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九层粿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3031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九层粿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九层粿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九层粿是福建一种由九层不同颜色的米浆合成的地方小吃。它以米和糯米为料,磨成米浆,分成九个等量。每一等量加入适量的白糖及其食用色素(第一层为红色,第二层为淡黄,第三层为原白色,直至反复至九层)。因此粿共九层,故名九层粿。其制法是纱布垫蒸笼之底,上第一层料,待半熟之后,抹一层油,再上第二层,再抹油,反复直至第九层为止。蒸熟之后晾开,切成菱形,不但外观奇特雅气,而且口感滋润细腻,吃起来松脆,淡甜,最宜小孩与老人。可以直接吃,因为油层的存在,还可以一层层撕开,别有一番情趣。

当然,现在人们基本很少有去制作9种颜色的九层粿(毕竟太过麻烦),通常都是做2种颜色:一种米浆原色,一种是添加了一些可食用植物榨出的汁液混入米浆中调色,然后将这两种不同颜色的米浆依次浇琳蒸熟制备9层的九层粿。

无论是几种颜色的九层粿,都面临着一种只能手工家庭小作坊式生产,没有一种通过机械进行大量生产,人工生产需要人一直盯着,效率低下,同时,人的操作半径有限,一个蒸盘的内径一般也就是1米以内,无法满足大量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九层粿加工装置,能够实现机械化生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九层粿加工装置,包括电热水槽、蒸煮箱、机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蒸煮箱上方的喷油机构和喷浆机构,所述电热水槽内设置有蜗轮丝杆升降机,该升降机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蒸煮箱底部设置有与滑轨相匹配的滑槽,以使升降机升到顶部时,蒸煮箱底部高于电热水槽顶部,升降机下降到最底部时,蒸煮箱下部泡在电热水槽的水中;所述机架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沿电热水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平移机构,机架顶部中间设置有两个带液泵的储浆罐,所述喷浆机构设置在位于上方的平移机构上,喷油机构设置在位于下方的平移机构上,所述喷浆机构包括一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底部设置有与蒸煮箱内宽相等且两端封闭的储液管,所述储液管底部侧壁设置有条缝状出口通道,储液管顶部通过一软管与液泵相连通,以使升降机构上升至顶部时,出口通道位于喷油机构的上方,升降机构下降至最底部时,出口通道位于蒸煮箱口上方;所述喷油机构包括一带油泵的储油罐、若干个喷口位于蒸煮箱上方且朝向蒸煮箱口的喷雾器,该些喷雾器的入口分别通过一输油管与油泵出口相连通;还包括控制前述机构运转的PLC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一铰接在机架上并通过电机驱使转动的丝杆、位于丝杆下方的导管,还包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设置有与丝杆相匹配的螺母,支撑板底部设置有斜撑,斜撑的端部设置有套设在导管上移动的导套,所述喷油机构和喷浆机构分别安装在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位于上方平移机构支撑板底部的升降箱、设置在支撑板顶部的驱动电机,该支撑板底部还设置有两根位于升降箱内的竖杆,所述升降箱内设置有两个分别套住竖杆的套环和一个螺母,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该螺母相匹配的丝杆,所述竖杆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储液管内沿轴向设置有将罐内分隔成两个独立空间的隔板,每个独立空间分别与一个储浆罐相连通;所述出口通道包括由均流段、整流段与出口段构成的型腔,型腔两端均设置有封板,所述均流段、整流段与出口段沿出料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均流段的两个侧面相互平行,整流段的两个侧面向出口方向收缩呈V形,所述出口段的两个侧面相互平行,所述出口段的两个侧面均为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底部插入均流段中,隔板的侧壁与均流段的侧壁之间的两个通道上均设置有一用于启闭该通道的阀门,所述阀门包括一外径大于通道宽度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长条形通孔,隔板的侧壁和均流段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转轴相匹配的弧形凹槽,所述转轴两端铰接在封板上,封板上的铰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封板外设置有驱使该转轴转动的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内设置有线缆和多个行程开关,所述限位开关的触片穿出导管,以使导套划过触碰到该触片时,PLC控制系统接收该行程开关信号并控制平移机构、喷油机构和喷浆机构的运转。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水槽内底部设置有倒扣桶状的隔水罩,所述蜗轮丝杆升降机设置在该隔水罩内,所述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杆顶部设置有向上穿出隔水罩的顶杆,所述滑轨设置在顶杆顶部,所述隔水罩在与顶杆相连接处设置有隔水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蒸煮箱的两端部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外凸出并与箱体内连通的凸槽,蒸煮箱两侧壁均设置有高于箱体顶部的挡板,蒸煮箱两侧壁均设置有与侧壁相垂直的压板,所述挡板顶部两端均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压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手抓孔,蒸煮箱内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沉槽;还包括两个辅助板,辅助板分别铺设在沉槽并使箱体内底保持平齐状态,所述辅助板外端部设置有与凸槽数量相等的吊杆,所述吊杆呈直角折弯Z形状,该吊杆竖杆部分位于凸槽内,吊杆上部横杆部分挂住凸槽顶部,吊杆上部横杆上还设置有吊环。

