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_2

文档序号:9723581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45°C烘箱中烘干lh,制得抗菌有 色棉织物。
[0037]应用实施例2
[0038]称取0.02g实施例1所制的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和3g硫酸镁,并将二者在40°C下溶 于60mL水中制成染液,然后将2g棉织物浸渍于上述整理液中30min;升温至70°C后加入0.3g 氢氧化钠,继续浸渍5h,取出织物,皂洗,水洗,烘干;最后将烘干的棉织物浸渍于pH = 7,有 效氯含量为2g/L的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氯化,2h后取出,在45°C烘箱中烘干Ih,制得抗菌有 色棉织物。
[0039]应用实施例3
[0040]称取〇.2g实施例2所制的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和12g氯化钠,并将二者在40°C下溶 于60mL水中制成染液,然后将2g棉织物浸渍于上述整理液中30min;升温至100°C后加入 〇. 6g氢氧化钠,继续浸渍Ih,取出织物,皂洗,水洗,烘干;最后将烘干的棉织物浸渍于pH = 9,有效氯含量为5g/L的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氯化,3h后取出,在45°C烘箱中烘干lh,制得抗 菌有色棉织物。
[0041] 应用实施例4
[0042]称取O.lg活性黄X-R和9g硫酸钠,并将二者在30°C下溶于60mL水中制成染液,然后 将2g棉织物浸渍于上述整理液中30min,然后加入0.6g氢氧化钠,继续浸渍2h,取出织物,皂 洗,水洗,烘干。
[0043]三、改性前后染料染色性能的对比
[0044] 利用应用实施例1和4中的方法整理棉织物,并计算染色后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 率,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Γ表示实施例1所制的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2"表示活性黄X-R 0
[0045]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两种染料的用量为0.1 g以及各自染色时所用中性盐用量为 9g、碱用量为0.6g,染色时间为2.5小时的条件下,不论是上染率还是固色率,实施例1所制 的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的染色性相比于活性黄X-R而言都有很大的提高。
[0046] 四、氯化条件对织物颜色与含氯量的影响
[0047] 将应用实施例1所制未经氯化的棉织物在不同pH值的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氯化, 其中活性氯的含量为2g/L,利用碘量法滴定氯化后织物的活性氯含量,并用测色仪测量不 同氯化条件下氯化前后织物的颜色性能以及色差。其结果如表1所示。
[0048] 表1氯化pH值对织物颜色与含氯量的影响
[0050]从表1中可以看出,氯化的pH值对织物的颜色有较大的影响,pH越低,织物褪色越 严重,但是织物上的含氯量反而越高;在pH为5时,虽然含氯量为0.25%,但是织物的K/S值 从未氯化时的27.2下降到5.4,色差为46.7,颜色损失严重;当pH为11时,K/S值与未氯化织 物相当,几乎没有色差,并且织物上的含氯量为0.12%,具备卤胺抗菌剂高效的杀菌能力。 并且本发明通过国标研究了抗菌染料的耐氯漂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活性染料依然具有 较好的耐氯漂稳定性。
[0051 ]五、棉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0052] 根据修正的AATCC100-1999抗菌性能测试标准所述方法进行测试。按照应用实施 例1所述方法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用最后未经氯化反应的棉织物作为空白样品。对未经 卤化的上述棉织物和应用实施例1所制棉织物进行抗菌测试,接种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和大肠杆菌0157: H7,测试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0053]表2抗菌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测试
[0056]注: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浓度的Log值为6.013。
[0057]表3抗菌棉织物对大肠杆菌0157:H7的抗菌性能检测
[0059] 注:大肠杆菌0157 :H7接种浓度的Log值为6.000。
[0060] 表2和表3的测试数据表明,本发明应用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抗菌棉织物具有良好 的抗菌性能,抗菌效率高,IOmin内能杀死Log值为6.013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min内能杀死 Log值为6 · 000大肠杆菌0157: H7。
[0061] 上述实施例和应用实施例所涉及各原料均为市售商品,所使用各仪器设备均为本 领域常规设备,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0157 :H7购自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 (ATCC)0
[006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 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 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新型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为结构式(I) 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代表ClSF; R1表示具有卤胺结构的基团:2. -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 为: 将活性黄X-R溶于水中,然后向该溶液中缓慢滴加含有-OH或者-NH2的卤胺抗菌剂前驱 体,并在30~60°C下搅拌2~6h,在此过程中用碱剂维持整个体系的pH,使其保持在5~8,反 应结束后,加入10~20 %的中性盐使得产物析出,然后烘干,得到产物;所述的活性黄X-R与 卤胺抗菌剂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胺抗 菌剂前驱体包括氨基哌啶、羟基哌啶、氨基海因、羟基海因的一种或其混合物。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来调 节整个体系的pH的碱剂包括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的一种或其混 合物。5. 根据权利要求2所新型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盐包 括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铵、硫酸钠的一种或其混合物。6. -种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在纺织品染整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先将所述齒胺类抗菌活性染料和金属盐催化剂溶于水中制成染液,将待处理纺织品浸 渍于该整理液中,于室温处理10~30min,所述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用量为对织物重量的1 ~10 %,所述金属盐催化剂选自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锌、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中 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混合物,终浓度为50~200g/L;再加入碱剂,于70~100°C浸渍1~3h, 取出纺织品,水洗并烘干,所述碱剂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混合物,终浓度为5~20g/L;最后将该织物浸渍于pH=7~11并含有 1~5g/L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卤化反应,取出并烘干,制得抗菌纺织品。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新型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在纺织品染整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将该织物浸渍于pH = 7~11的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卤化反应时,使用硫酸或者盐 酸调节。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新型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在纺织品染整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处理纺织品为含纤维素纤维或蛋白质纤维的纺织品。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卤胺类抗菌活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为:将活性黄X-R溶于水中,然后向该溶液中缓慢滴加含有-OH或者-NH2的卤胺抗菌剂前驱体,并在30~60℃下搅拌2~6h,在此过程中用碱剂维持整个体系的pH,使其保持在5~8,反应结束后,加入10~20%的中性盐使得产物析出,然后烘干,得到产物;所述的活性黄X-R与卤胺抗菌剂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1。本发明通过对活性染料进行改性,合成一种能够形成卤胺结构的新型染料抗菌染料,实现纺织品染色和抗菌整理同步进行,使得纺织品在染色的同时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并且新合成的抗菌活性染料比改性前的活性染料具有更好的染色性能。
【IPC分类】D06M11/56, D06L3/06, D06P1/38, D06P3/66, D06M101/06, D06M11/13
【公开号】CN105484064
【申请号】CN201510789142
【发明人】任学宏, 蒋之铭, 李蓉, 彭文俊
【申请人】江南大学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