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式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711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整合式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整合式散热装置,尤指应用于散热之整合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现行电子设备逐渐以轻薄作为标榜之诉求,故各项元件皆须随之缩小其尺寸,但电子设备之尺寸缩小伴随而来产生的热变成电子设备与系统改善性能的主要障碍。所以业界为了有效解决电子设备内的元件散热问题,便分别提出具有导热效能较佳的均温板(Vapor chamber)及热管(Heat pipe),以有效解决现阶段的散热问题。

均温板(Vapor chamber)呈矩型状之壳体(或板体),其壳体内部腔室内壁面设置毛细结构,且该壳体内部填充有工作液体,并令该壳体的一侧(即蒸发区)贴设在一发热元件(如中央处理器、南北桥晶片、电晶体、MCU或其他电子元件等)上吸附该发热元件所产生之热量,使液态之工作液体于该壳体之蒸发区产生蒸发转换为汽态,将热量传导至该壳体之冷凝区,该汽态之工作液体于冷凝区受冷却后冷凝为液态,该液态之工作液体再透过重力或毛细结构回流至蒸发区继续汽液循环,以有效达到均温散热之效果。

热管(Heat pipe)的原理与理论架构与均温板相同,主要是在圆管口径的热管内之中空部分填入金属粉末(或是置入编织网状的毛细或设置沟槽或复合毛细),并透过烧结之方式于该热管之内壁形成一环状的毛细结构,其后将该热管抽真空并填充工作液体,最后封闭以形成热管结构。当工作液体由蒸发部受热蒸发后扩散至该冷凝端,并该工作液体于该蒸发部为汽态,由该蒸发部离开后向该冷凝端扩散时逐步受冷却冷凝转换为液态,并且再透过毛细结构回流至该蒸发部。

比较均温板与热管两者只有热传导的方式不同,均温板的热传导方式是二维的,是面的热传导方式(主要大面积的均温效果);然而热管的热传导方式是一维的热传导方式(主要为热的远端传导)。

故现今的电子元件仅配合单一的热管或均温板已不敷使用,因此,如何将热管与均温板结合在一起使用使其同时具有均温及远端导热或散热,以期大幅提升热传导之效率,而有效解决高功率电子元件之散热问题,是目前业者所需改进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有效解决上述之问题,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提供一第二壳体经由复数第一热管分别连接复数第三壳体,并由至少一第一壳体经由至少一第二热管贯穿第二壳体连接至对应的第三壳体,以使该第三壳体内的工作流体分别经由连接的第一热管流到该第二壳体散热及由第二热管流到该第一壳体散热的整合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该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上方,该第二壳体位于该第三壳体上方,该第三壳体分别经由一第一热管连接在该第二壳体下方及由一第二热管连接在该第一壳体下方,以使该第三壳体内的工作流体受热蒸发经由第一、二热管分别流至该第二壳体及第一壳体中散热后,从第一、二壳体藉由重力及毛细力回流至每一第三壳体的整合式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达到较佳的散热效率的整合式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增加散热面积散热的整合式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第一管壁内表面设有复数第一凸肋与复数第一沟槽,第二管壁内表面设有复数第二凸肋与复数第二沟槽,该第一、二热管毛细结构形成在各自的凸肋与沟槽上,藉此增加热管毛细结构的面积,以提升热管通道内的毛细通道。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合式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壳体,界定一第一壳体腔室,且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孔连通该第一壳体腔室,该第一壳体腔室内具有一第一壳体毛细结构,该第一壳体腔室具有一内壁顶侧间隔相对该第一开孔;一第二壳体,界定一第二壳体腔室,且具有至少一第二开孔及复数第三开孔,该第二开孔与该第三开孔连通该第二壳体腔室,该第二壳体腔室内具有一第二壳体毛细结构;复数第三壳体,该每一第三壳体界定一第三壳体腔室,且设有至少一第四开孔连通该第三壳体腔室,该第三壳体腔室内具有一工作流体与一第三壳体毛细结构,该第三壳体腔室具有一内壁底侧间隔相对该第四开孔;复数第一热管,该每一第一热管具有一第一热管通道,该第一热管的两端分别插接相对该第三开孔、第四开孔,该第一热管通道分别连通该第二、三壳体腔室,一第一热管毛细结构设于该第一热管通道内且分别连接该第二壳体毛细结构及 该第三壳体毛细结构;及至少一第二热管,具有一第二热管通道,该第二热管的一端插接相对该第一开孔,其另一端则贯穿该第二开孔与相对该第二开孔的一第一热管通道至对应的一第三壳体腔室内,该第二热管通道分别连通对应该第一壳体腔室与该一第三壳体腔室,一第二热管毛细结构设于该第二热管通道内且分别连接该第一壳体毛细结构及对应的一第三壳体毛细结构。

