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板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3771发布日期:2018-06-08 20:4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门板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门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板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门扇的制作需要三层,两层板和一层门芯板,具体的是先将第一张板涂胶后放好,然后将门芯板放到第一张板上,再将第二张板涂胶后放到门芯板上,最后压制成型,由于现有技术中三层板都是人工放置的,而第二张板上涂有胶,而且是反向的,工人在搬运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手碰到胶的时候,不仅弄脏了工人的手,搬运不方便,而且这种人工作业的方式劳动强度大,会降低工作效率,并且人工成本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门板自动组装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门板自动组装机,包括涂胶机输送带、一号台、二号台和成品门输送带,所述的一号台和二号台上均设置有竖向输送机构和横向输送机构,一号台和二号台中间设置翻转机构。

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涂胶机输送带一侧的减速电机一,减速电机一与联轴器相连接,联轴器与转轴相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光电感应开关相连接,转轴上设置四个翻转杆,每个翻转杆上设置一个吸盘组件。

所述的吸盘组件包括依次设置在翻转杆上的三个吸盘固定板,与吸盘固定板相连接的吸盘,以及通过气管与吸盘相连接的真空发生器。

所述的光电感应开关包括与转轴相连接的感应挡块,以及与感应挡块相对设置两个光电开关。

所述的横向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一号台和二号台一侧的传动轴一,传动轴一上设置四个门板输送带,门板输送带的下方设置输送带提升机构,传动轴一的中间设置连杆机构一以及与连杆机构一并排设置的皮带一和皮带二,皮带一一端与传动轴一相连接,另一端与改向轮一相连接,皮带二一端与减速电机二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改向轮二相连接,改向轮一和改向轮二同轴连接。

所述的输送带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门板输送带一侧与门板输送带机架固定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底部与门板输送带支撑杆固定连接,门板输送带支撑杆底部与气缸二的活塞相连接,气缸二的一侧设置连接机构二,连接机构二的另一端与门板输送带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竖向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一号台和二号台上的辊筒,辊筒的一侧设置有辊筒皮带,辊筒皮带的另一端与传动轴二相连接,传动轴二上设置有链轮,链轮通过链条与减速电机三相连接。

所述的一号台和二号台上设置有光电感应器一和光电感应器二,光电感应器二设置在一号台的端部,光电感应器一横向设置在一号台和二号台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光电感应器一的一端与气缸一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涂胶后的第一张板和第二张板以及门芯板精确的按顺序组装好后,直接送到压制机进行压制,不再需要人工搬运涂胶后的门板,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连杆机构二与门板输送带支撑杆的位置关系图。

图4为本发明输送带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横向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竖向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竖向输送机构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光电感应器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涂胶机输送带,2、辊筒,3、辊筒皮带,4、门板输送带,5、连杆机构一,6、光电感应器一,7、传动轴一,8、翻转机构,9、光电感应器二,10、一号台,11、光电开关,12、感应挡块,13、成品门输送带,14、二号台,15、门板输送带支撑杆,16、减速电机一,17、联轴器,18、光电感应开关,19、真空发生器,20、转轴,21、吸盘,22、翻转杆,23、转轴轴承,24、气缸二,25、连杆机构二,26、门板输送带机架,27、皮带二,28、减速电机二,29、皮带一,30、链轮,31、传动轴二,32、链条,33、减速电机三,34、气缸一,35、气缸三,36、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9所示,一种门板自动组装机,包括涂胶机输送带1、一号台10、二号台14和成品门输送带13,所述的一号台10和二号台14上均设置有竖向输送机构和横向输送机构,一号台10和二号台14中间设置翻转机构8。

所述的翻转机构8包括设置在涂胶机输送带1一侧的减速电机一16,减速电机一16与联轴器17相连接,联轴器17与转轴20相连接,转轴20的另一端与光电感应开关18相连接,转轴20上设置四个翻转杆22,每个翻转杆22上设置一个吸盘组件。

所述的吸盘组件包括依次设置在翻转杆22上的三个吸盘固定板,与吸盘固定板相连接的吸盘21,以及通过气管与吸盘21相连接的真空发生器19。

真空发生器19的一端与吸盘21通过PU气管连通,另一端与压缩机通过安装管连通,真空发生器上设置有出气口,该出气口上连接有出气管。

所述的光电感应开关18包括与转轴20相连接的感应挡块12,以及与感应挡块12相对设置两个光电开关11。

当翻转杆22在减速电机一16的作用下翻转到二号台14上后,当感应挡块12感应到光电开关11后,减速电机一16停止转动;当翻转杆22在减速电机一16的作用下翻转到一号台10上方后,当感应挡块12感应到另一个相对位置的光电开关11后,减速电机一16停止转动。

所述的横向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一号台10和二号台14一侧的传动轴一7,传动轴一7上设置四个门板输送带4,门板输送带4的下方设置输送带提升机构,传动轴一7的中间设置连杆机构一5以及与连杆机构一5并排设置的皮带一29和皮带二27,皮带一29一端与传动轴一7相连接,另一端与改向轮一相连接,皮带二27一端与减速电机二28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改向轮二相连接,改向轮一和改向轮二同轴连接。

