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特别是一种包括含烯肟菌胺作为第一活性成分,选自防治稻瘟病杀菌剂的异噻菌胺、环丙酰菌胺、四氯苯酞、Tebufloquin作为第二活性成分的杀菌组合物,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稀月亏菌胺,化学名称(E, E, E)-N-甲基_2_[ ((((I-甲基-3- (2, 6_ 二氣苯基)-2-丙烯基)亚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烯肟菌胺是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它通过锁住细胞色素b和Cl之间的电子传递抑制其线粒体呼吸而发挥抑菌作用。其杀菌谱广、活性高,可用于防 治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黄瓜白粉病、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病、香蕉叶斑病、番茄早疫病、梨黑星病、草莓白粉病、向日葵锈病等多种植物病害。尽管该杀菌剂作用机理独特,但病原菌对其产生抗性的速度也很快,使用成本高,所以限制了烯肟菌胺的大面积推广使用。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 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有发生。下面介绍几个可用于防治稻瘟病的农药品种
异噻菌胺,英文通用名isotianil,化学名称3,4- 二氯_N_(2_氰基苯基)-5_异噻唑甲酰胺,是拜耳与住友化学共同研发用来防治稻瘟病的异噻唑甲酰胺类化合物。特点在于它并不对病原菌产生直接的抗菌作用,而是通过激发水稻自身对稻瘟病的天然防御机制,达到抵抗稻瘟病的目的。环丙酰菌胺,英文通用名fenhexamid,是一种酰胺类杀菌剂,属于内吸、保护性杀菌剂。与现有杀菌剂不同,无杀菌活性,不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主要用于稻田防治稻瘟病。四氯苯酞,又名稻痕酞,英文通用名fthalide,化学名称4,5,6,7-四氯苯酞。为有机氯杀菌剂,是叶面喷洒保护剂,具有抗渗透及干扰黑色素生物合成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稻痕病。Tebufloquin (试验代号 0K_02、SN4524),化学名称6-tert-butyl-8 -fluoro-2,3-dimethyl-4-quinolyl acetate,是由明治制药株式会社开发的喹啉杀菌剂,主要对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有非常好的防效,也可以用于大豆和蔬菜病害的防治。尽管烯肟菌胺是一种高效广谱的农用杀菌剂,但它作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作用机理单一,田间长期重复使用病菌会产生抗性,导致防效降低,且使用成本高。上述几个防治稻瘟病的杀菌剂异噻菌胺、环丙酰菌胺、四氯苯酞、Tebufloquin上市后存在着抗性风险。发明人通过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烯肟菌胺和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杀菌剂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能显著提高治疗、保护的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防治成本,对作物安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对作物安全的农用杀菌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上的应用。为了克服现有单一制剂的缺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A)第一活性成分烯肟菌胺;
B)第二活性成分选自防治稻瘟病杀菌剂的异噻菌胺、环丙酰菌胺、四氯苯酞、Tebufloquin ;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I :20 20 :1,优选为I :10-10 :1,更优选为I :5 5 :1,最优选为I :2 2 :1。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累积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5% 90%,优选为8% 75%。本发明杀菌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悬浮种衣剂、颗粒剂。对于水分散粒剂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使用相应的助剂完成本发明。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中一种或多种;粘结剂如硅藻土、玉米淀粉、PVA、羧甲基(乙基)纤维素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一种或多种。对可湿性粉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一种或多种。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扩 散剂NN0)、TERSPERSE 202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中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农乳700# (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 (通用名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吐温-60# (通用名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农乳1601# (通用名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TERSPERSE 4894 (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 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中一种或多种;消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水为去离子水。对悬浮种衣剂,可使用的助剂有粘结剂如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可溶性淀粉、聚丙烯接枝共聚物、黄原酸胶、微生物粘质物)、纤维素衍生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海藻类如海藻酸钠、琼脂,松香、石蜡、明胶、果胶,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醋酸乙烯酯、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多元醇聚合物水溶性合成品,无机粘结齐U (硅酸镁铝、粘土、水玻璃、石膏)中一种或多种;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TERSPERSE 2020中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乳化剂T-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农乳1601#、TERSPERSE 4894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 2500中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中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中一种或多种;消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水为去离子水。对颗粒剂,可使用的助剂有载体如粘土、高岭土、滑石、碳酸钙、硅藻土、玉米淀粉、硅酸铝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粘合剂如聚乙烯醇、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中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组分合理,治疗加保护作用,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对水稻稻瘟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水稻稻瘟病,发明人以烯肟菌胺与异噻菌胺、环丙酰菌胺、四氯苯酞、Tebufloquin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根据药剂作用机理不同,分别采用盆栽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毒力测定。盆栽法
烯肟菌胺与异噻菌胺或环丙酰菌胺混配采用该方法。供试病菌为野生敏感型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菌株,供试作物为水稻感稻痕病品种,催芽后每盆播种20粒,选择其中长势一致的10株3叶I心期水稻苗备用。将试验用病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待产生孢子后,用无菌水洗下孢子,并用2层 4层纱布过滤,制成浓度为I X 105个孢子/毫升的悬浮液,备用。将配制好的药剂用水稀释成lmg/L、2mg/L、4mg/L、8mg/L、16mg/L 5个浓度。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叶面至全部润湿,待药液自然风干后备用。每处理I盆,4次重复,并设只含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空白对照。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于药剂处理3天后再接种。接种后移至保湿箱中(相对湿度95%以上,保持叶面有结露,温度25°C 26°C)黑暗条件下保湿培养24 h。然后在25°C 26°C、12h光暗交替(光照强度20000 Lux)、相对湿度85% 90%的条件下培养7天。待空白对照病叶率达到50%以上时,分级调查整株叶片的发病情况,分级和统计方法为
0级整株无病;
I级出现褐点病斑;
3级出现典型纺锤形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以下;
5级典型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6% 25% ;
7级典型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26% 50% ;
9级典型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0%以上。病情指数=[I(各级病叶数X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X9] X 100%
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X100
通过防效的机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tl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
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 ^ 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 ( 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 < CTC < 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A)第一活性成分烯肟菌胺; B)第二活性成分选自防治稻瘟病杀菌剂的异噻菌胺、环丙酰菌胺、四氯苯酞、Tebufloquin ;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I :20 20 :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I :10 10 :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5 5:1。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2 2:1。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累积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5% 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累积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8% 75%。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剂型为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悬浮种衣剂、颗粒剂。
8.权利要求I所述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上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由第一活性成分烯肟菌胺与第二活性成分选自防治稻瘟病杀菌剂的异噻菌胺、环丙酰菌胺、四氯苯酞、Tebufloquin组成,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20~201。本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悬浮种衣剂、颗粒剂。本发明组分合理,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无污染,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对水稻稻瘟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文档编号A01N37/18GK102696632SQ20121017331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乌小瑜, 何爱华, 侯江利, 冯建雄, 周大伟, 孙瑞, 寇鹏斌, 张崇斌, 张 杰, 时晓磊, 李明甫, 梁百亮, 梅红玉, 赵海军, 达普妮, 陆海瑞, 韦挺, 黄发伟 申请人: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