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729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电性连接可挠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与其它电子装置的电连接器。
与本案相关的设计请参阅美国专利第5,738,545号及台湾专利申请第83102251、86203032号等,请参阅

图1、图2所示,该现有电连接器6包括有绝缘本体60、固置在其上的导电端子61、罩覆在绝缘本体60外的遮蔽壳体62及一设于绝缘本体60上端一侧缘且可绕X轴转动的卡止块63,当卡止块63处于图1所示的松动状态时,可挠性电路板7则沿着对接方向以零插入力插入至绝缘本体60上所设的插槽600内,之后,将卡止块63沿X轴转动90度,结合参阅图2,该卡止块63将抵止在可挠性电路板7上,以使该可挠性电路板7与导电端子61达成电性接合。但是,由于在电连接器运输过程中,可挠性电路板尚未插入,此时卡止块63处于松动位置,所以卡止块极易因与绝缘本体60相互撞击而造成绝缘本体60产生变形现象,严重时甚至造成该卡止块63自绝缘本体60中脱落而导致该电连接器报废的。另外,该卡止块63外表面须包覆一层接地金属片64,而造成该电连接器整体构成元件较多,致使电连接器组装不易且浪费工时。还有,该电连接器6借卡止块63的接地金属片64与遮蔽壳体62及可挠性电路板2的接地元件相接触,进而形成一接地回路,因此构成接地回路的元件较多,同时导电路径也相对较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便于自动化装配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等,其中遮蔽壳体设有分别包覆在绝缘本体两相对外侧面的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且第二侧缘经弯折后与遮蔽壳体组接方向同向延伸出位于第一、第二侧缘之间的抵止机构。该遮蔽壳体可相对于绝缘本体处于张开或闭合位置,当其处于张开位置时,可挠性电路板可以轻松省力地插入电连接器内,当遮蔽壳体移动至闭合位置时,该抵止机构可以稳固地抵止于可挠性电路板,而使电路板上的信号线路与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相抵接,从而构成两者间的电性导通,电路板上的接地线路则与所述抵止机构上所设的接地点相接触,以构成接地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体构成元件较少,便于装配。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现有电连接器未与电路板卡固的剖视图。
图2是现有电连接器与电路板卡固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处于张开位置时的立体组合图,其中可挠性电路板并未插入电连接器内。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处于闭合位置时立体组合图,其中可挠性电路板已插置于电连接器内。
图6是图4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5沿B-B线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主要包括有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2、遮蔽壳体3等构造,其中绝缘本体1呈“凸”字形,其一表面设为对接面11,而与之相对的另一表面设为接合面12,自该接合面12向内一体凹设有具一定深度的长形插槽121,该插槽121在其两纵长内壁面之一上设有若干个端子收容槽122,且每一端子收容槽122均贯穿延伸至对接面11,以供导电端子2收容固接在其中。另外,该绝缘本体1的两侧缘分别设有弹性卡扣装置13。
导电端子2由金属片体一体弯折成型而成,其包括有对接部21、插接部22及干涉部23,其中对接部21由三片具有一定弹性的金属片构成,从而可与对接电连接器的端子(未图示)对接导通。而插接部22则由两片彼此相对的弹片(未标号)所构成。干涉部23呈凹槽状,且在凹槽两侧边缘上延伸设有干涉块231,导电端子2通过这些干涉块231可以稳固定位在绝缘本体1内。
遮蔽壳体3相对于绝缘本体1可分别处于张开位置(图4及图6示)或闭合位置(图5及图7示),当其处于张开位置,即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相互分离而未结合在一起时,可挠性电路板4可容易地插入电连接器内,当其处于闭合位置,即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稳固结合在一起时,则可以构成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2与可挠性电路板4的电性导通(后面详述)。该遮蔽壳体3一体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侧,包括相对平行延伸的第一侧缘31及第二侧缘32,其中第一侧缘31靠近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一端进一步凸伸出包覆于绝缘本体1一侧面的延伸部311,并与绝缘本体1一起插置于对接电连接器内,进而通过该延伸部311上所设的若干个接地弹片3111与对接连接器的金属壳体(未图示)相接触,以提供两电连接器间的接地路径,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接地元件相较图1及图2所示现有电连接器的接地元件其数量要少,接地路径也相对较短。