当传动轴一7随着门板输送带4被抬起的时候,连杆机构一5上的改向轮随着连杆机构一5被抬起,而减速电机二28位于地面上不动。

所述的输送带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门板输送带4一侧与门板输送带机架26固定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底部与门板输送带支撑杆15固定连接,门板输送带支撑杆15底部与气缸二24的活塞相连接,气缸二24的一侧设置连杆机构二25,连杆机构二25的另一端与门板输送带支撑杆15的侧面固定连接。

连接板与门板输送带机架26的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板底部与门板输送带支撑杆1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或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门板输送带4为四条,每条门板输送带4下方均设置一套输送带提升机构。

所述的竖向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一号台10和二号台14上的辊筒2,辊筒2的一侧设置有辊筒皮带3,辊筒皮带3的另一端与传动轴二31相连接,传动轴二31上设置有链轮30,链轮30通过链条32与减速电机三33相连接。

所述的一号台10和二号台14上均至少设置十一个辊筒2。

传动轴二31设置在辊筒2的下方,辊筒2的方向与传动轴二31的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的一号台10和二号台14上设置有光电感应器一6和光电感应器二9,光电感应器二9设置在一号台10的端部,光电感应器一6横向设置在一号台10和二号台14的中间位置。二号台14上定位板36的旁边同样设置有光电感应器二9。

一号台10和二号台14上均设置至少两个光电感应器一6。

所述的光电感应器一6的一端与气缸一34相连接。当门板传输到辊筒2上方时,光电感应器一6会根据系统设置的门板宽度调整气缸一34的活塞伸出长度,从而夹紧门板完成门板的定位。

二号台14的靠近成品门输送带13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板36,定位板36底部与气缸三35的活塞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转轴20的一端通过转轴轴承23与联轴器17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轴承23与感应挡块12相连接。

一号台10和二号台14上的辊筒2的位置均高于门板输送带4的位置。

从涂胶机出来的涂过胶的第一张板通过涂胶机输送带1传送到一号台10上,此时减速电机三33启动,通过链条32带动链轮30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轴二31转动,传动轴二31的转动使辊筒皮带3转动,从而带动辊筒2转动,辊筒2的转动使第一张板在一号台10上竖向运输,当一号台10上的光电感应器二9感应到第一张板后,此时启动一号台10和二号台14的气缸二24,气缸二24的活塞向上伸出,从而带动门板输送带支撑杆15向上抬起,门板输送带支撑杆15的向上抬起,带动门板输送带4向上抬起,从而将门板抬起,使门板离开辊筒2落在门板输送带4上,此时启动一号台10和二号台14上的减速电机二28,减速电机二28的转动带动皮带二27转动,皮带二27的转动带动改向轮二和改向轮一转动,改向轮二和改向轮一的转动带动皮带一29转动,皮带一29的转动带动传动轴一7转动,传动轴一7的转动使门板输送带4带着第一张板从一号台10运送到二号台14。

第一张板到达二号台14后,由二号台14上的光电感应器一6会感应到第一张板,当第一张板到达预设的位置后,气缸二24的活塞收缩,从而使门板输送带支撑杆15回归原位,进而使门板输送带4下降至原位,第一张板刚好落在光电感应器一6的设定位置,并且光电感应器一6在气缸一34的作用下夹住第一张板,使第一张板固定,此时人工将门芯板放置在第一张板上固定好。

此时,第二张板涂好胶后,通过涂胶机输送带1传送到一号台10上,同样在辊筒2的作用下传送到预定位置,当光电感应器二9感应到第二张板后,在光电感应器一6的气缸一34的作用下第二张板被光电感应器一6夹住,此时启动翻转装置的压缩机,使吸盘21吸住第二张板的底部,然后启动减速电机一16,减速电机一16的转动带动联轴器17转动,联轴器17的转动带动转轴20转动,转轴20的转动,使翻转杆22以及吸盘21带着第二张板翻转180度过来到二号台14上方,并使吸盘21松开从而使第二张板刚好落在门芯板上,然后翻转杆22再翻转回去到一号台10上方,当翻转杆22停止转动后,二号台14端部的定位板36在气缸三35的作用下下降到辊筒2的下方,然后组装好的门板在辊筒2的作用下通过成品门输送带13被运送到压制机中进行压制成型。

从第一张板出来前定位板36在气缸三35的作用下被抬起到辊筒2上方,当第二张板翻转到二号台14并组装好后,且翻转杆22翻转回到一号台10后,光电开关11感应结束,使气缸三35的活塞收回,定位板36被放下。

所述的门芯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固体氯化镁与水按照1:3配比混合,充分搅拌60分钟,得到氯化镁水溶液;

(2)将珍珠岩颗粒和氧化镁倒入搅拌机内,并将制备好的氯化镁水溶液通过计量泵均匀的喷洒在珍珠岩颗粒上充分搅拌30分钟,其中珍珠岩:氧化镁:氯化镁=1:0.07:0.8;

(3)将搅拌好的珍珠岩颗粒倒入成型门架里,并通过60T压力机压制1分钟;

(4)压制好的门芯板通过自然晾干12小时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