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81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农药在防治作物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根腐病、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等方面,存在不理想之处。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效果好的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及用途。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其特征是其药物成分是由氯啶菌酯与唑类杀菌剂组成。氯啶菌酯与唑类杀菌剂的重量比为150:1~60。所述唑类杀菌剂是三环唑、三唑酮、氟环唑、腈菌唑、丙环唑、戊唑醇或烯唑醇。一种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在制备防治作物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根腐病、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产品经试验证实在防治作物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根腐病、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杀菌效果好。具体试验情况1、氯啶菌酯,三环唑防治稻瘟病试验采用盆栽法。各浓度处理4盆,每盆IO颗水稻苗(3片完全叶后),在稻苗上用喷雾塔定量喷雾,喷药后后用薄层玻璃喷雾器喷雾接种稻瘟病菌孢子,然后移至保湿罩中,26"C下保持黑暗24hr,RH100%,再移至人工气候箱中,光赠各12小时,10000LUX,RH85-90%,26。C-28。C培养。接种7天后,调査防效,通过防效的机率值和系列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根据Wadley的方法计算混配剂的相互作用,A、B分别代表二个药剂组分,a|、b是各组分在混剂中含量的比例。以SR值分析混配的效果。其中SR=0.5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加和作用,SR《0.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拮抗作用,SR>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增效作用。SR值的计算方法为EC50(理论值)=(a+b)/(a/EC50a+b/EC50b)SR=EC5G(理论值)/EC5Q(实际值)氯啶菌酯与三环唑复配防治稻瘟病试验结果汇总<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SR>1.5,表明两者混配后有明显的增效作用。2、氯啶菌酯与三唑酮复配对小麦条锈病的作用试验采用盆栽法。盆中小麦苗长到2片叶后试验,将配制好的小麦条锈病菌的孢子悬浮液用喷雾塔喷雾小麦叶片,接种后的小苗及时移至高周转箱内,加盖保湿,再移至人工气候箱中,温度控制在13'C以便浸染,35hr后去掉周转箱,把温度控制在18匸,RH85%,,10000LUX光照16h,黑暗8h交替。接种9天后,调查防效,通过防效的机率值和系列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根据Wadley的方法计算混配剂的相互作用,A、B分别代表二个药剂组分,al、b是各组分在混剂中含量的比例。以SR值分析混配的效果。其中SR=0.5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加和作用,SR《0.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拮抗作用,SR》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增效作用。SR值的计算方法为EC5。(理论值)=(a+b)/(a/EC5Qa+b/EC50b)SR=EC5G(理论值)/EC5Q(实际值)氯啶菌酯与三唑酮复配对小麦条锈病试验结果汇总<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SR>1.5,表明两者混配后有明显的增效作用。3、氯啶菌酯与腈菌唑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的作用二叶期叶面喷雾处理,喷雾后的小麦放置通风橱内晾干,用药后24小时采用孢子散落法接种小麦白粉病病原菌孢子粉,接种后的小苗移至人工气候室中,(温度昼22°C、夜18°C,相对湿度70%,)培养1天,然后移至温室进行常规肥水管理。接种6天后,调查防效,通过防效的机率值和系列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Q,根据Wadley的方法计算混配剂的相互作用。氯啶菌酯与腈菌唑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的试验结果汇总:<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SR》1.5,表明两者混配后有明显的增效作用。4、氯啶菌酯与氟环唑复配对大豆锈病的作用采用平皿叶片法,将盆栽大豆幼苗放置于日光加温温室中培养,待其生长至第四片复叶平展期时进行叶背面喷雾处理,自然阴干后摘取第三片复叶于培养皿中保湿培养,24小时后接种大豆锈病病原菌孢子。放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20°C、12小时光照)待空白对照充分发病后,效果调查。通过防效的机率值和系列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so,根据Wadley的方法计算混配剂的相互作用。氯啶菌酯与氟环唑复配对大豆锈病的试验结果汇总药剂EC5QHg/m(理论值)EC50yg/ml(观察值)SR50氯w定菌酯8.7634氟环唑5.3241氯啶菌酯、氟环唑4:17.7704.31661.8氯啶菌酯、氟环唑1:16.62692.285.12.9氯啶菌酯、氟环唑1:45.78033.61271.6SR>1.5,表明两者混配后有明显的增效作用。