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68354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3是用于说明更换过滤器滤芯作业的第一图。
[0035]图4是用于说明更换过滤器滤芯作业的第二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
[0037]图1表示利用过滤器拆卸工具拆卸的过滤器滤芯92的使用状况。过滤器滤芯92收容在压力泵9内,该压力泵9将尿素水溶液供给到选择性催化还原脱氨装置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氨装置作为排气后处理装置搭载在建筑机械,即液压挖掘机I上。另外,图1是从后方向前方观察液压挖掘机I的图。
[0038][液压挖掘机的说明]
[0039]在此,液压挖掘机I具有:履带式下部行驶体2、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下部行驶体2的上部的上部旋转体3、设置在上部旋转体3的左前方的驾驶室4、设置在驾驶室4的右侧的工作装置5。其中,工作装置5具有:基端转动自如地连结在上部旋转体3上的大臂6,基端转动自如地连结在大臂6的前端的小臂7、转动自如地连结在小臂7的前端的铲斗8。这些大臂6、小臂7、铲斗8分别由液压缸,即大臂液压缸6A、小臂液压缸7A、及省略图示的铲斗液压缸驱动转动。
[0040]在上部旋转体3的后部侧设置有发动机室,在发动机室内搭载有内燃机,即省略图示的柴油发动机(以下,简称为发动机)。液压泵由该发动机驱动,将来自液压泵的压力油供给到大臂液压缸6A、小臂液压缸7A、及铲斗液压缸,另外,供给到下部行驶体2的驱动源,即液压马达。
[004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上部旋转体3的发动机室内搭载有省略图示的上述排气后处理装置,该排气后处理装置净化从发动机排出的排气。作为排气后处理装置,采用具有捕获排气中的PM (Particle Matter ;颗粒物)的过滤装置、配置在过滤装置的下游侧并净化排气中的氮氧化物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氨装置的装置。催化还原装置所使用的还原剂是从尿素水溶液中产生的氨气。
[0042]因此,在上部旋转体3上设置有尿素水箱,该尿素水箱存留有生成氨气用的尿素水溶液。尿素水箱配置在与发动机室隔离开的未图示的其他配置空间内,以使其免受发动机的热影响。而且,在相对于发动机室被遮蔽的其他配置空间3A内设置有压力泵9,该压力泵9将尿素水溶液从尿素水箱压力输送到设置在排气管上的喷射器内。由压力泵9压力输送的尿素水溶液通过喷射器被喷射到排气管内,并与排气一起被供给到催化还原装置内。
[0043]压力泵9是例如叶片泵等泵主体由树脂制的壳体91覆盖的结构。如图3所示,在壳体91的内部收容有过滤器滤芯92,该过滤器滤芯92过滤混入尿素水溶液内的杂质。在壳体9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装卸过滤器滤芯92的开口部91A,开口部91A由帽93 (参照图1)封闭,该帽93与设置在开口部91A周围的外螺纹部91B螺合。
[0044]过滤器滤芯92具有将滤纸折叠成几层而形成为波纹状的整体圆筒状的滤芯载体94和保持滤芯载体94的两端部分的树脂制环状保持部件95。过滤器滤芯92以轴线AL沿铅垂方向的方式被收容在壳体91的收容部91C内。在各保持部件95上安装有O形环96,O形环96与收容部9IC的内表面接触,并利用该挤压力使过滤器滤芯92牢固地被保持在收容部91C内。
[0045]在图3中,利用箭头表示尿素水溶液的流向。从图中的左方流入收容部91C内的来自尿素水箱的尿素水溶液通过过滤器滤芯92到达设置在中央的中央孔92A,从中央孔92A通过上侧的保持部件95的开口 95A并流出到过滤器滤芯92的上端与收容部9IC的顶面之间的空隙,然后一部分输送到喷射器内,剩下的一部分返回尿素水箱。
[0046]如上所述的过滤器滤芯92在使用规定时间后要更换新的过滤器滤芯。通过在下部行驶体2的履带上,使覆盖上部旋转体3的发动机室和配置空间3A的右侧的侧盖3B、3B(图1)开放来进行更换作业。更换作业的具体顺序将在之后说明,在该更换作业中,使用如图2和图3所示的树脂制过滤器拆卸工具10。
[0047][过滤器拆卸工具的说明]
[0048]在图2和图3中,过滤器拆卸工具10具有:工具主体11、在该工具主体11上分别装卸自如地设置有调节部件21和护罩31。
