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蒿风味鲳鱼罐头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9181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以刺儿菜、鲳鱼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制得的一种刺儿菜风味鲳鱼罐头。



背景技术:

刺儿菜,是小蓟草的别称。是一种优质野菜。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常大于地上部分,有长根茎。茎直立,幼茎被白色蛛丝状毛,有棱,高30-80(100-120)厘米,基部直径3-5毫米。有时可达1厘米,上部有分枝,花序分枝无毛或有薄绒毛。叶互生,基生叶花时凋落,下部和中部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1.5—2.2厘米,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有疏密不等的白色蛛丝状毛,顶端短尖或钝,基部窄狭或钝圆,近全缘或有疏锯齿,无叶柄。刺儿菜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功效,常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鲳鱼,别名有镜鱼、鮀鱼、昌侯龟、昌鼠、狗瞌睡鱼、鲳鳊、镜鱼、平鱼、白昌、叉片鱼等。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成鱼腹鳍消失。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等动物为食。鲳鱼是热带和亚热带的食用和观赏兼备的大型鱼类。鲳鱼含有多种营养。100克鱼肉含蛋白质15.6克,脂肪6.6克,碳水化合物0.2克,钙19毫克,磷240毫克,铁0.3毫克。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镁,对冠状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并能延缓机体衰老,预防癌症的发生。鲳鱼味甘,性平,具有益气养血、补胃益精、滑利关节、柔筋利骨之功效,对消化不良、脾虚泄泻、贫血、筋骨酸痛等很有效。

槐花,为多生花,总状花序,蝶形花冠,盛开时成簇状,重叠悬垂。小花多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以黄色或黄白色多见,也有其他颜色如紫红色,通常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个基部联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本词条主要介绍的是豆科植物槐的花,有关植物槐的介绍请参见词条槐,有关槐的花蕾的介绍请参见词条槐米,与槐相关的其他中药可参见槐实。其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

尖苞柊叶根,为竹芋科植物尖苞柊叶的根茎。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其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肝炎、痢疾、小便赤痛、口腔溃烂、吐血、衄血、血崩。

鱼罐头是以新鲜或冷冻的鱼为原料,经加工处理、装罐、加入调味料、密封、杀菌等加工过程制成的即食罐头产品。由于食用方便、营养丰富、便于携带,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以刺儿菜、鲳鱼为主要原料,槐花、尖苞柊叶根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营养保健型鱼罐头,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刺儿菜、鲳鱼为原料,同时添加槐花、尖苞柊叶根开发出一种刺儿菜风味鲳鱼罐头。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罐头的一项空白。

一种刺儿菜风味鲳鱼罐头的制作步骤如下所示:

A.刺儿菜预处理:取刺儿菜的嫩茎叶,洗净,放入沸水中焯25-35秒,捞起再放入清水中浸泡冷却,切成0.3-0.6厘米的碎段,沥干;

B.中药材预处理:按一定比例取槐花、尖苞柊叶根,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0-20倍的水,浸泡2-3小时,再煎煮0.5-1小时,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汁;

C.鲳鱼预处理:将鲳鱼除去头、内脏、鳍等杂质,清洗干净,切成5-10厘米的块状,加入鲳鱼重0.8-1倍浓度为8-12%的盐水中腌制15-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1-3次,沥干体表水;

D.蒸煮:取植物油3-6重量份放入锅中,加热至5-7分热,加入食盐0.5-1重量份,鲳鱼肉80-120重量份,正反两面各煎1-3分钟,再加入花椒0.3-0.5重量份、姜末0.2-0.5重量份、蒜末0.4-0.8重量份、料酒3-6重量份、醋2-5重量份、辣酱1-3重量份、黄豆酱1-2重量份、白砂糖0.3-0.6重量份、水30-40重量份,搅拌均匀,大火烧开,最后加入刺儿菜碎段30-40重量份、中药汁3-5重量份,拌匀,小火继续煮15-30分钟,制得熟鲳鱼肉;

E.装罐:将熟鲳鱼肉称重装罐,罐内留有5-10%的空间,然后密封;

F.灭菌:将密封好的鱼肉罐头放入灭菌设备,灭菌19-22分钟,制得成品刺儿菜风味鲳鱼罐头;

