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及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8252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驱动装置及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及采用该驱动装置的床。
【背景技术】
[0002]授权公告号为CN10239529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能通过电机调节的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主要包括第一支承件、第二支承件和设置在二者之间的第三支承件,第二支承件铰接地并且能绕一水平的摆动轴线摆动地与第三支承件连接,为了使第二支承件和第三支承件相对于彼此和相对于第一支承件摆动,该支承装置还设有电机式的驱动装置,该电机式的驱动装置具有滑动件,该滑动件能沿一直线方向往复移动,滑动件抗移动地与丝杠螺母连接,丝杠螺母抗旋转地并且沿轴向方向能运动地设置在丝杠上,丝杠通过蜗杆传动装置与电机处于旋转驱动连接,根据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以及由此还有丝杠的旋转方向,丝杠螺母以及滑动件往复移动。该方案中,电机式的驱动装置电机转动时,通过带动蜗杆传动装置传动进而带动丝杠轴向转动,丝杠轴向转动又带动丝杠螺母沿丝杠轴向滑动进而带动滑动件往复移动以达到动力输出的目的。
[0003]上述方案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使用需求,但是该结构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丝杠在其轴向方向上是固定设置、丝杠螺母抗旋转地并且沿轴向方向能运动地设置在丝杠上,滑动件处在丝杠的一端,丝杠螺母再通过连接部件与滑动件建立连接关系形成一个共同沿丝杠轴向移动的整体,丝杠螺母沿丝杠轴向往复运动带动滑动件往复移动进而推动第二支承件相对第三支承件摆动,这就使得滑动件和连接件所形成的整体的整体长度较长、体积较为庞大,加之丝杠本身的长度较长,那么整个驱动装置的体积就很大,结构不紧凑,需要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第二、由于滑动件和连接件所形成的整体的长度较长,其与驱动装置壳体和丝杠之间应当有足够的接触部位以便于驱动装置壳体和丝杠对滑动件和连接件进行支撑,而在运动的过程中,在这些接触部位处势必会产生较多的摩擦,从而消耗电机的很大一部分功率,那么这就需要电机提供较大的输出功率,造成驱动装置的传动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的驱动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驱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电机、蜗轮蜗杆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包括蜗杆和蜗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丝杆以及滑块,所述蜗杆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蜗轮与第一斜齿轮连接,所述蜗轮转动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套设在丝杆上并与之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斜齿轮在其轴向方向上相对壳体位置固定,所述滑块与机壳滑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滑块固定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两端各通过一个轴承安装在壳体内。第二斜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内,一方面便于安装和便于第二斜齿轮转动,另一方面,由于第二斜齿轮的两端各通过一个轴承安装在壳体内,第二斜齿轮比较稳定,不会发生晃动或者摆动的情况。
[0007]作为优选,所述蜗轮和第一斜齿轮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蜗轮和第一斜齿轮上均设有用于使连接轴穿过的通孔,所述连接轴穿过蜗轮上的通孔和第一斜齿轮上的通孔将所述蜗轮与第一斜齿轮连接,所述通孔为非回转孔,所述连接轴位于通孔中的部分为与通孔形状匹配的非回转结构。该结构中,通孔采用诸如方形孔、多边形孔以及椭圆形孔、扁平孔等非回转孔结构,将连接轴整体或者至少其位于通孔中的部分设计成与通孔匹配的非回转结构,这样蜗轮和第一斜齿轮在圆周方向上可以相对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08]作为优选,所述蜗杆的中心线与所述丝杆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一斜齿轮的中心线和第二斜齿轮的中心线垂直。这种结构使得电机的动力输出为平行输出,可以使电机的长度方向与壳体的长度方向一致,使壳体可以保持在最小的宽度,而且电机的布置也更加合理。
