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4926发布日期:2019-07-19 22:3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插件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导料装置。



背景技术:

插件机对pcb板进行插件时,送料剪切装置对料带上的元器件进行剪切和送料,插件头再将该元器件插装在pcb板的设定位置,从而完成插件工作。在送料剪切装置对料带进行剪切和送料的过程中,需要导料件对移动的料带进行导向,但移动的料带容易发生位置的偏移、跳动或翻转等现象,不便于料带的移动,也不便于送料剪切装置对料带进行准确地剪切和送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料装置,其结构简单,导料轨、前导料件和后导料件对料带进行引导,抵触感应机构对移动的料带进行抵触和感应,保证料带能够顺畅而稳定地移动,避免移动的料带出现摇摆、跳动或翻转的现象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料装置,其包括支撑架及装设于支撑架的导料盘,所述导料盘包括用于引导料带的移动方向的多个导料轨,每个导料轨内均装设有用于抵触并感应导料轨内的料带的抵触感应机构,所述导料轨内设置有前导料件和后导料件,所述抵触感应机构位于前导料件与后导料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抵触感应机构包括感应器、转动件、中间导料件及转动设置于导料轨内的抵触组件,所述转动件用于驱动抵触组件转动,所述抵触组件的一端用于将料带抵触于中间导料件,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抵触组件的另一端,所述中间导料件设置有用于供抵触组件的一端穿过的避让槽。

进一步地,所述抵触组件包括抵触件、转轴及感应片,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导料轨,所述抵触件装设于转轴的一端,所述感应片装设于转轴的另一端,所述抵触件用于将料带抵触于中间导料件,所述感应片用于触发感应器,所述避让槽用于供抵触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抵触件位于导料轨内,所述感应片位于导料轨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抵触组件还包括装设于导料轨的底壁的固定套,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固定套内,所述固定套位于抵触件与感应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装于固定套外,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抵触件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导料件包括与导料轨的一侧连接的连接部及连接于连接部的导料部,所述导料部呈圆弧状,所述导料部与导料轨的一侧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避让槽设置于导料部。

进一步地,所述前导料件位于导料轨的进料端,所述前导料件包括导料曲面及连接于导料曲面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用于将料带引导至中间导料件与抵触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盘的进料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料带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储料座,所述储料座位于导料盘的下方。

进一步地,多个导料轨分为左导料轨组和右导料轨组,所述左导料轨组与右导料轨组呈镜像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轨包括直进料段、斜导料段及直出料段,所述中间导料件装设于直进料段与斜导料段的转角处,所述后导料件装设于斜导料段与直出料段的转角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插件机在插件工作时,送料剪切装置对元器件料带上的元器件进行剪切并将剪切后的元器件输送至设定的位置,在这过程中,料带沿着导料盘的导料轨移动,多个送料剪切装置分别对多个导料轨导引后的料带进行剪切和送料,每个导料轨与一个送料剪切装置配合使用,从而实现导料盘对多个料带同步导料;起始时,每个导料轨导引一条料带移动,料带贯穿导料轨且料带的前端与送料剪切装置连接,前导料件将料带导引至抵触感应机构,抵触感应机构抵触导料轨内的料带,再经由后导料件将料带导引至送料剪切装置,当导料盘对移动的料带进行导料时,送料剪切装置使得导料轨内移动的料带依次经过前导料件、抵触感应机构和后导料件,在料带移动的过程中,前导料件以便于料带进入导料辊内,抵触感应机构抵触料带,使得料带能够正常移动,避免料带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摇摆、跳动或翻转,以保证料带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后导料件以保证料带能够平稳地输出导料轨。当移动的料带脱离抵触感应机构时,证明处于导料轨内的料带异常或料带脱离导料轨,抵触感应机构向外部报警系统反馈信息,使得外部报警系统报警,以便于操作者对导料轨内的料带进行纠正,保证料带能够正常而稳定地沿着导料轨移动,进而提高送料剪切装置对料带进行剪切和送料的稳定性。本导料装置的结构简单,导料轨、前导料件和后导料件对料带进行引导,抵触感应机构对移动的料带进行抵触和感应,保证料带能够顺畅而稳定地移动,避免移动的料带出现摇摆、跳动或翻转的现象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导料轨、抵触感应机构、前导料件和后导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前导料件和抵触感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隐藏中间导料件后的抵触感应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架;2、导料盘;21、导料轨;22、直进料段;23、斜导料段;24、直出料段;3、抵触感应机构;31、感应器;32、转动件;33、中间导料件;331、避让槽;332、连接部;333、导料部;34、抵触件;35、转轴;36、感应片;37、固定套;371、套筒;372、限位部;373、安装孔;374、外螺纹;375、螺母;4、前导料件;41、导料曲面;42、导料板;5、后导料件;6、支撑杆;7、储料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导料装置,其包括支撑架1及装设于支撑架1的导料盘2,所述导料盘2包括用于引导料带的移动方向的多个导料轨21,每个导料轨21内均装设有用于抵触并感应导料轨21内的料带的抵触感应机构3,所述导料轨21内设置有前导料件4和后导料件5,所述抵触感应机构3位于前导料件4与后导料件5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料带以元器件料带为例进行说明,抵触感应机构3与外部报警系统连接。

