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用短纤油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22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用短纤油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含氧高分子混合物作添加剂为特征的润滑油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短纤油剂。
背景技术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Aromaticpolyamidefibers)即芳纶,其分子是由酰胺键直接与两个芳环连接而成的线形聚合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芳纶1313(杜邦公司的商品名称为Nomex),化学名称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oly-m-phenyleneisophthalamide,PMIA)纤维,分子式为1它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模量为钢丝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1/5左右,在56(TC下,不分解,不融化,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在高性能帘子线、防护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纤维、高强绳索等方面用途十分广泛,又被称为金属纤维。芳纶的发现,被认为是材料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进程,两种芳纶由美国杜邦公司分别于1960年代、1970年代研制成功,因主耍应用于国防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使其生产技术严格保密,现产能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目前全世界产量约10万吨,价格达30美元/Kg,而2008年世界需求量将达到50万吨以上,全球对芳纶的需求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芳纶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性能纤维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芳纶研发尽管起歩较晚,但芳纶纤维的开发己被列为国家"十.五"、"十一.五"期间化纤行业重点攻关与鼓励发展的产业化项目,发展十分迅速,它具有良好的耐热、耐燃性能,可在22(TC下使用十年以上,26(TC织物不变形,37(TC以上才会逐步炭化而不熔融,可制作宇航服、赛车服、消防服、耐热防腐滤布或衬布等,又被称为防火纤维或阻燃纤维;另一种是芳纶1414(杜邦公司的商品名称为Kevlar,凯夫拉),化学名称为(Poly-p-phenyleneter印hthalamide,PPTA)纤维,分子式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为目前国内己有数家公司自行开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芳纶工业装置在稳定生产,其中有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氨纶厂、广东彩艳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产量由2000年的10吨/年迅速发展到目前的11000吨/年,芳纶1313的生产技术已基本掌握,其它多家公司也在计划建设。芳纶1414的生产技术正在攻关,目前已完成了100吨/年的对位芳纶聚合体制备中试研究项目,由于芳纶的独特性能,使其在纺丝过程中所用的油剂不同于其它的化纤纺丝油剂,其研究生产在国内尚属空白,芳纶生产企业现用油剂主要由美国杜邦公司,日本竹本公司、帝人公司等提供,不仅价格昂贵,且使用效果尤其是纺丝及后续过程中的抗静电性能、抱和性能与平滑性能不甚理想,在后加工的纺纱工艺中易出现缠辊现象,油剂单体种类较单一,且不可生物降解,难以满足国内现有的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厂家需要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纺丝油剂,以适应国内开发的芳纶生产工艺,提高其产品质量,满足芳纶不同用途的需求。由于芳纶纤维的独特性能及用途,使它的生产工艺与技术一直处于垄断地位与保密状态,包括所用油剂。USP5139873公开的芳纶油剂由平滑剂、乳化剂、抗静电剂等组成,主要成分是低粘度酯类润滑剂、不饱和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不饱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盐或烷基磷酸盐等,该油剂的特点是乳液易乳化,纤维与纤维、纤维与金属之间的摩擦系数低,所纺芳纶纤维具有持久的抗静电性。但所发明油剂的耐热性差,芳纶纤维若高温使用时颜色发黄,有异味。针对USP5139873所公开油剂的不足,本发明油剂主要使用了耐热性能优良的多元醇脂肪酸酯、无规聚醚等,以提高油剂的耐热性,特点是有效降低油剂的焦油化性、高温黄变性、且油剂在高温下无异味。JP11172577公开了一种芳纶油剂,该油剂由有机磷酸盐、氨基硅油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组成,其特点是油剂的抗静电性能优良,所纺芳纶丝表面滑爽,后加工工艺中易于梳理,但其平滑性及抱和性能较差。针对JP11172577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油剂采用多元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多元醇脂肪酸酯、无规聚醚及聚醚改性硅油等多种平滑剂单体,有效提高油剂的平滑性及抱和性,改善油剂的后加工性。