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8600发布日期:2018-11-24 11:0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示,存在一种线圈部件,其具备t字型的磁芯、插通有该磁芯的线圈、以及由磁性材料构成且将磁芯和线圈覆盖的磁性模制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005064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作为对上述线圈部件的性能的要求,存在能够应对大电流等要求。但是,当上述线圈部件中流入大电流时,磁芯容易饱和,因而实现大电流的要求并不容易。另外,针对上述要求,通常是在形成磁路的磁芯上设置磁隙,但是,由于线圈部件是具有模制盖(moldcover)这一类型的部件,因而另外形成磁隙需要大量工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应对大电流的线圈部件。

本发明提供的线圈部件,具备:

第一磁芯,其构成中包含柱状部;

第二磁芯,其具有与所述柱状部的一端面相对的对置面;

磁隙构成层,其由非磁性材料构成,并配置在所述对置面与所述一端面之间,从而在所述对置面与所述一端面之间构成磁隙;

线圈,所述柱状部插通在所述线圈中;以及

磁性模制件,其由磁性材料构成,并将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线圈覆盖,

并且,在从所述柱状部的轴心方向观察时,所述磁隙构成层溢出至所述柱状部的周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应对大电流的线圈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的俯视图。

图3中的(a)、(b)以及(c)是表示制造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的一系列工序的剖面图。

图4是对应于图3中的(c)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磁隙构成层的更为详细的结构的一例的主视剖面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的主视剖面图。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的主视剖面图。

图8是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的主视剖面图。

图9是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的主视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第一磁芯

11柱状部

12一端面

13另一端面

14侧周面

15板状部

20第二磁芯

21第一主面(对置面)

22第二主面

23侧周面

25一端面(对置面)

26另一端面

27侧周面

30线圈

31电线

32延伸部

32a第二磁芯保持部

33端子部

34内周面

40磁性模制件

50磁隙构成层

51填料

52树脂材料

60第三磁芯

61第一主面

62第二主面

63侧周面

70磁隙构成层

100线圈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所有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利用图1至图5对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进行说明。

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具备:构成中包含柱状部11的第一磁芯10、具有与柱状部11的一端面12相对的对置面(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主面21)的第二磁芯20、由非磁性材料构成且配置在对置面与一端面12之间,从而在对置面与一端面12之间构成磁隙的磁隙构成层50、插通有柱状部11的线圈30、以及由磁性材料构成且将第一磁芯10和线圈30覆盖的磁性模制件40。

而且,如图2所示,在从柱状部11的轴心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0时,磁隙构成层50溢出至柱状部11的周围。

通过构成为在从柱状部11的轴心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0时磁隙构成层50溢出至柱状部11的周围,从而即使在线圈30的内周面34与柱状部11的侧周面14之间存在间隙,而磁性模制件40的一部分进入该间隙中,也能够良好地阻碍磁通在第一磁芯10与第二磁芯20之间通行,因此,能够使由磁隙构成层50构成的磁隙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由此,能够得到超过第一磁芯10和第二磁芯20的材料特性的直流叠加特性。即,能够提高直流叠加特性。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应对大电流的线圈部件100。另外,通过调节从柱状部11的轴心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0时磁隙构成层50从柱状部11溢出的尺寸,可以调节l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芯10形成为柱状(例如圆柱状)。即,第一磁芯10整体成为柱状部11。第一磁芯10具有例如相互平行配置的一端面12和另一端面1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磁芯20是形成为板状的板状磁芯。第二磁芯20的平面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例如由图2和图4可知,第二磁芯20的平面形状呈矩形状,从而第二磁芯20被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第二磁芯20具有相互平行配置的第一主面21和第二主面22。

第二磁芯20的第一主面21和第二主面22中的第一主面21与第一磁芯10的一端面12相对。更为详细而言,第一主面21与一端面12彼此平行相对。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部件100具有由柱状(棒状)的第一磁芯10和板状的第二磁芯20组合而构成的t字型磁芯。

另外,优选一端面12与第一主面21的中央部相对。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磁芯20为板状磁芯,上述对置面为板状磁芯的一侧主面、即第一主面21。

