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配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8177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装配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装配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路连接器通常包括插头和插座,当插头插入插座中后,就实现了连通电路的作用。传统结构通常是外接电缆插入插座后直接打胶进行连接,打胶过程为人工操作,存在操作繁琐,效率低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而且在实际工况下,外接电缆会发生扭动,导致固定连接的胶体发生松动甚至开裂,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的胶体也会发生老化,影响密封效果;而且安装过程很不方便,胶体对工人的监控会造成不利影响。再者,插座上设置两个凸台分别用于插接正极电缆和负极电缆,但是相同结构的凸台容易造成工人的装配错误,误插的概率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0209993.2,名称为《一种可防止误插的连接结构》公开了一种可以有效减少工人误插概率的电连接器结构,其通过在其中一个连接件上设置阻挡部与不同高度的凸台配合,使得带有阻挡部的连接件无法插入较高的凸台上,从而避免正负极电缆的错误插接。但是上述结构有可能产生一次误差,即工人可以顺利将没有设置阻挡部的连接件插接入高度较矮的凸台上,等到要插接带有阻挡部的连接件入高度较高的凸台上才会发现第一次插接错误,需要重新进行插接,不能完成第一次就插接正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避免误插、缩短装配时间、提高装配效率的便于装配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装配的连接结构,用于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将外接电缆分别连接于插座组件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及设于所述插座组件上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可与第一凸台配合的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可与第二凸台配合的第二阻挡部。假如将第一连接件误插入第二凸台,第一阻挡部会形成干涉,使得第一连接件无法插入第二凸台,同样的第二阻挡部的存在,使得第二连接件无法插入第一凸台,不仅有效避免第一连接件误插入第二凸台,也能避免第二连接件误插入第一凸台,完全避免了误插,缩短了工人的装配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台上设有与第一阻挡部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台上设有与第二阻挡部适配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大于第二凹槽的开口,该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一凹槽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台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与第二凸台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可供外接电缆穿设的接线口、与插座组件密封配合的连接段及与插座组件相连的卡扣;所述第二凸台上设有与该卡扣配合连接的第二凸部。通过增加该第二连接件,将外接电缆穿过接线口,通过卡扣与插座组件的配合固定外接电缆,第二连接件和插座组件之间可以直接插拔,卡扣实现两者的锁紧,连接段实现两者的密封连接,改变了传统打胶的密封方式,连接更加便捷、稳固,密封效果更佳,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部设于该第二凸台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凸部上设有便于卡扣滑入的倾斜面。便于第二连接件与插座组件之间的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口端部向外周向延伸形成凸缘,所述凸缘的部分垂直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阻挡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两个及以上的卡扣。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凸台之间的连接稳固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上设有便于施加外力将其脱离插座组件的侧翼。当需要将第二连接件从插座组件上拔出时,只需要通过在侧翼上施加向外的力,使得卡扣完全脱离第二凸部时,即可将第二连接件拔出,连接可靠稳固,更换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杜绝误插,简化了装配工艺,缩短了装配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变了通过打胶进行密封连接的传统方式,外接电缆和插座组件之间的连接更加便捷、稳固、可靠,更换时拆装方便,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插座组件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在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插座组件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在部分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连接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二连接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密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一密封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11所示,一种便于装配的连接结构,设于电连接器上,电连接器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1,该连接结构用于将外接电缆连接于插座组件1上。插座组件1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表面向上凸起形成呈中空柱形的第一凸台11和第二凸台12,第一凸台11可与第一连接件2插接配合,用于将正极外接电缆连接在插座组件1上,第二凸台12可与第二连接件3配合,用于将负极外接电缆连接在插座组件1上。

第二连接件3呈中空柱形结构,其设有供外接电缆穿过的接线口32、连接段33及卡扣34。接线口32的顶端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环形凸缘321,该凸缘321的部分向下垂直延伸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扣本体,卡扣本体具有与第二连接件3外壁适配的弧度。当然上述卡扣本体也可以是由接线口32端部直接弯折形成卡扣本体,即上述凸缘321不是延伸接线口32边缘的整个周向设置。卡扣本体上形成贯穿的方形卡槽342,卡扣本体的两侧向外垂直延伸形成两个侧翼341。

凸缘321的部分向下垂直延伸形成块状的第二阻挡部31,于本实施例中,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阻挡部31,第二阻挡部31分布在两个卡扣34之间。

第二连接件3的端部为可与插座组件1密封配合的连接段33,该连接段33上形成两组上下平行的环形凹槽331,凹槽331内卡设密封圈,连接段33插入插座组件1时,该密封圈与插座组件1密封配合连接。

如图10-11所示,为了实现外接电缆与第二连接件3之间的密封配合,在第二连接件3内设有第一密封件4,第一密封件4的外壁与第二连接件3的内壁紧密配合,该第一密封件4内壁上形成上下平行的多个环形密封槽结构41。

第一连接件2呈与第二连接件3相同的中空柱形结构,其与第二连接件3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有第一阻挡部21,其余结构与第二连接件3相同,设有供外接电缆穿过的接线口22、连接段23及卡扣24。第一连接件2上的凸缘221的部分向下垂直延伸形成第一阻挡部21,第一阻挡部21 的宽度大于第二阻挡部31的宽度,第一阻挡部21的高度小于第二阻挡部31的高度。当然第一阻挡部21和第二阻挡部31可以是宽度和高度不同的方形块状结构,也可以是两个形状不同的块状结构,比如三角形和圆形,只要保证第一阻挡部无法插接入第二凹槽内,第二阻挡部无法插接入第一凹槽内即可。

第二凸台12的高度与第一凸台11的高度相等,第二凸台12的外壁上对称分布有两个第二凸部122,当第二连接件3与插座组件1插接配合时,卡槽342卡入该第二凸部122,第二凸部122上形成便于卡槽342滑入的倾斜面123,该倾斜面123自上向下、自内向外倾斜设置。第一凸台11外壁上与所述第二凸部122齐平位置也设有相同结构的第一凸部,第一凸部上形成便于第一连接件2上的卡槽滑入的倾斜面。

第一凸台11上形成有与第一阻挡部21的形状、大小适配的第一凹槽111,即第一阻挡部21刚好可以插入第一凹槽111内,第一凹槽111的开口大小与第一阻挡部21的宽度相当,第一凹槽111的深度与第一阻挡部21的高度相当;第二凸台12上形成有与第二阻挡部31的形状、大小适配的第二凹槽121,第一凹槽111的上部开口大于第二凹槽121的上部开口,但是第一凹槽111的深度小于第二凹槽121的深度,即由于开口较小,第一阻挡部21无法插接入第二凹槽121内,由于深度不够,第二阻挡部31无法插接入第一凹槽111内。

装配时,先将外接电缆穿插入第一连接件2的接线口22,接线口内设置第一密封件4,再将外接电缆端部与插孔相连,假如将第一连接件2上卡设有密封圈的连接段23插接入第二凸台12,此时第一阻挡部21与第二凹槽121产生干涉,无法插接入第二凸台12,转而将第一连接件2插接入第一凸台11,两个第一凸部分别落入对称设置的卡槽242内,再将第二连接件31顺利插接入第二凸台12,完成装配。

第一连接件2与第一凸台11拆卸时,在侧翼241上施加较小的外力,向外拨动卡扣本体,然后将第一连接件2拔出,拆装方便、省力。第二连接件3与第二凸台12的拆卸也采用上述相同的方法。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