[0049]工具主体11具有:有底圆筒状安装部12,该安装部12螺合在设置于壳体91上的开口部91A周围;插入部13,该插入部13的基端与安装部12成为一体,前端为自由端,并且通过该安装部12的螺合,使前端能够在与过滤器滤芯92的轴线方向正交的径向上弹性变形,并且随着该安装部12的螺合,该插入部13从开口部91A插入设置在过滤器滤芯92上的中央孔92A内;卡合部14,该卡合部14设置在插入部13的前端,并通过螺合安装部12而产生的规定的移动量而与过滤器滤芯92卡合;把持部15,供操作人员把持。
[0050]工具主体11的安装部12具有与开口部91周围的外螺纹部91B螺合的内螺纹部12A,通过拧入而使安装部12与壳体91螺合。另外,安装部12设置为朝向收容在壳体91内的过滤器滤芯92侧,即朝向图中上方开口的截面凹状。而且,利用截面凹状的内部空间,形成承接从壳体91拆卸下来的过滤器滤芯92的承接部12B。
[0051]插入部13具有:从安装部12的底部12C的中央向上方延伸设置的柱状部13A、从柱状部13A的前端面13B进一步向上方延伸设置的截面为扇形的一对腕部13C、13C,这些腕部13C的前端侧为自由端,并且在腕部13C的前端设置有卡合部14。在端面形状为圆形的柱状部13A的前端面13B,一对腕部13C隔着轴线AL而沿着前端面13B的直径方向互相分离地并列设置。
[0052]如图3所示,卡合部14向与腕部13C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与被卡合部92B卡合,在位于壳体91内的过滤器滤芯92的两端面中,该被卡合部92B设置在远离开口部91A位置的上方的端面附近。更具体地说,卡合部14具有:卡合面14A,其为截面呈扇形的腕部13C前端的圆弧侧向外侧突出的形状,并与被卡合部92B接触;倾斜面14B,其越向突出方向延伸,位置越靠近下方地倾斜。
[0053]需要说明的是,在过滤器滤芯92的保持部件95中,被卡合部92B构成为绕形成中央孔92A的开口 95A的内凸缘。
[0054]把持部15为直径比安装部12小的圆筒状。在把持部15的外周面设置有与轴线方向平行的多个突状部15A。这些突状部15A成为防滑部,以提高操作人员把持把持部15来进行转动操作的操作性。
[0055]在此,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工具主体11上的插入部13的从基端到前端沿轴线方向的长度L为过滤器滤芯92在轴线方向的长度I以上(L多I)。另外,如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在位于即将螺合安装部12的位置时,产生在卡合部14的卡合面14A与过滤器滤芯92的被卡合部92B之间的距离a为由于安装部12的螺合而产生的该安装部12的轴线方向的可移动长度b以下(b>a)。利用该结构,通过使安装部12与壳体91螺合,并在可移动长度b的范围内,使其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距离a以上,能够使卡合部14与内侧的被卡合部92B可靠地卡合。
[0056]调节部件21为具有规定长度的柱状。调节部件21的径向尺寸与插入部13的柱状部13A的径向尺寸相同。调节部件21的长度尺寸比腕部13C短,大致为腕部13C的长度尺寸的大约3/4左右。在调节部件21的外周设置有沿着轴线方向连续的一对切口 22、22。切口 22沿着调节部件21的直径方向彼此分离设置,并且在俯视时,其形状为与腕部13C的截面形状相同的扇形。即,在腕部插入这些切口 22的状态下,调节部件21插入一对腕部13C之间(参照图3)。另外,除了调节部件21的切口 22之外的部分,留有两端的凸缘部23而凹入。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的凹部并非必要结构。
[0057]护罩31为有顶筒状,并在下部侧外周具有外螺纹部31A。通过使外螺纹部31A与安装部12的内螺纹部12A螺合,能够使护罩31安装在工具主体11上。在将调节部件21插入腕部13C间的状态下安装护罩31,并作为过滤器拆卸工具10保管在设置在驾驶室4内或者上部旋转体3上的规定保管位置。
[0058][更换过滤器滤芯作业的说明]
[0059]以下,参照图2至图4,说明更换过滤器滤芯92的作业。
[0060]首先,取出保管在保管位置的过滤器拆卸工具10,将护罩31从工具主体11拆卸。调节部件21原封不动地配置在腕部13C间。
[0061]另一方面,拆卸压力泵9的帽93。残留在收容部91C内的尿素水溶液的一部分积存在帽93内,通过拆卸帽93使尿素水溶液不泄漏地被拆除。
[0062]然后,使设置在工具主体11的安装部12上的内螺纹部12A与壳体91的外螺纹部91B螺合,以使工具主体11的插入部13从壳体91的开口部91A插入过滤器滤芯92的中央孔92A内。利用把持部15的转动操作继续进行该螺合作业,使工具主体11向轴线方向的上方移动。
[0063]这样,如图3双点划线所示,构成过滤器滤芯92的保持部件95的开口 95A的内缘与设置在工具主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