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面瘫的复方制剂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47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面瘫的复方制剂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及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面瘫的复方制剂及制备工艺。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为颅神经病中最常见的疾患。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一侧鼻唇沟变浅、眼睑下堕不能闭合、口角流诞、说话吐字不清,《内经》说“足阳明之脉,夹口环唇。”又说“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劳汗或新沐当风,风邪乘虚而入,风从热化则筋脉缓纵不收,风从寒化则拘急收引,故口目不正。或痰湿素盛之人,复受风邪侵袭,风痰相搏,阴塞经脉,筋失血养,筋脉枸急牵动口目不正。综上所述,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面瘫,皆与风邪有关。治宜祛风活血、通络止痉为主。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治疗面瘫的复方制剂。”本发明是“一种治疗面瘫的复方制剂及制备工艺”,其主要原料由防风、川芎、全蝎、畺蚕、白附子、白芷、细辛、南星组成。
各原料的组合比份为防风8-10份、川芎8-10份、全蝎2-4份、畺蚕7-9份、白附子3-5份、白芷7-9份、细辛2-4份、南星3-5份组成。
按中药原理防风、川芎祛风解表,全蝎、畺蚕息风止痉,通络散结,白附子、白芷燥湿化痰,疏风止痉,细辛、南星疏风散寒,温经止痉。所混合后制成的复方制剂的功能为既疏外风,又息内风兼能活血行气,通络止痉,燥湿化痰,温经散寒,特别适宜于面瘫的临床治疗。
其制备工艺的流程为将原材料日晒或烘干,按比份组合后研成粉末,灌成胶囊进行包装,制成成药。
该成药经本发明人在临床医疗中证明,对于治疗各类面瘫,均能收到显著的疗效。因为该成药既能疏散外感风邪,又能平息内风,兼能活血行气,通络止痉,燥湿化痰,温经散寒,所以无论是外感风寒引起的面瘫,还是内风引起的面瘫,或是痰湿相搏阻滞经脉引起的面瘫都适宜。且具有服用方便,见效迅速之优点。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取防风8-10份、川芎8-10份、全蝎24份、畺蚕7-9份、白附子3-5份、白芷7-9份、细辛2-4份、南星3-5份,晒干、混合研粉、灌成胶囊、包装即成。
实施例二取防风15份、川芎15份、全蝎5份、畺蚕10份、白附子7份、白芷10份、细辛5份、南星7份,晒干、混合、研粉、灌成胶囊、包装即成。
实施例三取防风、川芎、全蝎、畺蚕、白附子、白芷、细辛、南星各10份,晒干、混合、研粉、灌成胶囊、包装即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面瘫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有防风川芎、全蝎、畺蚕、白附子、白芷、细辛、南星组成。
2.一种治疗面瘫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的组份为防风8-10份、川芎8-10份、全蝎2-4份、畺蚕7-9份、白附子3-5份、白芷7-9份、细辛2-4份、南星3-5份。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制剂其制备工艺的特征在于将原材料日晒或烘干。权利要求2所述的比份组合后研成粉末,灌成胶囊,进行包装,制成成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面瘫的复方制剂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它是由纯中药组成,既能疏散外风,又能平息内风,兼有燥湿化痰、温经散寒、通络止痉的功效。无论是肝风内动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和外感风寒以及痰湿阻滞经脉而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均能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服用方便、见效迅速之优点,很有开发价值。
文档编号A61K35/64GK1853698SQ20051006862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6日
发明者徐福云 申请人:徐福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