该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外顶面界定一散热面积,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外顶面界定一散热面积,该每一第三壳体具有一第三外底面界定一吸热面积,该第一壳体的散热面积大于或等于任一第三壳体的吸热面积,该第二壳体的散热面积大于任一第三壳体的吸热面积。

该每一第一热管具有一第一管壁及一第一延伸部形成一第一开放端与一第二延伸部形成一第二开放端,该第一热管通道及该第一热管毛细结构设在该第一管壁内且位于该第一开放端及该第二开放端之间。

该第二热管具有一第二管壁及一第三延伸部形成一第三开放端与一第四延伸部形成一第四开放端,该第二热管通道及该第二热管毛细结构设在该第二管壁内且位于该第三开放端及该第四开放端之间。

该第一延伸部从对应的该第三开孔延伸进入该第二壳体腔室内,使该第一开放端抵接该第二壳体腔室内的一内壁顶侧,该第二延伸部从对应该第四开孔延伸进入该第三壳体腔室内,使该第二开放端抵接该第三壳体腔室内的内壁底侧。

该第三延伸部从对应的该第一开孔延伸进入该第一壳体腔室内,使该第三开放端抵接该第一壳体腔室内的内壁顶侧,该第四延伸部从该第二开孔延伸进入对应的一第一热管通道至该第三壳体腔室内,使该第四开放端抵接该第三壳体腔室内的内壁底侧。

该第一热管毛细结构经由该第一开放端及第二开放端连接该第二壳体毛细结构及该第三壳体毛细结构。

该第二热管毛细结构经由该第三开放端及第四开放端连接该第一壳体毛细结构及该第三壳体毛细结构。

该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分别设有一第一贯穿口及第二贯穿口贯穿该第一管壁,该第一热管通道经由该第一贯穿口及该第二贯穿口连通该第二壳体腔室及该第三壳体腔室。

该第三延伸部及第四延伸部分别设有一第三贯穿口及第四贯穿口贯穿该第二管壁,该第二热管通道经由该第三贯穿口及该第四贯穿口连通该第一壳体腔室及该第三壳体腔室。

该第一管壁具有一第一内表面面对该第一热管通道,该第一热管毛细结构形成在该第一内表面上,该第一内表面设有复数第一凸肋间隔设置,且该第一凸肋彼此间具有一第一沟槽,该第一凸肋及该第一沟槽交错设置且沿着该第一热管的一长方向延伸。

该第二管壁具有一第二内表面面对该第二热管通道,该第二热管毛细结构形成在该第二内表面上,该第二内表面设有复数第二凸肋间隔设置,且该第二凸肋彼此间具有一第二沟槽,该第二凸肋及该第二沟槽交错设置且沿着该第二热管的一长方向延伸。

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及该第三壳体为均温板或平板式均温热管。

该每一第一热管的管径大于该第二热管的管径。

前述第二热管更具有至少一支撑体,该支撑体设于该第二热管通道内,且该支撑体的一端抵接对应该第一壳体腔室内的内壁顶侧,其另一端抵接对应的一第三壳体腔室内的内壁底侧。

该支撑体设有一毛细结构,该毛细结构细形成在该支撑体的外周侧上。

该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部分及至少一第二部分从该第一部分的至少一侧边一体向外延伸形成,该第一开孔开设贯穿在该第一壳体的第一部分上,该第二部分设有至少一第五开孔,该第五开孔开设贯穿在该第一壳体的第二部分上,至少一第三热管的两端分别插接连通相对该第五开孔与对应其中一第三壳体的第四开孔。

