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773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散热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电动车和无人机的发展,对大电流放电的高倍率锂电池需求越来越多,但对于锂电池来说,大电流放电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如何在一定空间内对放电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及时有效排放以确保电池安全,从而确保电动车和无人机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电池组的工作时间较长、输入输出功率较大,且电池组往往设置在设备内部,使得电池板发热较为严重,致使设备内部温度提升,降低设备的机械环境;从而为电池组装配散热装置极为重要。为电池组散热的传统方式有两种:其一,风冷式散热一一通过风扇的转动促使空气流动以带走电池组散发出的热量;风冷式散热存在散热效率低、散热不均匀,防水防尘效果差、结构复杂、成本高昂等缺点;其二,液冷式散热,现有的液冷式散热装置仅仅为电池组外部散热,并未对电池组中各块电池板进行散热,消热效率低、集成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率较好的电池散热装置。

一种电池散热装置,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导热管、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表面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开设有供所述电池插入的第一槽,以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热管插入的第二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为直形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为柱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槽为柱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的内壁设有环形凸缘。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槽的内壁设有弹性挡圈。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电池和导热管紧固的紧固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的外表设有多个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设有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散热装置,将电池安装入第一槽中,电池的热量可经散热板传导至导热管,由导热管将热量导出,具有较好的散热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散热装置的一视角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散热装置的又一视角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 电池散热装置

20 散热板

30 导热管

40 第一槽

41 环形凸缘

50 第二槽

51 弹性挡圈

60 紧固部件

70 支撑脚

80 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电池散热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电池散热装置的首选实施例。但是,电池散热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电池散热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散热装置100,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导热管30、基板80、设置于所述基板80表面的散热板20,所述散热板20开设有供所述电池插入的第一槽40,以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热管30插入的第二槽50。

上述电池可为本领域常见的电池,例如圆柱形锂电池、方形的锂电池等。

上述散热板20顾名思义地为板状,散热板20可为方形,其具有顶壁、底壁和侧壁。散热板20的材质可采用导热性较好的材质,例如可以为铝板加工而成,例如铝板可为方形或圆形等。为了克服纯铝锭强度不够的缺陷,可采用铝合金型材,例如铝-镁合金、铝-铜合金、铝-铜-镁合金、铝-铜-镁-锰合金、铝-铜-镁-锌合金、铝-铜-镁-硅合金等。为了增强铝锭的防腐蚀性,可在锭的表面镀镍、镀铬等。此处,镀的方式可采用化学镀或电镀等,不加以限定。上述加工的工序可为铝锭进行钻孔、打磨、表面处理(镀防腐层)等。这些步骤的工艺操作可采用本领域公知的。

上述第一槽40和第二槽50的“槽”应当机械领域的通常意义来理解, 某些称为“孔”即。对于圆形或类圆形(例如椭圆)而言,在直径方向(简称为径向,有360度的方向)均封闭且垂直于径向(即轴向,有两个方向)至少一个方向开放的空间体。此处,若轴向的两个方向均开放的空间体,称之为通槽(孔);若轴向的只有一个方向均开放的空间体,我们称之为半通槽(孔)。对于方形而言,在其三个维度上的长度度量(设定以长度、宽度和高度来表示,可以数学上正交坐标系XYZ轴分别对应地代表长度、宽度和宽度)中,其中两个维度所决定的方向(设定XY轴)均封闭,另外一个维度(即Z轴)所决定的两个方向至少有一个方向为开放的空间体。此处,若Z轴的两个方向均开放的空间体,称之为通槽(孔);若Z轴只有一个方向均开放的空间体,我们称之为半通槽(孔)。对于前述槽的定义中,基于圆形或类圆形,以及方形的两种不同情况,所对应地槽分别称为弧形槽(孔)和方槽(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散热装置100,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导热管30、基板80、设置于所述基板80表面的散热板20,所述散热板20开设有供所述电池插入的第一槽40,以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热管30插入的第二槽50。第一槽40与第二槽50平行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平行是指第一槽40的轴线与第二槽50的轴线平行,换而言之,是指第一槽40的开设方向于第二槽50的开设方形平行。第一槽40与第二槽50平行设置,可使得电池的热量能最大限定地沿第一槽40径向方向传导至导热管30,使得传导更为有效率。

第一槽40与第二槽50均可为多个,两者可以矩阵式地分布开设在散热板的表面,即第一槽40与第二槽50按照行列式呈横纵排布。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散热装置100,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导热管30、基板80、设置于所述基板80表面的散热板20,所述散热板20开设有供所述电池插入的第一槽40,以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热管30插入的第二槽50。第一槽40与第二槽50平行设置,第一槽40为柱形槽。