USP4670343所公开的芳纶油剂主要由聚氧乙烯甘油二元酸酯组成,该油剂可有效改善纤维表面的摩擦特性,尤其是降低高接触压力下纤维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使芳纶作为轮胎帘子布使用时具有更好的性能,即帘子布具有良好的粘和性及尺寸稳定性。但使用该油剂所纺芳纶丝与金属之间的动摩擦系数高,且油剂的抗静电性能未充分体现。本发明的油剂配方中除使用性能良好的复合平滑剂外,为增强油剂的抗静电性能,应用了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抗静电剂,通过调整不同抗静电剂的比例以及抗静电剂分子中的碳数分布,可使油剂的抗静电性能得到充分体现,再者通过使用多元醇脂肪酸酯等平滑剂,可有效降低纤维与金属之间的动摩擦系数。本发明根据芳纶纤维分子结构、生产特点、用途以及现用油剂的不足,提供一种耐热性、平滑性、抗静电性以及染色性、后加工性等性能优良的油剂,油剂单体水溶性强,易清洗,可生物降解,不会对环境及人体造成任何危害。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油剂的抗静电性、抱和性和耐热性差等缺点,提出一种新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用短纤油剂,该油剂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抱和性、染色均匀性和后加工性,所纺芳纶短纤可适宜作为不同用途之需求。本发明提供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用短纤油剂由以下组分组成(a)340重量%的多元醇脂肪酸酯;(b)570重量%的聚氧乙烯多元醇脂肪酸酯;(c)540重量%的脂肪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共聚醚或聚醚酯;(d)140重量%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e)130重量%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f)0.110重量%的聚醚改性硅油。其中组分(a)是由多元醇与脂肪酸合成的酯,所述多元醇为至少选自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中的一种,选用两种以上多元醇时,以所有多元醇总重量计丙三醇含量要求小于20%,其余可任选,脂肪酸为C4C24的脂肪酸,所述合成酯为脂肪酸全酯,即多元醇中的羟基完全被酯化,其在油剂中的所占重量百分含量为340重量%,最好为1030重量%。组分(b)是单羟基多元醇部分脂肪酸酯或多羟基多元醇部分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多元醇包括丙三醇、山梨醇、季戊四醇等多元醇,环氧乙烷的摩尔数为430,最好为1020,其在油剂中的所占重量百分含量为570重量%,最好为2050重量%。组分(c)是环氧乙垸与环氧丙烷的共聚醚或聚醚酯,结构式如式(1)、式(2)所示&CH3(1)&zI(2)CH3其中R,为C4Cw的烷基,最好为C4C,2的烷基或者为亚甲基(CH2)q,q为2或3;R2为H原子或C4C24的烷基,最好为C4C^的烷基;R3为C4CM的烷基,最好为Csd2的烷基;m为5200的数,最好为1050;n为10160的数,最好为1560;z为l或2。其在油剂中的所占重量百分含量为540重量%,最好为1530重量%。组分(d)为垸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其分子式为R4(CH2CH20)xOP03M或(R4(CH2CH20)x0)2P02M,式中仏为C2C36的烷基,最好为dC,2的烷基;X为212,最好为39;M为碱金属钠或钾;其在油剂屮的所占重量百分含量为140重量%,最好为530重量%。组分(e)为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其分子式为Rs(CH,CH20)yOSO:,M,式中Rs为C2C^的垸基,最好为C4U的烷基;Y=216,最好为312;M为碱金属钠或钾;其在油剂中的所占重量百分含量为130重量%,最好为5组分(f)为聚醚改性硅油,其分子式为Me2CH3Me3SiO(SiO)m2(R6(CH2CH0)P(CH2CHO)qSiMeO)n2SiMe3式中Me为甲基,&为dU,最好为C2C6的亚甲基,结构式为(CH2)r,式中r为110的整数,最好为26的整数,m2和n2分别为250的数,最好为430的数,p和q分别为10200的数,最好为20120的数,其在油剂屮的所占重量百分含量为0.110重量o/。,最好为0.58重量%。本发明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短纤用油剂的制备方法是在反应釜中依次加入(a)、(b)、(c)各组分,304(TC下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d)、(e)、(f),304(TC下再搅拌20分钟,即得本发明油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用短纤油剂,主要使用了耐热性能优良的多元醇脂肪酸酯、无规聚醚或聚醚酯等,以提高油剂的耐热性,特点是有效降低油剂的焦油化性,高温黄变性,且油剂在高温下无异味,解决现用油剂的耐热性能较差问题;采用的多元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多元醇酯及聚醚改性硅油等多种平滑剂单体,有效提高油剂的平滑性及抱和性,改善油剂的后加工性。本发明的油剂配方中除使用性能良好的复合平滑剂外,为增强油剂的抗静电性能,应用了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抗静电剂,通过调整不同抗静电剂的比例以及抗静电剂分子中的碳数分布,可使油剂的抗静电性能得到充分体现,再者通过使用多元醇脂肪酸酯等平滑剂,可有效降低纤维与金属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从而减少静电的产生。