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屏蔽套筒的电缆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24792发布日期:2018-06-08 08:0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屏蔽套筒的电缆连接器以及一种用于制造所述电缆连接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偶尔需要屏蔽电线,例如高频范围内的线。这是通过电缆输入套管实现的。然而,有时在电缆连接器中,不能够在电缆与连接器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布置电缆输入套管。然而,为了确保电屏蔽,电缆通过金属屏蔽套筒引导到这个位置中。

组装好的屏蔽电缆可具有直式插头和弯式插头。在利用直式屏蔽插头的情况下,将封闭的屏蔽套筒放置在电缆上并将其与插头部件连接是很简单的。为此,例如屏蔽套筒在接触连接之前通过钎焊、压接或绝缘位移连接器在电缆上滑动,并且在接触连接之后拉动到连接器的绝缘体上并进行紧固。

在利用成角屏蔽连接器的情况下,对应的成角屏蔽套筒必须(有效地围绕拐角)在电缆上拉动,这在组装期间是非常困难的或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利用较厚且因此较硬的电缆的情况下。此外,由于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力,存在这些力在接触连接(即钎焊点、压接点或绝缘位移点)上拉动以及对其进行损坏的永久危险。

通过EP 1 981 132 B1已知一种呈冲压件形式的屏蔽套筒,其首先在电缆上拉动,并且然后在电缆连接之后必须弯曲到对应的端部位置中。屏蔽套筒的这种随后的弯曲必须用手进行,并且为此必须将电缆弯曲并保持在适当位置。

DE 10 2005 022 253 A1和WO 2008/061572 A2各自描述屏蔽套筒的两部分设计,其可在连接之后定位在电缆连接器的绝缘体上。然而,为此,电缆必须弯曲并保持在适当位置,并且两个屏蔽半部必须同时安装。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其中电缆可以简单的方式用和缓的接触连接安装在成角位置中。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这种电缆连接器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这个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电缆连接器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解决。这个连接器具有屏蔽套筒,所述屏蔽套筒具有带有第一开口的第一部分并具有带有第二开口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成角度。第一部分此外具有在第一部分的纵向轴线上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三开口。第二部分具有将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连接的槽形开口。屏蔽套筒的第一部分因此在其形式上对应于直式屏蔽连接器的常规屏蔽套筒。正如在这些常规直式屏蔽套筒中一样,可以简单的方式引导电缆通过第一部分的两个开口,而不会由此使其弯曲。带有其第一开口的第一部分和带有其第二开口的第二部分同时形成成角电缆连接器的屏蔽套筒的形状。一旦电缆已被引入到第一部分中,它就可凭借弯曲通过槽形开口被部分地转移到第二部分中,并且因此以简单的方式带入成角位置中。此外,电缆连接器具有这种电缆,所述电缆被引导通过所述屏蔽套筒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因此实现电缆在电缆连接器中的成角布置,以使得这可以用作成角的屏蔽电缆连接器。

不同于两部分屏蔽套筒,通过优选地一体形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实现简单的组装。为此,第二部分可例如模制在第一部分上。

为了通过屏蔽套筒确保良好的电屏蔽,这个套筒优选地由金属(例如像铜)或金属合金(例如像黄铜)组成。

简单地推动电缆通过屏蔽套筒的第一部分优选地通过圆形且具有基本相同的直径的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实现。这个直径可在第一部分的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的情况下进行最大限度的选择。

第二开口优选地也是圆形的并且具有比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更小的直径。这尤其优选地通过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朝向第二开口锥形地渐缩来实现。这使得电缆输入套管能够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在第二部分上滑动。

原则上,可选择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任何角度。为了将电缆连接器的设计实现为可商购获得的成角电缆连接器,然而优选的是,第一部分相对于第二部分成90度角。

在电缆以不再经过第三开口而是仅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这种方式定位在屏蔽套筒中之后,第二开口不再需要接收电缆。事实上,它削弱了屏蔽套筒的屏蔽效应。因此优选的是,第三开口由盖封闭。为了确保良好的导电性,所述盖具体地由与屏蔽套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同的材料组成。

为了在电缆弯曲之后实现盖的简单附接,优选的是,盖通过若干闩锁元件可释放地且导电地连接到第一部分。

进一步优选的是,盖具有至少部分地封闭槽形开口的延伸部。延伸部通过与槽形开口接合而将盖附加地紧固在其位置中。此外,通过屏蔽套筒对电缆进行的包封(所述包封被槽形开口中断)由延伸部部分完成。

