh33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1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变形部3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1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31、线束wh33,通过使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的突出部332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从而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并且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形成有异物规避空间部333,因此,能够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能够更可靠地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31、线束wh33,能够利用缩径部334以相对较少的加工次数容易地设置从连结部103突出的突出部332,并且,例如与凸缘部314等相比较,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能够进一步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

[实施方式13]

图40是表示实施方式13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41是表示实施方式13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42是表示实施方式13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图43是图40所示的l14-l14剖视图。实施方式13的接地端子和线束的突出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4、7、10不同。此外,图43为了便于理解而省略了连结部件的图示。

图40、图41、图42、图4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4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14等。线束wh14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14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41代替上述的接地端子111的突出部112而具有突出部142。接地端子141的突出部142以外的构成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接地端子111稍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突出部142是如下部分: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与接地面3抵接并在连结部103与该接地面3之间形成异物规避空间部143。异物规避空间部143被形成为如下空间部:通过使突出部142作为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收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142被构成为包含凸筋部144,该凸筋部144从连结部103的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向该接地面3侧突出并呈线状形成。凸筋部144分别设置于多个连结部103,此处为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凸筋部144在第1连结部103a中以围着连结孔103a的方式形成有多个,此处是在连结孔103a的周围呈放射状向接地面3侧突出地形成有8个。同样,凸筋部144在第2连结部103b中以围绕连结孔103a的方式形成有多个,此处,是在连结孔103a的周围呈放射状向接地面3侧突出地形成有8个。分别设置于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的凸筋部144例如通过长圆形的凹陷(凸筋)加工而被形成为从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向该接地面3侧突出的棒状的形状。突出部142中各凸筋部144的突出量被设定为:在该各凸筋部144的顶端不夹着异物5与接地面3抵接的状态下,多个连结部103相对于接地面3成为适当的位置关系,即,成为大致平行地对置的位置关系。另外,优选突出部142的各凸筋部144的突出量被形成得比预先设想的异物5的大小大。而且,通过使构成突出部142的各凸筋部144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并作为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发挥功能,从而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划定异物规避空间部143。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41、线束wh14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1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变形部1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1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41、线束wh14,通过使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的突出部142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从而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并且,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形成有异物规避空间部143,因此,能够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能够更可靠地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141、线束wh14,突出部142包含凸筋部144,该凸筋部144从连结部103的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向该接地面3侧突出并呈线状形成。因此,接地端子141、线束wh14能够利用凸筋部144容易地设置从连结部103突出的突出部142,并且,例如与突部124等相比较,能够稳定地与接地面3抵接,使得多个连结部103相对于接地面3更可靠地成为适当的位置关系。

[实施方式14]

图44是表示实施方式14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45是表示实施方式14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46是表示实施方式14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实施方式14的接地端子和线束的突出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5、8、11不同。

图44、图45、图4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24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24等。线束wh24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24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241代替上述的接地端子211的突出部212而具有突出部242。接地端子241的突出部242以外的构成尽管形状、大小等与上述的接地端子211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突出部242是如下部分:从连结部203突出地形成,在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与接地面3抵接并在连结部203与该接地面3之间形成异物规避空间部243。异物规避空间部243被形成为如下空间部:通过使突出部242作为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在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之间收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242被构成为包含凸筋部244,该凸筋部244从连结部203的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向该接地面3侧突出地呈线状形成。凸筋部244分别设置于多个连结部203,此处为第1分型端子201a的第1连结部203a、第2分型端子201b的第2连结部203b。凸筋部244尽管形状、大小与上述的凸筋部144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241、线束wh24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2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变形部2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2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241、线束wh24通过使从连结部203突出地形成的突出部242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从而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并且,在连结部203与接地面3之间形成有异物规避空间部243,因此,能够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能够更可靠地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241、线束wh24能够利用凸筋部244容易地设置从连结部203突出的突出部242,并且,例如与突部224等相比较,能够稳定地与接地面3抵接,使得多个连结部203相对于接地面3更可靠地成为适当的位置关系。

[实施方式15]

图47是表示实施方式15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48是表示实施方式15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49是表示实施方式15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实施方式15的接地端子和线束的突出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6、9、12不同。

