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供电的多功能的婴幼儿浴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302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供电的多功能的婴幼儿浴缸。



背景技术:

一般的儿童或婴幼儿的洗浴设备,浴缸、浴盆等设备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没有根据婴幼儿的生理特点设计一款让婴幼儿在洗澡过程安全舒服的浴缸。常规的儿童浴缸、浴盆等没有温度调节功能、加热保温功能和能够吸引儿童注意力,引导儿童舒服安心洗澡的功能装置,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小孩洗澡的水温不易精确测量,同时随着小孩洗澡的时间增加,洗澡水会慢慢降温,过低的温度容易造成小孩感冒等问题,另外小孩在洗澡过程中容易哭闹,如果有个可以播放音乐和闪烁灯光以及悬挂玩具等方式来吸引其注意力,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愉悦小孩心情,更快更好的给幼儿洗完澡,同时一般在家中或者户外没有一款便携的婴幼儿洗浴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供电的多功能的婴幼儿浴缸。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浴缸本体、锂离子电源系统、加热装置、温度显示设备、温度传感器、主控制器和音乐播放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浴缸本体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温度显示设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的控制输入端和所述音乐播放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浴缸本体上设置有悬挂杆,所述悬挂杆上设置有悬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悬挂杆为硅橡胶悬挂杆。

具体地,所述的锂离子电源系统包括多个锂离子单体电池、保护板和输出接口,多个所述锂离子单体电池的供电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接口之间设置有保护板,所述输出接口与所述,所述锂离子单体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

具体地,所述浴缸本体上设置有USB接口和充电接口,所述USB接口和充电接口分别与所述锂离子单体电池的供电端口连接。

具体地,所述浴缸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材料层,所述保温材料层为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 、酚醛泡沫保温层或者硅酸铝复合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浴缸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枕台,所述浴缸本体的内壁底部设置有条状台阶。

具体地,所述浴缸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彩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供电的多功能婴幼儿浴缸设备,所述的锂电池供电的多功能幼儿浴缸设备由浴缸本体、锂离子电源系统、加热和保温装置、温度显示设备、温度传感器、主控制器、彩灯、音乐播放器、USB接口和充电接口所组成;本发明较传统浴缸相比,更舒适安全,且能够激发儿童兴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浴缸本体,2-悬挂杆,3-锂离子电源系统,4-温度显示设备,5-温度传感器,6-加热装置,7-保温材料层,8-彩灯,9-音乐播放器,10-边缘11-充电接口,12-USB接口,13-出水口,14-枕台,15-条状台阶,19-悬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浴缸本体1、锂离子电源系统3、加热装置6、温度显示设备4、温度传感器5、主控制器和音乐播放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所述浴缸本体1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温度显示设备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5的控制输入端和所述音乐播放器9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所述浴缸本体1上设置有悬挂杆2,所述悬挂杆2上设置有悬挂钩19,所述悬挂杆2为硅橡胶悬挂杆,防止婴儿被划伤。

所述的锂离子电源系统包括多个锂离子单体电池、保护板和输出接口,多个所述锂离子单体电池的供电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接口之间设置有保护板,所述输出接口与所述,所述锂离子单体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

所述浴缸本体上设置有USB接口11和充电接口12,所述USB接口11和充电接口12分别与所述锂离子单体电池的供电端口连接,可以进行多功能模块的扩展。

所述浴缸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材料层7,所述保温材料层7为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 、酚醛泡沫保温层或者硅酸铝复合保温层,提高浴缸本体的水温保持的时间。

所述浴缸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枕台14,所述浴缸本体1的内壁底部设置有条状台阶15,防止婴儿滑到。

所述浴缸本体1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彩灯8。

本发明在结构设计上更适宜于儿童洗浴,在功能上具有温度显示功能和加热保温功能,同时具有灯光显示和音乐播放功能,有USB接口等还可以更换成儿童喜欢的音乐,同时在浴缸上部可以悬挂玩具,吸引婴幼儿的注意力,更好更舒适的为婴幼儿洗澡,其主要是使用一个可以充电的锂离子电源系统来为温度显示设备、灯、音乐和加热设备等供电,从而实现上述功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