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一部分及至少一第二部分从该第一部分的至少一侧边一体向外延伸形成,其中至少二第三开孔开设贯穿在该第二壳体的第一部分上,而至少一第三开孔开设贯穿在该第二壳体的第二部分上,且至少一第一热管的两端分别插接相对该至少一第三开孔与对应至少一第三壳体的第四开孔,并该至少一第一热管的第一热管毛细结构分别连接对应该第二壳体的第二部分内的第二壳体毛细结构与对应该至少一第三壳体的第三壳体毛细结构。

【附图说明】

下列图式之目的在于使本实用新型能更容易被理解,于本文中会详加描述该些图式,并使其构成具体实施例的一部份。透过本文中之具体实施例并参考相对应的图式,俾以详细解说本实用新型之具体实施例,并用以阐述实用新型之作用原理。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二热管另一实施的俯视局部示意;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二热管另一实施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实施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A为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11B为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局部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第一壳体…11

第一壳体腔室…111

内壁顶侧…1111

第一外顶面…112

第一外底面…113

第一开孔…114

第一壳体毛细结构…115

第一部分…116

第二部分…117

第五开孔118

第二壳体…12

第二壳体腔室…121

内壁顶侧…1211

第二外顶面…122

第二外底面…123

第二开孔…124

第三开孔…125

第二壳体毛细结构…126

第一部分…127

第二部分…128

第三壳体…13

第三壳体腔室…131

内壁底侧…1311

第三外顶面…132

第三外底面…133

第四开孔…134

工作流体…135

第三壳体毛细结构…136

第一热管…14

第一管壁…141

第一内表面…1411

第一凸肋…1412

第一沟槽…1413

第一延伸部…142

第一开放端…1421

第一贯穿口…1422

第二延伸部…143

第二开放端…1431

第二贯穿口…1432

第一热管通道…144

第一热管毛细结构…145

第二热管…15

第二管壁…151

第二内表面…1511

第二凸肋…1512

第二沟槽…1513

第三延伸部…152

第三开放端…1521

第三贯穿口…1522

第四延伸部…153

第四开放端…1531

第四贯穿口…1532

第二热管通道…154

第二热管毛细结构…155

支撑体…16

毛细结构…161

第三热管…17

第三管壁…171

第五延伸部…172

第五开放端…1721

第五贯穿口…1722

第六延伸部…173

第六开放端…1731

第六贯穿口…1732

第三热管通道…174

第三热管毛细结构…175

散热器…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之实施例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合式散热装置,请参阅图1A、图1B、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与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整合式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壳体11、一第二壳体12、复数第三壳体13、复数第一热管14及至少一第二热管15,该第一壳体11在本实施例表示一个第一壳体11位于该第二壳体12上方,该第三壳体13在本实施表示两个第三壳体13位于该第二壳体12的下方且成左右排列设置。该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及该第二壳体12较佳由导热性佳的金属例如金、银、铜或其合金及金属所制成。该第一、二壳体11、12及该第二壳体12具体实施为均温板或平板式均温热管。在其他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壳体11的数量不局限于上述一个,也可为独立分开两个以上,如图5所示,两个第一壳体11位于该第二壳体12上方,且间隔该第二壳体12对应下方的两个第三壳体13,且两个第一壳体11各自经由一根第二热管15贯穿该第二壳体12连接至对应两个第三壳体13上。

该第一壳体11具有一第一壳体腔室111、一第一外底面113、第一外顶面112及至少第一开孔114,该第一开孔114在本实施例表示两个第一开孔114开设贯穿在该第一壳体11的第一外底面113上且连通该第一壳体腔室111,该第一壳体腔室111内设有一第一壳体毛细结构115及一内壁顶侧1111,该第一壳体毛细结构115设于该第一壳体腔室111的内壁上,该第一壳体腔室111的内壁顶侧1111间隔相对该第一开孔114。该第一外顶面112作为散热使用且界定一散热面积,该第一壳体11的散热面积为该第一外顶面112的表面积,例如本图中所示该第一外顶面112为长方形其表面积为第一外顶面112的长×宽。在另一实施,该第一外顶面112若为圆形,则其表面积为第一外顶面112的半径平方×3.14。