图47、图48、图4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34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34等。线束wh34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34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341代替上述的接地端子311的突出部312而具有突出部342。接地端子341的突出部342以外的构成尽管形状、大小与上述的接地端子311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突出部342是如下部分: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与接地面3抵接并在连结部103与该接地面3之间形成异物规避空间部343。异物规避空间部343被形成为如下空间部:通过使突出部342作为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的间隔件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收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342被构成为包含凸筋部344,该凸筋部344从连结部103的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向该接地面3侧突出并呈线状形成。凸筋部344分别设置于多个连结部103,此处为第1连结部103a、第2连结部103b。凸筋部344尽管形状、大小与上述的凸筋部144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41、线束wh34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1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变形部3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1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41、线束wh34通过使从连结部103突出地形成的突出部342的顶端与接地面3抵接,从而能够相对而言减小与接地面3的接触面积,并且,在连结部103与接地面3之间形成有异物规避空间部343,因此,能够抑制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能够更可靠地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341、线束wh34,能够利用凸筋部344容易地设置从连结部103突出的突出部342,并且,例如与突部324等相比较,能够稳定地与接地面3抵接,使得多个连结部103相对于接地面3更可靠地成为适当的位置关系。

[实施方式16]

图50、图51、图52是表示实施方式16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53是表示实施方式16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俯视图)。图54是表示实施方式16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图55是图50所示的l15-l15剖视图。实施方式16的接地端子和线束的连结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等不同。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各图中,为了使图示易于理解,用双点划线省略标记电线。另外,关于电线的各构成,适当参照图1等。

图50~图5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40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4等。线束wh4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401。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401包括电线连接部402、多个连结部403、以及变形部404,整体由导电性的金属一体地构成。此处,接地端子401被构成为包含2个连结部403,即,被构成为包含作为第1连结部403的第1连结部403a、以及作为第2连结部403的第2连结部403b。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需要将第1连结部403a和第2连结部403b特别区别地说明的情况下,有的情况下简称为“连结部403”。

电线连接部402是连接电线w的部分。更详细而言,电线连接部402被构成为包含:基部405,其配置有电线w的末端;导体连接部406,其连接电线w的线状导体w1(参照图1等);以及覆皮连接部407,其连接电线w的覆皮部w2。基部405、导体连接部406、和覆皮连接部407尽管形状、大小与与上述的基部105、导体连接部106、和覆皮连接部107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导体连接部406被构成为包含一对凿紧片406a,覆皮连接部407被构成为包含一对凿紧片407a。对于电线连接部402,在电线w中的线状导体w1露出的一侧的末端被载置在基部405上、且线状导体w1位于凿紧片406a侧而覆皮部w2位于凿紧片407a侧的状态下,将线状导体w1与凿紧片406a一起凿紧,将覆皮部w2与凿紧片407a一起凿紧。由此,电线连接部402利用导体连接部406在凿紧片406a与基部405之间压接线状导体w1,利用覆皮连接部407在凿紧片407a与基部405之间压接覆皮部w2。

多个连结部403是如下部分:分别与包含导体连接部406的电线连接部402连接并被形成为平面状,能够在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借助连结部件1而与该接地面3连结。本实施方式的多个连结部403如上所述被构成为包含第1连结部403a、以及第2连结部403b。本实施方式的第1连结部403a、第2连结部403b都被形成为大致圆形板状。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第1连结部403a借助弯曲部409来连接电线连接部402的基部405。弯曲部409是将第1连结部403a和基部405连结的部分。弯曲部409被形成为从第1连结部403a侧的端部向着基部405侧的端部前端变细的大致三角形状,并且,基部405侧的端部向与电线w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呈大致直角弯曲。此处,弯曲部409被构成为还包含在连结方向贯通的减料孔部409a、通过使端部弯曲从而形成的加强凸缘部409b等。第2连结部403b经由变形部404而被连接在第1连结部403a的弯曲部409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第1连结部403a、第2连结部403b被形成为在连结于接地面3的状态下在连结方向与该接地面3对置并大致平行的平面状。此处,第1连结部403a、第2连结部403b典型地使该平面的法线沿着连结方向。进一步而言,此处,第1连结部403a、及第2连结部403b被形成在与基部405不同的平面上。而且,第1连结部403a、第2连结部403b都在大致中央形成有连结孔403a。连结孔403a分别将第1连结部403a、第2连结部403b在连结方向贯通,供连结部件1插入。第1连结部403a、第2连结部403b分别通过使连结部件1的轴部1c插入到连结孔403a中,并将该轴部1c拧合于接地面3的拧合孔4,从而被夹持在垫圈1b与接地面3之间并作用用紧固力而被连结于该接地面3。此外,此处,形成于第1连结部403a的连结孔403a为了吸收公差而为长孔。

