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878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已提出的技术中,包覆相互连接的线缆的绝缘管被制作成使这些绝缘管可以彼此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8是示出现有技术的用于将两绝缘管相互连接的结构的一示意图。

在图中,811是由一绝缘树脂材料制成的一绝缘管,其为包围一电缆(未示出)的外周的一筒状元件。此外,821是由一绝缘树脂材料制成的筒状弹性元件,其安装在绝缘管811的内表面,以在外周上夹持设置在绝缘管811内部的电缆。筒状弹性元件821优选地与绝缘管811是一体的。

另一方面,911是由一绝缘树脂材料制成的一相对的绝缘管,其为包围一电缆(未示出)的外周的一筒状元件。此外,921是由一绝缘树脂材料制成的一相对的筒状弹性元件,其安装在相对的绝缘管911的内表面,以在外周上夹持设置在相对的绝缘管911内部的电缆。相对的筒状弹性元件921优选地与相对的绝缘管911是一体的。

一对接凹部825形成在绝缘管811的前端部分的内表面,而一对接凸部925形成在相对的绝缘管911的前端部分的外表面。当相对的绝缘管911的前端部分插入并与绝缘管811的前端部分对接时,对接凹部825与对接凸部925对接。相对的绝缘管911的前端部分形成为直径窄小,从而使相对的绝缘管911的前端部分能够插入绝缘管811的前端部分。由此,绝缘管811与相对的绝缘管911可靠地连接。

[专利文献1]特许公开JP2012-210071

在现有技术的连接结构中,当在绝缘管811和相对的绝缘管911的长度方向上施加拉力(即拔出力)时,对接凹部825和对接凸部925不太可能发生现解除对接。然而,当拔出力倾斜地施加于绝缘管811和相对的绝缘管911时,由于杠杆作用,对接凹部825和对接凸部925更有可能发生解除对接并解除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简单构造的高度可靠的连接器来解决与现有技术相关的问题,即使当拔出力施加在一倾斜方向上时,所述连接器不容易出现解除对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基座;以及一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基座对接的一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包括形成在前端的一大致圆筒状的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二基座包括形成在前端且能够收容所述插入的第一对接部的一大致圆筒状的第二对接部,以及所述第二对接部还包括一分离空间部、由所述分离空间部分离开的一对接本体部以及用于限制所述对接本体部的变形量的一对接本体变形限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第一对接部包括形成在其外周的一第一接合部,而所述第二对接部包括形成在其内周且能够接合所述第一接合部的一第二接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连接器中,所述分离空间部是在所述第二对接部的对接方向上延伸的一狭缝状的空间,所述对接本体部位于所述分离空间部的内侧,而所述对接本体变形限制部位于所述分离空间部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连接器中,所述分离空间部是围绕所述对接本体部的整个外周的一圆筒状的空间,而所述对接本体变形限制部围绕所述分离空间部的整个外周。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即使在倾斜方向上施加拔出力时,该连接器亦不容易发生解除对接。由此获得一种具有简单构造且更可靠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和图1(c)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一第一连接器与一第二连接器对接的一组三个视图,其中图1(a)是从第二连接器观察到的一后视图,图1(b)是一侧视图,以及图1(c)是从第一连接器观察到的一后视图。

图2是沿图1(b)的箭头A-A作出的一剖视图,示出了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

图3(a)、图3(b)和图3(c)示出了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基座的一组三个视图,其中图3(a)是一前视图,图3(b)是一侧视图,以及图3(c)是一后视图。

图4(a)和图4(b)示出了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基座的一对视图,其中图4(a)是从前方观察到的一立体图,以及图4(b)是沿图3(b)中的箭头B-B作出的一剖视图。

图5(a)、图5(b)和图5(c)示出了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基座的一组三个视图,其中图5(a)是一后视图,图5(b)是一侧视图,以及图5(c)是一前视图。

图6(a)和图6(b)示出了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基座的一对视图,其中图6(a)是从后方观察的一立体图,以及图6(b)是从图5(b)中的箭头C-C作出的一剖视图。