插件机在插件工作时,送料剪切装置对元器件料带上的元器件进行剪切并将剪切后的元器件输送至设定的位置,在这过程中,料带沿着导料盘2的导料轨21移动,多个送料剪切装置分别对多个导料轨21导引后的料带进行剪切和送料,每个导料轨21与一个送料剪切装置配合使用,从而实现导料盘2对多个料带同步导料;起始时,每个导料轨21导引一条料带移动,料带贯穿导料轨21且料带的前端与送料剪切装置连接,前导料件4将料带导引至抵触感应机构3,抵触感应机构3抵触导料轨21内的料带,再经由后导料件5将料带导引至送料剪切装置,当导料盘2对移动的料带进行导料时,送料剪切装置使得导料轨21内移动的料带依次经过前导料件4、抵触感应机构3和后导料件5,在料带移动的过程中,前导料件4以便于料带进入导料辊内,抵触感应机构3抵触料带,使得料带能够正常移动,避免料带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摇摆、跳动或翻转,以保证料带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后导料件5以保证料带能够平稳地输出导料轨21。当移动的料带脱离抵触感应机构3时,证明处于导料轨21内的料带异常或料带脱离导料轨21,抵触感应机构3向外部报警系统反馈信息,使得外部报警系统报警,以便于操作者对导料轨21内的料带进行纠正,保证料带能够正常而稳定地沿着导料轨21移动,进而提高送料剪切装置对料带进行剪切和送料的稳定性。本导料装置的结构简单,导料轨21、前导料件4和后导料件5对料带进行引导,抵触感应机构3对移动的料带进行抵触和感应,保证料带能够顺畅而稳定地移动,避免移动的料带出现摇摆、跳动或翻转的现象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抵触感应机构3包括感应器31、转动件32、中间导料件33及转动设置于导料轨21内的抵触组件,所述转动件32用于驱动抵触组件转动,所述抵触组件的一端用于将料带抵触于中间导料件33,所述感应器31用于感应抵触组件的另一端,所述中间导料件33设置有用于供抵触组件的一端穿过的避让槽331。

当转动件32驱动抵触组件将移动的料带抵触至中间导料件33时,证明导料轨21内的料带处于正常移动的状态;当料带脱离抵触组件时,转动件32驱动抵触组件转动,使得抵触组件的一端转动至避让槽331内,抵触组件的另一端转动至感应器31,感应器31感应到抵触组件的另一端,证明导料轨21内的料带脱离抵触组件,此时移动的料带处于异常的状态,感应器31向外部报警系统反馈信息,使得外部报警系统发出报警的信号,以便于操作者对该料带进行纠正。