遮蔽壳体3的第二侧缘32经弯折后与遮蔽壳体3组接方向同向延伸出具适当长度且位于第一、第二侧缘31、32之间的抵止机构33,该抵止机构33两侧缘设有导引机构331,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引机构331为垂直设置于抵止机构33两侧缘的金属弹片,这些弹片能在可挠性电路板4插入电连接器的过程导引可挠性电路板的插入,从而防止可挠性电路板4(图5示)发生翘起甚至转动的现象。另外,在抵止机构33的长度方向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向外延伸的凸起332,用以与可挠性电路板4上的信号线路接触,以增加导电端子与电路板间的接触力。由于该抵止机构与遮蔽壳体采用一体成型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整体构成元件少(仅为三个,而现有设计为四个),因此更易于实施装配自动化。
另外,第一、第二侧缘31、32之间通过连接体34而连为一体,且该连接体34两侧缘经弯折后与导引机构331一起形成一收容空间341。组装时,该收容空间341恰好可以收容绝缘本体1的卡扣装置13,并借卡扣装置13的外侧与该收容空间341的内侧壁(未标号)相干涉而将该绝缘本体1与遮蔽壳体3稳固结合在一起。
请同时参阅图3至图7所示,组装时,先将导电端子2组固在绝缘本体1上对应的端子收容槽122内,并使端子对接部21凸露于对接面11上,以与其它电子元件的端子相对接,而使其插接部22上的弹片收容在端子收容槽122内并贴靠于与端子收容槽122所在的纵长侧表面相对的表面上。之后使绝缘本体1的卡扣装置13收容在遮蔽壳体3的收容空间341内,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初步组装。
请结合参阅图4所示,可挠性电路板4未插入该电连接器内时,遮蔽壳体3上的延伸部311与导电端子2的弹片间形成可供可挠性电路板插入的狭缝。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当可挠性电路板4组入该电连接器后,将遮蔽壳体3沿绝缘本体1对接面11方向推压,则可挠性电路板4上的信号线路(未标号)将与电连接器端子2相接触,从而构成两者间的电性导通。同时,可挠性电路板4的接地线路(未标号)与遮蔽壳体3抵止机构33上的凸起332相接触,用来构成接地回路。显然,该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3由于受到绝缘本体的支撑,因而可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造成该遮蔽壳体发生变形甚至损坏的可能。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在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其中遮蔽壳体包括部分包覆于绝缘本体两相对侧面的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且该遮蔽壳体可相对于绝缘本体处于张开位置或闭合位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侧缘经弯折后延伸形成一位于第一、第二侧缘之间的抵止机构,当遮蔽壳体处于张开位置时,所述抵止机构与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间形成有可供可挠性电路板容易地插入的空间,当遮蔽壳体移动至闭合位置时,该抵止机构可与可挠性电路板相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壳体的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相互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抵止机构两侧缘设有导引机构,该导引机构为垂直设置于抵止机构两侧缘的金属弹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抵止机构是由遮蔽壳体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抵止机构的长度方向上等距排列设置有若干个凸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等,其中遮蔽壳体可相对该绝缘本体处于张开位置或闭合位置,当其处于张开位置时,由遮蔽壳体所延伸设置的抵止机构可供可挠性电路板容易地插入电连接器内,当遮蔽壳体移动至闭合位置时,该抵止机构可抵止于可挠性电路板,而使该电路板上的信号线路与导电端子构成电性接触,电路板上的接地线路则与该抵止机构上所设的接地点相接触。
文档编号H01R13/658GK2383241SQ99239138
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30日
发明者吴明川, 李大庆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