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5669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主动回转机构和从动顶紧机构相对安装在底座上,主动回转机构与从动顶紧机构之间形成回转定位空间;转动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机构座体、夹盘、支撑座、定位杆、定位销和限位杆,夹盘可转动安装在回转机构座体上,支撑座安装在夹盘上,支撑座上设置第一限位凹槽,定位杆和定位销分别安装在夹盘上,定位销上套接弹簧,限位杆以可伸缩的方式安装在第一限位凹槽中;从动顶紧机构包括顶紧机构座体、移动机构及顶紧块,移动机构安装在顶紧机构座体上,移动机构活动端连接顶紧块驱使顶紧块在顶紧机构座体上滑动,顶紧机构座体上设置第一限位凹槽。本实用新型确保工件准确安全定位,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现代工业的发展中,随着自动化生产要求提高。对于体积较大的方形工件需要回转场合,现有技术中,大部分还是使用辅助支撑横梁,并在横梁上做螺杆顶紧限位、压板压紧工件,从而实现方形工件回转定位,其缺陷在于:
[0003]所述回转定位装置其机构繁琐,顶紧限位等操作不便捷而占用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低下,工件体积较大难以很好的压紧且所占空间影响工件操作,如工件焊接、装配等。
[0004]有鉴于此,为克服所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以确保工件准确安全定位,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平均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000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0007]—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包括底座、主动回转机构和从动顶紧机构;主动回转机构和从动顶紧机构相对安装在底座上,主动回转机构与从动顶紧机构之间形成回转定位空间;转动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机构座体、夹盘、支撑座、定位杆、定位销和限位杆,夹盘可转动安装在回转机构座体上,支撑座安装在夹盘上,支撑座上设置第一限位凹槽,定位杆和定位销分别安装在夹盘上,定位销上套接弹簧,限位杆以可伸缩的方式安装在第一限位凹槽中;从动顶紧机构包括顶紧机构座体、移动机构及顶紧块,移动机构安装在顶紧机构座体上,移动机构活动端连接顶紧块驱使顶紧块在顶紧机构座体上滑动,顶紧机构座体上设置第一限位凹槽;工件设置吊装夹具后,吊装夹具一端的转轴置于第一限位凹槽中并锁上限位杆限制该转轴脱落,而吊装夹具另一端的转轴置于第二限位凹槽中被顶紧块推顶。
[0008]进一步,转动回转机构还包括伸缩气缸和连接板;伸缩气缸安装在支撑座上,连接板安装在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在支撑座的第一限位凹槽的其中一侧壁上形成插孔,限位杆一端安装在连接板上,限位杆另一端置于插孔中。
[0009]进一步,在连接板上设置导向杆,在支撑座上对应设置无油衬套,导向杆在无油衬套中滑动。
[0010]进一步,定位杆设置为两个。
[0011 ]进一步,定位销设置为两个。
[0012]进一步,第一限位凹槽设置为U型槽。
[0013]进一步,第二限位凹槽设置为V型槽。
[0014]进一步,移动机构为移动气缸。
[0015]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吊装夹具固定于工件,吊装夹具吊至主动回转机构和从动顶紧机构上,吊装夹具一端转轴置于第一限位凹槽中,而吊装夹具另一端的转轴置于第二限位凹槽中,结合定位杆防止吊装夹具旋转,进而完成吊装粗定位。从动顶紧机构顶住吊装夹具,通过定位销完成精定位(从动顶紧力 > 弹簧压缩力),实现自动精定位。回转操作前,限位杆置于第一限位凹槽中扣紧吊装夹具的转轴,防止旋转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确保工件回转安全。完成所需操作后如焊接、装配等,退回从动顶紧机构,通过弹簧复位功能将吊装夹具顶出定位销(弹簧顶出力 > 工件摩擦力),实现自动脱模。
[0016]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确保工件准确安全定位,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平均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特别适用于孔类定位或者体积较大方形工件需要回转的场合。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动回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2]标号说明