前述第二壳体12具有一第二壳体腔室121、一第二外底面123、一第二外顶面122、至少一第二开孔124及复数第三开孔125,该第二外顶面122面对该第一壳体11的第一外底面113,该第二开孔124在本实施例表示两个第二开孔124开设贯穿在该第二壳体12的第二外顶面122上且连通该第二壳体腔室121,该 第三开孔125在本实施例表示两个第三开孔125相对前述两个第二开孔124,且该第三开孔125开设贯穿该第二壳体12的第二外底面123上且连通该第二壳体腔室121。并前述第二壳体腔室121内设有一第二壳体毛细结构126,该第二壳体毛细结构126设于该第二壳体腔室121的内壁上。该第二外顶面122作为散热使用且界定一散热面积,该第二壳体12的散热面积为该第二外顶面122的表面积,例如本图中所示该第二外顶面122为长方形其表面积为第二外顶面122的长×宽。在另一实施,该第二外顶面122若为圆形,则其表面积为第二外顶面122的半径平方×3.14。其中前述第二开孔124的孔径等于相对前述第一开孔114的孔径,且该第二开孔124的孔径小于该第三开孔125的孔径。

而该每一第三壳体13具有一第三壳体腔室131、一第三外底面133、一第三外顶面132及至少一第四开孔134,该第三外顶面132面对该第二壳体12的第二外底面123,该第四开孔134开设贯穿在该第三外顶面132上且连通该第三壳体腔室131,该第三壳体腔室131内具有一工作流体135(如纯水、醇类或酮类)及一第三壳体毛细结构136设于该第三壳体腔室131的内壁上,并该第三壳体腔室131具有一内壁底侧1311间隔相对该第四开孔134。该每一第三壳体13分别经由前述第一热管14连接该第二壳体12,以使该第三壳体腔室131分别藉由各自连接的第一热管14连通到该第一壳体11的第一壳体腔室111。该第三外底面133在本图中表示为朝下凸出的表面,且作为一吸热使用并界定一吸热面积,该吸热面积为该第三外底面133的表面积,例如本图中所示该第三外底面133为长方形其表面积为第三外底面133的长×宽。在另一实施,该第三外底面133若为圆形,则其表面积为第三外底面133的半径平方×3.14。其中前述第四开孔134的孔径等于相对前述第三开孔125的孔径,且该第四开孔134的孔径大于该第一、二开孔114、124的孔径。

在一较佳实施,该第一壳体11的散热面积大于或等于任一第三壳体13的吸热面积,该第二壳体12的散热面积大于任一第三壳体13的吸热面积。在另一较佳实施,该第二壳体12的散热面积大于该第三壳体13的吸热面积的总和。

前述每一第一热管14具有一第一管壁141、一第一延伸部142形成一第一开放端1421与一第二延伸部143形成一第二开放端1431,该第一管壁141内设有一第一热管通道144及一第一热管毛细结构145设于第一热管通道144内且位 在该第一开放端1421与第二开放端1431之间,且该第一、二开放端1421、1431分别位于该第一热管14的两端(即前端与末端)。并该第一热管14的两端分别插接相对该第二壳体12的该第三开孔125与第三壳体13的该第四开孔134,换言之,就是该第一热管14的第一延伸部142从对应的第三开孔125延伸进入该第二壳体腔室121内,使该第一开放端1421抵接该第二壳体腔室121内的一内壁顶侧1211,进而令在第一开放端1421的第一热管毛细结构145连接接触该第二壳体腔室121内的内壁顶侧1211上的第二壳体毛细结构126。