本发明油剂组合物的使用方式为油轮上油或利用喷嘴直接上油。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木发明,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l取20克季戊四醇壬酸酯,20克聚氧乙烯(摩尔数为IO)丙三醇双油酸酯,30克聚醚(m=10,n=20,R!为正辛基,R2为H原子,z二l)于合成釜中,在30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然后依次加入10克垸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R为C8烷基,M为金属元素钾,X=3),19克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Rb为CV烷基,M为金属元素钾,Y=6),1克聚醚改性硅油(&为(^的碳化氢撑,m2=10,ri2二10,p二40,q=60,r=4),然后在30土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过滤即得所发明油剂A。实施例2取30克季戊四醇油酸酯,20克聚氧乙烯(摩尔数为20)丙三醇双油酸酯,20克聚醚(m=20,n二40,K为正丁基,R2为H原子,z=l)于合成釜中,在30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然后依次加入15克垸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R^为d2烷基,M为金属元素钾,X=6),12克垸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Rs为d2垸基,M为金属元素钾,Y=6),3克聚醚改性硅油(Rs为C4的碳化氢撑,m2=20,n2=20,p=40,q=80,r=4),然后在30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过滤即得所发明油剂B。实施例3取30克季戊四醇癸酸酯,20克聚氧乙烯(摩尔数为20)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20克聚醚(m=20,n=40,R!为正丁基,12为12垸基,z=l)于合成釜中,在30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然后依次加入15克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仏为d2烷基,M为金属元素钾,X二6),12克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R5为d2垸基,M为金属元素钾,Y=6),3克聚醚改性硅油(Re为C2的碳化氢撑,m2=30,n2=20,p=40,q=40,r=2),然后在30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过滤取30克季戊四醇棕榈酸酯,20克聚氧乙烯(摩尔数为20)丙三醇双油酸酯,20克聚醚(m=40,n=20,K为正丁基,R2为H原子,z=l)于合成釜中,在30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然后依次加入15克垸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R4为C,2烷基,M为金属元素钾,X=6),12克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R5为d2烷基,M为金属元素钾,Y=6),3克聚醚改性硅油(R6为G的碳化氢撑,m2=10,n2=10,p=40,q=120,r=2),然后在30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过滤即得所发明油剂D。实施例5取20克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50克聚氧乙烯(摩尔数为20)丙三醇单油酸酯,15克聚醚(m=50,n=60,R,为正丁基,IU为H原子,z=l)于合成釜中,在40士2t:下充分搅拌20分钟;然后依次加入8克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R4为Q烷基,M为金属元素钾,X=7),6克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Rs为C12烷基,M为金属元素钾,Y=9),l克聚醚改性硅油(Rs为C6的碳化氢撑,m2=10,10,p=40,q=120,r=6),然后在30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过滤即得所发明油剂E。实施例6取10克三羟甲基丙烷月桂酸酯,20克聚氧乙烯(摩尔数为20)丙三醇单油酸酯,20克聚醚(m=30,n=10,R为十八烷基,R2为十二烷基,zO于合成釜屮,在40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然后依次加入30克垸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R4为d2烷基,M为金属元素钾,X=3),12克垸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Rs为d2烷基,M为金属元素钾,Y=6),8克聚醚改性硅油(R6为Cz的碳化氢撑,m2=20,n2=10,p=40,q二10,r二2),然后在30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过滤即得所发明油剂F。实施例7取IO克三羟甲基丙垸辛酸酯,IO克季戊四醇月桂酸酯,15克聚氧乙烯(摩尔数为15)丙三醇单油酸酯,15克聚醚(m=20,n=60,R为十八烷基,l为十二烷基,z二l)于合成釜中,在35土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然后依次加入30克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R4为d2烷基,M为金属元素钾,X=3),12克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Rs为d2烷基,M为金属元素钾,Y=6),8克聚醚改性硅油(Rs为C2的碳化氢撑,m2=20,n2=10,p=40,q=10,r=2),然后在40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过滤即得所发明油剂G。