图7是与图2对应的一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对接。

图8是一示意图,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将两绝缘管相互连接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连接器

21:第一基座

21a、121a:本体部

21f、22f、121f:前端部

21r、121r:后端部

22:第一对接部

23:第一内部空间

24:第一凹部

24a、25b、125b:后侧倾斜部

25:第一凸部

25a、125a:前侧倾斜部

51:第一连接器本体部

54:第一连接部

91:第一线缆

101:第二连接器

121:第二基座

122:第二对接部

123:第二内部空间

124:内壁部

125:第二凸部

126:外壁部

127:分离空间部

151:第二连接器本体部

154:第二连接部

191:第二线缆

811:绝缘管

821:筒状弹性元件

825:对接凹部

911:相对的绝缘管

921:相对的筒状弹性元件

925:对接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参照附图的一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图1(a)、图1(b)和图1(c)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一第一连接器与一第二连接器对接的一组三个视图,而图2是沿图1(b)的箭头A-A作出的一剖视图,示出了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在图中,图1(a)是从第二连接器观察到的一后视图,图1(b)是一侧视图,以及图1(c)是从第一连接器观察到的一后视图。

在这些图中,1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器,而101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器。如图所示,第一连接器1以及第二连接器101相互对接并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两个连接器可以是用于任何类型应用的任何类型的连接器。例如,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可以是安装在一基板(诸如一印刷电路基板)的表面的基板连接器。两个连接器中的一个可以是安装在一建筑物的一室墙(或面板)的一插口(或插座),而另一个可以是连接于一线缆或导线的端部的一插头。或者,两个连接器中的一个可以是安装在一基板的表面的一基板连接器,而另一个可以是连接于一线缆或导线的端部的一插头。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起见,第一连接器1是连接于一第一线缆91的前端的一线缆连接器,而第二连接器101是连接于一第二线缆191的前端的一线缆连接器。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解释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101的结构和操作的方向表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些表示依赖于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101以及它们的组成构件在图中所示的方向。当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101以及它们的组成构件的方向发生变化时,解释也将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第一连接器1是由一绝缘材料(诸如一合成树脂)一体模制成型的且包括:一第一基座21,与第二连接器101的一第二基座121对接;一第一连接器本体部51,安装在第一基座21内;以及一大致圆筒状的第一连接部54,从第一连接器本体部51的前端延伸。一第一线缆91连接于第一连接器本体部51的后端。第一线缆91通常是向第一基座21的后方延伸的一长形的元件。然而,在图中,向第一基座21的后方延伸的部分(图2中的右侧)已被省略。

第一基座21是一大致圆筒状的元件,在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方向上(即在第一连接器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第一基座21包括:一第一内部空间23,在长度方向上贯通第一基座21;以及一第一对接部22,形成在前端(图2中的左端)。

第一连接器本体部51收容于第一内部空间23内且固定于第一基座21。在图中所示出的示例中,第一连接部54可以完全位于第一内部空间23内,且前端(图2中的左端)可以从第一内部空间23的前方(图2中左方)向前突出。

第一连接部54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连接器,只要能够与第二连接器101的一第二连接部154电接触即可。例如,第一连接部54可以是多个突起状的端子、用于收容另一连接器的插入的端子的多个圆筒状的端子、多个带板状的端子、或多个球状或半球状的端子。第一连接器本体部51具有一导电迹线,该导电迹线将第一连接部54中的各端子连接于第一线缆91中的一导线。

第二连接器101是由一绝缘材料(诸如一合成树脂)一体模制成型的且包括:一第二基座121,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基座21对接;一第二连接器本体部151,安装在第二基座121上;以及一第二连接部154,从第二连接器本体部151的前端延伸。一第二线缆191连接于第二连接器本体部151的后端。第二线缆191通常是一长形的元件,其向第二基座121的后方(图2中的左方)延伸。然而,在图中,向第二基座121的后方延伸的部分已被省略。