另外,该第一热管14的第二延伸部143从对应该第四开孔134延伸进入该第三壳体腔室131内,使该第二开放端1431抵接该第三壳体腔室131内的内壁底侧1311,进而令在第二开放端1431的该第一热管毛细结构145连接接触该第三壳体腔室131内的内壁底侧1311上的第三壳体毛细结构136。并在该第一热管14的第一延伸部142及第二延伸部143上分别设有一第一贯穿口1422及第二贯穿口1432贯穿该第一管壁141,该第一热管通道144经由该第一贯穿口1422及该第二贯穿口1432连通该第二壳体腔室121及该第三壳体腔室131。

在一实施,如图3所示该第一热管14的第一管壁141具有一第一内表面1411面对该第一热管通道144,该第一内表面1411为平整的内环面,该第一热管毛细结构145设置在该第一内表面1411上。然而,在另一替换实施如图4A及图4B所示,该第一内表面1411设有复数第一凸肋1412间隔设置,且该第一凸肋1412彼此间具有一第一沟槽1413,该第一凸肋1412及该第一沟槽1413交错设置且沿着该第一热管14的一长方向延伸,该第一热管毛细结构145形成在该第一凸肋1412及该该第一沟槽1413上,藉此增加第一热管毛细结构145的面积。

而前述第二热管15在本实施例表示2根第二热管15的各一端连接第一壳体11,其各另一端贯穿该第二壳体12且穿设对应的第一热管腔室至对应的第三壳体腔室131内,以与对应的第三壳体13相连接。并每一第二热管15具有一第二管壁151、一第三延伸部152形成一第三开放端1521与一第四延伸部153形成一第四开放端1531,该第二管壁151内设有一第二热管通道154及一第二热管毛细结构155设于该第二热管通道154内且位在该第三开放端1521与第四开放端1531之间,且该第三、四开放端分别位于该第二热管15的两端(即前端与末端)。并该每一第二热管15的一端插接相对该第一壳体11的第一开孔114,其另 一端则贯穿该第二壳体12的第二开孔124与相对第二开孔124的一第一热管通道144至对应的一第三壳体腔室131内,换言之,就是该第二热管15的第三延伸部152从对应的第一开孔114延伸进入该第一壳体腔室111内,使该第三开放端1521抵接该第一壳体腔室111内的一内壁顶侧1111,进而令在第三开放端1521的第二热管毛细结构155连接接触该第一壳体腔室111内的内壁顶侧1111上的第一壳体毛细结构115。

另外,该每一第二热管15的第四延伸部153从对应该第二开孔124延伸进入对应的第一热管通道144至该第三壳体腔室131内,使该第四开放端1531抵接该第三壳体腔室131内的内壁底侧1311,进而令在第四开放端1531的该第二热管毛细结构155连接接触该第三壳体腔室131内的内壁底侧1311上的第三壳体毛细结构136。并在该第二热管15的第三延伸部152及第四延伸部153上分别设有一第三贯穿口1522及第四贯穿口1532贯穿该第二管壁151,该第二热管通道154经由该第三贯穿口1522及该第四贯穿口1532连通该第一壳体腔室111及该第三壳体腔室131。

再者,还可透过该第一热管14的两端分别抵接对应该第二壳体12的内壁顶侧1211与第三壳体13的内壁底侧1311以及第二热管15的两端分别抵接对应该第一壳体11的内壁顶侧1111与第三壳体13的内壁底侧1311的结构设计来达到支撑第一、二、三壳体腔室111、121、131,以取代已知均温板内的支撑结构,藉以有效达到节省成本的效果。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二壳体12上方表示只有一层第一壳体11,但并不局限于。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上方也可设计为多层第一壳体11,亦即前述第一壳体11可透过该第二热管15向上间隔层叠形成多层第一壳体11,例如该第二壳体12上方设有二层第一壳体11,其中位于第二壳体12上方的第一层的第一壳体11透过一第二热管15贯穿该第二壳体12通过第一热管通道144内抵接至对应的第三壳体腔室131内的内壁底侧1311,第二层(即最上层)的第一壳体11则透过另一第二热管15贯穿位于下方第一层的第一壳体11通过第一层的第一壳体腔室111内抵接至对应的第三壳体腔室131内的内壁底侧1311。

