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825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式电话上且可有效缩小体积的电连接器。


图1所示,是以往电连接器1与一移动式电话的电路板2的组合图,该电连接器1具有一插接端11用以供外接构件插接,该插接端11上设有一讯号传输插座111,用以在一传输线插入时,将讯号送入移动式电话或由移动式电话输出讯号,以及一电源插孔112用以将电源输入移动式电话内等,该电连接器1还具有一导接端12,用以与电路板2形成电气连接,一般利用该电连接器1延伸出导接端12的一些导电端子的末端与电路板2上的电性轨迹焊接,此外,更需要在该电连接器1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一圆形中空柱体13,以借助于两个穿过该圆形中空柱体13的螺丝把电连接器1与电路板2相对锁固在移动式电话机体上。
由于移动式电话的体积已渐渐缩小,使得移动式电话的组件也必须随之变小,所以如何缩小移动式电话组件的体积成为厂商的研发重点,而以往电连接器1两侧向外延伸的圆形中空柱体13,使该电连接器1的长度增加,且需占去该电路板2被圆形中空柱体13所接触的环型面积,但该电连接器1与电路板2之间又必须锁合固定,所以如果能利用小于该圆形中柱体13的构造来达成螺锁目的,就能使该电连接器1的长度随之大幅缩小,且使其在该电路板2所占的面积随着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缩小电连接器的长度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成本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一移动式电话的电路板所占的面积得以缩小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的两侧壁面分别向外凸伸两相间隔的翼部,可利用两压接件分别置于两翼部之间,将该电连接器与电路板对应固定,以达到缩小该电连接器的体积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是组装在一电路板的表面上并与该电路板的电性路径产生电性接触,该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及复数个导电端子,该绝缘壳体具有一插接面、一与该插接面相对的第一面,及位在该插接面与该第一面之间的两相对的侧壁面,各该侧壁面分别向外凸伸两相间隔的翼部,各导电端子设在该壳体内,具有一端可使各导电端子与外部产生连接,并具有另一端延伸出该绝缘壳体,可与该电路板的电性路径产生电性接触,借此,可利用两压接件分别置于该两翼部之间,将该电连接器与电路板对应固定。
以下通过较隹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以往电连接器与一移动式电话的电路板的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隹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装设在一移动式电话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隹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设在移动式电话内的一电路板与移动式电话壳体的组合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隹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4组设在一移动式电话3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移动式电话3具有一壳体31,该壳体31的底部具有一开口32,该电连接器4的一插接面414由该开口32处外露,以容许该电连接器4与外部产生连接,如图3所示,该电连接器4是组装在移动式电话3内的一电路板5的一表面51上,并与该电路板5上的电性路径产生电性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的电路板5为一印刷电路板(PCB),如图4所示,该电路板5的表面51上设有复数个电性路径,而在相关的电性路径上设有一导电垫511,当该电连接器4的端子与电路板5的导电垫511接触时,两者间可产生电气连接(请容后叙述),本实施例的该电连接器4包括一绝缘壳体41及复数个导电端子42,且该电连接器4内并设置一麦克风6。
配合图4所示,为了便于说明该电连接器4与电路板5的连接并使导电端子42更加明显,所以将该电连接器4的底面向上,该电连接器4的绝缘壳体41具有一顶面411、一底面412、位于该顶面411与底面之间的两相对侧壁面413、413’与相对的一插接面414及一第一面414’,在本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4组装在移动式电话3内的电路板5上时,该电连接器4的插接面414会由移动式电话3的壳体31的底部开口32处外露,该绝缘壳体41的两侧壁面413、413’分别朝远离该绝缘壳体41的方向延伸两相间隔的翼部4131,在本实施例中各侧壁面413、413’在两相间隔的翼部4131之间,更设置一连接该两翼部4131的腹部4132,使两间隔的翼部4131与腹部4132形成一弧面4133,而本实施例中,各弧面4133为一半圆弧面,该绝缘壳体41在插接面414与第一面414’之间设有复数个可容纳端子的槽孔,该等槽孔包含容置槽415、直流插置孔4141及立体声插置孔4143,该容置槽415与插置孔4141、4143间可选择地相连通,且经择定的槽孔与该绝缘壳体41的底面412相通,在该底面412上凸设一第一定位柱4121,该绝缘壳体41在邻近侧壁面413处凹设一麦克风容置槽4122,可容置该麦克风6,在该插接面414对应麦克风容置槽4122位置处贯穿地设置一与该麦克风容置槽4122连通的一麦克风用的收音孔4144。
