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705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外壳。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大、工作温度范围为-20℃~60℃,且循环性能优越、可快速充放电、充电效率高达100%、输出功率大、使用寿命长、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被称为绿色电池。

锂离子电池通常会在其外部设置保护外壳,现有锂离子电池外壳一般都是根据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大小进行配套设计,而生产厂家根据市场需求通常会设计出不同规格的锂离子电池,这使得现有锂离子电池外壳无法适应不同规格的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锂离子电池外壳无法适应不同规格锂离子电池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外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离子电池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包括卡合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上设有与锂离子电池极柱对应的开孔;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顶部开口且用于放置锂离子电池的第二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和可沿支撑柱上下滑动并固定的支撑板,第二壳体的底部和支撑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侧对称设有拧紧螺栓,拧紧螺栓的端部连接有用于夹紧固定锂离子电池的散热板,散热板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均匀连接有散热鳍片,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散热鳍片配合的第一通孔。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向上拔出上壳体,将锂离子电池放入第二壳体内,调节拧紧螺栓即可通过散热板将锂离子电池固定,然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重新扣合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对称设置的拧紧螺栓可适应不同宽度的锂离子电池,通过上下移动支撑板可适应不同高度的锂离子电池,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多种规格的锂离子电池,适用范围广,回收利用率高,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散热板夹紧固定锂离子电池,并在散热板上连接散热鳍片,可将锂离子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迅速传递至第二壳体外,有效避免热量累积,散热效果好,同时,在第二壳体底部设置弹簧,使得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一定的减震效果。

进一步地,支撑柱上开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穿设有固定杆。当需要调整支撑板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高度的锂离子电池时,抽出固定杆,使支撑板滑动至合适位置后,将固定杆穿入该位置处的第二通孔内即可实现固定。

进一步地,支撑板的下表面还连接有均匀分布的伸缩杆,伸缩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下壳体的底部固定。伸缩杆不影响支撑板上下滑动,并在支撑板固定后,使支撑板保持平稳,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散热板由石墨散热片制成,散热板与锂离子电池接触的一侧粘结有绝缘导热层。石墨散热片具有低热阻、重量轻以及导热快、导热系数高等优势,采用石墨散热片制成的散热板可快速将锂离子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出,避免热量累积,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的外壁连接有导热条,导热条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与上壳体接触。由于散热鳍片与第二壳体上的第一通孔配合,因此,锂离子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还可传递至第二壳体,并可通过导热条传递至上壳体,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并且,导热条与上壳体接触,不影响上壳体拔出与扣合。

进一步地,下壳体的顶部设有一圈凸起,上壳体的底部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上壳体与下壳体卡合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当需要调节拧紧螺栓或支撑板的位置时,只需向上拔出上壳体,调节完成后,将上壳体重新扣合在下壳体上即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对称设置的拧紧螺栓可适应不同宽度的锂离子电池,通过上下移动支撑板可适应不同高度的锂离子电池,适用于多种规格的锂离子电池,适用范围广,回收利用率高,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散热板夹紧固定锂离子电池,并在散热板上连接散热鳍片,可将锂离子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迅速传递至第二壳体外,有效避免热量累积,散热效果好;

3.通过在第二壳体底部设置弹簧,使得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一定的减震效果;

4.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壳体设计成卡合连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便于拆卸和安装,并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下壳体,2-导热条,3-上壳体,4-拧紧螺栓,5-散热鳍片,6-散热板,7-绝缘导热层,8-锂离子电池,9-开孔,10-第二壳体,11-凸起,12-支撑板,13-伸缩杆,14-支撑柱,15-第二通孔,16-固定杆,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锂离子电池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包括卡合连接的上壳体3和下壳体1,上壳体3上设有与锂离子电池8极柱对应的开孔9;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顶部开口且用于放置锂离子电池8的第二壳体10,所述下壳体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14和可沿支撑柱14上下滑动并固定的支撑板12,第二壳体10的底部和支撑板12之间通过弹簧17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0的两侧对称设有拧紧螺栓4,拧紧螺栓4的端部连接有用于夹紧固定锂离子电池8的散热板6,散热板6靠近第二壳体10的一侧均匀连接有散热鳍片5,第二壳体10上设有与散热鳍片5配合的第一通孔。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向上拔出上壳体3,将锂离子电池8放入第二壳体10内,调节拧紧螺栓4即可通过散热板6将锂离子电池8固定,然后将上壳体3与下壳体1重新扣合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对称设置的拧紧螺栓4可适应不同宽度的锂离子电池,通过上下移动支撑板12可适应不同高度的锂离子电池,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多种规格的锂离子电池,适用范围广,回收利用率高,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散热板6夹紧固定锂离子电池8,并在散热板6上连接散热鳍片5,可将锂离子电池8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迅速传递至第二壳体10外,有效避免热量累积,散热效果好,同时,在第二壳体10底部设置弹簧17,使得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一定的减震效果。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支撑柱14上开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15,第二通孔15内穿设有固定杆16。当需要调整支撑板12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高度的锂离子电池时,抽出固定杆16,使支撑板12滑动至合适位置后,将固定杆16穿入该位置处的第二通孔15内即可实现固定。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支撑板12的下表面还连接有均匀分布的伸缩杆13,伸缩杆13远离支撑板12的一端与下壳体1的底部固定。伸缩杆13不影响支撑板12上下滑动,并在支撑板12固定后,使支撑板12保持平稳,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稳定性。

实施例4

基于上述实施例,散热板6由石墨散热片制成,散热板6与锂离子电池8接触的一侧粘结有绝缘导热层7。石墨散热片具有低热阻、重量轻以及导热快、导热系数高等优势,采用石墨散热片制成的散热板6可快速将锂离子电池8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出,避免热量累积,散热效果更好。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第二壳体10的外壁连接有导热条2,导热条2远离第二壳体10的一端与上壳体3接触。由于散热鳍片5与第二壳体10上的第一通孔配合,因此,锂离子电池8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还可传递至第二壳体10,并可通过导热条2传递至上壳体3,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并且,导热条2与上壳体3接触,不影响上壳体3拔出与扣合。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下壳体1的顶部设有一圈凸起11,上壳体3的底部设有与凸起11配合的凹槽。上壳体3与下壳体1卡合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当需要调节拧紧螺栓4或支撑板12的位置时,只需向上拔出上壳体3,调节完成后,将上壳体3重新扣合在下壳体1上即可。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