在一实施,如图3所示该第二热管15的第二管壁151具有一第二内表面1511面对该第二热管通道154,该第二内表面1511为平整的内环面,该第二热管毛 细结构155设置在该第二内表面1511上。然而,在另一替换实施如图4A及图4B所示,该第二内表面1511设有复数第二凸肋1512间隔设置,且该第二凸肋1512彼此间具有一第二沟槽1513,该第二凸肋1512及该第二沟槽1513交错设置且沿着该第二热管15的一长方向延伸,该第二热管毛细结构155形成在该第二凸肋1512及该第二沟槽1513上,藉此增加第二热管毛细结构155的面积。

其中前述第一、二、三壳体毛细结构115、126、136及第一、二热管毛细结构145、155例如为烧结金属粉末体或网目编织体或沟槽或束股纤维等,为具有多孔隙的结构能提供毛细力驱动该工作流体135流动。并该每一第一热管14的管径(或截面积)大于该每一第二热管15的管径(或截面积)。

所以当该第三壳体13的第三外底面133分别接触一发热源(例如CPU、MCU、图形处理器等等)时,每一发热源的热量透过每一第三外底面133传递到每一第三壳体腔室131内,在第三壳体腔室131内的工作流体135受热转换成蒸发工作流体135,其中一部分的蒸发工作流体135会通过第一热管通道144从该第一贯穿口1422流至第二壳体腔室121内,待部分的蒸发工作流体135于第二壳体腔室121内冷凝转换成液体工作流体135后,该第二壳体腔室121其内第二壳体毛细结构126上的液体工作流体135便藉由该第一开放端1421的第一热管毛细结构145的毛细力及重力回流至第二开放端1431,然后藉由第一热管毛细结构145与第三壳体毛细结构136连接接触而回流至第三壳体腔室131内,同时另一部分的蒸发工作流体135会通过第二热管通道154从该第三贯穿口1522流至第一壳体腔室111内,待部分的蒸发工作流体135于第一壳体腔室111内冷凝转换成液体工作流体135后,该第一壳体腔室111其内第一壳体毛细结构115上的液体工作流体135便藉由该第三开放端1521的第二热管毛细结构155的毛细力及重力回流至第四开放端1531,然后藉由第二热管毛细结构155与第三壳体毛细结构136连接接触而回流至第三壳体腔室131内继续汽液循环,藉以有效达到散热效率佳的效果。

续参图6所示,该第一、二壳体11、12的第一、二外顶面112、122上选择设有一散热单元例如为散热器21或风扇或散热器21与风扇的组合,在一较佳实施表示设有一散热器21。由于散热器21具有复数鳍片以增加跟空气接触的面积,以使第一、二外顶面112、122上的热量可以透过散热器21快速散热。

藉由以上的设置,使复数个第三壳体13内的工作流体135分别经由各自连接的第一热管14流到该第二壳体12及各自连接的第二热管15流到该第一壳体11,然后藉由第一壳体11的第一外顶面112与第二壳体12的第二外顶面122散热,最后从第一壳体11藉由重力及毛细力通过每一第二热管15回流至每一第三壳体13及从第二壳体12藉由重力及毛细力通过每一第一热管14回流至每一第三壳体13,因为重力及毛细力的双重作用使得工作流体135的回流速度加快,汽液循环的效率提升,散热效率随之上升。另一方面,因为前述第一、二外顶面112、122的散热面积大于任一第三壳体13的第三外底面133的吸热面积,或该第三壳体13的吸热面积的总和,所以该第三壳体13的工作流体135分别流到第一、二壳体11、12汇集后,藉由该第一、二壳体11、12的大散热面积散热,进而提升热交换效率。

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局部剖面示意图。该本实施例的结构及连结关系及其功效大致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赘述,两者差异处在于:前述每一第二热管15更具有至少一支撑体16,该支撑体16设于该第二热管通道154内,且该支撑体16的一端抵接对应该第一壳体腔室111内的内壁顶侧1111,其另一端抵接对应的第三壳体腔室131内的内壁底侧1311。所以除了透过第二热管15的两端分别抵接对应该第一壳体11的内壁顶侧1111与第三壳体13的内壁底侧1311的结构支撑该第一壳体腔室111外,且还能透过该支撑体16来支撑该第一壳体腔室111,藉以达到双重支撑的效果,进而有效达到增加支撑强度的效果。