G.检验、贮藏:待成品刺儿菜风味鲳鱼罐头冷却,检验合格后常温贮存于阴凉避光处。

本发明步骤B中一定比例的中药配比为以下原料重量比:槐花50-60%、尖苞柊叶根40-50%。

本发明步骤F中灌装容器为金属容器马口铁罐或复合铝罐。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刺儿菜,凉血止血、祛瘀消肿;鲳鱼,益气养血、补胃益精;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尖苞柊叶根,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用以上四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固达益气养血、凉血止血的功效。

本发明以刺儿菜、鲳鱼为原料,同时添加槐花、尖苞柊叶根,制作出一种刺儿菜风味鲳鱼罐头。其充分利用刺儿菜、鲳鱼的营养价值,与中药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有益气养血、凉血止血的功效。成品香味四溢,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长期食用可明显改善因工作劳累导致的目赤肿痛、失眠健忘等亚健康人群的不适。其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现,运输便利,市场前景广阔。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刺儿菜风味鲳鱼罐头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刺儿菜预处理:取刺儿菜的嫩茎叶,洗净,放入沸水中焯30秒,捞起再放入清水中浸泡冷却,切成0.3-0.6厘米的碎段,沥干;

B.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槐花60%、尖苞柊叶根40%,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2倍的水,浸泡2小时,再煎煮0.5小时,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汁;

C.鲳鱼预处理:将鲳鱼除去头、内脏、鳍等杂质,清洗干净,切成5-10厘米的块状,加入鲳鱼重0.8倍浓度为10%的盐水中腌制2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2次,沥干体表水;

D.蒸煮:取植物油2kg放入锅中,加热至5-7分热,加入食盐0.35kg,鲳鱼肉50kg,正反两面各煎2分钟,再加入花椒0.19kg、姜末0.25kg、蒜末0.3kg、料酒2kg、醋1.25kg、辣酱1kg、黄豆酱1kg、白砂糖0.25kg、水19kg,搅拌均匀,大火烧开,最后加入刺儿菜碎段20kg、中药汁2.5kg,拌匀,小火继续煮25分钟,制得熟鲳鱼肉;

E.装罐:将熟鲳鱼肉称重装入马口铁罐,罐内留有5-10%的空间,然后密封;

F.灭菌:将密封好的鱼肉罐头放入灭菌设备,灭菌20分钟,制得成品刺儿菜风味鲳鱼罐头;

G.检验、贮藏:待成品刺儿菜风味鲳鱼罐头冷却,检验合格后常温贮存于阴凉避光处。

实施例2,一种刺儿菜风味鲳鱼罐头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刺儿菜预处理:取刺儿菜的嫩茎叶,洗净,放入沸水中焯35秒,捞起再放入清水中浸泡冷却,切成0.3-0.6厘米的碎段,沥干;

B.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槐花22%、尖苞柊叶根15%、青木香18%、地榆20%、甘草25%,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5倍的水,浸泡2.5小时,再煎煮0.7小时,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汁;

C.鲳鱼预处理:将鲳鱼除去头、内脏、鳍等杂质,清洗干净,切成5-10厘米的块状,加入鲳鱼重1倍浓度为12%的盐水中腌制2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3次,沥干体表水;

D.蒸煮:取植物油2.8kg放入锅中,加热至5-7分热,加入食盐0.56kg,鲳鱼肉70kg,正反两面各煎1分钟,再加入花椒0.25kg、姜末0.3kg、蒜末0.45kg、料酒3kg、醋2kg、辣酱1.5kg、黄豆酱1kg、白砂糖0.28kg、水25kg,搅拌均匀,大火烧开,最后加入刺儿菜碎段25kg、中药汁2.5kg,拌匀,小火继续煮25分钟,制得熟鲳鱼肉;

E.装罐:将熟鲳鱼肉称重装入马口铁罐,罐内留有5-10%的空间,然后密封;

F.灭菌:将密封好的鱼肉罐头放入灭菌设备,灭菌21分钟,制得成品刺儿菜风味鲳鱼罐头;

