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饼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30427阅读:来源:国知局
钟,加快水分的蒸发,促进流通内部的茶叶水闷味,然后维持温度为85°C进行干燥;在干燥的收尾阶段,将温度升至110°C烘制10分钟,烘至茶饼的含水量为12wt%,整个干燥过程的时间为4小时;
步骤S8、存放:将干燥后的茶饼放置通风干燥的室内,茶饼用干棉布包裹,平铺放置,存放48小时;
步骤S9、复烘干:将存放后的茶饼放入烘干机中,在90°C的条件下烘I小时,将茶饼烘至含水量达5.0%,制成成品。
[0030]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一种红茶饼的制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S1、鲜叶采摘:采用徒手采摘的方式手工采摘龙井长叶的茶树鲜叶,鲜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作为原料备用,鲜叶的采摘应遵循“十不采”原则,鲜叶在采摘和运输过程中,用竹器盛装,不堆压,防日晒,避免机械损伤和发热红变;
步骤S2、萎调:通风条件下,将采摘的鲜叶均匀地摊至水筛上,萎凋温度为35°C,历时8小时,一筛重I千克; 步骤S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青进行充分揉捻,揉捻加压采用轻、重、轻原则,多次短时,嫩叶轻压短揉,老叶重压长揉,揉捻的过程中可采用筛分复揉的方法,历时50分钟,揉捻可促使茶叶细胞破碎,促进内含物的变化,促进口感的形成;
步骤S4、发酵:将揉捻后的茶青移入发酵室,茶青的摊放厚度为40cm,茶青上覆盖湿纱布防止水分散失,室内温度控制在40°C,茶青温度维持在35°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历时5个小时,期间茶青底面翻动I次,直至叶色80%红变,青草气消失,透露清香、花香,发酵总时间以揉捻开始计时,控制在8小时以内完成,发酵可使茶叶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
步骤S5、过红锅:将发酵后的茶叶投入200°C的红锅中进行炒制,炒制3分钟后关火继续炒制10分钟,并开启送风风扇降温;
步骤S6、压饼:待过红锅后的茶叶冷却后,采用机器压制,10g的茶饼,机器压力为I吨,历时55秒,250g的茶饼,压力1.5吨,历时65秒;
步骤S7、干燥:将茶饼放置烘干机中,在初始干燥温度达到90°C时,开门15分钟,加快水分的蒸发,促进流通内部的茶叶水闷味,然后维持温度为90°C进行干燥;在干燥的收尾阶段,将温度升至115°C烘制10分钟,烘至茶饼的含水量为12wt%,整个干燥过程的时间为4小时;
步骤S8、存放:将干燥后的茶饼放置通风干燥的室内,茶饼用干棉布包裹,平铺放置,存放45小时;
步骤S9、复烘干:将存放后的茶饼放入烘干机中,在85°C的条件下烘1.5小时,将茶饼烘至含水量达4.0%,制成成品。
[0031]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一种红茶饼的制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S1、鲜叶采摘:采用徒手采摘的方式手工采摘嘉茗I号茶的茶树鲜叶,鲜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作为原料备用,鲜叶的采摘应遵循“十不采”原则,鲜叶在采摘和运输过程中,用竹器盛装,不堆压,防日晒,避免机械损伤和发热红变;
步骤S2、萎调:通风条件下,将采摘的鲜叶均匀地摊至水筛上,萎凋温度为28°C,历时9小时,一筛重1.5千克;
步骤S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青进行充分揉捻,揉捻加压采用轻、重、轻原则,多次短时,嫩叶轻压短揉,老叶重压长揉,揉捻的过程中可采用筛分复揉的方法,历时60分钟,揉捻可促使茶叶细胞破碎,促进内含物的变化,促进口感的形成;
步骤S4、发酵:将揉捻后的茶青移入发酵室,茶青的摊放厚度为30cm,茶青上覆盖湿纱布防止水分散失,室内温度控制在38°C,茶青温度维持在32°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2%,历时3.5个小时,期间茶青底面翻动2次,直至叶色75%红变,青草气消失,透露清香、花香,发酵总时间以揉捻开始计时,控制在8小时以内完成,发酵可使茶叶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
步骤S5、过红锅:将发酵后的茶叶投入200°C的红锅中进行炒制,炒制4分钟后关火继续炒制10分钟,并开启送风风扇降温; 步骤S6、压饼:待过红锅后的茶叶冷却后,采用机器压制,10g的茶饼,机器压力为I吨,历时48秒,250g的茶饼,压力1.5吨,历时55秒;
步骤S7、干燥:将茶饼放置烘干机中,在初始干燥温度达到95°C时,开门15分钟,加快水分的蒸发,促进流通内部的茶叶水闷味,然后维持温度为95°C进行干燥;在干燥的收尾阶段,将温度升至112°C烘制10分钟,烘至茶饼的含水量为11.5wt%,整个干燥过程的时间为4小时;
