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连接片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928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电极连接片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连接片,还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达到所需大小的电流或电压,电池模组通常将多个电池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到一起,而电池之间一般通过电极连接片连接。由于电池模组中的电流相对较大,因而金属材质的电极连接片上通常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而这些热量会对电极连接片的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降低电极连接片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整个电池模组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极连接片及电池模组,该电极连接片的散热效果较好。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极连接片,该电极连接片具有散热孔和沿自身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散热孔沿所述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电极连接片,所述散热孔的侧壁面面积大于所述散热孔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的面积之和。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孔沿第一方向均匀且成行地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均为平面,在所述第一表面内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多行所述散热孔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为圆柱结构。

优选的,所述电极连接片包括至少两个过流部和调节部,至少两个所述过流部通过所述调节部连接;

所述过流部为平面结构,所述调节部为拱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部设置有多个所述散热孔,且各所述散热孔沿自身所在位置处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调节部。

优选的,所述过流部上设置有沿自身厚度方向贯穿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所述过流部与所述电池的电极定位连接。

优选的,所述拱形区向远离所述电极的一侧凸出。

优选的,所述过流部为两个,两个所述过流部通过一个所述调节部连接,且一个所述过流部上设置有防呆缺口。

本申请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和如上任一所述的电极连接片,至少两个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电极连接片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极连接片,通过增加散热孔,使得整个电极连接片的散热面积得以增加;同时,散热孔的设计,还可以使空气在电极连接片两侧的空间互相流动,以进一步提高电极连接片的散热效率,进而可以提高电极连接片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极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极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表面;

2-散热孔;

3-过流部;

30-定位孔;

31-防呆缺口;

4-调节部。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极连接片,该电极连接片上设置有散热孔2,散热孔2可以贯穿电极连接片上沿其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表面1和第二表面,且可以通过计算,设置散热孔2侧壁的面积大于散热孔2在第一表面1和第二表面上的面积之和。

其中,电极连接片可以由金属材料通过挤压成型的方式形成,优选的,电极连接片可以由金属铜材料形成;可以采用模具冲压、线切割等方式在电极连接片上加工出散热孔2,散热孔2的个数可以为多个,这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散热孔2的结构,例如,散热孔2可以为直棱柱体结构、梯形棱柱结构,以及圆柱结构等;优选的,散热孔2可以为圆柱形结构,这有利于完成散热孔2的加工工作,进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可知,在电极连接片上加工散热孔2,且使第一表面1与第二表面上因加工散热孔2而挖去的部分的面积之和,小于因增加散热孔而增加的散热孔2侧壁的面积,这不仅增大了整个电极连接片的散热面积,且散热孔2的设计,还可以使第一表面1所在侧与第二表面所在侧的气体可以通过散热孔2进行热交换工作,在气体流动的过程中,气体可以带走一部分热量,进而可以加快电极连接片的散热速度,因而,散热孔2的设计可以提高整个电极连接片的散热效率。同时,由于电极连接片上加工有散热孔2,还可以相对降低整个电极连接片的刚性,进而可以使电极连接片具有一定的弹性,这使得电极连接片可以具有调节相邻电极高度的能力,以保证电极连接片能始终与电极相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极连接片的散热效率,散热孔2可以设置有多个,且为了便于加工,多个散热孔2可以沿第一方向均匀且成行地分布。其中,第一方向可以为图2中所示的方向A。

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电极连接片的尺寸大小,合理设置多个散热孔2的位置,以及各散热孔2的尺寸大小,通过使多个散热孔2能相对均匀且成行地分布在电极连接片上,可以平衡整个电极连接片上各位置处的散热速率,这可以保证整个电极连接片安全工作。

考虑到电极连接片上开设有散热孔2,因而为了使电极连接片仍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二方向上,多行散热孔2可以交错分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圆柱结构的散热孔2的孔径,以及电极连接片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合理布置各行散热孔2的位置,使得在第二方向上的多行散热孔2可以交错分布,这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电极连接片上的空间,且可以尽可能地保证电极连接片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而不会出现电极连接片上因加工有散热孔2而出现断裂的情况。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且第二方向可以为图2中所示的方向B。

进一步的,电极连接片可以包括调节部4和至少两个过流部3,至少两个过流部3可以通过调节部4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电极连接片的弹性,调节部4可以为拱形结构,且为了便于过流部3与电极连接,过流部3可以为平面结构。

具体的,一个电极连接片可以仅包括两个过流部3和一个调节部4,两个过流部3可以分别连接在一个调节部4的两端;当然,一个电极连接片也可以包括多个过流部3和多个调节部4,多个过流部3与多个调节部4可以交替连接,且前述电极连接片的两端可以均为过流部3,以使电极连接片能通过平面结构的过流部3与电极连接。可以通过挤压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电极连接片,且该电极连接片包括平面结构的过流部3和拱形结构的调节部4;当然,也可以先加工出平面结构的电极连接片,再通过冲压折弯等工艺在平面结构的电极连接片的中间区域处形成拱形结构的调节部4。

进一步的,调节部4上也可以设置有多个散热孔2,且为了降低加工难度,多个散热孔2可以沿自身所在位置处的厚度方向贯穿调节部4。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为了能降低电极连接片的加工难度,且为了防止在拱形结构的调节部4处加工散热孔2的过程中,出现散热孔2破坏调节部4的情况,因而在加工电极连接片时,可以先加工出平面结构的电极连接片,然后可以通过模具冲压、线切割等方式在平面结构的电极连接片上加工出多行且沿第二方向交错分布的散热孔2,最后,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冲压弯折等方式,在具有散热孔2的电极连接片的中间位置处形成调节部4;显然的,这种加工方式相比于先加工出具有拱形结构的调节部4的电极连接片,然后再加工散热孔2的方式更好。

为了便于电极连接片与电池的电极连接,过流部3上可以设置有沿自身厚度方向贯穿的定位孔30,定位孔30可以使过流部3与电池的电极定位连接的过程更简便。例如,可以通过钻加工的方式在过流部3上形成定位孔3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定位孔30的形状及尺寸。显然的,各过流部3上可以均设置有定位孔30。

更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电极连接片与电池中除电极之外的其他部件相接触,拱形结构的调节部4可以向远离电极的一侧凸出,这可以提高整个电池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优选的,在一个电极连接片包括两个过流部3的情况下,一个过流部3上可以设置有防呆缺口31,可以通过切割的方式在过流部3上形成防呆缺口31,相应的,还可以在与该电极连接片对应的工装上设置防呆凸起(图中未示出),这可以防止在组装电池的过程将电极连接片装反,进而可以提高产品品质。同样的,在一个电极连接片包括多个过流部3的情况下,可以在分别位于电极连接片的两端的两个过流部3中,选择一个过流部3,且在该过流部3上加工防呆缺口31。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极连接片,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和上述任一电池连接片,至少两个电池可以通过该电极连接片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