变形部404是将多个连结部403连结并被构成为比连结部403容易变形的部分。变形部404被构成为位于第1连结部403a与第2连结部403b之间、并将第1连结部403a和第2连结部403b连接的部分。即,变形部404在一端侧连接有第1连结部403a,在与此对置的另一端侧连接有第2连结部403b。

本实施方式的变形部404被构成为包含被形成得比连结部403薄的薄壁部408。薄壁部408是与上述的薄壁部108大致同样的构成,被形成为将第1连结部403a和第2连结部403b连结的板状,沿着连结方向的板厚t41(参照图55)被形成得比第1连结部403a、第2连结部403b的板厚t42(参照图55)薄。此处,薄壁部408与上述的薄壁部108大致同样,在第1连结部403a、第2连结部403b连结于接地面3的状态下,在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侧具有与板厚t41和板厚t42的差值相应而形成的凹部408a。即,此处,薄壁部408中,与接地面3对置的一侧的面相对于第1连结部403a、第2连结部403b具有高低差,另一方面,与接地面3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与第1连结部403a、第2连结部403b在同一面中平齐。优选凹部408a的沿着连结方向的深度被形成得比预先设想的异物5的大小深。薄壁部408被形成在:与第1连结部403a、第2连结部403b的被夹持在垫圈1b与接地面3之间而作用有紧固力的部分不重叠的范围。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变形部404的薄壁部408在第1连结部403a、第2连结部403b连结于接地面3的状态下设置在与接地面3在连结方向对置的位置。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401、线束wh4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4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变形部4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4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401、线束wh4,能够利用薄壁部408使得变形部404容易变形,通过使薄壁部408如铰链那样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吸收有可能在未压着异物5的连结部403与压着异物5的连结部403之间产生的高低差。另外,接地端子401、线束wh4能够通过冲压加工等容易地形成变形部404。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401、线束wh4,薄壁部408的凹部408a作为对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进行收容以避免压上该异物5的异物规避(退让)空间部而发挥功能,能够抑制该变形部404自身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401、线束wh4,能够使接地面3作为变形部404的支撑面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抑制变形部404的过剩的变形、以变形部404为基点的振动。

[实施方式17]

图56、图57是表示实施方式17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58是表示实施方式17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59是表示实施方式17的接地端子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与接地面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实施方式17的接地端子和线束与实施方式2的不同点在于,作为变形部,被构成为包含第1变形部和第2变形部。

图56~图5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501例如被应用于线束wh5等。线束wh5包括:电线w;以及设置在该电线w的末端的该接地端子50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501包括多个电线连接部502、多个连结部503、以及变形部504。

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501的1个电线连接部502和1个连结部503成为一组并由导电性的金属一体地构成。此处,接地端子501被构成为包含2个电线连接部502,即,被构成为包含作为第1电线连接部502的第1电线连接部502a、以及作为第2电线连接部502的第2电线连接部502b。另外,接地端子501被构成为包含2个连结部503,即,被构成为包含作为第1连结部503的第1连结部503a、以及作为第2连结部503的第2连结部503b。而且,接地端子501中,第1电线连接部502a和第1连结部503a被一体地形成,第2电线连接部502b和第2连结部503b被一体地形成,并且,它们由变形部504相互连结。此处,第1电线连接部502a、第1连结部503a、与第2电线连接部502b、第2连结部503b借助后述的第2变形部504b一体地形成。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需要将第1电线连接部502a与第2电线连接部502b特别区别地说明的情况下,有的情况下简称为“电线连接部502”,在不需要将第1连结部503a与第2连结部503b特别区别地说明的情况下,有的情况下简称为“连结部503”。