进一步的,所述平移机构丝杆的长度长于电热水槽的长度,所述喷油机构的单向运动行程大于蒸煮箱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能够快速生产两色的九层粿,降低操作人员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构造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构造示意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构造示意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喷浆机构中喷浆部分的构造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阀门的构造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管行程开关安装的构造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蒸煮箱的构造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辅助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九层粿取出的工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1-机架,11-储浆罐,12-液泵,13-软管,2-电热水槽,21-蜗轮丝杆升降机,22-隔水罩,23-顶杆,24-滑轨,3-蒸煮箱,31-凸槽,32-压板,33-挡板,34-凹槽,35-撑杆,36-抓手孔,4-上方的平移机构,41-第一丝杆,42-第一导管,43-第一支撑板,5-下方的平移机构,51-第二丝杆,52-第二导管,53-第二支撑板,54-线缆,55-导管内的行程开关,6-升降机构,61-驱动电机,62-升降箱,63-竖杆,64-下限位行程开关,65-升降机构的丝杆,66-螺母,67-套环,68-上限位行程开关,7-喷浆机构,71-储液管,72-隔板,73-转轴,74-均流段,75-整流段,76-出口段,77-通孔,78-转轴两端的密封圈,79-驱动转轴的电机,8-喷油机构,81-储油罐,82-喷雾器,83-输油管,9-辅助板,91-吊杆,92-吊环,10-九层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11所示,一种九层粿加工装置,包括电热水槽2、蒸煮箱3、机架1、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蒸煮箱上方的喷油机构8和喷浆机构7,所述电热水槽2内设置有蜗轮丝杆升降机21,该升降机顶部设置有滑轨24(滑轨与电热水槽内长相等),所述蒸煮箱底部设置有与滑轨相匹配的滑槽,以使升降机升到顶部时,蒸煮箱底部高于电热水槽顶部,升降机下降到最底部时,蒸煮箱下部泡在电热水槽的水中;所述机架1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沿电热水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上平移机构4和下平移机构5,机架顶部中间设置有两个带液泵12的储浆罐11,所述喷浆机构7设置在位于上方的平移机构上,喷油机构8设置在位于下方的平移机构上,所述喷浆机构包括一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底部设置有与蒸煮箱内宽相等且两端封闭的储液管71,所述储液管底部侧壁设置有条缝状出口通道,储液管顶部通过一软管13与液泵相连通(软管要保证喷浆机构移动至两端时的长度,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让软管穿过的贯穿孔,可以起到引导约束软管的作用),以使升降机构上升至顶部时,出口通道位于喷油机构的上方,升降机构下降至最底部时,出口通道位于蒸煮箱口上方;所述喷油机构8包括一带油泵的储油罐81、若干个喷口位于蒸煮箱上方且朝向蒸煮箱口的喷雾器82,该些喷雾器的入口分别通过一输油管83与油泵出口相连通;还包括控制前述机构运转的PLC控制系统。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方的平移机构4包括一铰接在机架上并通过电机驱使转动的第一丝杆41、位于第一丝杆下方的第一导管42,还包括一第一支撑板43,所述下方的平移机构5包括一铰接在机架上并通过电机驱使转动的第二丝杆51、位于第二丝杆下方的第二导管52,还包括一第二支撑板53,支撑板一端设置有与丝杆相匹配的螺母,支撑板底部设置有斜撑,斜撑的端部设置有套设在导管上移动的导套,所述喷油机构和喷浆机构分别安装在支撑板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安装在位于上方平移机构支撑板底部的升降箱62、设置在支撑板顶部的驱动电机61,该支撑板底部还设置有两根位于升降箱内的竖杆63,所述升降箱内设置有两个分别套住竖杆的套环67和一个螺母66,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该螺母相匹配的丝杆65,所述竖杆上设置有上限位行程开关68和下限位行程开关64(控制升降机构的行程);所述储液管71(由两半圆形槽构成)内沿轴向设置有将罐内分隔成两个独立空间的隔板72,每个独立空间分别与一个储浆罐相连通;所述出口通道包括由均流段74(用于改善米浆流量分配均匀性)、整流段75(使米浆均匀流出)与出口段76(使米浆呈纸片一样均匀流出覆盖在蒸煮箱上)构成的型腔,型腔两端均设置有封板,所述均流段、整流段与出口段沿出料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均流段的两个侧面相互平行,整流段的两个侧面向出口方向收缩呈V形,所述出口段的两个侧面相互平行,所述出口段的两个侧面均为平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底部插入均流段中,隔板的侧壁与均流段的侧壁之间的两个通道上均设置有一用于启闭该通道的阀门,所述阀门包括一外径大于通道宽度的转轴73,转轴上设置有长条形通孔77,隔板的侧壁和均流段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转轴相匹配的弧形凹槽,所述转轴两端铰接在封板上,封板上的铰接处设置有密封圈78,封板外设置有驱使该转轴转动的电机79。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内设置有线缆54和多个行程开关55,所述限位开关的触片穿出导管,以使导套划过触碰到该触片时,PLC控制系统接收该行程开关信号并控制平移机构、喷油机构和喷浆机构的运转。

