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4600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1977年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在瑞士完成,这例手术是用球囊对患者的左前降支狭窄处进行扩张,并取得了成功。但是球囊扩张后血管的再狭窄率很高,超过50%。主要原因是,在血管被扩张并撤掉外力后,血管会弹性回缩。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了广泛运用于冠状动脉的血管支架,主要有不锈钢、钴铬合金或者镍钛合金制成的金属血管支架,这些支架植入体内后,可以对血管提供一个持久的机械支撑,避免了血管的弹性回缩,降低了病变血管的再狭窄率。但是因为支架的永久植入,支架作为异物会导致内膜过度增生,血管的再狭窄比率也挺高。2003年以来,药物支架的应用使血管的再狭窄率降到10%左右。但是药物支架仍然永久存在于体内,作为异物的支架与血管组织之间在力学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会引起血管的慢性损伤,后期会造成血管中层萎缩、内膜增生,最终还会导致血管的再狭窄,从而限制了血管再狭窄率的进一步降低。对于儿童患者,植入固定尺寸的血管支架会阻碍血管的逐渐增大,不能适应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0003]针对血管狭窄的上述两种介入治疗技术都有缺点:采用球囊扩张血管,虽然短期效果较好,但是因为血管的弹性回缩,后期的再狭窄率非常高;在血管内植入金属支架,包括裸支架和药物支架,可以将狭窄血管扩张开,并提供一个持久的机械支撑,但是金属支架扩张过程中会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诱发血管内膜增生导致再狭窄。金属支架还存在血栓形成、出凝血并发症、屈曲性不匹配、金属物永久存留于体内会增加远期再狭窄发生率等缺陷。
[0004]因此,靶向给药并对受损的常细胞进行修复成为学者研宄的焦点【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植入血管支架后,可以靶向治疗病变部位。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所述血管支架为管状,包括沿轴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支撑单元、将若干个所述支撑单元连接一起的连接件,所述支撑单元上包覆一层用来载药的纳米药物载体。
[0007]优选地,所述药物载体为二氧化钟纳米颗粒。
[0008]优选地,所述二氧化钟纳米颗粒的粒径为6-12nm。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柔性支撑部件以及内接在所述柔性支撑部件内的刚性支撑部件,所述柔性支撑部件为椭圆形,所述刚性支撑部件为菱形。
[0010]优选地,所述柔性支撑部件的长径与短径之比为3:2。
[0011]优选地,所述柔性支撑部件的材质为镁合金。
[0012]优选地,所述刚性支撑部件的材质为医用不锈钢或钴铬合金。
[0013]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直线连接杆。
[0014]优选地,所述血管支架的长度为2_30cm。
[0015]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在支撑单元上包覆一层用来载药的纳米药物载体,植入后,纳米药物载体由于是纳米级的,极易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然后将药物释放出来,直接对病变细胞作用,起到靶向给药的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纳米药物载体采用二氧化铈纳米颗粒,颗粒的大小为6-12nm,二氧化铈纳米颗粒由于尺寸较小,不但可以载药进入细胞,而且其自身具有清除细胞内自由基的作用,使得受损失细胞得到很好的修复。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单元由柔性支撑部件和刚性支撑部件组成,且刚性支撑部件内接在柔性支撑部件内,在使用过程中,只有柔性支撑部件接触血管壁,不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而同时,刚性支撑部件用来提供力学支撑,防止血管的再狭窄,有效降低了血管的再狭窄率;为了更好的保证柔性支撑部件对血管壁不造成损伤,将柔性支撑部件设计成椭圆形,且采用镁合金材质。为了更好的保证刚性支撑部件的力学性能,将刚性支撑部件设计成菱形,且材质采用医用不锈钢或钴铬合金;支撑单元之间采用直线连接杆,使得血管支架在扩张后既能保持较高的径向支撑力,又具有轴向零缩短,有利于提高血管支架植入后的定位精度以及更进一步减少支架注入对血管壁的损失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审查员能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技术内容及其达到的技术效果,现将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结合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然而,所示附图,只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真实比例和最佳配置,所以,请审查员不要就附图的比例和配置,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所述血管支架为管状,包括沿轴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支撑单元1、将若干个所述支撑单元I连接一起的连接件2,所述支撑单元I上包覆一层用来载药的纳米药物载体。在支撑单元I上包覆一层用来载药的纳米药物载体,植入后,纳米药物载体由于是纳米级的,极易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然后将药物释放出来,直接对病变细胞作用,起到靶向给药的作用。
[0021]目前市场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往往副作用很大,S卩,在病变细胞得到治疗的同时,正常细胞也会因药物作用产生的自由基而受到损伤。因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述药物载体采用二氧化铈纳米颗粒,粒径为6-12nm,二氧化铈纳米颗粒具有清除自由基的特性,且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载药进入细胞后,可以有效清除正常细胞内的自由基,起到保护或修复正常细胞的作用。
[0022]所述支撑单元I包括柔性支撑部件以11及内接在所述柔性支撑部件11内的刚性支撑部件12,所述柔性支撑部件11为椭圆形,所述刚性支撑部件12为菱形。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单元I由柔性支撑部件11和刚性支撑部件12组成,且刚性支撑部件12内接在柔性支撑部件11内,植入后,只有柔性支撑部件11接触血管壁,不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而同时,刚性支撑部件12用来提供力学支撑,防止血管的再狭窄,有效降低了血管的再狭窄率;为了更好的保证柔性支撑部件11对血管壁不造成损伤,将柔性支撑部件11设计成椭圆形,且采用镁合金材质。为了更好的保证刚性支撑部件12的力学性能,将刚性支撑部件12设计成菱形,且材质采用医用不锈钢或钴铬合金。
[0023]所述连接件2为直线连接杆,支撑单元I之间采用直线连接杆,使得血管支架在扩张后既能保持较高的径向支撑力,又具有轴向零缩短,有利于提高血管支架植入后的定位精度以及更进一步减少支架注入对血管壁的损失率。
[0024]优选地,所述柔性支撑部件11的长径与短径之比为3:2。
[0025]优选地,所述血管支架的长度为2_30cm。
[0026]以上已以较佳地实施例公布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案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支架为管状,包括沿轴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支撑单元、将若干个所述支撑单元连接一起的连接件,所述支撑单元上包覆一层用来载药的纳米药物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载体为二氧化钟纳米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钟纳米颗粒的粒径为6-12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柔性支撑部件以及内接在所述柔性支撑部件内的刚性支撑部件,所述柔性支撑部件为椭圆形,所述刚性支撑部件为菱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部件的长径与短径之比为3: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部件的材质为镁合金。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撑部件的材质为医用不锈钢或钴铬合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直线连接杆。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支架的长度为2-30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纳米药物载体的载药血管支架,所述血管支架为管状,包括沿轴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支撑单元、将若干个所述支撑单元连接一起的连接件,所述支撑单元上包覆一层用来载药的纳米药物载体。植入血管支架后,可以靶向治疗病变部位。
【IPC分类】A61F2/915, A61L31/16, A61L31/02, A61L31/08
【公开号】CN204698767
【申请号】CN201520252597
【发明人】罗宇新
【申请人】苏州固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