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培养瓶遮光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570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织培养瓶遮光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组织培养瓶遮光架,属于培养瓶配套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使用组织培养瓶培养各种生物组织时,对环境的要求往往较高,例如经常会要求培养瓶保持在遮光度50%、30%、10%等光照环境下,事实上控制遮光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目前尚没有专门的用于组织培养瓶的遮光装置,通常是实验人员根据用于种植场所的遮光架的原理自制培养瓶遮光架,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143064,授权公告日:2016.04.13,公开了一种遮光架,解决了调节遮光面积不方便的问题,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如果将其原理引入到组织培养瓶的遮光架,不仅其成本过于昂贵,实际操作中改变遮光效果也并不很容易。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方便的调整遮光面积和遮光效果,进而实现遮光度控制的组织培养瓶遮光架,包括框架体及遮阳网,所述框架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层框架体及内层框架体,所述遮阳网包括外层遮阳网及内层遮阳网,所述内层遮阳网包括内层侧面遮阳网及内层顶面遮阳网,所述内层侧面遮阳网及内层顶面遮阳网均通过粘扣带粘接在内层框架体上,所述外层遮阳网包括外层侧面遮阳网及外层顶面遮阳网,所述外层侧面遮阳网上端固定在外层框架体上,外层侧面遮阳网下端设有外层侧面遮阳网卷轴,所述外层顶面遮阳网一端固定在外层框架体上,外层顶面遮阳网另一端设有外层顶面遮阳网卷轴。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遮阳网为扁丝遮阳网。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遮阳网为圆丝遮阳网。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顶面遮阳网与内层顶面遮阳网、外层侧面遮阳网与内层侧面遮阳网的间距均为5至10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组织培养瓶遮光架,结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双层遮阳网的设置,可以实现多种遮光效果,进而实现遮光度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遮光架尤其适合于组织培养瓶的遮光度控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织培养瓶遮光架遮阳网完全封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织培养瓶遮光架的框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织培养瓶遮光架内层遮阳网安装在内层框架体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外层框架体,2、内层框架体,3、外层遮阳网,4、内层遮阳网,5、内层侧面遮阳网,6、内层顶面遮阳网,7、粘扣带,8、外层侧面遮阳网,9、外层顶面遮阳网,10、外层侧面遮阳网卷轴,11、外层顶面遮阳网卷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组织培养瓶遮光架,包括框架体及遮阳网,框架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层框架体1及内层框架体2,遮阳网包括外层遮阳网3及内层遮阳网4,内层遮阳网4包括内层侧面遮阳网5及内层顶面遮阳网6,内层侧面遮阳网5及内层顶面遮阳网6均通过粘扣带7粘接在内层框架体2上,外层遮阳网3包括外层侧面遮阳网8及外层顶面遮阳网9,外层侧面遮阳网8上端固定在外层框架体1上,外层侧面遮阳网8下端设有外层侧面遮阳网卷轴10,外层顶面遮阳网9一端固定在外层框架体1上,外层顶面遮阳网9另一端设有外层顶面遮阳网卷轴11。

粘扣带7带有刺钩的弹性纤维一面粘贴在内层框架体2上,粘扣带7细软的纤维的一面粘贴在内层遮阳网4上,内层遮阳网4可以方便的通过粘扣带7粘贴在内层框架体2上。外层侧面遮阳网完8全卷起后可以放置在外层框架体1的顶面的边缘。

优选的,外层遮阳网3为重量更轻、遮阳率更高的扁丝遮阳网。

优选的,内层遮阳网4为圆丝遮阳网。

优选的,框架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易于加工,内层框架2与外层框架体1通过连接杆连接。

优选的,为达到最佳的组合遮阳效果,外层顶面遮阳网9与内层顶面遮阳网6、外层侧面遮阳网8与内层侧面遮阳网5的间距均为5至10厘米。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遮光架,至少可以方便的实现以下几种组合的使用方式,达到不同的遮光效果:

方式1:内层遮阳网4与外层遮阳网3全部封闭;

方式2:内层遮阳网4封闭,外层遮阳网3部分卷起;

方式3:仅使用内层遮阳网4,且内层遮阳网4全部封闭;

方式4:仅使用内层遮阳网4,且内层遮阳网4部分打开,打开内层侧面遮阳网5的时候,只需将内层侧面遮阳网5自上而下的撕开部分粘扣带7即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