导管上行程开关的设置如下:喷浆机构要在蒸煮箱内长度移动,因此,第一导管42上设置两个行程开关(图1中三角号所标位置),两行程开关的间距为蒸煮箱内长,即喷浆机构移动至该行程开关处即停止不再移动;喷油机构要对蒸煮箱内进行喷油作业,还得防止油液喷洒在箱外,同时还得给喷浆机构让出位置,因此,第二导管52上设置四个行程开关,内侧的两个行程开关的间距小于蒸煮箱内长(因为喷雾器喷油是一个面的喷,不需要移动至蒸煮箱端部,离端部有一段距离即可),内侧两个行程开关用于给出喷油启闭的信号;外侧的两个行程开关的间距大于电热水槽的长度,以使喷油机构移动至该处位置后停止,给喷浆机构让出作业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槽内底部设置有倒扣桶状的隔水,22,所述蜗轮丝杆升降机设置在该隔水罩内,所述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杆顶部设置有向上穿出隔水罩的顶杆23,所述滑轨24设置在顶杆顶部,所述隔水罩在与顶杆相连接处设置有隔水密封圈。

本实施例中,所述蒸煮箱3的两端部均设置有两个向外凸出并与箱体内连通的凸槽31,蒸煮箱两侧壁均设置有高于箱体顶部的挡板33,蒸煮箱两侧壁均设置有与侧壁相垂直的压板32,所述挡板顶部两端均设置有多个凹槽34,所述压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手抓孔36,蒸煮箱内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沉槽;还包括两个辅助,9,辅助板分别铺设在沉槽并使箱体内底保持平齐状态,所述辅助板外端部设置有与凸槽数量相等的吊杆91,所述吊杆呈直角折弯Z形状,该吊杆竖杆部分位于凸槽内,吊杆上部横杆部分挂住凸槽顶部,吊杆上部横杆上还设置有吊环92。

本实施例中,所述平移机构丝杆的长度长于电热水槽的长度,所述喷油机构的单向运动行程大于蒸煮箱的长度。

使用时,在电热水槽两端分别放置一带导轨的桌子,该导轨与蒸煮箱底部滑槽相匹配,将蒸煮箱放置在前端桌子的导轨上;电热水槽内煮好开水,将辅助板放置在蒸煮箱体内沉槽中,吊杆刚好卡在凸槽内,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螺旋丝杆升降机将滑轨升至顶部,刚好与导轨平齐,推动蒸煮箱进入电热水槽正上方,升降机下降,使蒸煮箱刚好泡在电热水槽内(压板用于撑在电热水槽的两侧壁顶部,两相对凸槽最外端之间的距离刚好与电热水槽的长度相等,可以避免蒸煮箱晃动,同时凸槽与电热水槽之间的间隔作为水蒸气排出的通道);启动下方平移机构5,第二支撑板53带动喷油机构向蒸煮箱移动,当喷油机构触碰至内侧行程开关时,油泵启动,喷雾器向蒸煮箱内表面喷油(避免黏锅),当第二支撑板的导套触碰另一端内侧行程开关时,油泵关闭,停止喷油,下方平移机构继续前进直至触碰另一端最外侧行程开关,下方平移机构停止;此时,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机构6下降至最低点(此时阀门将通道堵死),开启两个液泵将两个储浆罐中不同颜色的米浆灌注到储液管两个独立空间内,开启一个阀门,并启动上方平移机构4,米浆覆盖在蒸煮箱底部,当第一支撑板43导套触碰第一导管另一端行程开关时,阀门关闭,升降机构上升;几分钟后,启动喷油机构前行再次前进抹油,抹油后,喷浆机构启动开启另一阀门,用另一种颜色米浆进行覆盖,依次往复上述抹油、喷浆的过程至九层;当九层粿蒸熟好后(喷油机构移动至不妨碍蒸煮箱移动出去的方向处,当然,蒸煮箱要进入时,喷油机构也是移动到不妨碍的位置),启动升降机,将蒸煮箱升起至顶点,用手抓住手抓孔,推动蒸煮箱至另一个桌子的导轨上,然后用铲刀将九层粿与箱体内侧壁分离开,再将九层粿切成需要的形状或者不切;用手勾住吊环,将辅助板外端提高,因九层粿在刚取出状态下,是非常有粘性类似橡胶一样,这样九层粿一端跟随辅助板升高(九层粿不会发生断裂),升高到高于挡板顶部后,用一根撑杆35放置在凹槽内,再将辅助板放下顶在撑杆上,这时候就非常方便的取出九层粿了,不会像传统的蒸具一样,蒸具自身的侧壁阻挡不易取出,非得破坏一块九层粿才能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