电线连接部502是连接电线w的部分。此处,第1电线连接部502a被构成为包含配置有电线w的末端的第1基部505a、以及连接电线w的线状导体w1的第1导体连接部506a,第2电线连接部502b被构成为包含配置有电线w的末端的第2基部505b、以及连接电线w的线状导体w1的第2导体连接部506b。第1基部505a、第1导体连接部506a与第2基部505b、第2导体连接部506b在电线w的延伸方向对置。第1基部505a、第2基部505b、第1导体连接部506a、第2导体连接部506b尽管形状、大小与上述的基部105、导体连接部106等略微不同,但是,是大致同样的构成,第1导体连接部506a被构成为包含一对凿紧片506a,第2导体连接部506b被构成为包含一对凿紧片506b。对于第1导体连接部506a,在电线w的线状导体w1露出的一侧的末端的该线状导体w1被保持在第1基部505a、和一对凿紧片506a之间的状态下,将线状导体w1与凿紧片506a一起凿紧,由此,在凿紧片506a与第1基部505a之间压接线状导体w1。对于第2导体连接部506b,在比第1导体连接部506a靠线状导体w1的末端的前端侧,在电线w的线状导体w1露出的一侧的末端的该线状导体w1被保持在第2基部505b、和一对凿紧片506b之间的状态下,一起将线状导体w1与凿紧片506b凿紧,由此,在凿紧片506b与第2基部505b之间压接线状导体w1。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需要将第1导体连接部506a与第2导体连接部506b特别区别地说明的情况下,有的情况下简称为“导体连接部506”。

多个连结部503是如下部分:分别与第1导体连接部506a、第2导体连接部506b连接并被形成为平面状,能够在与接地面3对置的状态下借助连结部件1与该接地面3连结。本实施方式的多个连结部503如上所述被构成为包含第1连结部503a、以及第2连结部503b。本实施方式的第1连结部503a、第2连结部503b都被形成为大致长圆形板状。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第1连结部503a经由第1弯曲部509a而被连接于第1电线连接部502a的第1基部505a,第2连结部503b经由第2弯曲部509b而被连接于第2电线连接部502b的第2基部505b。另外,第1连结部503a和第2连结部503b经由后述的第2变形部504b而被相互一体地连接。第1弯曲部509a是将第1连结部503a和第1基部505a连结的部分,第2弯曲部509b是将第2连结部503b和第2基部505b连结的部分。第1弯曲部509a被构成为包含:矩形部509aa,其被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并从第1基部505a沿着延伸方向向第2导体连接部506b侧延伸地形成;以及弯曲端部509ab,其从矩形部509aa向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并且相对于矩形部509aa弯曲地形成。第1弯曲部509a在弯曲端部509ab的矩形部509aa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连接有第1连结部503a,由此,第1连结部503a和第1弯曲部509a沿着延伸方向观察时整体上被形成为大致l字形。第2弯曲部509b被构成为包含:矩形部509ba,其被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并从第2基部505b沿着延伸方向向第1导体连接部506a侧延伸地形成;以及弯曲端部509bb,其从矩形部509ba向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并且相对于矩形部509ba弯曲地形成。第2弯曲部509b在弯曲端部509bb的矩形部509ba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连接有第2连结部503b,由此,第2连结部503b和第2弯曲部509b沿着延伸方向观察时整体上被形成为大致l字形。此处,第1弯曲部509a的矩形部509aa和第2弯曲部509b的矩形部509ba,在延伸方向在第1导体连接部506a、第2导体连接部506b之间,矩形部509aa位于第1导体连接部506a侧,矩形部509ba位于第2导体连接部506b侧,并且,各端面在延伸方向对置。第1连结部503a、第2连结部503b被形成为在连结于接地面3的状态下在连结方向与该接地面3对置并大致平行的平面状,该平面的法线与延伸方向大致正交。此处,第1连结部503a、第2连结部503b典型地使该平面的法线沿着连结方向。而且,第1连结部503a、第2连结部503b都在大致中央形成有连结孔503a。连结孔503a分别将第1连结部503a、第2连结部503b在连结方向贯通,供连结部件1插入。第1连结部503a、第2连结部503b分别通过使连结部件1的轴部1c插入到连结孔503a中,并将该轴部1c拧合于接地面3的拧合孔4,从而被夹持在垫圈1b与接地面3之间而作用有紧固力并连结于该接地面3。此外,此处,各连结孔503a为了吸收公差而为长孔。

变形部504被构成为将多个连结部503连结并比连结部503容易变形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变形部504具有第1变形部504a、以及第2变形部504b。

第1变形部504a被构成为如下部分:在延伸方向位于第1导体连接部506a与第2导体连接部506b之间,借助第1导体连接部506a、第2导体连接部506b将多个连结部503连结。更详细而言,第1变形部504a被构成为包含借助各导体连接部506将多个连结部503连结并比连结部503更具有挠性的线状导体w1。即,此处,第1变形部504a由构成电线w并比连结部503更具有挠性的线状导体w1兼用。线状导体w1以架设在第1导体连接部506a与第2导体连接部506b之间的方式设置,借助这些各导体连接部506将第1连结部503a和第2连结部503b连结。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第1变形部504a的线状导体w1在第1连结部503a、第2连结部503b连结于接地面3的状态下,设置在与接地面3在连结方向对置的位置。