电缆的电线优选地布置在屏蔽套筒中,而电缆的电缆输入套管布置在屏蔽套筒的外部。这实现了电缆连接器的简单生产,因为电线可以简单的方式移动通过槽形开口并且在电缆输入套管布置在外部的情况下,可实现由电缆输入套管和屏蔽套筒构成的屏蔽的良好连接。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于生产电缆连接器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首先将电缆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三开口引入屏蔽套筒的第一部分中。随后通过第一开口引导电缆的第一端部再次离开屏蔽套筒的第一部分。因此,电缆路由选择对应于将电缆定位在直式屏蔽插头的屏蔽套筒中。随后将电缆弯曲成使得电缆的一部分通过槽形开口移动到屏蔽套筒的第二部分中。这导致电缆的第二端部突出到屏蔽套筒的第二开口外。当第二开口的直径小于电缆的外径时,电缆可因此紧固地夹紧在第二开口中。

当屏蔽套筒的第二部分在第二开口的区域中渐缩以使得第二部分的内径朝向第二开口渐缩时,电缆输入套管的锥形增宽区域优选地在屏蔽套筒的第二部分的锥形区域上滑动。电缆输入套管因此覆盖锥形区域中的间隙形开口,使得在那里确保了完全屏蔽。例如通过夹紧(具体地通过卡环)或通过钎焊可将电缆输入套管紧固到屏蔽套筒。

一方面为了确保电缆的包封尽可能完整并因此确保良好的屏蔽,并且另一方面为了也避免电缆非预期地移动到屏蔽套筒的第二部分之外,槽形开口的宽度优选地小于电缆的外径。然而为了能够将电缆移动通过槽形开口,当将电缆的部分移动通过槽形开口时,电缆的电线然后单独移动通过槽形开口。

在电缆弯曲之后,第三开口优选地通过盖封闭,以便在第三开口的区域中完成屏蔽。

电缆的触件可具体地布置在(例如通过锁定)紧固在第一开口上的绝缘体中。可在将电缆引入屏蔽套筒中之前或仅在之后进行紧固。然而,优选地在电缆弯曲之前进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电缆连接器的若干部件的等距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处于部分组装状态的电缆连接器的部件的等距视图。

图2b以不同的等距视图示出图2a所示的部件。

图3示出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组装部件的等距视图,其中屏蔽套筒的开口由盖封闭。

图4a以等距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电缆连接器。

图4b示出根据图4a的电缆连接器的半透明等距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得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电缆连接器,如图1所示,设置有第一绝缘体1、屏蔽套筒2和电缆3。

屏蔽套筒2具有圆柱形的第一部分21,所述第一部分呈在未切割的情况下制造的压模铸件的形状。这个第一部分21在其两端上分别具有圆形的开口。第一开口22面向第一绝缘体1。屏蔽套筒2的第二部分23具有圆柱形区域,其以与第一部分21的纵向轴线成直角的方式模制到屏蔽套筒2上。在模制区域中,第一部分21的壁被破坏,使得第一部分21的内部连接到第二部分23的内部。在第二部分23背向第一部分21的端部上,第二部分23具有末端是第二开口24的锥形渐缩区域。这个第二开口24的直径小于第一开口22的直径。电缆3具有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它包含若干电线33,所述电线33连接到触件35,所述触件35通过触件保持器34钎焊到电线33上。电线33被电缆输入套管36围绕,所述电缆输入套管36继而围绕电缆包皮层37。

如图2a和2b所示,第一绝缘体1通过未示出的闩锁元件紧固到屏蔽套筒2的第一开口22上,从而锁定于此。电缆3的第一端部31被引导通过屏蔽套筒2的第三开口25(所述第三开口与第一开口22相对),通过第一部分21并且再次通过第一开口22以离开这个部分,使得触件35布置在第一绝缘体1中。第二开口24通过间隙形开口26连接到第三开口25。这个间隙形开口26的宽度比电缆3的外径窄,但比电线33的外径宽。电缆3的仍位于屏蔽套筒2外部的部分通过连续地挤压通过间隙形开口26的电线33而移动到屏蔽套筒2的第二部分23中。

如图3所示,电缆3的电缆输入套管36现可在第二部分24的锥形区域上滑动,使得其封闭这个区域中的间隙形开口26。它通过卡环4固定在其位置中。

第一部分21在第三开口25的边缘上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闩锁元件27。还具有闩锁元件281、282的盖28被施加到第三开口25,使得其封闭这个开口,并且其闩锁元件281、282与屏蔽套筒2的闩锁元件27锁定并且将盖28固定在其位置中。盖28此外具有板形延伸部283,其部分地封闭槽形开口27的未被电缆输入套管36封闭的区域。

如图4a和4b所示,屏蔽套筒2和电缆输入套管36的未被电缆包皮层37围绕的区域通过第二绝缘体5的注射模塑进行包封,以便最终得到所示出的电缆连接器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