另外,该支撑体16设有一毛细结构161,该支撑体16在本实施例表示为一金属柱(如铜柱)外周侧上形成有该毛细结构161,该毛细结构161例如为一烧结粉末体或网目编织或沟槽或前述的组合,且该支撑体16的毛细结构161分别连接接触第一壳体毛细结构115与第三壳体毛细结构136,使该第一壳体毛细结构115上的液体工作流体135除了藉由第二热管毛细结构155的毛细力及重力回流至第三壳体腔室131内外,还能透过该支撑体16外周表面的烧结粉末体的毛细力及重力回流至第三壳体腔室131内,藉此有效加速液体工作流体135的回流速度的效果。并于具体实施时,该支撑体16不局限于上述金属柱,该支撑体16也可设计为一利用粉末冶金烧结方式成型的支撑体。

请参阅图8A、图9A,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之立体分解与组合示意图,并辅以参阅图8B、图9B。该本实施例的结构及连结关系及其功效大致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赘述,两者差异处在于:前述第一壳体11具有一第一部分116及至少一第二部分117从该第一部分116的至少一侧边一体向外延伸形成,该第一壳体11的第一部分116位于该第二壳体12的正上方处,且该第一壳体11的第一部分116与第二部分117共同界定前述第一壳体腔室111。该第二部分117在本实施例从该第一部分116的一侧边朝远离该第一部分116方向呈水平向外延伸构成一呈L字形状的第一壳体11。在替代实施例,该第二部分117可为复数个第二部分117如2个第二部分117从该第一部分116的同一侧边朝同一方向向外延伸构成一呈U字形状的第一壳体11,或是2个第二部分117从该第一部分116的两相对侧边分别朝不同方向向外延伸构成一大致呈Z字形状的第一壳体11,或是其他几何形状的第一壳体11。

前述两个第一开孔114在本实施表示开设贯穿在该第一壳体11的第一部分116其上第一外底面113上且连通该第一壳体腔室111,该第二部分117设有至少一第五开孔118,该第五开孔118开设贯穿在该第一壳体11的第二部分117上的第一外底面113上且连通该第一壳体腔室111。并该第三壳体13在本实施例表示为三个第三壳体13,其中两个第三壳体13位于该第二壳体12的正下方处,最后一个第三壳体13则位于第一壳体11的第二部分117的下方处。

另外,前述整合式散热装置更包括至少一第三热管17,该第三热管17具有一第三管壁171、一第五延伸部172形成一第五开放端1721与一第六延伸部173形成一第六开放端1731,该第三管壁171内设有一第三热管通道174及一第三热管毛细结构175设于第三热管通道174内且位在该第五开放端1721与第六开放端1731之间,且该第五、六开放端1721、1731分别位于该第三热管17的两端(即前端与末端)。并该第三热管17的两端分别插接连通相对该第一壳体11的第五开孔118与对应其中一第三壳体13(即前述最后一个第三壳体13)的第四开孔134,换言之,就是如图9B所示,该第三热管17的第五延伸部172从对应的第五开孔118延伸进入该第一壳体腔室111内,使该第五开放端1721抵接该第一壳体腔室111内的一内壁顶侧1111,进而令在第五开放端1721的第三热管毛细结构175连接接触该第一壳体腔室111内的内壁顶侧1111上的第一壳体毛细 结构115。

另外,该第三热管17的第六延伸部173从对应该第三壳体13(即前述最后一个第三壳体13)的第四开孔134延伸进入该第三壳体腔室131内,使该第六开放端1731抵接该第三壳体腔室131内的内壁底侧1311,进而令在第六开放端1731的该第三热管毛细结构175连接接触该第三壳体腔室131内的内壁底侧1311上的第三壳体毛细结构136。并在该第三热管17的第五延伸部172及第六延伸部173上分别设有一第五贯穿口1722及一第六贯穿口1732贯穿该第三管壁171,该第三热管通道174经由该第五贯穿口1722及该第六贯穿口1732连通该第一壳体腔室111及该第三壳体腔室131。

