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齿状极耳的板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766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配置齿状极耳的板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构件,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的板栅,特别是一种配置齿状极耳的板栅。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中密排的板栅均与汇流排焊接成一体,焊接位置位于板栅外伸的极耳端部。现有技术的板栅外伸极耳端部为直边,因极耳厚度很窄,长度又很短,再加上铅合金材料在焊接时易产生氧化膜问题,形成的焊缝机械性能不足,而且易发生虚焊和脱焊缺陷,此类问题直接影响铅酸蓄电池的质量。定位安装的板栅受结构限制,用于外连接的极耳尺寸不可以改变,所以不可以通过加大极耳尺寸来提高与汇流排的对接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铅酸蓄电池内置板栅及极耳尺寸不可改变的现实,提出一种配置齿状极耳的板栅,该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在保留原有连接尺寸的基础上,显著增加汇流排与极耳的熔合面积,提高了焊接接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配置齿状极耳的板栅,该板栅为矩形片状构件,朝上的一边设有与汇流排相连接的极耳,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极耳与汇流排相接触的一边,顺长度方向至少设有3只等间距排列的齿形槽。

上述结构中的极极耳与汇流排相接触的一边,顺长度方向至少设有3只等间距排列的齿形槽为锯齿形或等腰三角形或U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极耳与汇流排相结合的一边设计成齿状,此曲边结构做到不改对接位置,而且成形简单、制作容易;

2、极耳与汇流排相结合的一边设计成齿状,在长度尺寸相同的前提条件下,曲边显著增加极耳与汇流排对接面积,由此增加连接强度,减少焊接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板栅的极耳与汇流排对接示意图,图中极耳与汇流排相接触的一边齿形槽为等腰三角形。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所示板栅的极耳与汇流排相接触的一边齿形槽为U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配置齿状极耳的板栅,该板栅为矩形片状构件,朝上的一边设有与汇流排2相连接的极耳1.1。所述极耳1.1与汇流排2相接触的一边,顺长度方向至少设有3只等间距排列的齿形槽,本实施例设有4只等腰三角形的齿形槽。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极耳1.1长度尺寸和厚度尺寸的前提条件下,在该边上开设齿形槽,此种曲边结构很简单,而且制造也很容易,最重要的是曲边显著增加极耳1.1与汇流排2对接面积,焊接后增加焊缝连接强度,并且可减少焊接缺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