[0009]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为六角孔,相应的,连接轴整体或者至少其位于通孔中的部分的截面为六边形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下壳和电机箱,所述上壳和下壳扣合,所述电机箱设于下壳上,所述电机和蜗轮蜗杆组件均位于电机箱内,所述传动组件位于上壳和下壳之间。制造、组装方便。
[0011]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两个壳体,两个壳体相对设置,每个壳体均安装有一个电机、一组蜗轮蜗杆组件和两组传动组件;
[0012]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丝杆以及滑块,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第二斜齿轮套设在丝杆上并与之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斜齿轮在其轴向方向上相对其所在的壳体位置固定,所述滑块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滑块固定连接;
[0013]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包括蜗杆和蜗轮,所述蜗轮安装于壳体并可轴向转动,所述蜗杆设在电机的输出端并与蜗轮啮合,所述蜗轮与该蜗轮所在壳体的一个第一斜齿轮连接且所述蜗轮转动带动该第一斜齿轮转动;
[0014]每个壳体的蜗轮和/或与蜗轮连接的第一斜齿轮与另一壳体内的另一个第一斜齿轮通过连接轴连接,蜗轮转动带动与之通过连接轴连接的第一斜齿轮转动。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斜齿轮上设有用于使连接轴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为非回转孔,所述连接轴位于通孔中的部分为非回转结构。
[0016]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了上述驱动装置的床。可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床的全部或者局部部件运动以达到使床整体或者局部倾斜、升降。
[0017]有益效果: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后,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在结构上更为紧凑,在保证滑块的行程的前提下使得自身的体积最小,并且自身所需要克服的摩擦力也最小,具有功耗小、传动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上壳);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0021]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0022]图4为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壳体的俯视图;
[0027]图9为图8中C-C处的剖视图;
[0028]图10为图8中D-D处的剖视图;
[0029]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一:
[0033]如图1至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一,该驱动装置主要包括壳体,在壳体内安装有电机2、蜗轮蜗杆组件和传动组件。其中,壳体由上壳11、下壳12和电机箱13组成,上壳11和下壳12扣合并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紧固连接,在上壳11和下壳12之间形成一个腔体,传动组件位于上壳11和下壳12之间形成的腔体内,电机箱13设在下壳12上背离上壳11的一侧,电机2和蜗轮蜗杆组件均位于电机箱13内。
[0034]蜗轮蜗杆组件主要由蜗杆7和蜗轮3组成,蜗杆7安装在电机2的输出端,蜗轮3的两端各通过一个轴承8安装在电机箱13内,由此蜗轮3可轴向转动,蜗杆7与蜗轮3啮入口 ο
[0035]传动组件主要由第一斜齿轮4、第二斜齿轮5、丝杆6和滑块10组成,第一斜齿轮4、第二斜齿轮5的两端均通过一个位置固定的轴承8安装在上壳11和下壳12之间形成的腔体内,由此第一斜齿轮4和第二斜齿轮5可旋转、第一斜齿轮4和第二斜齿轮5轴向方向上相对壳体固定,第一斜齿轮4与第二斜齿轮5啮合,在第二斜齿轮5的中心设有螺纹孔,丝杆6穿过螺纹孔使第二斜齿轮5套设在丝杆6上,并使丝杆6与第二斜齿轮5螺纹配合,滑块10滑动连接在上壳11和下壳12之间,丝杆6的端部与滑块10固定连接。
[0036]该实施例中,第一斜齿轮4与蜗轮3同轴,使用时二者之间通过一根连接轴连接以使二者在圆周方向上相对固定,转动时二者同步转动。具体的,蜗轮3和第一斜齿轮4上均设有用于使连接轴穿过的通孔9,连接轴穿过蜗轮3上的通孔9和第一斜齿轮4上的通孔9将蜗轮3与第一斜齿轮4连接,其中,通孔9为六角孔,连接轴位于通孔9中的部分为横截面为六边形的六棱柱结构。当然,除上述结构以外,第一斜齿轮4与蜗轮3也可以采用焊接或者做成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0037]该实施例中,优选蜗杆7的中心线平行于丝杆6的中心线,第一斜齿轮4的中心线垂直于第二斜齿轮5的中心线。
[0038]该驱动装置在工作时,通过电机2转动带动蜗轮3转动,由于蜗轮3与第一斜齿轮4在圆周方向上相对固定,因此第一斜齿轮4随蜗轮3同步转动,第一斜齿轮4转动再带动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