步骤S8、存放:将干燥后的茶饼放置通风干燥的室内,茶饼用干棉布包裹,平铺放置,存放50小时;
步骤S9、复烘干:将存放后的茶饼放入烘干机中,在95°C的条件下烘1.2小时,将茶饼烘至含水量达5.5%,制成成品。
[0032]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一种红茶饼的制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S1、鲜叶采摘:采用徒手采摘的方式手工采摘福鼎大白茶的茶树鲜叶,鲜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作为原料备用,鲜叶的采摘应遵循“十不采”原则,鲜叶在采摘和运输过程中,用竹器盛装,不堆压,防日晒,避免机械损伤和发热红变;
步骤S2、萎调:通风条件下,将采摘的鲜叶均匀地摊至水筛上,萎凋温度为25°C,历时10小时,一筛重1.3千克;
步骤S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青进行充分揉捻,揉捻加压采用轻、重、轻原则,多次短时,嫩叶轻压短揉,老叶重压长揉,揉捻的过程中可采用筛分复揉的方法,历时55分钟,揉捻可促使茶叶细胞破碎,促进内含物的变化,促进口感的形成;
步骤S4、发酵:将揉捻后的茶青移入发酵室,茶青的摊放厚度为34cm,茶青上覆盖湿纱布防止水分散失,室内温度控制在35°C,茶青温度维持在30°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历时4个小时,期间茶青底面翻动2次,直至叶色80%红变,青草气消失,透露清香、花香,发酵总时间以揉捻开始计时,控制在8小时以内完成,发酵可使茶叶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
步骤S5、过红锅:将发酵后的茶叶投入200°C的红锅中进行炒制,炒制5分钟后关火继续炒制10分钟,并开启送风风扇降温;
步骤S6、压饼:待过红锅后的茶叶冷却后,采用机器压制,10g的茶饼,机器压力为I吨,历时45秒,250g的茶饼,压力1.5吨,历时50秒;
步骤S7、干燥:将茶饼放置烘干机中,在初始干燥温度达到92°C时,开门15分钟,加快水分的蒸发,促进流通内部的茶叶水闷味,然后维持温度为92°C进行干燥;在干燥的收尾阶段,将温度升至110°C烘制10分钟,烘至茶饼的含水量为10.2wt%,整个干燥过程的时间为4小时;
步骤S8、存放:将干燥后的茶饼放置通风干燥的室内,茶饼用干棉布包裹,平铺放置,存放48小时;
步骤S9、复烘干:将存放后的茶饼放入烘干机中,在88°C的条件下烘1.5小时,将茶饼烘至含水量达4.2%,制成成品。
[0033]实施例五该实施例一种红茶饼的制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S1、鲜叶采摘:采用徒手采摘的方式手工采摘108茶的茶树鲜叶,鲜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作为原料备用,鲜叶的采摘应遵循“十不采”原则,鲜叶在采摘和运输过程中,用竹器盛装,不堆压,防日晒,避免机械损伤和发热红变;
步骤S2、萎调:通风条件下,将采摘的鲜叶均匀地摊至水筛上,萎凋温度为25°C,历时10小时,一筛重I千克;
步骤S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青进行充分揉捻,揉捻加压采用轻、重、轻原则,多次短时,嫩叶轻压短揉,老叶重压长揉,揉捻的过程中可采用筛分复揉的方法,历时50分钟,揉捻可促使茶叶细胞破碎,促进内含物的变化,促进口感的形成;
步骤S4、发酵:将揉捻后的茶青移入发酵室,茶青的摊放厚度为35cm,茶青上覆盖湿纱布防止水分散失,室内温度控制在40°C,茶青温度维持在35°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历时5个小时,期间茶青底面翻动2次,直至叶色82%红变,青草气消失,透露清香、花香,发酵总时间以揉捻开始计时,控制在8小时以内完成,发酵可使茶叶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
步骤S5、过红锅:将发酵后的茶叶投入200°C的红锅中进行炒制,炒制5分钟后关火继续炒制10分钟,并开启送风风扇降温;
步骤S6、压饼:待过红锅后的茶叶冷却后,采用机器压制,10g的茶饼,机器压力为I吨,历时50秒,250g的茶饼,压力1.5吨,历时60秒;
步骤S7、干燥:将茶饼放置烘干机中,在初始干燥温度达到90°C时,开门15分钟,加快水分的蒸发,促进流通内部的茶叶水闷味,然后维持温度为90°C进行干燥;在干燥的收尾阶段,将温度升至120°C烘制10分钟,烘至茶饼的含水量为12wt%,整个干燥过程的时间为4小时;
步骤S8、存放:将干燥后的茶饼放置通风干燥的室内,茶饼用干棉布包裹,平铺放置,存放48小时;
步骤S9、复烘干:将存放后的茶饼放入烘干机中,在90°C的条件下烘1.2小时,将茶饼烘至含水量达5.0%,制成成品。
[0034]实施例六
该实施例一种红茶饼的制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