在该实施例中,柱形槽是指槽的轴线为直线。至于柱形槽的形状可为圆柱形槽、方形柱形槽、椭圆柱形槽、三角形柱形槽等。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槽40当然还可为非柱形槽,即第一槽40的轴线为非直线,例如第一槽40可为直角槽,即第一槽40的轴线为90度折角。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散热装置100,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导热管30、基板80、设置于所述基板80表面的散热板20,所述散热板20开设有供所述电池插入的第一槽40,以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热管30插入的第二槽50。第一槽40与第二槽50平行设置,第一槽40为柱形槽,第二槽50为柱形槽。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槽50当然还可为非柱形槽,即第二槽50的轴线为非直线,例如第二槽50可为直角槽,即第二槽50的轴线为90度折角。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散热装置100,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导热管30、基板80、设置于所述基板80表面的散热板20,所述散热板20开设有供所述电池插入的第一槽40,以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热管30插入的第二槽50。第一槽40与第二槽50平行设置。第一槽40为柱形槽。第二槽50为柱形孔。第一槽40的内壁设有环形凸缘42。

在该实施例中,环形凸缘42设置于第一槽40的内壁,避免第一槽40内的电池从第一槽40的侧壁的开口中滑出该第一槽40。容易想象的是,环形凸缘42可为圆形,其可固设在第一槽40的内壁。环形凸缘42可垂直于第一槽40的底壁,也可以为非垂直于第一槽40的底壁,例如环形凸缘42与底壁具有较下角度的倾斜,如倾斜角不超过10度。环形凸缘42的数量可为一个或二个,具体为,在第一槽40的侧壁有两个开口的情况下,环形凸缘42较好地为二个;在第一槽40的侧壁有一个开口的情况下,环形凸缘42较好地为一个。为了增加环形凸缘42的防滑性,环形凸缘42可采用防滑的橡胶,当然环形凸缘42也可为与散热板20的材质相同,此时于环形凸缘42的表面可设置防滑结构,例如凸点、凸条、凸块等,此处凸点的 形状可为三角形或楔形等,还可为鹅卵石类似形状等。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散热装置100,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导热管30、基板80、设置于所述基板80表面的散热板20,所述散热板20开设有供所述电池插入的第一槽40,以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热管30插入的第二槽50。第一槽40与第二槽50平行设置。第一槽40为柱形槽。第二槽50为柱形孔。第一槽40的内壁设有环形凸缘42。第二槽50的内壁设有弹性挡圈51。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槽50的内壁设有弹性挡圈51,可避免导热管30从第二槽50的孔开口中脱离出,以起到对导热管30的限位作用。

弹性挡圈51为本领域公知的部件,下面列举出一种弹性挡圈51的结构。该弹性挡圈51其包括弹性的圈体,圈体具有一开口。该圈体的内周设有用于卡住导热管30的卡块,卡块可以为多个。当需要实现对导热管30的卡紧时,掰开圈体的开口,使得导热管30套入圈体内,然后松开该圈体,卡快便接触导热管30,在圈体的弹力下,将导热管30卡住;当然,需要从弹性挡圈51内取下电池时,只需要掰开圈体的开口即可。弹性挡圈51的其它实现方式还可参照现有技术,例如可参照中国专利CN 2694022Y,具体为:已有挡圈的内径大于被挡圈遮挡的零件外径,使得挡圈不能有效地挡住被挡零件。在标准孔用弹性挡圈51基体的内周面上,设与之连为一体并向中心凸起3个内径向齿。在标准孔用弹性挡圈51基体的外周面上,设与之连为一体并向外延伸3个外径向齿。又或者地,可参照中国专利CN203879883U,具体为:一种弹性挡圈51,包括挡圈本体,所述挡圈本体呈弯曲设置,所述挡圈本体两端头均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均设有操作孔,所述挡圈本体上还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位于凸起部之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连接在两凸起部上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有扣勾,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扣勾与固定孔卡接。所述第二连接端还设有供第一连接端放置的限位槽,所述第 一连接端与限位槽形状相适配。所述挡圈本体上设有防滑凸起。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散热装置100,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导热管30、基板80、设置于所述基板80表面的散热板20,所述散热板20开设有供所述电池插入的第一槽40,以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热管30插入的第二槽50。第一槽40与第二槽50平行设置。第一槽40为柱形槽。第二槽50为柱形槽。第一槽40的内壁设有环形凸缘42。第二槽50的内壁设有弹性挡圈51。导热管30为直形管。

在该实施例中,导热管30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导热管30的材质可以为导热较好的材质,例如可为铜管。导热管30当然除了直形管,还可为回形管、螺旋管等。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散热装置100,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导热管30、基板80、设置于所述基板80表面的散热板20,所述散热板20开设有供所述电池插入的第一槽40,以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热管30插入的第二槽50。第一槽40的内壁设有环形凸缘42。第二槽50的内壁设有弹性挡圈51。导热管30为直形管。导热管30的外表设有多个散热孔。

