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用图

文档序号:10700574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用图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作为农用杀菌剂的新用途,具体为2?(2?噻唑)?3?丙酯基?4?甲基?1,5?苯并二氮杂卓对植物病原真菌的防治应用,经过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生长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2?噻唑)?3?丙酯基?4?甲基?1,5?苯并二氮杂卓对多种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例如番茄灰霉病菌、葡萄霜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等具有较好的防治活性,在新的农用杀菌剂开发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专利说明】
一种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新用途,属于农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的七元杂环化合 物,在医药方面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具有1,5_苯并二氮杂卓结构的化合物,在 治疗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有良好的效果,目前也有该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抑菌 方面应用的报道。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1,5_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在应用于农用杀菌 剂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拓宽1,5_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的应用范围,获得更多农用杀菌剂活性成分 的候选物质,本发明人经过锐意进取,发现了 1,5-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在植物病原菌生 长抑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0004] 本发明所述具有1,5_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2-噻唑)-3_丙酯基-4-甲基-1,5_苯并二氣杂卓。
[0005]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化合物作为农业杀菌剂的新用途,其中所述用途主要 针对于植物病原真菌,例如玉米大斑病菌、葡萄霜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
[0006] 经抑菌活性测试发现,2-(2-噻唑)-3_丙酯基-4-甲基-1,5-苯并二氮杂卓对农业 生产中多种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生长抑制活性,这一发现大大拓宽了苯并二氮 杂卓类化合物的应用范围,为将其开发为一种新的农药活性成分提供了新的思路。
[0007]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将其理解为是对本 发明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实施例1菌丝生长速率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2-噻唑)-3_丙酯基-4-甲基-1,5-苯并二氮杂卓对植物病 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0009] 供试菌株:玉米大斑病菌、葡萄霜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
[00?0]实验方法:将供试药剂分别配制成4mg/L、8mg/L、16mg/L、32mg/L、64mg/L(编号为 1-5)的浓度,配制PDA真菌培养基,待培养基冷却至40 °〇50 °C左右时,将供试药剂混入培养 基中,lmL药液与9mL培养基混合,制成含量为10%带毒平板,每处理3个重复,以混入空白发 酵培养基的TOA平板作为空白对照,以10mg/L腐霉利作为药剂对照。用4 mm的打孔器在病原 真菌菌落边缘打孔,制成菌饼,接种于平板正中,于21 °C、黑暗条件下培养,2d后测量各菌 落直径,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抑制率。
[0011] 表1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2-(2-噻唑)-3-丙酯基-4-甲基-1,5-苯并二氮杂卓对玉米大斑病菌、 葡萄霜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四种供试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生长抑制效果, 特别是对于番茄灰霉病菌,在浓度为64mg/L时的生长抑制效果与药剂对照相同。
[0012] 实施例2组织法测定对番茄灰霉病菌侵染的保护效果 实验方法:选择生长状况相近、健康、大小均一的番茄果实,表面经消毒后晾干,将供试 药剂均匀喷施于果实表面,待药液晾干后接种直径为4mm的番茄灰霉病菌菌饼,每个番茄于 两侧对称接种2个菌饼,每一处理3次重复,以50mg/L腐霉利作为药剂对照,喷施蒸馏水作为 空白对照。接种后于21°C条件下保湿培养4-5天,调查侵染程度,计算药效。
[0013] 表2对番茄灰霉病菌侵染的保护效果
由表2可以看出,2-(2-噻唑)-3-丙酯基-4-甲基-1,5-苯并二氮杂卓对番茄灰霉病菌对 番茄果实的侵染具有较好保护效果,在浓度为64mg/L时的保护效果与药剂对照相差不大。
【主权项】
1. 一种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用于制备杀菌剂的用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为2-(2-噻唑)-3-丙酯基-4-甲基-1,5-苯并二氮杂卓。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原真菌。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原真菌为玉米大斑病菌、番茄灰 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葡萄霜霉病菌等。
【文档编号】A01N43/78GK106070242SQ201610547855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7月13日
【发明人】陈志勤
【申请人】陈志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