第二基座121是一大致圆筒状的元件,在第一连接器1的对接方向上(即在第二连接器10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第二基座121包括:一第二内部空间123,在长度方向上贯通第二基座121;以及一第二对接部122,形成在前端(图2中的右端)。

第二连接器本体部151收容于第二内部空间123内且固定于第二基座121。在图中示出的示例中,第二连接部154可以完全位于第二内部空间123内,且前端(图2中的右端)可以从第二内部空间123的前方(图2中的右侧)向前突出。在图2示出的示例中,第一基座21的第一对接部22插入第二基座121的第二对接部122,从而可以看到第二连接部154的前端从第二内部空间123向前突出。

第二连接部154可以是任何类型连接器,只要能够与第一连接器1中的一第一连接部54电接触即可。例如,第二连接部154可以是多个突起状的端子、用于收容另一连接器的插入的端子的多个圆筒状的端子、多个带板状的端子、或者多个球状或半球状端子。第二连接器本体部151具有一导电迹线,该导电迹线将第二连接部154上的各端子连接于第二线缆191上的一导线。

以下是第一基座21的构造的详细说明。

图3(a)、图3(b)和图3(c)示出了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基座的一组三个视图,而图4(a)和图4(b)示出了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基座的一对视图。在图中,图3(a)是一前视图,图3(b)是一侧视图,以及图3(c)是一后视图。此外,图4(a)是从前方观察到的一立体图,以及图4(b)是沿图3(b)中的箭头B-B作出的一剖视图。

在图中示出的示例中,第一对接部22形成为从第一基座21的本体部21a的前端部21f向前突出(图3(b)中的左方)且由此具有比本体部21a的外径小的一外径。第一内部空间23是沿着其整个长度具有一固定的内径的一圆筒状的空间,第一内部空间23从本体部21a的后端部21r延伸至第一对接部22的前端部22f。第一对接部22的前端部22f实质上是第一基座21的前端部。

第一对接部22具有:一第一凸部25,形成在前端部22f附近以作为第一接合部;以及一第一凹部24,形成在本体部21a的前端部21f附近,相邻第一凸部25。第一凸部25的外径大于第一凹部24的外径,且第一对接部22从前方至后方具有一凹凸的外轮廓。第一凸部25的外径比本体部21a的外径小。

第一凸部25的前端部22f附近的部分是一渐缩的前侧倾斜部25a,前侧倾斜部25a的外径朝向前端部22f变小,且第一凸部25的第一凹部24附近的部分是一渐缩的后侧倾斜部25b,后侧倾斜部25b的外径朝向第一凹部24变小。第一凸部25的位于前侧倾斜部25a与后侧倾斜部25b之间的部分具有尺寸几乎保持不变的一外径。此外,第一凹部24的在本体部21a的前端部21f附近的部分是一渐缩的后侧倾斜部24a,后侧倾斜部24a的外径朝向前端部21f变大。第一凹部24的位于后侧倾斜部24a的前方的部分具有尺寸几乎保持不变的一外径。此外,第一凸部25的后侧倾斜部25b的倾斜度比前侧倾斜部25a的倾斜度以及第一凹部24的后侧倾斜部24a的倾斜度更陡峭(即,倾斜程度更大)。

以下是第二基座121的构造的详细说明。

图5(a)、图5(b)和图5(c)示出了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基座的一组三个视图,而图6(a)和图6(b)示出了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基座的一对视图。在图中,图5(a)是一后视图,图5(b)是一侧视图,以及图5(c)是一前视图。此外,图6(a)是从后方观察的一立体图,以及图6(b)是从图5(b)中的箭头C-C作出的一剖视图。

在图中示出的示例中,第二对接部122是沿着一预定长度形成、且从第二基座121的本体部121a的前端部121f面向后方(图5(b)中的左方)的那一部分,其外径与本体部121a的外径相同。换而言之,第二基座121是沿着从后端部121r至前端部121f的全长具有一固定外径的一圆筒状的元件。