磁隙构成层50优选沿第二磁芯2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配置。更为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隙构成层50沿第一主面21的一部分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从柱状部11的轴心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0时,磁隙构成层50向外溢出至整个柱状部11的周围。即,在从柱状部11的轴心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0时,柱状部11位于磁隙构成层50的外形线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柱状部11的轴心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0时,磁隙构成层50的外形线位于第二磁芯20的外形线的内侧。更为详细而言,例如以磁隙构成层50的外形线位于与线圈30的内周面34相同的位置处的方式形成磁隙构成层50。磁隙构成层50的外形线也可以与线圈30的内周面34相接。

磁隙构成层50由绝缘性且非磁性体的材料构成。

磁隙构成层50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0.01mm以上且1.0mm以下,优选为0.1mm以下。

另外,优选在一端面12与第一主面21的对置间隔中形成有磁隙构成层50,以防磁性模制件40进入该对置间隔中。磁性模制件40包含磁性材料而构成,其磁导率高于空气。通过利用磁隙构成层50阻碍上述磁性模制件40进入一端面12与第一主面21之间的对置间隔中,能够进一步提高线圈部件100的直流叠加特性。

作为磁隙构成层50的结构,可以举出以下所说明的各种结构。

例如,磁隙构成层50可以由含有颗粒状填料的树脂材料构成。该情况下,例如可以将柱状部11的一端面12与第二磁芯20的第一主面21之间的对置间隔、即磁隙构成层50的厚度尺寸,设定为与填料的最大粒径大致相等的间隔(尺寸)。

由此,作为一例,如图5所示,磁隙构成层50由含有颗粒状的填料51的树脂材料所构成,而颗粒状的填料51的树脂材料限定柱状部11的一端面12与第二磁芯20的第一主面21之间的对置间隔。

该情况下,通过调节填料51的粒径,能够容易地使磁隙构成层50的厚度尺寸、即磁隙的厚度尺寸成为所希望的厚度,因而能够容易地使线圈部件100的直流叠加特性和l值成为所希望的特性。

填料51的粒径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0.03mm以上且0.075mm以下。填料51的粒径在填料51呈球状时是指其直径,在填料51呈柱状时是指其横截面的直径。

上述填料51例如可以为无机粒子,优选选择具有充分的结构强度的填料51,以防在利用模具进行压缩从而成形磁性模制件40时,填料51被夹在第一磁芯10与第二磁芯20之间发生变形(缩径)。

作为上述填料51,例如可以使用从石墨、炭黑、金刚石等的碳材料;云母、玻璃等的硅酸盐;二氧化钛、氧化铝等的氧化物;硅酸镁、熔融石英、结晶二氧化硅等的硅化合物中选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由含有颗粒状的填料51的树脂材料构成磁隙构成层50的情况下,优选含有颗粒状的填料51的树脂材料为粘接剂。例如,通过将该粘接剂涂敷在第一主面21上,经由粘接剂使第一主面21与一端面12相互贴合,并使该粘接剂固化,从而可以使第一磁芯10与第二磁芯20相互粘接,且能够设置磁隙构成层50。

例如,第一主面21上的粘接剂的涂敷范围可以与磁隙构成层50的形成范围相等。即,可以在第一主面21上比一端面12大的范围(包含一端面12的范围)内涂敷粘接剂,然后将一端面12经由粘接剂粘接固定在第一主面21上。但是,第一主面21上的粘接剂的涂敷范围并不限于该例子。

作为由含有颗粒状的填料51的树脂材料构成磁隙构成层50时的树脂材料的基材树脂,可以举出丙烯酸树脂、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醋酸乙烯树脂、氨基甲酸乙酯树脂、醇酸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硅树脂等。作为基材树脂的形态,可以举出水分散型、水溶型、溶剂型、无溶剂型等。