本实施例中,所述抵触组件包括抵触件34、转轴35及感应片36,所述转轴35转动设置于导料轨21,所述抵触件34装设于转轴35的一端,所述感应片36装设于转轴35的另一端,所述抵触件34用于将料带抵触于中间导料件33,所述感应片36用于触发感应器31,所述避让槽331用于供抵触件34的一端穿过,所述抵触件34位于导料轨21内,所述感应片36位于导料轨21的下方;优选地,所述抵触件34经由螺钉装设于转轴35的一端,所述感应片36经由螺钉装设于转轴35的另一端。该抵触组件的结构设计,一方面是实现了抵触组件的模块化,便于对抵触组件进行拆装、维护,降低了维护的成本,另一方面是转动件32驱动抵触组件转动时,抵触件34和感应片36同步绕转轴35转动,以保证料带脱离抵触件34与中间导料件33(抵触件34的一端插入避让槽331)时,感应器31能够及时地感应到感应片36,进而使得外部报警系统发出报警的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抵触组件还包括装设于导料轨21的底壁的固定套37,所述转轴35转动设置于固定套37内,所述固定套37位于抵触件34与感应片36之间。固定套37便于转轴35、抵触件34和感应片36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32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装于固定套37外,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抵触件34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套37连接。扭簧的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扭力好,当料带脱离抵触件34与中间导料件33时,扭簧驱动抵触件34的一端插入避让槽331,转动的抵触件34连带转轴35和感应片36转动;当需要对料带进行纠正(将料带放置在抵触件34与中间导料件33之间)时,只需拉动抵触件34的一端远离中间导料件33转动,此时抵触件34压缩扭簧,再将料带放置在抵触件34与中间导料件33之间,然后释放抵触件34,抵触件34在扭簧恢复原状(伸展)的作用下转动并将料带抵触至中间导料件33。

优选地,所述固定套37包括套筒371及设置于套筒371的中部的限位部372,所述转轴35贯穿套筒371,所述扭簧套装于套筒371的一端,所述扭簧位于限位部372的上方,所述限位部372设置有安装孔373,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插装于安装孔373内,便于对扭簧进行安装,提高了扭簧的稳定性;所述套筒371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374,所述外螺纹374螺纹连接有螺母375,所述限位部372用于抵触导料轨21的内底壁,所述螺母375用于抵触导料轨21的外底壁,通过限位部372和螺母375配合以将套筒371固定在导料盘2。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导料件33为弹片,使得中间导料件33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中间导料件33包括与导料轨21的一侧连接的连接部332及连接于连接部332的导料部333,所述导料部333呈圆弧状,所述导料部333与导料轨21的一侧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避让槽331设置于导料部333。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导料部333与导料轨21之间具有缓冲距离,进一步提高了导料部333的弹性,抵触件34将料带抵触在导料部333时,导料部333对料带进行缓冲,避免导料部333、料带和抵触件34之间产生硬性冲击、碰撞,对料带起到保护的作用,另外,当料带脱离抵触件34时,抵触件34的一端经由避让槽331插入该间隙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导料件4位于导料轨21的进料端,所述前导料件4包括导料曲面41及连接于导料曲面41的导料板42,所述导料板42用于将料带引导至中间导料件33与抵触件34之间。料带沿着导料曲面41移动,便于料带移动,也便于将料带引导至导料板42,在导料曲面41和导料板42的作用下使得料带处于正常的移动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料盘2的进料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料带的支撑杆6,支撑杆6对即将进入导料轨21的料带进行支撑,以保证料带能够顺畅而平稳地移动至导料轨21内;所述支撑架1设置有储料座7,所述储料座7位于导料盘2的下方,储料座7一方面是对料带进行储存,另一方面是对未进入导料轨21的料带进行预存放。

本实施例中,多个导料轨21分为左导料轨组和右导料轨组,所述左导料轨组与右导料轨组呈镜像对称设置,使得导料盘2的结构紧凑,便于同步对多个料带进行导料。优选地,所述左导料轨组具有二十个导料轨21,右导料轨组具有二十个导料轨21。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料轨21包括直进料段22、斜导料段23及直出料段24,所述中间导料件33装设于直进料段22与斜导料段23的转角处,所述后导料件5装设于斜导料段23与直出料段24的转角处,便于料带在导料轨21内转弯移动。优选地,左导料轨21组的斜导料段23的长度从外向内逐渐变短,左导料轨21组的直出料段24的长度从外向内逐渐变长,导料盘2的出料端的宽度小于导料盘2的进料端的宽度,进一步使得多个导料轨21的结构紧凑,进而使得多个送料剪切装置的结构紧凑,缩小了多个送料剪切装置的占用面积。

优选地,所述直进料段22与斜导料段23之间经由第一圆弧段连接,所述斜导料段23与直出料段24之间经由第二圆弧段连接,使得料带的移动更加平稳、顺畅。

优选地,所述后导料件5的结构与中间导料件33的结构大致相同,使得后导料件5与导料轨21的另一侧之间具有间隙,进而使得后导料件5在引导料带移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对料带进行缓冲,以便于料带移动并出料。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