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耳带的边缘废料回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90376发布日期:2020-06-05 21:38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型耳带的边缘废料回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口罩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型耳带的边缘废料回收机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耳挂式口罩上的耳带较细,会对耳朵造成压迫感,佩戴舒适性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宽耳带式的口罩(参见图2),为了成型此种宽的耳带13,需要对耳带原料3进行裁切,相应的裁切后会产生边缘的第一废料11和第二废料12,为了防止废料在口罩的生产中会影响后续的其它工位工作、以及口罩机的终端能直接产出口罩成品,因此需设计一废料回收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型耳带的边缘废料回收机构,以达到在口罩的生产中能够对边缘废料进行在线回收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成型耳带的边缘废料回收机构,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耳带原料上料机构,位于所述耳带原料上料机构上方的所述机体上设有耳带原料牵引裁切机构,位于所述耳带原料上料机构上游的所述机体上设有第一耳带废边收集机构,位于所述耳带原料上料机构下游的所述机体上设有第二耳带废边收集机构;位于所述耳带原料上料机构和所述第二耳带废边收集机构之间的所述机体上设有耳带原料辅助贴合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耳带原料牵引裁切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上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的两根牵引辊,其中一所述牵引辊上设有耳带成型裁切模刀。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在耳带原料的绕经路线上,所述机体上转动安装有耳带过渡导向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耳带原料上料机构、所述第一耳带废边收集机构和所述第二耳带废边收集机构均包括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一料轴,所述第一料轴上设有料辊。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位于所述第二耳带废边收集机构上游的所述机体上设有导料板,位于所述导料板下方的所述机体上转动安装有废料过渡导向辊。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耳带原料辅助贴合机构包括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二料轴,所述第二料轴上设有pe膜辊,所述pe膜辊上pe膜的输送路线与所述耳带原料上料机构上所述耳带原料的输送路线一致。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位于所述耳带原料牵引裁切机构下游的所述机体上设有牵引复合机构。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牵引复合机构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的两根牵引复合辊轴。

采用了上述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成型耳带的边缘废料回收机构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该成型耳带的边缘废料回收机构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耳带原料上料机构,位于耳带原料上料机构上方的机体上设有耳带原料牵引裁切机构,位于耳带原料上料机构上游的机体上设有第一耳带废边收集机构,位于耳带原料上料机构下游的机体上设有第二耳带废边收集机构,基于上述结构,该成型耳带的边缘废料回收机构在应用中,通过耳带原料上料机构对耳带原料进行上料,通过耳带原料牵引裁切机构对耳带原料进行牵引式输送、并同步完成对耳带原料进行裁切(用于成型耳带),之后,通过第一耳带废边收集机构对裁切后耳带原料的一侧废料进行收集,通过第二耳带废边收集机构对裁切后耳带原料的另一侧废料进行收集;在上述耳带原料的输送过程中,通过耳带原料辅助贴合机构来对耳带原料进行辅助上料,保证了耳带原料上料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采用该成型耳带的边缘废料回收机构,实现了在口罩本体输送的过程中,同步对耳带原料进行有效、可靠的上料,且能同步完成耳带的裁切成型,同时,实现了耳带原料裁切后的两侧边缘废料在线、错开收集,避免了同时收集两侧边缘废料,会向中间施力、并挤压裁切成型的耳带,而导致发生变形的问题、以及影响裁切成型后的耳带与口罩本体贴靠紧密性的问题。

由于耳带原料牵引裁切机构包括设置于机体上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的两根牵引辊,其中一牵引辊上设有耳带成型裁切模刀,从而通过两牵引辊的配合来对耳带原料进行辊压式牵引输送、并同步完成裁切,结构简单,对耳带原料具有良好的牵引和裁切效果。

由于在耳带原料的绕经路线上,机体上转动安装有耳带过渡导向辊,从而通过耳带过渡导向辊对耳带原料进行预整理,同时,使耳带原料和下游的pe膜在进入耳带原料牵引裁切机构前良好的叠加式的贴合在一起。

由于位于第二耳带废边收集机构上游的机体上设有导料板,位于导料板下方的机体上转动安装有废料过渡导向辊,从而叠加在一起的口罩本体和耳带原料(裁切后)在持续的输送中,通过导料板进行承托,同时,通过导料板便于第二废料边在承托的过程中从耳带原料上进行拉拽式分离、且在拉拽式分离时不会使裁切成型后的耳带发生变形。