另外,构成磁隙构成层50的粘接剂的涂敷工序并不限于一个工序,也可以分为多个工序向第二磁芯20涂敷粘接剂,从而形成磁隙构成层50。

另外,磁隙构成层50也可以是部分性地形成于第二磁芯20的第一主面21上的涂层。

该情况下,可以通过在第二磁芯20的第一主面21的一部分上实施涂敷,从而设置磁隙构成层50。

涂层可以由环氧类树脂、丙烯酸树脂或硅树脂等的硬质树脂材料构成。

在涂敷该树脂材料的工序中,以固化后的磁隙构成层50的厚度达到所希望的厚度这样的涂敷厚度涂敷树脂材料。

该情况下,构成磁隙构成层50的树脂材料的涂敷工序也不限于一个工序,也可以分为多个工序向第二磁芯20涂敷树脂材料,从而形成磁隙构成层50。

另外,磁隙构成层50也可以是粘接在第一主面21和一端面12上的板状隔片或片状薄膜。

该情况下,可以通过将预先准备的隔片或薄膜粘贴在第一主面21和一端面12上,从而设置磁隙构成层50。

该情况下,磁隙构成层50的厚度尺寸可以通过将隔片或薄膜的厚度尺寸设定为预定的厚度尺寸而进行调节。

另外,隔片或薄膜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树脂材料。

另外,磁隙构成层50也可以是粘贴在第一主面21和一端面12的至少一方上的片状胶带。

另外,胶带可以是两面具有粘性的双面胶带,也可以是单面具有粘性的单面胶带。在胶带为双面胶带的情况下,可以将胶带粘贴于第一主面21和一端面12两个面上。在胶带为单面胶带的情况下,可以将胶带粘贴于第一主面21或一端面12的一个面上,而另一个面利用粘接剂进行粘接。

该情况下,磁隙构成层50的厚度尺寸可以通过选择所使用的胶带的厚度而进行调节。

另外,磁隙构成层50也可以包含彼此并列配置的多根树脂线而构成。或者,磁隙构成层50也可以包含呈网格状配置的多根树脂线而构成。

例如,通过将多根线夹在一端面12与第一主面21之间,并经由粘接剂粘接一端面12与第一主面21,从而由多根线和粘接剂构成磁隙构成层50。

在多根线彼此并列配置的情况下,一端面12与第一主面21之间的对置间隔大致等于线的外径(线的最大外径)。

另外,在多根线呈网格状配置的情况下,一端面12与第一主面21之间的对置间隔大致等于纵向延伸的线与横向延伸的线的交叉部处的上述线的外径之和。

另外,磁隙构成层50也可以为上述各种构成的组合。即,磁隙构成层50也可以构成为包含以下各部分中的两种以上,即:由含有颗粒状填料的树脂材料构成的部分、由形成于第二磁芯20的第一主面21的一部分上的涂层构成的部分、由粘接于第一主面21和一端面12上的板状隔片构成的部分、由粘接于第一主面21和一端面12的至少一方上的片状胶带构成的部分、以及包含彼此并列或呈网格状配置的多根线而构成的部分。

该情况下,两种以上的部分彼此可以相互层叠,也可以配置在第二磁芯20的表面上互不相同的位置处。

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线圈30通过将金属制的电线31呈螺旋状进行卷绕而构成。线圈30以该线圈30的轴心与第二磁芯20的第一主面21垂直的配置方式配置在第二磁芯20的第一主面21上。第一磁芯10的柱状部11插在线圈30的内周面34的内侧。

线圈30的两端部分别成为延伸部32。延伸部32是从线圈30中的螺旋状部分(以下,有时仅称为螺旋状部)延伸的部分。延伸部32的一部分构成与第二磁芯20的侧周面23和第二主面22卡合而保持第二磁芯20的第二磁芯保持部32a。进而,第二磁芯保持部32a的一部分、例如沿第二主面22延伸的部分构成端子部33。

线圈30的螺旋状部是呈螺旋状连续配置的多个卷绕部的集合体。各卷绕部是在线圈30的螺旋状部中围绕柱状部11的周围一圈的部分。

线圈30优选为该线圈30的各卷绕部中在螺旋状部的轴心方向上相邻的各卷绕部彼此紧密接触的闭式绕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电线31为扁平线、线圈30为扁立卷绕线圈的例子。即,线圈30是由扁平线构成的扁立卷绕线圈,在线圈30的内周面34与柱状部11的侧周面14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例如大于构成线圈30的螺旋状部的多个卷绕部中在螺旋状部的轴向上相邻的各卷绕部彼此间的间隔(卷绕间距)。