5、氯啶菌酯与丙环唑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的作用二叶期叶面喷雾处理,喷雾后的小麦放置通风橱内晾干,用药后24小时采用孢子散落法接种小麦白粉病病原菌孢子粉,接种后的小苗移至人工气候室中,(温度昼22°C、夜18°C,相对湿度70%,)培养1天,然后移至温室进行常规肥水管理。接种6天后,调查防效,通过防效的机率值和系列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Q,根据Wadley的方法计算混配剂的相互作用。氯啶菌酯与丙环唑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的试验结果汇总药剂EC5oHg/ml(理论值)EC5()Pg/mI(观察值)SR50氯啶菌酯0.3648丙环唑0.7163氯啶菌酯、丙环唑4:10.40450.13952.9氯啶菌酯、丙环唑2:10.43610.10644.1氯啶菌酯、丙环唑1:20.54220.16943.2氯啶菌酯、丙环啤1:40.60060.35331.77SR》1.5,表明两者混配后有明显的增效作用。6、氯啶菌酯*戊唑醇防治稻瘟病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挑取预先制备的菌丝块接种于不同药剂浓度的EPA培养基平板上,在25。C下培养9天,检查菌落直径,计算各药剂处理抑制菌丝生长的百分率,通过抑制率的机率值和系列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so,根据Wadley的方法计算混配剂的相互作用,A、B分别代表二个药剂组分,a|、b是各组分在混剂中含量的比例。以SR值分析混配的效果。其中SR=0.5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加和作用,SR《0.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拮抗作用,SR》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增效作用。SR值的计算方法为EC50(理论值)=(a+b)/(a/EC50a+b/EC50b)SR=EC5Q(理论值)/EC5Q(实际值)试验结果汇总<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SR>1.5,表明两者M配后有明显的增效作用。7、氯啶菌酯,戊唑醇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根据Wadley的方法计算混配剂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汇总<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SR>1.5,表明两者混配后有明显的增效作用。8、氯啶菌酯,戊唑醇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根据Wadley的方法计算混配剂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汇总:<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SR>1.5,表明两者混配后有明显的增效作用。9、氯啶菌酯烯唑醇混合对小麦条锈病的作用试验采用盆栽法。盆中小麦苗长到2片叶后试验,将配制好的小麦条锈病菌的孢子悬浮液用喷雾塔喷雾小麦叶片,接种后的小苗及时移至高周转箱内,加盖保湿,再移至人工气候箱中,温度控制在13"C以便浸染,35hr后去掉周转箱,.把温度控制在18°C,RH85%,,10000LUX光照16h,黑暗8h交替。接种9天后,调查防效,通过防效的机率值和系列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s。,根据Wadley的方法计算混配剂的相互作用。氯啶菌酯烯唑醇混合对小麦条锈病的作用药剂EC5oUg/ml(理论值)EQoiigZml(观察值)SH50氯啶菌酯2.2665烯唑醇2.8764氯啶菌酯、烯唑醇2:12.43960.53034.6氯啶菌酯、烯唑醇1:22.63990.94282.8氯啶菌酯、烯唑醇1:42.73001.43681.9氯啶菌酯、烯唑醇1:82.85142.03671.4SR》1.5,表明两者混配后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氯啶菌酯5g,三环唑(三唑酮)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基酚聚氧乙烯醚2g,二甲苯加至100g,混合至均相液,制得组合物乳油。'实施例2:将氯啶菌酯10g,三环唑(三唑酮)20g,木质素磺酸钠8g,扩散剂亚甲基双萘磺酸钠4g,白碳黑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可湿性粉剂。.实施例3:将氯啶菌酯5g,三环唑(三唑酮)10g,苯乙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3g,基酚甲醛树酯聚氧乙烯醚2g,抗冻剂乙二醇、甘油5g,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基醚5g,抗沉降剂黄原胶lg,适量水,混合,经湿法研磨,均化,制得水悬浮剂。将氯啶菌酯10g,三环唑(三唑酮)20g,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基醚5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g,淀粉1.2g,碳酸氢钠lg,膨润土12g,高岭土加至IOO,混合,经粉碎造粒制得可分散性粒剂。实施例5:将氯啶菌酯15g,氟环唑10g,苯乙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3g,基酚甲醛树酯聚氧乙烯醚2g,抗冻剂乙二醇、甘油5g,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基醚5g,抗沉降剂黄原胶lg,适量水,混合,经湿法研磨,均化,制得水悬浮剂。实施例6:将氯啶菌酯20g,氟环唑20g,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基醚5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g,淀粉1.2g,碳酸氢钠lg,膨润土12g,高岭土加至100,混合,经粉碎造粒制得可分散性粒剂。