由于耳带原料辅助贴合机构包括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二料轴,第二料轴上设有pe膜辊,pe膜辊上pe膜的输送路线与所述耳带原料上料机构上耳带原料辊上耳带原料的输送路线一致,从而通过pe膜的粘性来与耳带原料进行可靠的叠加式贴合,有效避免了耳带原料在输送中发生变形。

由于位于耳带原料牵引裁切机构下游的机体上设有牵引复合机构,从而通过牵引复合机构不仅能起到牵引输送的作用,而且能够使口罩本体、裁切后的耳带原料、pe膜叠加形成的三层叠合体进行复合,为下游机构进行可靠的工作提供了保证。

由于牵引复合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的两根牵引复合辊轴,从而通过牵引复合辊轴来对叠合体进行辊压式输送,结构简单,对叠合体具有良好的牵引和复合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耳带原料裁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耳带原料牵引裁切机构;201-第一支架;202-牵引辊;203-耳带过渡导向辊;3-耳带原料;4-第一料轴;401-料辊;5-导料板;501-废料过渡导向辊;6-第二料轴;601-pe膜辊;7-pe膜;8-牵引复合机构;801-第二支架;802-牵引复合辊轴;803-中间过渡辊;9-三层叠合体;10-口罩本体;11-第一废料;12-第二废料;13-耳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说明,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物料的输送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成型耳带的边缘废料回收机构,包括机体1,该机体1上设有耳带原料上料机构,位于耳带原料上料机构上方的机体1上设有耳带原料牵引裁切机构2,位于耳带原料上料机构上游的机体1上设有第一耳带废边收集机构,位于耳带原料上料机构下游的机体1上设有第二耳带废边收集机构;位于耳带原料上料机构和第二耳带废边收集机构之间的机体1上设有耳带原料辅助贴合机构,作为优选,位于耳带原料牵引裁切机构2下游的机体1上设有牵引复合机构8。

该耳带原料牵引裁切机构2包括设置于机体1上的第一支架201,该第一支架201上转动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的两根牵引辊202,其中一牵引辊202上设有耳带成型裁切模刀(图中未示出),在本方案中,耳带成型裁切模刀设置于位于上方的牵引辊202上,该耳带成型裁切模刀为按照耳带的形状、在牵引辊202上设置的多个刀片;在耳带原料3的绕经路线上,该机体1上转动安装有耳带过渡导向辊203。

该耳带原料上料机构、第一耳带废边收集机构和第二耳带废边收集机构均包括第一动力装置(电机)驱动的第一料轴4,该第一料轴4上设有料辊401。

位于第二耳带废边收集机构上游的机体1上设有三角形结构的导料板5,位于导料板5下方的机体1上转动安装有废料过渡导向辊501。

该耳带原料辅助贴合机构包括第二动力装置(电机)驱动的第二料轴6,该第二料轴6上设有pe膜辊601,该pe膜辊601上pe膜7的输送路线与耳带原料上料机构上耳带原料3的输送路线一致。

该牵引复合机构8包括第二支架801,该第二支架801上转动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的两根牵引复合辊轴802,该第二支架801与第一支架201之间的机体1上转动安装有中间过渡辊803;该导料板5和废料过渡导向辊501位于第二支架801的下游。

在本方案中,该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均包括电动机驱动的主动齿轮和设置于牵引辊202或牵引复合辊轴802上的被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其中一被动齿轮啮合;该主动齿轮可设置于一驱动轴上,该驱动轴转动安装于第一支架201和第二支架801上。

为了便于理解,原料上料和废料回收的路线为:耳带原料3和pe膜7同步输送,经耳带过渡导向辊203时,耳带原料3和pe膜7呈层叠布置状态,此时,耳带原料3位于pe膜7的下方,之后穿过第一支架201上的两牵引辊202之间、并通过牵引辊202上耳带成型裁切模刀的裁切完成耳带的成型,之后在绕经第一支架201上的牵引辊202时,与上游输送来的口罩本体10汇合,同样呈层叠布置状态、并形成三层叠合体9,三层叠合体9从上往下依次是口罩本体10、耳带原料3、pe膜7,在上述过程中,耳带原料3裁切后一侧的第一废料11通过第一耳带废边收集机构同步收集;之后,三层叠合体9经中间过渡辊803后进入第二支架801上的两牵引复合辊轴802之间,之后,pe膜7和耳带原料3裁切后另一侧的第二废料12同时依次经导料板5、废料过渡导向辊501后通过第二耳带废边收集机构同步收集,去除两侧边缘废料后、且层叠布置的口罩本体10和成型的耳带13继续往下游机构进行输送(参见图1中所示的双点划线)。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