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745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同时传输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交互式数字视频界面(Digital Visual Interface,DVI)型电连接器。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种能同时传输数字信号及模拟信号的交互式数字视频界面型电连接器,相关的现有文献请参阅美国专利第5,558,542、5,387,114、5,58 0,283及5,344,372号等案。如

图1所示为第5,344,327号美国专利案所揭示的现有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纵长的绝缘本体5,其具有相对设置的前表面51与后表面52,其中前表面51包括有第一区域511及第二区域512,在该两区域511、512之间沿垂直方向设有一隔槽516,在该隔槽516内靠近第一区域511的一侧壁上相对第一区域511中每排端子通道513的位置处,各设置有一扩大的空隙517,这些空隙517比隔槽516具有更大的宽度,通过这些隔槽516及空隙517而防止第一、二区域511、512之间发生串音干扰现象。然而,当该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中分别传输不同的信号如数字信号及模拟信号时,由于信号的频率、速度不同,相互之间产生电容电感及串音干扰现象的程度大为增加,单纯地依靠空气间隙很难达到有效的防护效果。而为了保持一定的防护效果,必需增加上述隔槽及空隙的宽度,这样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电连接器整体尺寸的增大,而不符合预定的设计及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传输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交互式数字视频界面型电连接器,在进行信号传输时,其可有效防止相邻的端子区域间产生电容电感及串音干扰等现象,确保不同端子区域中的不同类型信号稳定传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设有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遮罩在本体上的遮蔽壳体及屏蔽件等,其中纵长形的绝缘本体具有前表面与后表面,其前表面上包括有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每一区域均设有若干个贯穿前、后表面且成排设置的端子通道,且端子通道中收容有相应的导电端子,而在该二区域之间沿端子通道延伸的方向设有金属屏蔽件,该屏蔽件为一金属平片体,其两侧各设有略为翘起与遮蔽壳体接触而接地的弹性片。这样在信号传输时,借助于该屏蔽件可有效防止第一、二区域间产生电容电感以及串音干扰等现象,而确保不同端子区域中的不同类型信号持续稳定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电磁屏蔽效果更佳,并且能使电连接器的外形尺寸相对较短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中所示屏蔽件的侧视图。
图4是图2中所示屏蔽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主视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1、若干导电端子21、22及23、遮蔽壳体3及屏蔽件4等构件。其中绝缘本体1为一纵长体,其一侧表面设为前表面10,相对的另一侧表面设为后表面11,该前、后表面10、11间包括基体12及与其连接一体、可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的对接部13。所述前表面10上包括有第一区域101及第二区域102,该第一、二区域101、102上分别设有贯穿前表面10与后表面11的若干个第一通道103及第二通道104,其中第一通道103呈三排纵向设置,而第二通道104呈双排双列设置。并且在第二区域102上设置有呈十字形、可供对接连接器的水平状接地端子(未图示)插入的接地通道105,而将第二通道104两两相隔。在第一、二区域101、102之间设有一凹陷至对接部13与基体12交接处的隔槽106,且隔槽106内靠近第一区域101的一侧壁上凸设有数条肋条107,而隔槽106上、下两侧靠近第二区域102处并各凹设有一凹口108。另外,基体12纵向两端上、下部位处分别设有第一容纳部14与第二容纳部16,以及一固持孔15,以与遮蔽壳体3相固接(容后述),而在绝缘本体1底部则分别设有扣爪17及定位柱18以将电连接器稳固定位到电路板上。
请配合参照图6,第一端子21、第二端子22及接地端子23分别对应组装在上述第一通道103、第二通道104及接地通道105中,通常,该第一端子21用于传输数字信号,第二端子22用于传输模拟信号,而接地端子23则可与对接连接器上水平设置的接地端子(未图示)相插接而构成接地状态。
请继续参照图2,遮蔽壳体3包括一平板状基部31,其一侧凸伸出一罩壳32,该罩壳32呈与绝缘本体1对接部13轮廓相当的构形,而恰可遮罩到该对接部13上。在基部31的一纵向侧缘弯折设有挡片33,而其纵向的两端部则分别设有扣持片34与螺孔35。
请配合参照图3及图4,屏蔽件4包括一略呈方形平面的金属平片体40,其长度与上述绝缘本体1的隔槽106的深度相当,该平片体4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相对侧缘上各弯折形成一侧片41,该两侧片41朝后延伸设有略为弯折翘起的弹性接触片42,并且该两接触片42末端表面上各冲设有凸起的接触部421,而在平片体40的侧片41所在的两边侧缘处各冲设有数个凸起状的干涉部401,以与隔槽106内的肋条107相干涉固定。
请同时参阅图5及图6,电连接器组装后,遮蔽壳体3的罩壳32套在绝缘本体1的对接部13上而有效屏蔽外来电磁干扰,同时其挡片33亦局部遮挡住基体12,且其两端所设的扣持片34分别与绝缘本体1基体12两端处的第一、二容纳部1416相配合,从而将遮蔽壳体3稳固组接到绝缘本体1上,而其螺孔35则与固持孔15相配合以固持扣爪17,并通过该扣爪17与电路板的接地线路连接而使遮蔽壳体3呈接地状态。而屏蔽件4则对应插置到绝缘本体1的隔槽106中,通过其干涉部401与隔槽106内的肋条107相配合而稳固定位,此时,其两侧片41恰可容纳在上述绝缘本体1的凹口108处,而其接触片42则相对该凹口108适当翘起,其上所设的接触部421与套在对接部13表面的遮蔽壳体3罩壳32相抵接,而使该屏蔽件4亦呈接地状态。这样,当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分别由第一区域101内的第一端子21及第二区域102内的第二端子22中传输时,通过该接地状态的屏蔽件4可有效防止该两区域101、102之间产生电容电感及串音干扰等现象,从而保证各种电信传输的良好品质。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可安装在电路板上以与互补连接器相对接而传输信号,其绝缘本体的前表面上至少包括有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且每一区域上均设有若干个贯穿前、后表面的端子通道,每一通道内相应收容有一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在绝缘本体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沿端子通道延伸的方向设置有呈平片体状的金属屏蔽件,且该屏蔽件与电连接器所预设的接地电路连接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平片体近于呈方形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平片体上沿插接方向的两侧各弯折设有侧片,且从该两侧片延伸设有略呈弯折翘起状的弹性接触片。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第一、二区域之间设有一凹陷相当深度及宽度而可供所述屏蔽件插置其中的隔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槽内一侧壁上凸设有数条肋条,而隔槽垂直方向的两侧各凹设有可容纳屏蔽件的侧片及弹性接触片的凹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屏蔽件的金属平片体设有侧片的侧缘处还设有数个呈凸起状、可与所述隔槽内的肋条相配合的干涉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外遮覆有金属遮蔽壳体,且该遮蔽壳体与电连接器所预设的接地路径连接导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屏蔽件两侧所设的弹性接触片与该遮蔽壳体相抵接而构成接地通路。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设有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遮罩在本体上的遮蔽壳体及屏蔽件等,其中纵长的绝缘本体的前表面上设有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每一区域上设有若干个贯穿前、后表面且成排设置的端子通道,端子通道中收容有相应的导电端子,且在该二区域之间设有金属屏蔽件,该屏蔽件为一金属平片体,其两侧各设有略为翘起与遮蔽壳体接触而接地的弹性片。这样在电信传输时,可有效防止第一、二区域之间产生电容电感以及串音干扰等现象。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405341SQ99240278
公开日2000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1日
发明者张耀豪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