9实施例8取20克三羟甲基丙烷蓖麻油酸酯,IO克季戊四醇正己酸酯,35克聚氧乙烯(摩尔数为20)丙三醇双油酸酯,22克聚醚(m=30,n=38,R、&为正丁基,z二l)于合成釜中,在35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然后依次加入5克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R,为C8垸基,M为金属元素钾,X=9),5克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R5为Cw烷基,M为金属元素钠,Y=16),3克聚醚改性硅油(R6为G的碳化氢撑,m2=5,n2=5,p=60,q=20,r=3),然后在35土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过滤即得所发明油剂H。实施例9取5克三羟甲基丙烷硬脂酸酯,5克季戊四醇硬脂酸酯,10克聚氧乙烯(摩尔数为2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15克聚醚(m=10,n=15,R,、1为12烷基,z二l)于合成釜中,在35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然后依次加入30克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R,为U烷基,M为金属元素钠,X=6),30克垸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为Cu垸基,M为金属元素钠,Y=6),5克聚醚改性硅油(R6为C:,的碳化氢撑,m2=5,n2=5,p=60,q=20,r=3),然后在35土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过滤即得所发明油剂I。实施例10取30克三羟甲基月桂酸酯,30克聚氧乙烯(摩尔数为20)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15克聚醚酯(m=35,n=30,K为正辛基,&为20烷基,z=l)于合成釜中,在35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然后依次加入7克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R4为CV烷基,M为金属元素钠,X=7),IO克垸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R5为U垸基,M为金属元素钠,Y=12),8克聚醚改性硅油(Rs为Cs的碳化氢撑,m2=15,n2二15,p=40,q=20,r=3),然后在35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过滤即得所发明油剂J。实施例11取30克季戊四醇月桂酸酯,20克聚氧乙烯(摩尔数为20)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30克聚醚酯(m=30,n=30,R!为正己基,&为18垸基,z=l)于合成釜中,在35土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然后依次加入10克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为C^烷基,M为金属元素钠,X二6),9.5克垸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Rs为U烷基,M为金属元素钠,Y=10),0.5克聚醚改性硅油(Re为C5的碳化氢撑,m2=30,n2二30,p二60,q二30,r=6),然后在35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过滤即得所发明油剂K。实施例12取30克三羟甲基月桂酸酯,20克聚氧乙烯(摩尔数为20)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20克聚醚(m=20,n=30,Ri、R2为正辛基,z=2)于合成釜中,在35士2t:下充分搅拌20分钟;然后依次加入15克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R4为d2烷基,M为金属元钾,X=4),10克垸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Rs为Cs烷基,M为金属元素钠,Y=10),5克聚醚改性硅油(Re为Cs的碳化氢撑,m2=15,n2=15,p=30,q=20,r二2),然后在35士2。C下充分搅拌20分钟,过滤即得所发明油剂Lo测定方法简单说明在实验室中测定实施例1实施例12所制得的十二个油剂样品的耐热性、油膜强度及摩擦系数等,结果如表1所示_表1油剂性能_耐热性挥发量,22(TC,油膜强度,N摩擦系数,M/M开口闪点,°C发烟量焦油化性<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①冒烟试验称取样品10.0克于50ml烧杯中,将此烧杯置于电热套中加热,观察连续冒烟时的温度及发烟量大小②热板试验量取样品L0ml滴于45号钢试片上,将此试片放置于烘箱中,在22(TC下恒温3分钟,然后冷却至30'C,观察油剂的结焦性能,"优"表示很少结焦,"良"表示有少量结焦③挥发试验称取样品2.0克于50ml烧杯中,将此烧杯放置于烘箱中,在220士2'C下恒温2小时,然后冷却至25'C,称重并计算油剂的挥发暈。油剂的使用本发明所述油剂应用于以乳化液状态上油的芳香族聚酰胺短纤维的纺丝生产工艺中。1.油剂使用方式油轮上油或喷嘴上油。2.油剂使用情况选取几种有代表性的油剂进行工业试验,结果见表2。