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294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镍正极材料,包括:

基材,所述基材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

LiNi1-x-yCoxMyO2 式I;

式I中,0.00<x≤0.30,0<y≤0.10;

M为Mn、Mg、Zr、Al、Ti、Sr、Nb与Y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基材的表面包覆有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括包覆元素,所述包覆元素为Al、Ba、F、W、Y与B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高镍正极材料为单晶形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镍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镍正极材料的D50为3~8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镍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中包覆元素的摩尔数为高镍正极材料中Ni与Co总摩尔数的A%;0<A≤5。

4.一种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可溶性镍盐、可溶性钴盐、碱金属氢氧化物与氨水混合,加热反应,得到前驱体;所述可溶性镍盐中镍离子与可溶性钴盐中钴离子的摩尔比为(1-x):x,0.00<x≤0.30;

S2)将所述前驱体、锂化合物与掺杂金属化合物混合,在氧气气氛中烧结,得到基材;所述掺杂金属化合物为Mn化合物、Mg化合物、Zr化合物、Al化合物、Ti化合物、Sr化合物、Nd化合物与Y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掺杂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数为前驱体中镍元素与钴元素总摩尔数的B%,0<B≤10;

S3)将所述基材与包覆剂混合后干燥,得到包覆产物;所述包覆剂包括包覆元素,所述包覆元素为Al、Ba、F、W、Y与B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

S4)将所述包覆产物进行烧结,得到高镍正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将可溶性镍盐、可溶性钴盐与水混合,得到溶液A;所述溶液A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5~2.0mol/L;所述可溶性镍盐中镍离子与可溶性钴盐中钴离子的摩尔比为(1-x):x,0.00<x≤0.30;

将碱金属氢氧化物与水混合,得到溶液B;

将所述溶液A、溶液B与氨水混合,加热反应,得到前驱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加热反应的温度为40℃~60℃;加热反应的时间为10~25h;加热反应过程中反应液的pH值为10.5~11.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烧结的温度为750℃~900℃;烧结的时间为10~20h。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

将所述基材与水混合,然后加入包覆剂,混合后干燥,得到包覆产物;所述基材与水的料液比为(0.5~4.0):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烧结的温度为300℃~800℃;烧结的时间为10~20h。

10.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镍正极材料,或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高镍正极材料。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