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槽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745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槽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插槽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驱动机构的插槽电连接器。
插槽电连接器,如零插入力电连接器通常用于将电子设备如晶片模组电性连接至电路板上。该插槽电连接器包括一固定的基座及可移动的盖体,该基座设有数个收容槽,其中收容有对应的导电端子以焊接至电路板上。盖体上对应基座的收容槽设有数个通孔。盖体上另设置有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端子延伸穿过对应的通孔并部分进入收容槽内,当盖体相对基座从张开位置移向闭合位置时,该等端子将与电路板上的接触部分相接触,从而达成该电子装置与电路板间的电性连接。盖体可双向移动以有选择地开关插槽电连接器。基座两相对侧均设置有驱动机构,以使盖体沿相对的方向移动。该设计因两个驱动机构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而降低了空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节省空间、结构简单,且其强固的驱动机构可保护插槽电连接器在驱动过程不会受到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插槽电连接器包括一固定的基座及设置于基座上可移动的盖体,该盖体可相对于基座在张开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与盖体间设有可移动的控制片,包括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每一通孔具有一弧形边及与其相对的竖直边。盖体上另设有由金属环强化的收容槽以旋转收容螺丝起子,通过手动操作该控制片可使其在对应盖体张开、闭合位置的第一、第二位置之间滑移,同时第一及第二通孔则有选择地与收容槽对齐。当盖体分别处于张开及闭合位置时,螺丝起子可穿过收容槽而插置于第一或第二通孔内,并以其一边与收容槽相干涉,以旋动螺丝起子而使盖体向张开或闭合位置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电连接器的驱动机构节省空间、结构简单,且可保护插槽电连接器在驱动过程不会受到损害。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槽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槽电连接器驱动机构的控制片的上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槽电连接器的局部上视图,其中盖体处于闭合位置。
图5类似于图4,其中驱动机构通过螺丝起子操作而使盖体相对于基座自张开位置移向闭合位置。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槽电连接器的上视图,其中盖体处于张开位置。
图7类似于图6,其中驱动机构通过螺丝起子操控而使盖体相对于基座自张开位置移向闭合位置。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插槽电连接器10包括可固持于电路板(未图示)的固定基座12,及可移动的设置于基座12上的盖体14,该盖体14可于闭合位置(图4示)及张开位置(图6示)间滑移。基座12及盖体14均以绝缘材料制成。在基座12上设有数个收容槽16,其中收容有对应的导电端子(未图示)。盖体14可容纳一电子装置如晶片模组(未图示),在盖体14上另设有数个贯穿的通孔18以收容电子装置的端子。当盖体14相对基座12自张开位置移向闭合位置时,该等端子延伸穿过通孔18并部分进入基座12上相应的收容槽16内,进而与相应的接触部分相导接。
驱动机构20设置于基座12的一端缘上,以使盖体14能在张开位置与闭合位置间滑移。该驱动机构20包括形成于基座端缘的延伸部22及设置于延伸部22上的缺口24,该缺口24用于可移动的收容控制片26。控制片26是通过手动操作而在缺口24内于分别对应于盖体14闭合、张开位置的第一位置(图4示)、第二位置(图6示)之间移动。为方便起见,控制片26的第一、第二位置后面简称为闭合位置、张开位置。
该控制片26具有两个延伸端部28,分别收容于对应设置在基座12延伸部22上的导引槽30内,而与缺口24相接触以导引控制片26于缺口24内的移动。控制片26的每一延伸端部28设有垂直凸伸出盖体14外的弹片32,以便于手动操控该控制片26。另外,用于指示控制片26处于闭合或张开位置的标记34、36设置于基座12延伸部22上,以作为观察判断之用。
请参阅图3所示,控制片26包括两个分别对应于张开及闭合盖体14的操作状态的通孔38、38′,因此后面将分别称为闭合通孔38及张开通孔38′。在本实施例中通道40设置于控制片26上通孔38与38′之间,并形成一较窄的开口。事实上开口38、38′不连通也可以。每一通孔38、38′具有一竖直边42及一弯折边44。该等通孔38、38′关于中心对称设置。换言之,通孔38、38′的弯折边44分别设置于竖直边42两相对侧。闭合通孔38的弯折边44远离基座12,而张开通孔38′的弯折边44则靠近基座12。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外部治工具如螺丝起子46(图5示)可收容于每一通孔38、38′中并于其中旋动。该等弧形边44提供可供螺丝起子46旋转的空间,而竖直部42则用以抵撑螺丝起子46(后面详述)。基座12的缺口24上进一步设有一孔洞47,以部分收容螺丝起子46的末端。