在线圈30为扁立卷绕线圈的情况下,不易将电线31卷绕至柱状部11的周围形成线圈30,因此,通常是预先将电线31进行卷绕形成空心的线圈30,然后将柱状部11插入线圈30中。该情况下,由于容易在线圈30的内周面34与柱状部11的侧周面14之间产生间隙,因而磁性模制件40也容易进入该间隙中。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柱状部11的轴心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0时,磁隙构成层50溢出至柱状部11的周围,由此,即使在线圈30的内周面34与柱状部11的侧周面14之间存在间隙,且磁性模制件40的一部分进入该间隙中,也能够良好地阻碍磁通在第一磁芯10与第二磁芯20之间通行,因此,能够使由磁隙构成层50构成的磁隙的作用更加充分。

另外,在本发明中,线圈30也可是为扁立卷绕线圈以外的其他结构的线圈,电线31也可以是圆线等扁平线以外的线材。

线圈30中插有柱状部1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芯10插通在线圈30中。另外,线圈30和第一磁芯10以线圈30的螺旋状部的轴心与柱状部11的轴心相互一致的方式进行配置。在线圈30的螺旋状部的内周面34与柱状部11的侧周面14之间存在间隙。

磁性模制件40将第一磁芯10和线圈30的周围覆盖,并将作为板状磁芯的第二磁芯20的侧周面23覆盖。

更为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整个第一磁芯10和线圈30、第二磁芯20的整个第一主面21和整个侧周面23被埋设在磁性模制件40中。

磁性模制件40的一部分也进入到线圈30的内周面34与柱状部11的侧周面14之间的间隙、或者线圈30的螺旋状部与第二磁芯20之间的间隙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磁芯20的第二主面22从磁性模制件40露出。更为详细而言,例如整个第二主面22从磁性模制件40露出。

因此,线圈30的端子部33(沿第二主面22延伸的部分)从磁性模制件40露出。

线圈部件100的构成如上所述。

另外,线圈部件100例如为电感器或扼流线圈等。

接着,对于线圈部件100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在此,对于利用含有颗粒状的填料51的树脂材料构成磁隙构成层50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第二磁芯20和线圈30,并将线圈30安装在第二磁芯20上。即,如图3中的(a)所示,使线圈30的一对延伸部32中的第二磁芯保持部32a分别与第二磁芯20的侧周面23和第二主面22卡合。图4为该状态的立体图。

接着,如图3中的(b)所示,在第二磁芯20的第一主面21上涂敷构成磁隙构成层50的树脂材料(粘接剂52),并将第一磁芯10插入线圈30中,且隔着磁隙构成层50朝向第二磁芯20的第一主面21按压第一磁芯10的一端面12。

由此,将粘接剂52压扁,从而使该粘接剂52中所含的填料51呈单层配置(参照图5)。

然后,通过使粘接剂52固化,从而如图5所示形成磁隙构成层50,并且使第一磁芯10的一端面12与第二磁芯20的第一主面21相互被粘接(图3中的(c)、图5)。另外,图5中省略线圈30的图示。

然后,将图3中的(c)所示的半成品放置在模具内,并向模具的内部填充构成磁性模制件40的磁性粉末。由此,使线圈部件100的第一磁芯10、线圈30以及磁隙构成层50、和第二磁芯20的侧周面23被埋设在磁性粉末中。

接着,通过在模具内对磁性粉末进行加压,从而形成磁性模制件40。

在此,通过点胶器、压力机或专用工具等将磁性粉末以油灰状(粘土状)的混合材料的状态注入模具中。

油灰状(粘土状)的混合材料通过根据需要在金属磁性粉末与环氧树脂、硅树脂等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溶剂(松油醇等)而制成,其中,金属磁性粉末以铁为主要成分并添加由铬、硅、锰等。

