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二次电池的电极板卷绕移送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73052阅读:来源:国知局
作为在用于移送并卷绕以从电极板的电极去除规定部分的状态构成的电极板的装置中,用于移送电极板的移送装置,上述电动汽车用二次电池的电极板卷绕移送装置的技术特征在于,可沿着移送辊的外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导辊,由此能够在移送过程中防止电极受损。
[0040]可在本体板600设置固定轴部300,移送辊100以旋转的结构与固定轴部300的上部相结合,在移送辊100的前端设置引导固定部200,在引导固定部200设置导辊400,在移送棍100的外表面以规定的间隔设置导棍400。
[0041]如图7所示,在固定轴部300设置移送辊结合部301和其前端的导辊固定结合部302,并且,移送辊100与轴承320相结合,使得上述移送辊100旋转。
[0042]最后,固定环330与移送棍结合部301的固定环结合部301a相结合,并借助固定单元340结合,从而结束移送辊100在移送辊结合部301上安全旋转的结合结构。
[0043]上述引导固定部200的固定轴结合部201与导辊固定结合部302相结合,从上述固定轴结合部201的下端借助固定单元210固定并结合。
[0044]如图5及图7所示,上述引导固定部200在上端设置有导辊固定部202,且导辊固定部202结合并固定于导辊400,从而以分隔的方式设置于移送辊100的外表面。
[0045]此时,移送辊100的外表面与弹性环110相结合,使得导辊400与弹性环110相接触,且移送辊100和导辊400产生用于使电极501通过的缝隙。
[0046]上述导辊固定部202呈半圆形的槽,由此可调节导辊400的设置位置,即,移送辊100与导辊400的设置角度。
[0047]上述导辊固定部202由移送辊100的曲率形成,不管上述导辊400结合在任何位置,也要以分隔相同间隔的方式设置于移送辊100的外表面上。
[0048]上述导辊400和移送辊100的间隔为0.1?0.2mm。
[0049]上述导辊400的辊固定轴410与导辊固定部202相结合,并借助固定单元220固定,在辊固定轴410相反的一端,辊固定轴410以通过轴承440与辊部420相结合并旋转的结构与辊部420相结合。
[0050]通过轴承440将固定部430与辊部420相结合,从而结束结合。
[0051]能够以沿着外部方向具有倾斜面的方式形成上述固定部430,以便于最初插入电极板500。
[0052]上述导辊400可设置一个以上,并能根据设置位置调整移送辊100的设置角度。
[0053]图5至图7表示本发明的电极板卷绕移送装置的设置例。
[005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设置三个导辊400,并能根据上述导辊400的设置位置调节移送辊100和设置角度。
[0055]在本实施例中,虽然设有三个移送辊100,但能够以提供更多的移送路径的方式设置三个以上的移送辊100。
[0056]以这种方式设置的移送装置以从固定部430向内侧,S卩,导辊400的方向插入电极板500的方式将电极501插入于移送棍100和导棍400之间。
[0057]由于上述固定部430具有倾斜面,因而可容易地插入电极板500。
[0058]此时,如图6所示,可根据电极501的位置使辊部420在辊结合部410b上前后移动,由此调节导辊400的位置。
[0059]若因设置结束而使卷绕装置工作,则电极板500被拉动并沿着各移送辊100移送,此时,紧贴于移送辊100和电极板500的导辊400引导电极501,使其不被卷起,从而防止受损。
[0060]因借助上述移送辊100移送的电极板500而以无负荷的方式旋转的导辊400借助沿着移送辊100的外表面相结合的弹性环110而接触,从而使借助弹性环110所提供的弹力而移送的电极501安全通过。
[0061]如图10及图11所示,由于在移送辊100的各位置设有导辊400,因而可沿着移送辊100的旋转及移送的路径把住电极501,从而防止电极501撕裂。
[0062]当考虑这些情况时,向电极板500的电极施加的力的位置会根据移送辊100的曲率及所设置的位置而不同。因此,若考虑上述位置而设置导辊400,则可以在无电极501受损的情况下使移送棍100安全通过。
【主权项】
1.一种电动汽车用二次电池的电极板卷绕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送棍(100),用于移送电极板(500); 固定轴部(300),设置并固定于本体板(600),以与移送棍(100)相结合的方式构成移送辊(100)的固定轴及旋转轴,用于在移送辊(100)的前端结合并固定引导固定部(200);引导固定部(200),结合并固定于固定轴部(300),用于固定导棍(400);以及导棍(400),结合并固定于引导固定部(200),位于移送棍(100)的外表面,一边借助经由移送棍(100)的电极板(500)而旋转,一边引导电极板(500)的电极(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二次电池的电极板卷绕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上述移送辊(100)的外周面在上述导辊(400)的接触面形成弹性环结合槽,弹性环(110)与上述弹性环结合槽相结合,移送辊(100)和导辊(400)隔着弹性环(110)相接触,并借助弹性环(110)形成缝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二次电池的电极板卷绕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导固定部(200)能够调节导辊(400)的设置位置,由此能够调节上述移送辊(100)和导辊(400)的设置角度; 