G.检验、贮藏:待成品刺儿菜风味鲳鱼罐头冷却,检验合格后常温贮存于阴凉避光处。

青木香,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本品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略弯曲,长3-15cm,直径0.5-1.5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粗糙不平,有纵皱纹及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淡黄色,木部宽广,射线类白色,放射状排列,形成层环明显,黄棕色,气香特异。其味辛、苦,性寒,归肝、胃经,具有平肝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眩晕头痛、胸腹胀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地榆,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跟,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别名“黄爪香”、“玉札”、“玉豉”或“酸赭”等。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灌丛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其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可治疗吐血、血痢、烧灼伤、湿疹、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病大出血、便血、崩漏、结核性脓疡及慢性骨髓炎等疾病。

甘草,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常用于心悸怔忡、倦怠乏力、咽喉肿痛、气喘咳嗽、胃痛、腹痛等。

本发明实施例2的作用机理:

刺儿菜,凉血止血、祛瘀消肿;鲳鱼,益气养血、补胃益精;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尖苞柊叶根,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青木香,平肝止痛、解毒消肿;地榆,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利用以上七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固达益气养血、凉血止血的功效。

实施例3,一种龙蒿风味鲳鱼罐头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龙蒿预处理:取龙蒿的嫩茎叶,洗净,放入沸水中焯30秒,捞起再放入清水中浸泡冷却,切成0.3-0.6厘米的碎段,沥干;

B.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槐花17%、尖苞柊叶根10%、青木香12%、地榆14%、甘草20%、女贞子15%、五蕊寄生12%,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8倍的水,浸泡3小时,再煎煮1小时,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汁;

C.鲳鱼预处理:将鲳鱼除去头、内脏、鳍等杂质,清洗干净,切成5-10厘米的块状,加入鲳鱼重1倍浓度为8%的盐水中腌制2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3次,沥干体表水;

D.蒸煮:植物油4kg放入锅中,加热至5-7分热,加入食盐0.8kg,鲳鱼肉100kg,正反两面各煎2分钟,再加入花椒0.35kg、姜末0.3kg、蒜末0.5kg、料酒4kg、醋2.5kg、辣酱1.5kg、黄豆酱1.25kg、白砂糖0.4kg、水30kg,搅拌均匀,大火烧开,最后加入龙蒿碎段28kg、中药汁2.5kg,拌匀,小火继续煮22分钟,制得熟鲳鱼肉;

E.装罐:将熟鲳鱼肉称重装入复合铝罐,罐内留有5-10%的空间,然后密封;

F.灭菌:将密封好的鱼肉罐头放入灭菌设备,灭菌20分钟,制得成品龙蒿风味鲳鱼罐头;

G.检验、贮藏:待成品龙蒿风味鲳鱼罐头冷却,检验合格后常温贮存于阴凉避光处。

龙蒿,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龙蒿为中生—早中生高大杂类草。适合于湿润、凉爽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砂砾质草甸土、棕漠土、栗钙土等均可生长。龙蒿分布广,在新疆常散生于平原绿洲和低山丘陵,多在农区渠边出现。在内蒙古、东北的森林草原及草原带的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山地灌丛中为较常见的伴生种,局部可成为亚优势种或形成小群落,也散生于林缘、沟谷等地。新疆常见于海拔1500—3400m的中山带及山地河谷,河阶地。龙蒿味辛、微苦,性温,具有祛风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

女贞子,别名女贞实、冬青子、蜡树、鼠梓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该品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长6-8.5mm,直径3.5-5.5m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体轻。外果皮薄,中果皮较松软,易剥离,内果皮木质,黄棕色,具纵棱,破开后种子通常为1粒,肾形,紫黑色,油性。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具有补肾滋阴、养肝明目的功效,主治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视物昏花、阴虚发热。

五蕊寄生,桑寄生科,五蕊寄生属,灌木,叶革质,花果期12月至翌年6月。为桑寄生科植物五蕊寄生的根、茎、叶。其味苦,性温。归肺、大肠、肾三经,具有解毒燥湿、壮腰健肾的功效,常用治虚寒腹痛、腹泻、赤白痢疾、肾虚腰痛、腰膝酸软无力等症。

本发明实施例3的作用机理:

龙蒿,祛风散寒、宣肺止咳;鲳鱼,益气养血、补胃益精;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尖苞柊叶根,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青木香,平肝止痛、解毒消肿;地榆,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女贞子,补肾滋阴、养肝明目;五蕊寄生,解毒燥湿、壮腰健肾。利用以上九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固达益气养血、凉血止血的功效。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