例如,油灰状的混合材料以金属磁性粉末(至少含有铁、硅以及铬的非晶态金属磁性粉末与铁-硅-铬类合金粉末的1:1(wt)混合粉末)与环氧树脂的构成比为91:9~96:4(wt)、且含有小于2wt%的溶剂(或者不含溶剂)的方式制成。该混合材料具有高粘度,且具有低至即使将混合材料块放置在平面上也不会像液体那样流动、扩散的程度的流动性。通过加压将油灰状的混合材料填充至模具内。

接着,在规定的干燥条件(干燥工序中的温度条件和时间条件)下,使溶剂从混合材料中蒸发,从而使填充的混合材料干燥。另外,在以不含溶剂的方式制造混合材料时,可以省去该干燥工序。

接着,进行热固化工序,在规定的固化条件(固化工序中的温度条件和时间条件)下,使混合材料在模具内、或者以从模具内取出的状态在热固化炉内热固化。由此,形成磁性模制件40。然后,从模具中取出线圈部件100。另外,根据需要对磁性模制件40的表面进行研磨。

另外,上述干燥工序和上述热固化工序也可以在同一加热装置中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进行。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线圈部件100具备:包含柱状部11的第一磁芯10、具有与柱状部11的一端面12相对的第一主面21的第二磁芯20、由非磁性材料构成且配置在第一主面21与一端面12之间,在第一主面21与一端面12之间构成磁隙的磁隙构成层50、插有柱状部11的线圈30、以及由磁性材料构成且将第一磁芯10和线圈30覆盖的磁性模制件40。另外,在从柱状部11的轴心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0时,磁隙构成层50溢出至柱状部11的周围。

根据上述构成,即使在线圈30的内周面34与柱状部11的侧周面14之间存在间隙,且磁性模制件40的一部分进入该间隙中,也能够使由磁隙构成层50构成的磁隙的作用变得更加充分,从而能够提高线圈部件100的直流叠加特性。另外,容易调节l值。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利用图6对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的构成在以下所说明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不同,而其他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磁芯20的第一主面21与线圈30之间也存在磁隙构成层50。

即,磁隙构成层50也配置在对置面(第一主面21)与线圈30之间,从而在对置面与线圈30之间也构成磁隙。

由此,由于能够实现线圈30与对置面(第一主面21)隔着磁隙构成层50相互分离的构成,因此,线圈部件100内部的耐压性提高,并且能够得到更好的直流叠加特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l值相比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降低。

更为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隙构成层50配置在整个对置面(第一主面21)上。

通过如此构成,能够更加可靠地提高线圈部件100内部的耐压性,并且在磁性模制件40与第二磁芯20之间也形成磁隙,从而能够得到更好的直流叠加特性。

另外,由于只要在整个对置面(第一主面21)上形成磁隙构成层50即可,因而磁隙构成层50的形成变得更加容易,并且能够进一步扩大磁隙的形成范围。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利用图7对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的构成在以下所说明方面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不同,其他方面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磁芯20的侧周面23与磁性模制件40中覆盖侧周面23的部分之间也存在磁隙构成层50。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性模制件40将板状磁芯(第二磁芯20)的侧周面23覆盖,磁隙构成层50也配置在板状磁芯的侧周面23与磁性模制件40之间,从而在板状磁芯的侧周面23与磁性模制件40中覆盖板状磁芯的侧周面23的部分之间也构成磁隙。

通过如此构成,能够得到更加出色的直流叠加特性。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利用图8对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的构成在以下所说明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不同,而其他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芯10本身为t字型磁芯。即,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磁芯10的构成包括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磁芯10相同形状的柱状部11、和与柱状部11的一端面12的相反侧的端部连接的板状部15。板状部15的平面形状大于柱状部11的平面形状。

线圈30配置在第二磁芯20的第一主面21与板状部15之间。

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图8中示出了磁隙构成层50的形成范围与第一实施方式(图1)相同的例子,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隙构成层50的形成范围也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图6)或第三实施方式(图7)相同,通过如此构成,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图8中示出了磁性模制件40将板状部15的上表面和侧周面覆盖的例子,但是,板状部15的上表面也可以从磁性模制件40露出。另外,板状部15的侧周面也可以从磁性模制件40露出。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利用图9对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的构成在以下所说明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不同,而其他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芯10和第二磁芯20分别形成为柱状(例如圆柱状)。第一磁芯10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形状相同。第二磁芯20具有相互平行配置的一端面25和另一端面26。第一磁芯10和第二磁芯20形成为直径相同。第一磁芯10和第二磁芯20插通在线圈30中。第一磁芯10的轴心和第二磁芯20的轴心配置在同一轴上。