上述导辊(400 )设置两个以上,并沿着电极板(500 )的移送路径向电极板(500 )施加的力而设置于上述引导固定部(2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二次电池的电极板卷绕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导固定部(200)以上端设置有导辊固定部(202)且在导辊固定部(202)结合并固定导棍(400)的方式设置于移送棍(100)的外表面; 上述导辊固定部(202)由与移送辊(100)的曲率相对应的半圆形槽构成,并沿着电极板(500)的移送路径向电极板(500)施加的力而调节多个导辊(400)的设置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用二次电池的电极板卷绕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轴部(300)借助固定单元(310)设置并固定于本体板(600),设置与移送辊(100 )相结合的移送辊结合部(301),在移送辊结合部(301)的前后端,在移送辊(100 )和移送辊结合部(301)之间结合轴承(320),使得移送辊(100)以将移送辊结合部(301)作为轴旋转的结构进行结合,在与移送辊(100)相结合的移送辊结合部(301)的前端设置与用于固定固定轴(300 )的固定环(330 )相结合的固定环结合部(301a),在移送辊结合部(301)的末端设置与引导固定部(200)相结合的导棍固定结合部(302); 上述引导固定部(200)包括: 固定轴结合部(201),与导辊固定结合部(302)相结合,并借助固定单元(210)固定,以及 导棍固定部(202),结合并固定导棍(40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用二次电池的电极板卷绕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棍(400)包括: 辊固定轴(410),结合并固定于上述导辊固定部(202),结合并固定辊部(420),起到旋转轴的作用, 固定部(430),以及 辊部(420),在辊固定轴(410)和辊部(420)之间以及固定部(430)和辊部(420)之间设置轴承(440 ),上述辊部(420 )具有在辊固定轴(410 )旋转的结构,用于引导经由移送辊(100)的电极板(500)的一部分及电极(501); 在上述辊固定轴(410)设置引导固定部(410a),该引导固定部(410a)与导辊固定部(202)相结合,并借助固定单元(220)固定,在上述辊固定轴(410)与上述引导固定部(410a)相反的一端设置辊结合部(410b),辊部(420)与轴承(440)—同与上述辊结合部(410b)相结合,辊结合部(410b)为与轴承(440)—同相结合而使辊部(420)具有旋转的结构,辊部(420)由能够前后移动的结构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用二次电池的电极板卷绕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430)具有能够插入电极板(500)的倾斜面。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用二次电池的电极板卷绕移送装置,在密闭的箱(圆筒形或角形)内层叠电极卷的电动汽车用二次电池的制作工序中,在利用能够以高集成度在箱内填充电极卷的方式将电极沿着单方向构成的电极卷来制作电极卷的情况下,能够在上述电极卷以无电极受损的方式移送并卷绕,由此制作电极卷。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用二次电池的电极板卷绕移送装置包括移送辊、固定轴部、引导固定部以及导辊,引导固定部结合并固定于固定轴部,用于固定导辊;导辊结合并固定于引导固定部,位于移送辊的外表面。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用二次电池的电极板卷绕移送装置能够沿着移送辊的外表面在电极的移动位置设置导辊,由此能够防止电极在移送过程中受损。
【IPC分类】H01M4/139
【公开号】CN105226237
【申请号】CN201410246347
【发明人】李癸卨
【申请人】科爱慕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4年6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