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以及搭载有该铅蓄电池的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690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铅蓄电池以及搭载有该铅蓄电池的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蓄电池以及搭载有该铅蓄电池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铅蓄电池而言,其以电解液为工作液,在铅蓄电池的工作过程中,特别是在其 过充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为了将所产生的气体排出至外界,设置有将所产生的气体排出 的排气通路。然而,在气体排出到外界的过程中,电解液会以酸雾的形式随着气体一起排出 到外界。
[0003] 现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为了抑制电解液向外界的排出,在排出气体 的排气通路中设置多孔质部件,从而使气体在排出至外界前被该多孔质部件过滤,以使一 部分的酸雾滞留在蓄电池内部而不被排出至外界。作为通常的考虑,只要在具备基本的排 气能力的前提下,多孔质部件的孔径越致密、或多孔质部件的过滤厚度越大,则抑制电解液 排出的效果越好。

【发明内容】

[0004]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长期的仔细观察,发现在铅蓄电池经过一段时间的使 用后,有时会出现从多孔质部件上滴出酸液滴的情况。滴出酸液滴会污染铅蓄电池的周围。
[0005] 本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排出酸液的原因在于多孔质部件的内部的细孔被酸液堵 塞。具体地讲,在气体通过多孔质部件时,其中所夹带的酸雾具有较高的粘性,而容易在多 孔质部件中凝结成为较大的液滴而被液化。也就是说,酸雾在多孔质部件中会出现结露现 象而被液化,液化而成的酸液会附着在多孔质部件内,当液化而成的酸液量达到一定的量, 在重力或者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就会形成酸液滴从多孔质部件滴出或以酸液形式流出。
[0006] 本发明人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酸雾在多孔质部件内部的结露现象与多孔质部 件的气体通过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通过对多孔质部件的通气能力的优化,可以抑制 酸雾在多孔质部件中结露而形成酸液滴而滴出的问题。
[0007]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铅蓄电池,其具有作为电解液、将在该铅蓄电池的内部 产生的气体向外部排出的排气通路、以及配置于所述排气通路的多孔质部件,所述铅蓄电 池的特征在于,设所述多孔质部件在气体通过方向上的厚度为t、设所述多孔质部件在所述 气体通过方向上的有效通气截面积为S、设在流量为0. 2L/mm的空气流量条件下多孔质部 件前后的压力损失为Ap,则所述多孔质部件在流量为〇. 2L/mm的空气流量条件下的通气 阻力系数a为460以下、391以下或285以下,其中,所述通气阻力系数a由式a=Ap*S/ t确定。
[0008] 通过使多孔质部件的通气阻力系数a为460以下、391以下或285以下,能够抑制 酸雾在多孔质部件的内部结露,进而能抑制酸液滴从多孔质部件滴出的情况。进而,能够抑 制酸液滴滴出至铅蓄电池的周围而污染铅蓄电池周围的情况。考虑能获得这种效果的原因 在于:由于酸雾的结露程度受到抑制、以及多孔质部件中的气体通过的路径得到确保,因而 抑制了电池内的压力上升。
[0009]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铅蓄电池,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优选为所述多孔质部 件的所述通气阻力系数a为1〇〇以上或198以上。
[0010]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铅蓄电池,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优选为所述多孔质部 件的厚度为1mm以上5mm以下。
[0011]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铅蓄电池,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优选为在所述排气通 路的末端设置有气体导出部,所述多孔质部件设置在所述气体导出部。
[0012]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铅蓄电池,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优选为在所述排气通 路的末端设置有气体导出部。并且,在所述铅蓄电池的通常使用状态下,所述气体导出部朝 外部导出气体的方向为水平方向、或者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下方倾斜的方向。
[0013]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6的铅蓄电池,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优选为在所述铅蓄电 池的通常使用状态下,所述多孔质部件的上表面与所述排气通路的内侧表面之间的最小间 隙为〇? 3謹或0? 5謹以上、且为3謹以下。
[0014]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7的铅蓄电池,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优选为在所述气体导 出部上装配有进一步引导所述气体的排气管。
[0015]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8的铅蓄电池,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优选为所述铅蓄电池 是开放型的铅蓄电池。
[0016]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9的铅蓄电池,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优选为所述铅蓄电池 是搭载于摩托车中使用的铅蓄电池。
[0017]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摩托车,其搭载有上述技术方案1~9的任意 一种铅蓄电池。本技术方案的摩托车通过搭载有上述技术方案的铅蓄电池,也能取得上述 方案的铅蓄电池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 图1本发明所涉及的铅蓄电池的整体立体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铅蓄电池的俯视图。
[0020] 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0021] 图4是表示排气通路的终端的导出筒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试验例进行说明。
[0023] 图1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铅蓄电池100的整体立体图,图1中,铅蓄电池 100处于通常被安装使用或进行充电的普通使用状态。在以下的说明中,所涉及的方向是以 该普通使用状态为基准的。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铅蓄电池100的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 2的A-A线的剖视图。
[0024] 铅蓄电池100是搭载于摩托车上来使用的,如图1~图3所示,其主要包括大致呈 一侧开放的箱型的电槽10、收容于电槽10中的电池单元20以及覆盖电槽10的开放的一侧 的电槽盖30。其中电槽10的内部空间被划分成六个排列成一排的收容空间,各收容空间中 分别收容有一个电池单元20。各电池单元20包括由正极板、负极板以及介在于正极板和负 极板之间的隔板反复层叠而成的电极板(未图示)、分别与正极板和负极板导通的正负极电 导通的正、负极子端子(未图示)以及充满在收容空间中的作为电池单元20的工作液的电解 液(未图示)。另外,铅蓄电池单元100还具有分别与各电池单元20的正极子端子导通的正 极端子50以及分别与各电池单元20的负极子端子导通的负极端子60。正极板例如可以由 在Pb-Sb的合金格栅上附着或填充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氧化铅构成,负极板例如可以由 在Pb-Sb的合金格栅上附着或填充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铅构成。收容各电池单元20的收 容空间能够经由排气通路和多孔质部件80与外部连通,也就是说,铅蓄电池100是六单元 型的开放型铅蓄电池。
[0025] 这里,电槽中所收容的电池单元数并不限于六个,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另外,各 电池单元的收容空间也不限于排列成一排,也可以排列为多排。另外,对于电池单元中的电 池极板的材料和结构以及电解液的构成等,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内的各种可 能的构成。
[0026] 在这里将电槽盖30覆盖电槽10后朝向电池单元的一侧面称为内侧面,而将与内 侧面相反而朝向外界的一侧面称为外侧面。如图1~图3所示,电槽盖30的盖主体32呈 与电槽10的开放侧的形状大致相同的矩形。在盖主体32上形成有与各电池单元20分别 对应的六个注液孔32a,各注液孔32a分别与电槽10的各收容空间相连同,由此可以通过各 注液孔32a向各收容空间内注入电解液。在各注液孔32a上分别安装有从盖主体32的外 侧面阻塞注液孔32a的柱塞34。另外,在盖主体32上还形成有分别使正极端子50和负极 端子60露出的端子孔32c。并且在盖主体32上还分别对应于正极端子50和负极端子60 标注有极性标记32e。
[0027] 如图3所示,在电槽盖30上还形成排气通路(37 ),用于将在电池的使用或充电过 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至外界。排气通路(37)按气体的排出流向自上游向下游依次包括分 别对应于各电池单元20所形成的导入筒部36、将各导入筒部36连通起来的主流路37以及 将主流路37中的气体导出至外界的导出筒部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