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型VDMOS多晶栅极的形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4213发布日期:2018-09-18 18: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平面型VDMOS多晶栅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是通过使用多夹层的原位掺杂工艺来形成栅电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完成栅氧氧化的圆片上开始原位掺杂淀积,先只通SiH4,不通PH3,生长的未掺杂α-Si,;

步骤2,在步骤1之上,同时通入SiH4和PH3,生长的掺杂α-Si;

步骤3,接着步骤2,只通SiH4,不通PH3,生长的未掺杂α-Si;

步骤4,在步骤3之上,同时通入SiH4和PH3,生长的掺杂α-Si;

步骤5,接着步骤4,只通SiH4,不通PH3,生长的未掺杂α-Si;

步骤6,在步骤5之上,同时通入SiH4和PH3,生长的掺杂α-Si;

步骤7,完成圆片的后续工艺,利用后续工艺中的高温热过程完成夹层中的原位掺杂α-Si POLY的掺杂元素扩散;

上述过程的工艺温度为540-580℃,炉管工艺压力位150-350m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型VDMOS多晶栅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完成栅氧氧化的圆片上开始原位掺杂淀积,先只通SiH4,不通PH3,生长的未掺杂α-Si;

步骤2,在步骤1之上,同时通入SiH4和PH3,生长的掺杂α-Si;

步骤3,接着步骤2,只通SiH4,不通PH3,生长的未掺杂α-Si;

步骤4,在步骤3之上,同时通入SiH4和PH3,生长的掺杂α-Si;

步骤5,接着步骤4,只通SiH4,不通PH3,生长的未掺杂α-Si;

步骤6,在步骤5之上,同时通入SiH4和PH3,生长的掺杂α-Si;

步骤7,完成圆片的后续工艺,利用后续工艺中的高温热过程完成夹层中的原位掺杂α-Si POLY的掺杂元素扩散;

上述过程的工艺温度为560℃,炉管工艺压力位250m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型VDMOS多晶栅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7中的高温热过程的温度范围为900-115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