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轮挤压滚筒式采鱼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833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辊轮挤压滚筒式采鱼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水产加工中鱼肉与鱼刺、鱼皮分离机械。
随着我国农副产品加工,特别是水产品加工的不断发展,对利用个体小的鱼生产鱼丸、鱼糕、鱼春卷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加工是用人工从鱼体采肉,劳动强度大,近年,国内一些大型水产加工企业分别从日本、美国引进采鱼肉机,主要为挤压式、滚筒式,但靠皮带的预张力来产生挤压力,皮带易损,结构复杂,耗能及体积大,采肉率偏低,不能适合乡镇水产品加工企业要求。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辊轮挤压滚筒式采鱼肉机,解决现有技术皮带易损,结构复杂,耗能及体积大的问题。并且可通过辊轮副的摆动调节挤压力,提高采肉率。
该实用新型是靠挤压辊轮副产生挤压力进行采鱼肉的辊轮挤压滚筒式采鱼肉机。由机架1、电动机2、减速机4、出鱼骨导槽6、盛料盘19、鱼体导向道17、多孔滚筒15、环形帆布带16、链轮5、链轮10、帆布带驱动辊13、帆布带从动辊18、24、链轮36、链轮37、链轮38、链轮39、调节挤压力手轮33、挤压辊轮副总成22等组成。电动机2、减速机4固定在机架1的底部,通过联轴器3把电动机2输出轴与减速机4输入轴连接。链轮5与减速机4输出轴固定连接,紧固件9把链轮10固定在轴12前端,通过链条8把链轮5与链轮8连接。盛料盘19固定在机架1的上方,鱼体导向道17固定于盛物料盘19右下部与帆布带从动辊18上方的空间,出鱼骨导槽6固定在机架1右中部,多孔滚筒15固定在轴14上。帆布带驱动辊13固定轴12上,帆布带从动辊18固定轴20上,帆布带从动辊24固定轴23上,通过环形帆布带16把帆布带驱动辊13、帆布带从动辊18及24相联,环形帆布带16与多孔滚筒15有大于90°角接触区。挤压辊轮副总成22由辊轮26、辊轮29、臂杆30、辊轮支承板件31、调节挤压力手轮33等组成。辊轮26支承在轴25上,辊轮支承板件31与轴25相固定,辊轮26可绕轴25滚动。辊轮29支承在轴28上,辊轮支承板件31与轴28相固定,辊轮29可绕轴28滚动。臂杆30一端通过紧定螺钉32与轴21紧固,另一端与轴27紧固,轴27与辊轮支承板件31相固定。轴21中部靠前端固定夹紧杆件35,固定夹紧杆件35通过螺栓34与调节挤压力手轮33相连,轴21后端由紧定螺钉32与挤压辊轮副总成22紧固。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挤压辊轮副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轴传动示意图。
电动机2、减速机4装在机架1的底部,电动机2和减速机4通过联轴器3而固定连接。链轮5与减速机4输出轴固定连接,紧固件9把链轮10固定在轴12前端,帆布带驱动辊13通过螺栓40固定轴12的另一上端,中部靠前端装有链轮38,轴12由滚动轴承副49支承,滚动轴承副49固定在机架1内。链轮5与链轮10之间有链条8连接,在工作时作为链传动。位于机架1中部的多孔滚筒15通过螺栓41固定在轴14上,其中部靠前端装有链轮36,轴14由滚动轴承副47支承,滚动轴承副47固定在机架1内。帆布带从动辊18由螺栓42固定轴20上,轴20由滚动轴承副46支承,滚动轴承副46固定在机架1内。帆布带从动辊24由螺栓43固定轴23上,轴23由滚动轴承副44支承,滚动轴承副44固定在机架1内。轴7由滚动轴承副50支承,滚动轴承副50固定在机架1内,链轮39固定在轴7中部。轴11由滚动轴承副48支承,滚动轴承副48固定在机架1内,链轮37固定在轴11中部。链轮36、37、38、39通过链条51连接,帆布带驱动辊13、帆布带从动辊18和24通过环形帆布带16连接,在工作中进行运动。挤压辊轮副总成22由辊轮26、辊轮29、臂杆30、辊轮支承板件31、调节挤压力手轮33等组成。辊轮26支承在轴25上,并可绕轴25转动,轴25与辊轮支承板件31固定连接;辊轮29支承在轴28上,并可绕轴28转动,轴28与辊轮支承板件31固定连接。臂杆30一端通过紧定螺钉32与轴21固定,另一端与轴27固定,轴27与辊轮支承板件31相固定。
环形帆布带16与多孔滚筒15有大于90°角的接触区,在工作时,有较大的采肉工作面。
盛料盘19固定在机架1的上方,鱼体导向道17固定于盛料盘19右下方,出鱼骨导槽6固定在机架1右下部。
调节挤压力手轮33的转动,通过通过螺栓34使夹紧杆件35、轴21回转一定角度,与轴21紧固联接的臂杆30产生摆动,从而使辊轮26、29对鱼体的挤压力改变。由于采用这种调节挤压力方式,挤压力大小可调,适用不同鱼体厚度,提高了采肉率,解决皮带易损问题。