在该实施例中,散热孔可使得导热管30内空气形成对流,以提高导热管30的导热效果。散热孔为多个,可呈矩阵或环形地分布在导热管30的内部。散热孔的形状可为圆形、方形等公知的形状。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散热装置100,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导热管30、基板80、设置于所述基板80表面的散热板20,所述散热板20开设有供所述电池插入的第一槽40,以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热管30插入的第二槽50。第一槽40与第二槽50平行设置。第一槽40为柱形槽。第二槽50为柱形槽。第一槽40的内壁设有环形凸缘42。第二槽50的内壁设有弹性挡圈51。导热管30为U型管。导热管30的外表设有多个散热孔。基板80设有支撑脚70。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脚70在基板80安装于安装基体(例如墙壁、地 面等)时可使得散热板20与基体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以利于散热板20热量的散失。支撑脚70可优选为可调支撑脚70,以在安装散热板20时来调节其与安装体之间的距离。支撑脚70可为多个(例如四个),分别设置在散热板20的四个角。

上述基板的形状可以相同于散热板。其材质可相同于散热板,以提高散热板的热传导效果。基板优选为实心板,这样具有较好的传热效果。其理由是,空心板中空气的导热系数要远小于实心板的金属材质。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散热装置100,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导热管30、基板80、设置于所述基板80表面的散热板20,所述散热板20开设有供所述电池插入的第一槽40,以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热管30插入的第二槽50。第一槽40与第二槽50平行设置。第一槽40为柱形槽。第二槽50为柱形槽。第一槽40的内壁设有环形凸缘42。第二槽50的内壁设有弹性挡圈51。导热管30为U型管。导热管30的外表设有多个散热孔。散热板20设有支撑脚70。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电池和导热管30紧固的紧固部件60。

在该实施例中,紧固部件60可以使得进行电池和导热管30紧固,以防止电池安装不稳固,容易倒下。紧固部件60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紧固部件60的一种实施方式为卡箍。

现列举该卡箍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卡箍本体和连接部。该卡箍本体由两个弧形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构成。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通过各自的末端铰接,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各自的另一端均各设有连接端。第一卡箍的连接端铰接有一连接杆,其连接杆的另一端可自由转动至第二卡箍的连接端。第二卡箍的连接端设有一连接孔,连接杆的非自由端的位置设有一销孔,该销孔供插入销块。连接孔的形状与销孔的形状大致相同,以实现销块能同时贯穿销孔和连接孔。连接杆的自由端连接有一锁盖,该锁盖设有一锁槽,该锁槽的形状与第二卡箍的形状相配,并且锁盖为弹性的,锁槽的边缘能弹性地扩大或缩小,这样能以能将第二卡箍按压至锁槽内。

当要将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安装于一起时,扳动连接杆至第二卡箍的连接端处,使得销孔的位置与连接孔的位置对齐,此时插入销孔;同时,按压锁盖至锁盖贴合并卡入第二卡箍,以此较好地将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锁紧;当要将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拆卸下来时,将第二卡箍从锁槽内拔出,将销块从销孔中抽出,扳离连接杆脱离第二卡箍连接端即可。

该卡箍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为:包括卡箍本体和连接部。该卡箍本体为弹性,即卡箍本体的形状由于其弹性可扩大或缩小。卡箍本体的形状与出烟通道大体形同,为类圆形。较好地,卡箍本体呈弧度大于半圆的形状。卡箍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铰接有一连接框(例如可以为矩形),该连接框的一端通过铰轴固定于第一连接端,另一端可自由转动,且其自由端可将第二连接端框入连接框内。连接框的自由端交接有一锁盖。该锁盖如第一种类似卡箍结构所述的锁盖。不过不同的是,该锁盖的锁槽的形状与连接框的形状相配合,以实现将连接框卡入锁槽内。当要卡紧物体时,扳动连接框至第二连接端的位置,并使得连接框将第二连接端框入其中。向下按压锁盖,锁盖卡入卡箍本体表面。于此同时,在卡箍本体的弹性下,锁盖拉动连接于第二连接端的连接框。当要松开物体时,只需要扳开锁盖,由于卡箍本体的弹力,连接框会自动松开第二连接端。

该卡箍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为:包括卡箍本体和连接部。该卡箍本体由两个弧形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构成。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通过各自的末端铰接,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各自的另一端均各设有连接端。第一卡箍的连接端铰接有一连接杆,其连接杆的另一端可自由转动至第二卡箍的连接端。该连接杆的外表设有螺纹,配合该螺纹还设有螺帽。第二卡箍的连接端设有开口,以供连接杆转动至第二卡箍的连接端上。

当要将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安装于一起时,扳动连接杆至第二卡箍的连接端处,并旋紧螺帽以使得该螺帽抵住第二卡箍的连接端;当要将第一 卡箍和第二卡箍拆卸下来时,只需要旋出螺帽即可。

除此,上述紧固部件60的其它实施方式为钢丝捆绳、螺栓等。

尽管以上较多使用了表示结构的术语,例如“散热板”、“第一槽”、“第二槽”、“导热管”等,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