另一方面,第2变形部504b被构成为如下部分:在延伸方向位于第1连结部503a与第2连结部503b之间,将第1连结部503a和第2连结部503b连结。更详细而言,第2变形部504b被构成为包含薄壁部508,该薄壁部508将由上述第1变形部504a连结的多个连结部503连结,并被形成为比连结部503薄。薄壁部508是与上述的薄壁部108大致同样的构成,被形成为将第1连结部503a和第2连结部503b连结的板棒状,沿着连结方向的板厚t51(参照图58)被形成得比第1连结部503a、第2连结部503b的板厚t52(参照图58)薄。此处,薄壁部508与上述的薄壁部108大致同样在第1连结部503a、第2连结部503b连结于接地面3的状态下,在与接地面3对置的面侧具有与板厚t51和板厚t52的差值相应而形成的凹部508a。即,此处,薄壁部508中,与接地面3对置的一侧的面相对于第1连结部503a、第2连结部503b具有高低差,另一方面,与接地面3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与第1连结部503a、第2连结部503b在同一面中平齐。优选凹部508a的沿着连结方向的深度被形成得比预先设想的异物5的大小深。薄壁部508被形成在:与第1连结部503a、第2连结部503b中的被夹持在垫圈1b与接地面3之间而作用有紧固力的部分不重叠的范围。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变形部504的薄壁部508在第1连结部503a、第2连结部503b连结于接地面3的状态下,设置在与接地面3在连结方向对置的位置。

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501、线束wh5由于能够提高存在例如即使多个连结部503的某一个压着异物5,也能够利用变形部504来吸收高低差,并与接地面3对置并适当地连结的连结部503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与接地面3适当地连结。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501、线束wh5,导体连接部506至少与多个连结部503相对应,分别每个上设置有1个,变形部504具有:第1变形部504a,其包含借助各导体连接部506将多个连结部503连结并比连结部503更具有挠性的线状导体w1;以及第2变形部504b,其包含将由第1变形部504a连结的多个连结部503连结并被形成得比连结部503薄的薄壁部508。因此,接地端子501、线束wh5能够利用具有挠性的线状导体w1使得第1变形部504a容易变形,由于线状导体w1柔性地可动,从而能够良好地吸收有可能在未压着异物5的连结部503与压着异物5的连结部503之间产生的高低差。在此基础上,接地端子501、线束wh5通过进一步借助由薄壁部508构成的第2变形部504b将由第1变形部504a连结的多个连结部503连结,从而能够将该多个连结部50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固定化,因此,能够容易使形成于各连结部503的各连结孔503a与拧合孔4对位。即,接地端子501、线束wh5由于利用相对而言容易变形的线状导体w1构成第1变形部504a,从而各连结孔503a的相对的位置关系有可能容易产生偏差,但是,通过进一步借助由薄壁部508构成的第2变形部504b将由第1变形部504a连结的多个连结部503连结,从而能够消除上述的背反,由此,能够提高安装作业性。而且,接地端子501、线束wh5能够利用薄壁部508使得第2变形部504b容易变形,通过使薄壁部508如铰链那样发挥功能,从而在这一点,也能够吸收有可能在未压着异物5的连结部503与压着异物5的连结部503之间产生的高低差。另外,接地端子501、线束wh5使由线状导体w1连接的多个连结部503之间的空间部、薄壁部508的凹部508a作为避免压上接地面3上的物体即异物5的异物规避(退让)空间部而发挥功能,能够抑制该变形部504自身压着异物5的可能性。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地端子501、线束wh5,能够使接地面3作为第1变形部504a、第2变形部504b的支撑面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抑制第1变形部504a、第2变形部504b的过剩的变形、以第1变形部504a、第2变形部504b为基点的振动。

此外,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和线束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技术方案的范围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和线束也可以通过将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变形例的构成要素适当组合来构成。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固定部2例如由车辆车身等构成,通过在由导电性的金属构成的箱体的表面施加涂装膜等非导电膜,从而构成平面状的接地面3,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施加涂装膜等。

在以上的说明中,电线w也可以不包括覆皮部w2,电线连接部也可以不包括覆皮连接部。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接地端子被构成为包含2个连结部,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被构成为包含3个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