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17870阅读:来源:国知局
0的第一接触部211和第二接触部221与对接连接器的对应接触部正确且对 位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舌板112、第二舌板122和第三舌板132统称为舌板部。
[0026] 参阅图6和图7所示,所述加强件3包括固持于第一绝缘本体11的第一基座111 与第二绝缘本体12的第二基座121之间的第一支撑部31、固持于第一绝缘本体11的第一 舌板112与第二绝缘本体12的第二舌板122之间的第二支撑部32、位于第一支撑部31与 第二支撑部32之间且倾斜延伸的连接部33及自第一支撑部31后端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 的一对焊脚34。所述第一支撑部31后端于所述一对焊脚34之间设有向下弯折形成的后壁 35。所述第二支撑部32前段两侧暴露于绝缘本体1外。所述连接部33上开设有穿孔36 以使得绝缘本体1的第一台阶部115和第二台阶部125透过穿孔36相接触,令相对设置的 台阶面相接触,此外,相对应的第一加强肋116和第二加强肋126之间留有空隙,令所述第 三绝缘本体13在包覆成型时不会溢胶。所述第一支撑部31两侧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绝缘 本体11的第一固定孔117和第二绝缘本体12的第二固定孔127的第三固定孔37。所述绝 缘本体1还包括在上下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孔117、第二固定孔127和第三固定孔37 的固定部10,通过固定部10的定位以增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第二绝缘本体12和第三 绝缘本体13之间的稳定性。
[0027] 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遮蔽壳体4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顶壁41与底壁42及 连接所述顶壁41与底壁42的一对侧壁43。在对接方向上,所述底壁42较所述顶壁41短。 所述顶壁41上设置有一对弹片411,且所述弹片411在所述第三绝缘本体13的导入槽135 内滑移固持。所述侧壁43分别设有位于后端的一对第一卡固脚431和靠近所述底壁42的 第二卡固脚432。所述第一卡固脚431卡持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凹槽119内,所述第 二卡固脚432卡持于所述第三绝缘本体13后端。所述侧壁43于所述第一卡固脚431和第 二卡固脚432之间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三卡固脚433。
[0028] 所述金属外壳5包括弧形的主板51和自所述主板51两侧水平弯折延伸的侧板 52。所述侧板52上开设有用以固定的定位孔50。参阅图2所示,所述金属外壳5的主板51 焊接在所述遮蔽壳体4的底壁42上而形成八个焊接点53,且所述主板51的宽度与所述底 壁42宽度一致。所述八个焊接点53呈中心对称,且外侧各自设置一对焊接点53,所述焊接 点53其中四个设置成在左右方向上成一直线,另四个分为两组前后设置,所述八个焊接点 53分为左右两组,分别呈T型设置,以保证在主板51与底壁42在较小的接触面上获取足够 的固持力,从而在不增加电连接器100在对接方向长度的情况下,达到较强的焊接强度。
[0029]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通过第一焊接部213、第二焊接部223和 第三卡固脚433固定于电路板200上。所述电路板200设有与金属外壳5的定位孔50对 应的让位孔201。
[0030] 参阅图3所示,所述遮蔽壳体4的后端缘与所述金属外壳5的后端缘大致齐平,所 述遮蔽壳体4的前端缘与所述金属外壳5的前端缘齐平,所述舌板部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 遮蔽壳体4和所述金属外壳5的前端缘,令所述电连接器100在对接方向上整体长度缩短。 定义所述舌板部上露出所述第一接触部211和第二接触部221的部分为对接部14。
[0031] 参阅图8和图9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固定在电路板200上后整体安装在电子 设备300壳体内。通过螺丝穿过定位孔50和让位孔201将所述电连接器100与电路板200 固定在电子设备300壳体内。所述电子设备300上设有与所述电连接器100配合的安装部 301及设于安装部301上的对接孔302。通过对接连接器进入所述电子设备300的对接孔 302内实现电性导通。所述绝缘本体1的对接部14进入所述对接孔302内,通过所述电子 设备300的壳体保护所述对接部14。参阅图9所示,所述金属外壳5和遮蔽壳体4的前端 缘位于所述电子设备300的安装部301的后端缘之后,即所述金属外壳5和所述遮蔽壳体4 未进入所述安装部301的对接孔302内部。如此设置,所述电连接器100安装在所述电子 设备300中后在对接方向上所占用的长度缩短,以便于其他零件的布局安装,从而利于电 子产品的小型化和薄型化。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方便,制程简单,便于量产。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 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并安装于具有对接孔的电子设备上且通过对 接孔与对接连接器导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下表面的第一端子 和第二端子以及套设于绝缘本体外部的遮蔽壳体,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具有第一 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支撑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舌板部,其 特征在于:所述舌板部具有露出于所述遮蔽壳体的前端缘的露出部分,使得所述电连接器 的舌板部的露出部分收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对接孔内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未进入所述电子设备的 对接孔内。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焊接于所述遮蔽 壳体上的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和遮蔽壳体的前端口齐平,且未进入所述电子设备的对 接孔内。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部具有完全露出所述第一接 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对接部,所述露出部分为对接部。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固持所述第一端子 的第一绝缘本体和固持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绝缘本体及夹持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 绝缘本体之间的加强件,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具有第一基座和自第一基座向前延伸形成的第 一舌板,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具有第二基座和自第二基座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二舌板,所述第 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两侧分别开设上下贯通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加强件两侧具 有上下贯通的第三固定孔,所述电连接器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孔、第 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而固定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第二绝缘本体和加强件。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包覆于所述遮蔽 壳体外的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焊接在所述遮蔽壳体上而形成有八个焊接点,所述八个 焊接点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焊接点其中四个设置成在左右方向上成一直线,另四个分为 两组前后设置。7. -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电连接器、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及安装该 电连接器和电路板的电子设备,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下表面的第 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以及套设于绝缘本体外部的遮蔽壳体,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具 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支撑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舌板 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安装所述电连接器的安装部及设于安装部上的对接孔,所述电连接 器通过所述对接孔与对接连接器导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部具有露出于所述遮蔽壳体 的前端缘的露出部分,所述舌板部的露出部分收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对接孔部,所述电连 接器其他部分暴露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安装部外。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焊接于所述 遮蔽壳体上的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和遮蔽壳体的前端口齐平,且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 安装部的后端。9.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 遮蔽壳体及焊接于所述遮蔽壳体上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焊接在遮蔽壳 体上形成八个焊接点,所述八个焊接点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焊接点其中四个设置成在左 右方向上成一直线,另四个分为两组前后设置。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八个焊接点分为左右两组,分别 呈T型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并安装于具有对接孔的电子设备上且通过对接孔与对接连接器导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下表面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以及套设于绝缘本体外部的遮蔽壳体,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支撑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舌板部,所述舌板部具有露出于所述遮蔽壳体的前端缘的露出部分,使得所述电连接器的舌板部的露出部分收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对接孔内部。如此设置,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中后在对接方向上所占用的长度缩短,以便于其他零件的布局安装,从而利于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薄型化。
【IPC分类】H01R12/71, H01R13/40, H01R13/6581
【公开号】CN105375157
【申请号】CN201510667551
【发明人】郭敬杰, 张彩云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