第二对接部122具有:一分离空间部127,该分离空间部127为一圆筒状的狭缝,形成为从前端部121f向后方延伸一预定长度;一圆筒状的外壁部126,位于分离空间部127的外侧以作为一对接本体变形限制部;以及一圆筒状的内壁部124,位于分离空间部127的内侧以作为一对接本体部。换而言之,第二对接部122由分离空间部127分离成一外壁部126和一内壁部124。外壁部126以及内壁部124在分离空间部127的后方一体地连接于本体部121a。

内壁部124具有一第二凸部125,第二凸部125形成为向内突出以作为第二接合部。第二凸部125的内径比第二内部空间123的内径小,第二内部空间123为在本体部121a中具有一不变的内径的一圆筒状的空间。第二凸部125的处于前端部121f附近的部分是一渐缩的前侧倾斜部125a,该前侧倾斜部125a的内径朝向前端部121f变大,而第二凸部125的处于本体部121a附近的部分是一渐缩的后侧倾斜部125b,后侧倾斜部125b的内径朝向本体部121a变大。第二凸部125的位于前侧倾斜部125a与后侧倾斜部125b之间的部分具有基本不变的一内径。后侧倾斜部125b的倾斜度比前侧倾斜部125a的倾斜度更陡峭(即,倾斜程度更大)。

以下是对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进行对接和连接的操作的一个说明。

图7是与图2对应的一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对接。

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将要对接并连接时,操作者手动抓取至少第一基座21或第二基座121以调整连接器的方向,使第一基座21的第一对接部22的前端部22f朝向第二基座121的前端部121f,并使第一基座21的中心轴和第二基座121的中心轴在长度方向上对准。操作者然后沿着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至少移动第一基座21或第二基座121,以将第一对接部22插入第二对接部122。

由于第一对接部22的第一凸部25的外径大于第二对接部122的第二凸部125的内径,所以当第一对接部22朝向第二对接部122的后方前进时,第二凸部125在径向方向上被向外推扩。由于第二对接部122被分离空间部127分为一外壁部126和一内壁部124,所以形成在薄的内壁部124上的第二凸部125在径向方向上很容易被向外推扩。由于第一凸部25的在前端部22f附近的部分形成一渐缩的前侧倾斜部25a,且第二凸部125的在前端部121f附近的部分形成一渐缩的前侧倾斜部125a,所以第一对接部22能够顺利地进入第二对接部122内。在图中示出的示例中,由于第二凸部125的前侧倾斜部125a的倾斜是和缓的,所以第一对接部22能够更顺利地进入第二对接部122。

当第一凸部25越过(overcome)第二凸部125时,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101相互对接并连接。在图7中,为了方便起见,仅示出了第一基座21和第二基座121。其它部件已被省略。

当第一基座21与第二基座121已经对接且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101相互连接时,第一凸部25与第二凸部125接合,且第一对接部22与第二对接部122对接于图7中示出的状态。换而言之,第一对接部22嵌入到第二对接部122内,第一对接部22的第一凸部25接合第二对接部122的位于第二凸部125的后方的部分,且第一对接部22的第一凹部24接合第二对接部122的第二凸部125。此外,第一对接部22的第一凸部25中的后侧倾斜部25b接合第二对接部122的第二凸部125的后侧倾斜部125b。

更具体地,第一对接部22的第一凸部25从第二对接部122的内侧嵌入至第二对接部122的后方,第二对接部122的第二凸部125从第一对接部22的外侧嵌入至第一对接部22的第一凹部24,且第一对接部22的外周面与第二对接部122的内周面沿着全长相互接触或彼此接近。第一凸部25的位于前侧倾斜部25a与后侧倾斜部25b之间的部分以及后侧倾斜部25b分别面向第二对接部122的位于第二凸部125的后方的部分以及第二凸部125的后侧倾斜部125b,且第一凹部24的后侧倾斜部24a以及后侧倾斜部24a的前方的部分分别面向第二凸部125的前侧倾斜部125a以及位于前侧倾斜部125a与后侧倾斜部125b之间的部分。此外,第一基座21的本体部21a的前端部21f和第二基座121的本体部121a的前端部121f相互面对地接触或接近于接触。