实施例7:将氯啶菌酯10g,腈菌唑20g,木质素磺酸钠8g,扩散剂亚甲基双萘磺酸钠4g,白碳黑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可湿性粉剂。实施例8:将氯啶菌酯20g,腈菌唑20g,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基醚5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g,淀粉1.2g,碳酸氢钠lg,膨润土12g,高岭土加至100,混合,经粉碎造粒制得可分散性粒剂。实施例9:将氯啶菌酯10g,丙环唑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2g,二甲苯加至100g,混合至均相液,制得组合物乳油。实施例10:将氯啶菌酯10g,丙环唑5g,苯乙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3g,基酚甲醛树酯聚氧乙烯醚2g,抗冻剂乙二醇、甘油5g,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基醚5g,抗沉降剂黄原胶lg,适量水,混合,经湿法研磨,均化,制得水悬浮剂。实施例11:将氯啶菌酯20g,戊唑醇5g,十二垸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2g,二甲苯加至100g,混合至均相液,制得组合物乳油。实施例12:将氯啶菌酯10g,戊唑醇20g,木质素磺酸钠8g,扩散剂亚甲基双萘磺酸钠4g,白碳黑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可湿性粉剂。实施例13:将氯啶菌酯10g,戊唑醇5g,苯乙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3g,基酚甲醛树酯聚氧乙烯醚2g,抗冻剂乙二醇、甘油5g,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基醚5g,抗沉降剂黄原胶lg,适量水,混合,经湿法研磨,均化,制得水悬浮剂。实施例14:将氯啶菌酯10g,戊唑醇10g,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基醚5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g,淀粉1.2g,碳酸氢钠lg,膨润土12g,高岭土加至100,混合,经粉碎造粒制得可分散性粒剂。实施例15:将氯啶菌酯20g,烯唑醇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2g,二甲苯加至100g,混合至均相液,制得组合物乳油。实施例16:将氯啶菌酯10g,烯唑醇20g,木质素磺酸钠8g,扩散剂亚甲基双萘磺酸钠4g,白碳黑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可湿性粉剂。实施例17-将氯啶菌酯10g,烯唑醇10g,苯乙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3g,基酚甲醛树酯聚氧乙烯醚2g,抗冻剂乙二醇、甘油5g,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基醚5g,抗沉降剂黄原胶lg,适量水,混合,经湿法研磨,均化,制得水悬浮剂。实施例18:将氯啶菌酯20g,烯唑醇20g,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基醚5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g,淀粉1.2g,碳酸氢钠lg,膨润土12g,高岭土加至100,混合,经粉碎造粒制得可分散性粒剂。实施例19:一种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其药物成分是由氯啶菌酯与唑类杀菌剂组成。氯啶菌酯与唑类杀菌剂的重量比为150:160(例1:1、1:30、1:60、30:1、60:1)。所述唑类杀菌剂是三环唑、三唑酮、氟环唑、腈菌唑、丙环唑、戊唑醇或烯唑醇。上述实施例得到的产品用于防治作物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根腐病、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效果显著。权利要求1、一种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其特征是其药物成分是由氯啶菌酯与唑类杀菌剂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氯啶菌酯与唑类杀菌剂的重量比为150:16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唑类杀菌剂是三环唑、三唑酮、氟环唑、腈菌唑、丙环唑、戊唑醇或烯唑醇。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在制备防治作物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根腐病、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药物中的应用。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啶菌酯、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其药物成分是由氯啶菌酯与唑类杀菌剂组成。本发明杀菌效果好,在防治作物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根腐病、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等方面效果显著。文档编号A01N43/64GK101258853SQ20081002385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申请日期2008年4月10日优先权日2008年4月10日发明者俞建平,朱文新,卉虞,黄坤敏申请人: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