表2油剂试用结果气味上油率,%丝束外观丝束强度g/dt丝束比电阻丝束Q.cm后加工性实施例1无异味0.65优级3.264.5xl08优实施例3无异味0.72优级4.38优实施例5无异味0.68优级4.257.2x109优实施例7无异味0.65优级3.503.0xl08优实施例9无异味0.70优级2.496.3xl07优实施例10无异味0.75优级4.852.3x109优由表1表2数据可知,从实施例1到实施例12,油剂的耐热性(发烟量、焦油化性、挥发量)良好,油膜强度及开口闪点高,摩擦系数低。油剂使用过程中无异味,上油均匀,丝束强度及纤维比电阻值高,后加工性能优良。说明了本发明油剂的耐热性、抗静电性、抱和性及平滑性优良,表现为油剂的发烟量小、焦油化程度低,上油均匀,所纺丝束的强力及比电阻值高,油剂的后加工性能优良。1权利要求1.一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用短纤油剂,其特征在于该油剂由以下组分组成,以油剂总重量计(a)3~40重量%的多元醇脂肪酸酯;(b)5~70重量%的聚氧乙烯多元醇脂肪酸酯;(c)5~40重量%的脂肪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共聚醚或聚醚酯;(d)1~40重量%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e)1~30重量%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f)0.1~10重量%的聚醚改性硅油;其中组分(a)是由多元醇与脂肪酸合成的酯,所述多元醇为至少选自丙三醇、三羟甲基内烷、季戊四醇中的一种,脂肪酸为C4~C24的脂肪酸;组分(b)是单羟基多元醇部分脂肪酸酯或多羟基多元醇部分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环氧乙烷的摩尔数为4~30;组分(c)是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共聚醚或聚醚酯,结构式如式(1)、式(2)所示R1为C4~C18的烷基或者为亚甲基(CH2)q,q为2或3,R2、R3为C4~C24的烷基,m为5~200的数,n为10~160的数,z为1或2;组分(d)为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其分子式为R4(CH2CH2O)xOPO3M或(R4(CH2CH2O)xO)2PO2M,式中R4为C2~C36的烷基,X=2~12,M为碱金属钠或钾;组分(e)为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其分子式为R5(CH2CH2O)yOSO3M,式中R5为C2~C36的烷基,Y=2~16,M为碱金属钠或钾;组分(f)为聚醚改性硅油,其分子式为式中Me为甲基,R为甲基或乙基,R6为C1~10的亚甲基,结构式为(CH2)r,式中r为1~10的整数,m2和n2分别为2~50的数,p和q分别为10~200的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剂,其特征在于:组分(a)的含量为1030重量%,组分(b)的含量为2050重量%,组分(c)的含量为1530重量%,组分(d)的含量为530重量%,组分(e)的含量为520重量%,组分(f)的含量为0.58重量%,以油剂总重量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剂,其特征在于组分(a)所述的多元醇脂肪酸酯分子中,其多元醇分子所含的所有羟基完全被酯化。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剂,其特征在于组分(b)所述的聚氧乙烯多元醇脂肪酸酯分子中,其多元醇分子所含的所有羟基部分酯化。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剂,其特征在于组分(b)是单羟基多元醇部分脂肪酸酯或多羟基多元醇部分脂肪酸酯与环氧乙垸的加成物,环氧乙烷的摩尔数为1020。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剂,其特征在于组分(c)中的m为1050之间的数,n为1560的数,式(2)中的R3为CfiC12的垸基。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剂,其特征在于组分(d)中的仏为C4Cu的烷基,X为39的数。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剂,其特征在于组分(e)中的Rs为C4ds的烷基,Y为312的数。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剂,其特征在于组分(f)中Re为CM的亚甲基,r为26的整数,m2和n2分别为430的数,p和q分别为20120的数。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用短纤油剂,其特征在于该油剂由以下组分组成(a)3~40重量%的多元醇脂肪酸酯(b)5~70重量%的聚氧乙烯多元醇脂肪酸酯(c)5~40重量%的脂肪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共聚醚或聚醚酯(d)1~40重量%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e)1~30重量%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f)0.1~10重量%的聚醚改性硅油本发明油剂可解决现有油剂所存在的抗静电性、耐热性及抱和性等主要性能较差的缺陷,旨在提供一种芳纶短纤油剂,其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平滑性、柔软性、染色均匀性,且使芳纶短纤具有良好的后加工性能等。文档编号D06M13/00GK101519847SQ20091006451公开日2009年9月2日申请日期2009年3月31日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发明者张瑞波,时东兴,李克文,杨玉敏,陈小民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