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98730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伪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防伪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防伪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伪纤维丝单丝的荧光或外观颜色一般为单一色。其工艺一般是按照印染工艺或者在喷丝时添加相应的荧光粉或者色粉生产而成。而市售的多色纤维则是在一层薄膜上通过印刷并裁剪出来的1mm宽以下的色段条来起到防伪作用。而上述的防伪措施现如今可以通过高精密印刷设备来进行仿制。

因鉴于此,特提出此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性能好,不易仿制的防伪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伪纤维的制备方法,依次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将单或多股基底纤维和水溶或热熔性纤维纺织成滤网,所述滤网以基底纤维为经线、水溶或热熔性纤维为纬线,或以基底纤维为纬线、水溶或热熔性纤维为经线;

(2)将滤网通过加热通道;以及

(3)裁剪。

优选地,步骤(1)中滤网经线间间距为0.1~30mm。

优选地,步骤(1)中滤网纬线间间距为0.1~30mm。

优选地,步骤(1)中的水溶或热熔性纤维通过喷丝制备,且在喷丝过程中加入相应的防伪材料。

优选地,步骤(1)中的水溶或热熔性纤维表面印染有防伪油墨。

优选地,步骤(1)中的水溶或热熔性纤维可以在喷丝过程中添加防伪材料。

优选地,步骤(1)中滤网的宽度为3~3000cm。

优选地,步骤(1)中基底纤维的熔点高于水溶或热熔性纤维的熔点。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伪纤维,采用上文所述的方法制备而成。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伪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防伪纤维可实现单丝颜色的可控编码,同时还可以对该种防伪纤维进行批量的工业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伪造的难度,提高了防伪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滤网加热冷却后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底纤维2.水溶或热熔性纤维3.珠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伪纤维的制备方法。

首先,根据需要选择基底纤维1和水溶或热熔性纤维2。

基底纤维1的熔点应高于所用的水溶或热熔性纤维2,使在之后的加热步骤后,水溶或热熔性纤维2可以熔化并附着在基底纤维1上。

所述基底纤维1的材质可以选择熔点较高的有机材质,如尼龙、pet等材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特殊的材质例如金属,本发明对基底纤维1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水溶或热熔性纤维2的材质选择的是熔点较低的有机材质,如锦纶、丙纶、涤纶等,本发明对水溶或热熔性纤维2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水溶或热熔性纤维2的颜色可以通过在喷丝的过程中加入,也可以通过使用防伪油墨印染的方式。

所述防伪油墨,可以是普通颜色的油墨,也可以是具有特殊功能的油墨,如紫外激发的荧光油墨、红外激发油墨、磁性油墨、红外吸收油墨、x射线荧光油墨、温变油墨、日光变色油墨等,本发明对水溶或热熔性纤维上印染的油墨种类不做具体限定。

基底纤维1和水溶或热熔性纤维2可以采用单丝或多股纺丝,也可以采用不同种材料组成的复合丝。利用纺织机以经纬线的方式纺织成滤网。

所述滤网若以基底纤维1为纬线,则经线采用水溶或热熔性纤维2;若滤网以基底纤维1为经线,则纬线采用水溶或热熔性纤维2。即基底纤维1同水溶或热熔性纤维2垂直交错布置组成滤网。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采用不同颜色水溶或热熔性纤维2以及改变水溶或热熔性纤维2的排列方式来实现可控的防伪编码。

为了方便之后的加热以及切割步骤的进行。所述滤网经线间距为0.1~30mm,纬线间间距为0.1~30mm,滤网宽度为3~3000cm。

将滤网通过加热通道进行加热,加热通道内的温度高于水溶或热熔性纤维2的熔点低于基底纤维1的熔点。使水溶或热熔性纤维2在通道内熔化。

将滤网从加热通道取出冷却后,熔化的水溶或热熔性纤维2形成珠状结构3附着在基底纤维1上,且珠状结构3的排列编码方式和加热前水溶或热熔性纤维的排列编码方式相同(如图2所示)。

用裁刀根据实际需要对基底纤维1进行剪切,得到带有防伪颜色编码的珠状纤维段。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伪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将基底纤维和水溶或热熔性纤维交错纺织成滤网并加热,使水溶或热熔性纤维熔化成珠状结构附着在基底纤维上。由于珠状结构的颜色排布编码方式和纺织滤网时水溶或热熔性纤维的颜色排布编码方式相同,即可以在滤网纺织阶段就进行单丝颜色的可控性编码。且可大批量生产。作为产品的防伪纤维,上既有防伪颜色编码信息,又有独特的珠状防伪结构,因此相较于现有的防伪纤维材料而言防伪性能更好,造假者的防止难度也更高。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发明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伪纤维的制备方法,依次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单或多股基底纤维和水溶或热熔性纤维纺织成滤网,所述滤网以基底纤维为经线、水溶或热熔性纤维为纬线,或以基底纤维为纬线、水溶或热熔性纤维为经线;之后将滤网通过加热通道并裁剪。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防伪纤维可实现单丝颜色的可控编码,同时还可以对该种防伪纤维进行批量的工业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伪造的难度,提高了防伪性能。另外,本发明也公开了一种防伪纤维,采用本发明中叙述的方法制备而成。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戴俊;谷奎庆;徐大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博大格林高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8
技术公布日:2017.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