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已经以这种方式连接时,第一对接部22的第一凸部25接合第二对接部122的第二凸部125的后方的部分,第一对接部22的第一凹部24接合第二对接部122的第二凸部125,且第一对接部22的第一凸部25的后侧倾斜部25b接合第二对接部122的第二凸部125的后侧倾斜部125b。因此,当施加力来使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解除对接时,也就是说,当拉力或拔出力施加于第一基座21和第二基座121的长度方向上时,两个连接器不容易脱离。在图中示出的示例中,第一对接部22的第一凸部25的后侧倾斜部25b以及第二对接部122的第二凸部125的后侧倾斜部125b以一陡峭的倾斜度彼此接合,因此它们难以解除接合。因此,第一对接部22和第二对接部122不容易解除对接。

然而,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连接且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被非正常地操弄(tampered)时,也就是说,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施加倾斜方向上的拔出力时,产生一杠杆作用,使得由第二凸部125形成的内壁部124发生大的变形,进而引起对第一对接部22和第二对接部122将会发生解除对接的担忧。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外壁部126存在于内壁部124的外侧,内壁部124的外侧的变形程度通过与外壁部126的接触而受到限制,由于第一对接部22和第二对接部122不容易解除对接,所以消除了这种担忧。

在图中示出的示例中,如果对第一基座21施加斜向右下方向的拉力时,转向力矩将沿顺时针方向绕着下端施加于第一对接部22上。当第一基座21上的斜向右下方向的拉力的作用点越远离第一对接部22时,该转向力矩会由于杠杆作用而越增加更多。因此,从第一对接部22的上端的斜向右上方向作用的更大的力施加于第二对接部122的上端,且内壁部124的上端向外侧变形。然而由于外壁部126经由分离空间部127而沿着内壁部124的整个外周存在,所以内壁部124的上端的向上变形的程度通过与外壁部126的接触而受到限制且向上变形的程度不大。因此,第一凸部25的上端容易骑在第二凸部125的上端而不向后方(图中右方)移动,进而第一对接部22和第二对接部122不容易解除对接。

因此,本实施例是一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一连接器1,该第一连接器1包括一第一基座21;以及一第二连接器101,该第二连接器101包括与第一基座21对接的一第二基座121。第一基座21包括形成在前端的一大致圆筒状的第一对接部22,第二基座121包括形成在前端且能够收容所插入的第一对接部22的一大致圆筒状的一第二对接部122,且第二对接部122还包括一分离空间部127、由分离空间部127分离开的一内壁部124以及限制内壁部124的任何变形程度的一外壁部126。

当第一基座21和第二基座121对接且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以这种方式连接时,即便当拔出力沿一倾斜方向施加时,第一基座21和第二基座121也不容易解除对接。因此获得具有一简单构造且高度可靠的一连接器。

此外,第一对接部22包括形成在其外周的一第一凸部25,而第二对接部122包括形成在其内周且能够接合第一凸部25的一第二凸部125。因此,第一凸部25接合第二凸部125,防止第一对接部22和第二对接部122解除对接。

此外,分离空间部127是在第二对接部122的对接方向上延伸的一狭缝状的空间,内壁部124位于分离空间部127的内侧,而外壁部126位于分离空间部127的外侧。另外,分离空间部127是围绕内壁部124的整个外周的一圆筒状的空间,而外壁部126围绕分离空间部127的整个外周。优选地,外壁部126无缝地(seamlessly)围绕分离空间部127的整个外周。因此,即使当拔出力沿一倾斜方向被施加时,内壁部124向外侧的变形的程度通过与外壁部126的接触而受到限制。

在所公开的本说明书中,描述了与具体优选实施例相关的特征。参考所公开的本说明书,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自然地设计出出其它的实施例、修改以及变型。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一连接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