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型木制课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649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型木制课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日常用品,尤其是一种可移动型木制课桌。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讲桌的种类很多,例如说木质讲桌,金属质讲桌等等。目前情况下,在高等教学过程中基本使用的是金属制讲桌(连带多媒体)。在旁边有一个不起眼的木质讲桌(此讲桌比较重),在讲桌上及其里面可以存放很多东西。但是当木制讲桌挡住投影的时候,就必须有人搬走,比较费劲。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型木制课桌,它克服了传统木质讲桌搬移不方便的弊端,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种可移动型木制课桌,其特征在于:包括课桌体、抽屉、轴架、三角稳定架、轮毂架、滑轮、刹车架、刹车片、传动绳、刹车把手架、刹车把手,所述的抽屉与课桌体连接,所述的轴架与课桌体固定连接并置于课桌体内部,所述的三角稳定架与轴架连接并与其三条竖轴连接,所述的轮毂架分别与轮毂架的三条竖轴轴向自由链接,所述的滑轮与轮毂架连接,所述的刹车架与轴架的一条竖轴连接,所述的刹车片与刹车架连接,所述的传动绳分别与刹车片与刹车把手连接,所述的刹车把手轴架的一条竖轴连接,所述的刹车把手与刹车把手架连接。
[0005]上述的利用刹车把手架来控制刹车片,刹车片控制滑轮。
[0006]上述的轴架采用三条竖轴形成三角结构并与三角稳定架连接。
[0007]有益效果:一种可移动型木制课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搬移简洁,移动方向不会失控,它克服了传统木质课桌难以移动、沉重的弊端,产生了一定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08]图1: 一种可移动型木制课桌爆炸结构示意图;
[0009]图2:—种可移动型木制课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3:—种可移动型木制课桌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一种可移动型木制课桌的部分轴架结构示意图。
[0012]符号说明:
[0013]1.课桌体、2.抽屉、3.三角稳定架、4.轴架、5.轮毂架、6.滑轮、7.刹车架、8.刹车片、9.传动绳、1.刹车把手架、11.刹车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 4所示,一种可移动型木制课桌,包括课桌体1、抽屉2、、三角稳定架3、轴架4、轮毂架5、滑轮6、刹车架7、刹车片8、传动绳9、刹车把手架1、刹车把手11,所述的抽屉2与课桌体I连接,所述的轴架4与课桌体I固定连接并置于课桌体I内部,所述的三角稳定架3与轴架4连接并与其三条竖轴连接,所述的轮毂架5分别与轮毂架5的三条竖轴轴向自由链接,所述的滑轮6与轮毂架5连接,所述的刹车架7与轴架4的一条竖轴连接,所述的刹车片8与刹车架7连接,所述的传动绳9分别与刹车片8与刹车把手11连接,所述的刹车把手11轴架4的一条竖轴连接,所述的刹车把手11与刹车把手架1连接。
[0016]一种可移动型木制课桌的工作过程:在使用时,轴架4的每根竖轴下面有三个可移动的滑轮6,在三角轴架前滑轮6上安装有刹车片8,当要移动此讲桌的时候,利用刹车把手11带动传动绳9控制刹车片8,使刹车片8扳开,然后随意移动,当已到固定的位置时,利用刹车把手11带动传动绳9控制刹车片8,使刹车片8扳回原位置,使滑轮6无法转动。
【主权项】
1.一种可移动型木制课桌,其特征在于:包括课桌体(I)、抽屉(2)、三角稳定架(3)、轴架(4)、轮毂架(5)、滑轮(6)、刹车架(7)、刹车片(8)、传动绳(9)、刹车把手架(10)、刹车把手(U),所述的抽屉(2)与课桌体(I)连接,所述的轴架(4)与课桌体(I)固定连接并置于课桌体(I)内部,所述的三角稳定架(3 )与轴架(4 )连接并与其三条竖轴连接,所述的轮毂架(5 )分别与轮毂架(5 )的三条竖轴轴向自由链接,所述的滑轮(6 )与轮毂架(5 )连接,所述的刹车架(7)与轴架(4)的一条竖轴连接,所述的刹车片(8)与刹车架(7)连接,所述的传动绳(9)分别与刹车片(8)与刹车把手(11)连接,所述的刹车把手(11)轴架(4)的一条竖轴连接,所述的刹车把手(11)与刹车把手架(1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型木制课桌,其特征在于:轴架(4)采用三条竖轴形成三角结构并与三角稳定架(3)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日常用品,尤其是一种可移动型木制课桌。其包括课桌体、抽屉、轴架、三角稳定架、轮毂架、滑轮、刹车架、刹车片、传动绳、刹车把手架、刹车把手。所述的轴架的每根竖轴下面有三个可移动的滑轮,在三角轴架前滑轮上安装有刹车片,当要移动此讲桌的时候,把刹车片扳开,然后随意移动,当已到固定的位置时,把刹车片扳回原位置。它克服了传统木质课桌难以移动、沉重的弊端,产生了一定的有益效果。
【IPC分类】A47B13/00, A47B41/00
【公开号】CN205338166
【申请号】CN201620037306
【发明人】丁鹏博, 王亚婷, 李柯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