该麦克风6需电气连接至电路板5上对应电性路径的导电垫511’,以将讯号送出,所以本实施例的麦克风6的一表面凸设两第二定位柱61,各第二定位柱61的一侧面上嵌置一与该麦克风6内部电气连接的导电片611。
本实施例的电路板5在对应第一定位柱4121及两第二定位柱61处,贯穿地设置与该等定位柱4121、61配合的一第一定位孔52及两第二定位孔53,且在对应一侧壁面413的弧面4133位置处也贯穿地设置一贯穿孔54,而在对应另一侧壁面413’的弧面4133位置处形成一配合该弧面4133的缺口55。
由于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4设有直流插置孔4141及立体声插置孔4143,可分别供旅行用充电器及立体声插头的插接,因此该电连接器4内设有复数个端子形成不同的电性路径以达到上述的功能,其中与该电路板5相接触的各导电端子42均具有一弹力臂延伸出该绝缘壳体41的底面412上,且各弹力臂上具有一接触部可与电路板5对应的导电垫511电性接触。
当本实施例的该电连接器4欲与电路板5组装时,将该电连接器4的底面412接近电路板5设有导电垫511、511’的表面51,先让该电连接器4的该等第一及第二定位柱4121、61分别穿入电路板5上对应的第一及第二定位孔52、53后,将该电连接器4的底面412覆盖在电路板5上,此时各导电端子42的接触部与麦克风6的第二定位柱61上的导电片611可分别与该电路板5对应的导电垫511、511’电性接触,最后借由两个压接件7分别置于各侧壁面413、413’的两翼部4131之间并穿过电路板5,该等压接件7可以是螺丝之类的扣件,在本实施例中,该两压接件7为螺丝,及各螺丝7的螺丝头压制在弧面4133的顶面41331,以将该电连接器4与电路板5相对锁固在移动式电话机壳31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具有以下的优点1.有效缩小电连接器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4借由两翼部4131及一腹部4132所形成弧面4133来支撑压接件7及便于使该电连接器4受压接件7的夹置,使该电连接器4与电路板5对应锁固,由于该电连接器4本体的长度再加上两侧弧面4133凸伸的距离是小于以往连接器本体的长度再加上两侧中空圆形柱体的长度,所以本实用新型确实可以有效减少该电连接器4的长度,却又不降低其应具备的功能。
2.减少该电连接器4所需占据电路板5的面积因电路板大都利用高密集的线路布设,特别是移动式电话的电路板面积小,线路密集度更高,所以该电连接器4在电路板5上所占的空间愈小愈隹,如图2所示,由于该电连接器4两侧壁面的弧面4133与电路板5的接触面是一半圆环状,小于以往圆形中空柱体与电路板的环型接触面,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4在电路板5上所占的面积相对可减少,使该电路板5上多出的空间可再做其他方面的应用,而具有可减少该电连接器4所需占据的电路板5面积的功效。
3.降低成本因为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于以往电连接器,所以所需的原料量也较少,原料上的花费也较少,而可达到降低成本的功效。
而特别的是,该电连接器4与电路板5之间的电气连接,也可利用表面焊接等方式来达成,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4也可组装在不同于移动式电话的电器产品上,如无线电话等。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是组装在一电路板的表面上并与该电路板的电性路径产生电性接触,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复数个导电端子及两压接件;该绝缘壳体具有一插接面、一与该插接面相对的第一面及位于该插接面与该第一面之间的两相对的侧壁面,该壳体的各该侧壁面分别向外凸伸两相间隔的翼部,且该两翼部之间设有将该电连接器与电路板对应固定的两压接件。该等导电端子是设在该壳体内,各该导电端子具有一端可使各该导电端子与外部产生连接,并具有另一端延伸出该绝缘壳体,可与该电路板的电性路径电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各侧壁面在该两间隔的翼部之间还设有一连接该两翼部的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两间隔的翼部与该腹部形成一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弧面是一半圆弧面。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压接件为螺丝,且该螺丝的螺丝头压制于对应翼部的顶面。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是组装在一电路板的表面上并与其电性路径产生电性接触,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及复数个设在壳体内的导电端子,各导电端子具有一端可使导电端子与外部产生连接,而另一端延伸出绝缘壳体并与电路板的电性路径电性接触,绝缘壳体具有一插接面、一与插接面相对的第一面及位于插接面与第一面之间的两相时的侧壁面,各侧壁面分别向外凸伸两相间隔的翼部,利用两压接件分别置于两翼之间,将电连接器固定在电路板上。
文档编号H01R13/46GK2425433SQ9925718
公开日2001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7日
发明者P·怀特, D·汉农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