第二磁芯20的一端面25与第一磁芯10的一端面12相对(例如平行相对)。

在第一磁芯10的一端面12与第二磁芯20的一端面25之间配置有磁隙构成层5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柱状部11(第一磁芯10)的轴心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0时,磁隙构成层50溢出至柱状部11(第一磁芯10)的周围,并且也溢出至第二磁芯20的周围。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部件100还具备第三磁芯60。第三磁芯6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磁芯20相同。即,第三磁芯60是形成为板状的板状磁芯,其具有相互平行配置的第一主面61和第二主面62。而且,第三磁芯60的第一主面61与第二磁芯20的另一端面26相对(例如平行相对)。

在第二磁芯20的另一端面26与第三磁芯60的第一主面61之间配置有磁隙构成层70。磁隙构成层7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磁隙构成层50相同。在从柱状部11(第一磁芯10)的轴心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0时,磁隙构成层70溢出至第二磁芯20的周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柱状部11的轴心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0时,磁隙构成层50溢出至柱状部11的周围,并且溢出至第二磁芯20的周围,从而能够良好地阻碍磁通在第一磁芯10与第二磁芯20之间通行,因而能够使磁隙构成层50所构成的磁隙的作用更加充分。

进而,在从柱状部11的轴心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0时,磁隙构成层70溢出至第二磁芯20的周围,从而能够良好地阻碍磁通在第二磁芯20与第三磁芯60之间通行,因而能够使磁隙构成层70所构成的磁隙的作用更加充分。

由此,能够得到超过第一磁芯10、第二磁芯20以及第三磁芯60的材料特性的直流叠加特性。另外,可以通过调节从柱状部11的轴心方向观察线圈部件100时磁隙构成层50溢出于柱状部11之外的尺寸、磁隙构成层70溢出于第二磁芯20之外的尺寸,从而调节l值。

以上,参照附图对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示例,也可以采用上述以外的其他各种构成。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组合。

例如,各磁芯(第一磁芯10、第二磁芯20、第三磁芯60)的形状,只要第一磁芯10包含柱状部11便不限于上述例子。只要在被磁性模制件40覆盖且彼此相邻而配置的多个磁芯之间配置有磁隙构成层,并且,在从上述相邻磁芯的排列方向观察线圈部件时,磁隙构成层溢出于至少一个磁芯的外形线即可。

本实施方式包含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线圈部件,其具备:

第一磁芯,其构成中包含有柱状部;

第二磁芯,其具有与所述柱状部的一端面相对的对置面;

磁隙构成层,其由非磁性材料构成,并配置在所述对置面与所述一端面之间,从而在所述对置面与所述一端面之间构成磁隙;

线圈,所述柱状部插通在所述线圈中;以及

磁性模制件,其由磁性材料构成,并将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线圈覆盖,

并且,在从所述柱状部的轴心方向观察时,所述磁隙构成层溢出至所述柱状部的周围。

(2)如上述(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所述磁隙构成层也配置在所述对置面与所述线圈之间,从而在所述对置面与所述线圈之间也构成磁隙。

(3)如上述(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所述磁隙构成层配置在整个所述对置面上。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所述第二磁芯为板状磁芯,所述对置面为该板状磁芯的一侧的主面。

(5)如上述(4)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所述磁性模制件将所述板状磁芯的侧周面覆盖;所述磁隙构成层也配置在所述板状磁芯的侧周面与所述磁性模制件之间,从而在所述板状磁芯的侧周面与所述磁性模制件中覆盖所述板状磁芯的侧周面的部分之间也构成磁隙。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所述磁隙构成层利用含有用于限定所述一端面与所述对置面之间的对置间隔的颗粒状填料的树脂材料构成。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所述线圈为由扁平线构成的扁立卷绕线圈,并且,所述线圈的内周面与所述柱状部的侧周面之间存在间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