工作时,电动机2的动力,通过联轴器3,把动力传至到减速机4,经过减速后,动力经链轮4、由链条8拉动使链轮10转动,动力传至到轴12,轴12上的动力一方面传至帆布带驱动辊13,另一方面传至链轮38。传至帆布带驱动辊13的动力通过摩擦力及帆布带从动辊18和24导向,使环形帆布带16运动,帆布带16速度为0.25m/s。传至链轮38的动力通过链条51、链轮36、链轮37、链轮39使轴14、轴11、轴7转动,从而使多孔滚筒15也转动,多孔滚筒15外缘线速度为0.25m/s。多孔滚筒15与环形帆布带16接触面为采肉区域,将鱼切除头部、内脏后,鱼体对称剖开,送入盛料盘19,在自重作用下经鱼体导向道17,进入由多孔滚筒15与环形帆布带16所构成的空间,进行采肉。鱼体中的鱼肉在挤压辊轮副总成22的辊轮26、29挤压下,穿过多孔滚筒15的小孔,鱼肉在多孔滚筒15内表面所收集并从多孔滚筒15开口端排出。鱼骨、皮在出鱼骨导槽6排出。
电动机采用Y系列B3型机座号80,1.5kW,4极。
减速机CWU-63型(GB9147-80),减速比为1∶30。
多孔滚筒直径为165mm,孔直径为4mm,孔间距为12mm。
链轮链轮5、10的齿数为57,节距为12.9mm;链轮36的齿数为34,节距为15.875mm;链轮37、38、39的齿数为21,节距为15.875mm。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挤压力可调节,出肉率高,适合于乡镇水产加工厂生产。
权利要求1.辊轮挤压滚筒式采鱼肉机,由机架(1)、电动机(2)、减速机(4)、出鱼骨导槽(6)、盛料盘(19)、鱼体导向道(17)、多孔滚筒(15)、环形帆布带(16)、链轮(5)、链轮(10)、帆布带驱动辊(13)、帆布带从动辊(18)、(24)、链轮(36)、链轮(37)、链轮(38)、链轮(39)、调节挤压力手轮(33)、挤压辊轮副总成(22)等组成,其特性在于电动机(2)、减速机(4)固定在机架(1)的底部,通过联轴器(3)把电动机(2)输出轴与减速机(4)输入轴连接,链轮(5)与减速机(4)输出轴固定连接,紧固件(9)把链轮(10)固定在轴(12)前端,通过链条(8)把链轮(5)与链轮(8)连接。盛料盘(19)固定在机架(1)的上方,鱼体导向道(17)固定于盛物料盘(19)右下部与帆布带从动辊(18)上方的空间,出鱼骨导槽(6)固定在机架(1)右中部,多孔滚筒(15)位于机架(1)中部固定在轴(14)上,帆布带驱动辊(13)固定在轴(12)上,帆布带从动辊(18)固定在轴(20)上,帆布带从动辊(24)固定在轴(23)上,通过环形帆布带(16)把帆布带驱动辊(13)、帆布带从动辊(18)及(2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鱼肉机,其特征在于挤压辊轮副总成(22)由辊轮(26)、辊轮(29)、臂杆(30)、辊轮支承板件(31)、调节挤压力手轮(33)等组成,辊轮(26)支承在轴(25)上,辊轮支承板件(31)与轴(25)相固定,辊轮(26)可绕轴(25)转动,辊轮(29)支承在轴(28)上,辊轮支承板件(31)与轴(28)相固定,辊轮(29)可绕轴(28)转动,臂杆(30)一端固定在轴(21)上,另一端固定在轴(2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鱼肉机,其特征在于环形帆布带(16)与多孔滚筒(15)有大于90°角接触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鱼肉机,其特征在于多孔滚筒(15)直径为165mm,孔直径为4mm,孔间距为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鱼肉机,其特征在于链轮(5)、链轮(10)的齿数为57,节距为12.9mm,链轮(36)的齿数为34,节距为15.875mm;链轮(37)、链轮(38)、链轮(39)的齿数为21,节距为15.87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领域。由机架、电动机、减速机、出鱼骨导槽、盛料盘、鱼体导向道、多孔滚筒、环形帆布带、链轮、帆布带驱动与从动辊、调节挤压力手轮、挤压辊轮副总成等组成。挤压力调节由挤压辊轮副总成、转轴与调节手轮实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挤压力可调节,出肉率高,适合于乡镇水产加工厂生产。
文档编号A22C25/00GK2483956SQ01235878
公开日2002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8日
发明者叶盛英 申请人:华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