其中第三热管毛细结构175例如为烧结金属粉末体或网目编织体或沟槽或束股纤维等,为具有多孔隙的结构能提供毛细力驱动该工作流体135流动。

所以当第三壳体13(即前述最后一个第三壳体13)的第三外底面133接触对应的发热源(例如CPU、MC U、图形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等等)时,该发热源的热量透过该第三外底面133传递到第三壳体腔室131内,在第三壳体腔室131内的工作流体135受热转换成蒸发工作流体135,而该蒸发工作流体135会通过第三热管通道174从该第六贯穿口1732流至第一壳体腔室111内,待部分的蒸发工作流体135于第一壳体腔室111内冷凝转换成液体工作流体后,该第一壳体腔室111其内第一壳体毛细结构115上的液体工作流体便藉由该第五开放端1721的第三热管毛细结构175的毛细力及重力回流至第六开放端1731,然后藉由第三热管毛细结构175与第三壳体毛细结构136连接接触而回流至第三壳体腔室131内继续汽液循环,藉以有效达到散热效率佳的效果。

因此透过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11的第二部分117从该第一部分116的至少一侧边一体向外延伸的设计,使得可以事先根据发热源的多寡与多个发热源在不同位置来调整该第二部分117从该第一部分116一体向外延伸的长度与延伸出去的方向位置,使得于使用上可达到更便利多元化的应用。

请参阅图10A、图11A,为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之立体分解与剖面示意图,并辅以参阅图10B、图11B。该本实施例的结构及连结关系及其功效大致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赘述,两者差异处在于:前述第二壳体12具有一第一部分127及至少一第二部分128从该第一部分127的至少一侧边一体 向外延伸形成,该第二壳体12的第一部分127位于该第一壳体11下方处,且该第二壳体12的第一部分127与第二部分128共同界定前述第二壳体腔室121。该第二部分128在本实施例从该第一部分127的一侧边朝远离该第一部分127方向呈水平向外延伸构成一呈L字形状的第二壳体12。在替代实施例,该第二壳体12的第二部分128可为复数个第二部分128如2个第二部分128从该第一部分127的同一侧边朝同一方向向外延伸构成一呈U字形状的第二壳体12,或是2个第二部分128从该第一部分127的两相对侧边分别朝不同方向向外延伸构成一大致呈Z字形状的第二壳体12,或是其他形状的第二壳体12。

前述两个第三开孔125在本实施表示开设贯穿在该第二壳体12的第一部分127其上第二外底面123上且连通该第二壳体腔室121,而另一个第三开孔125则开设贯穿在该第二壳体12的第二部分128上。并该第三壳体13在本实施例表示为三个第三壳体13,其中两个第三壳体13位于该第二壳体12的第一部分127正下方处,最后一个第三壳体13则位于第二壳体12的第二部分128的下方处。另外,该第一热管14在本实施例表示为三根第一热管14,其中二根第一热管14的两端(即该第一、二开放端1421、1431)分别插接相对该第二壳体12的第一部分127其上两个第三开孔125与对应两个第三壳体13的第四开孔134,另一根第一热管14的两端分别插接相对该第二壳体12的第二部分128的第三开孔125与对应该第三壳体13(即最后一个第三壳体13)的第四开孔134。并另一根第一热管14的第一热管毛细结构145分别连接对应该第二壳体12的第二部分128内的第二壳体毛细结构126与对应该第三壳体13(即最后一个第三壳体13)的第三壳体毛细结构136。

透过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壳体12的第二部分128从该第一部分127的至少一侧边一体向外延伸的设计,使得可以事先根据发热源的多寡与多个发热源在不同位置来调整该第二部分128从该第一部分127一体向外延伸的长度与延伸出去的方向位置,使得于使用上可达到更便利多元化的应用。

惟以上所述者,仅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之实施例而已,举凡利用本实用新型上述之方法、形状、构造、装置所为之变化,皆应包含于本案之权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