盖体14包括有延伸部48,可与基座12的延伸部22相接触,而使控制片26可移动的收容于基座12的缺口24内。驱动槽50贯穿盖体14的延伸部48而设置,当控制片26移动时,该驱动槽50可有选择地与控制片26的通孔38、38′对齐,以使螺丝起子46能穿过收容槽50而插置于通孔38或38′内。由刚性材质如金属所制成的环形体52固持于收容槽50内,以保护收容槽50不会在螺丝起子46旋动过程受到损伤。
请参阅图4至图7盖体14张开、闭合的循环操作过程的示意图。图4为盖体14与控制片26均处于闭合位置的示意图8。张开盖体14时,控制片26被手动操作至张开位置,此时,盖体14的收容槽50则与张开通孔38′对齐,如图85示。螺丝起子46延伸穿过盖体14的收容槽50而插置于控制片26的张开通孔38′内,并以偏位方式与收容槽50相接触。螺丝起子46则与收容槽50接触,并以其一端缘抵撑于张开通孔38′的竖直边42而旋转,而其另一端缘向图86所示的张开位置方向移动。
闭合盖体14时,控制片26是通过手动操作而由张开位置移向闭合位置,如图87所示,其中盖体14的收容槽50与张开通孔38对齐。螺丝起子46可延伸穿过盖体14的收容槽50而插置于控制片26的闭合通孔38内,而可以偏位方式与收容槽50相接触。螺丝起子46通过其与收容槽50的接触,以其一端缘抵撑于闭合通孔38的竖直边42而旋转,而其另一端缘向图84所示的闭合位置方向移动。
由于闭合通孔38与张开通孔38′的弧形边44设置于两相对侧,螺丝起子46于通孔38、38′内的旋转可于相对的方向上驱动盖体14,从而达到闭合/张开盖体14的目的。通孔38、38′之间的通道40使得用户可循环操控盖体14的张开/闭合,而不必将螺丝起子46从一个通孔移至另一通孔。
权利要求1.一种插槽电连接器,包括有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盖体及收容于基座内的控制片,其中基座包括具一缺口的第一延伸部,而控制片收容于前述缺口内,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控制片凸伸于盖体外,其上设有第一、第二通孔,每一通孔包括一竖直边及弧形边,其中弧形边相对于坚直边设置,该盖体包括与所述基座的第一延伸部相接触的第二延伸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延伸部上另设有一驱动槽,驱动槽中固持有起强固作用的环形体,当控制片分别位于第一及第二位置时,该驱动槽可有选择地与第一及第二通孔对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槽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环形体由金属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槽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片包括设置于基座缺口内的至少一延伸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槽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基座上设有用于指示控制片处于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的标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槽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基座上设有用于指示盖体处于闭合位置还是张开位置的标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槽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基座的缺口内设有用于收容外部工具末端的孔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槽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控制片的通孔间形成一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插槽电连接器,包括基座及盖体,控制片可移动的收容于基座与盖体间,包括第一及第二通孔,且每一通孔均设有一弧形边及与其相对的垂直边。盖体上另设有可移动的收容螺丝起子的驱动槽。通过手动操作该螺丝起子可使控制片在闭合、张开位置间移动,其中第一、第二通孔可有选择地与驱动槽对齐。当闭合/张开盖体时,螺丝起子延伸穿过驱动槽而插置于第一/第二通孔内,以旋动螺丝起子使其驱动盖体向闭合/张开位置移动。
文档编号H01R13/02GK2405330SQ9924028
公开日2000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20日
发明者罗勃·G·马丘, 林南宏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