[0023]底座I主动回转机构2
[0024]回转机构座体21 夹盘22
[0025]支撑座23第一限位凹槽231
[0026]无油衬套232定位杆24
[0027]定位销25限位杆26
[0028]弹簧27伸缩气缸28
[0029]连接板29导向杆291
[0030]从动顶紧机构3顶紧机构座体31[0031 ]移动机构32 顶紧块33
[0032]工件4吊装夹具5。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0034]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主动回转机构2和从动顶紧机构3。主动回转机构2和从动顶紧机构3相对安装在底座I上,主动回转机构2与从动顶紧机构3之间形成回转定位空间。
[0035]转动回转机构2包括回转机构座体21、夹盘22、支撑座23、定位杆24、定位销25和限位杆26。夹盘22可转动安装在回转机构座体21上,可以通过转轴安装回转机构座体21上,或其它可转动方式。
[0036]支撑座23安装在夹盘22上,支撑座23上设置第一限位凹槽231,定位杆24和定位销25分别安装在夹盘21上,定位销25上套接弹簧27,限位杆26以可伸缩的方式安装在第一限位凹槽231中。
[0037]本实施例中,转动回转机构2还包括伸缩气缸28和连接板29;伸缩气缸28安装在支撑座23上,连接板29安装在伸缩气缸28的活塞杆上,在支撑座23的第一限位凹槽231的其中一侧壁上形成插孔,限位杆26—端安装在连接板29上,限位杆26另一端置于插孔中。
[0038]同时为使限位杆26伸缩顺畅而不至于顶在支撑座23上,在连接板29上设置导向杆291,在支撑座23上对应设置无油衬套232,导向杆291在无油衬套232中滑动。
[0039]所述定位杆24设置为两个。定位销25设置为两个。第一限位凹槽231设置为U型槽。
[0040]从动顶紧机构3包括顶紧机构座体31、移动机构32及顶紧块33,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32为移动气缸。
[0041 ]移动机构32安装在顶紧机构座体31上,移动机构32活动端连接顶紧块33驱使顶紧块33在顶紧机构座体31上滑动,顶紧机构座体31上设置第一限位凹槽34,如图5所示,第二限位凹槽34设置为V型槽。
[0042]如图5所示,工件4设置吊装夹具5后,吊装夹具5—端的转轴51置于第一限位凹槽231中并锁上限位杆26限制转轴51脱落,而吊装夹具5另一端的转轴52置于第二限位凹槽34中被顶紧块33推顶。
[004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吊装夹具5固定于工件4,吊装夹具5吊至主动回转机构2和从动顶紧机构3上,吊装夹具5—端转轴51置于第一限位凹槽231中,而吊装夹具5另一端的转轴52置于第二限位凹槽34中,结合定位杆24防止吊装夹具5旋转,进而完成吊装粗定位。从动顶紧机构3的移动机构32推顶顶紧块33顶住吊装夹具5,通过定位销25完成精定位(从动顶紧力>弹簧压缩力),实现自动精定位。回转操作前,限位杆26置于第一限位凹槽231中扣紧吊装夹具5的转轴,防止旋转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确保工件4回转安全。完成所需操作后如焊接、装配等,退回从动顶紧机构4,通过弹簧27复位功能将吊装夹具5顶出定位销25(弹簧顶出力 > 工件摩擦力),实现自动脱模。
[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动回转机构和从动顶紧机构;主动回转机构和从动顶紧机构相对安装在底座上,主动回转机构与从动顶紧机构之间形成回转定位空间;转动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机构座体、夹盘、支撑座、定位杆、定位销和限位杆,夹盘可转动安装在回转机构座体上,支撑座安装在夹盘上,支撑座上设置第一限位凹槽,定位杆和定位销分别安装在夹盘上,定位销上套接弹簧,限位杆以可伸缩的方式安装在第一限位凹槽中;从动顶紧机构包括顶紧机构座体、移动机构及顶紧块,移动机构安装在顶紧机构座体上,移动机构活动端连接顶紧块驱使顶紧块在顶紧机构座体上滑动,顶紧机构座体上设置第一限位凹槽;工件设置吊装夹具后,吊装夹具一端的转轴置于第一限位凹槽中并锁上限位杆限制该转轴脱落,而吊装夹具另一端的转轴置于第二限位凹槽中被顶紧块推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回转机构还包括伸缩气缸和连接板;伸缩气缸安装在支撑座上,连接板安装在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在支撑座的第一限位凹槽的其中一侧壁上形成插孔,限位杆一端安装在连接板上,限位杆另一端置于插孔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板上设置导向杆,在支撑座上对应设置无油衬套,导向杆在无油衬套中滑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杆设置为两个。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销设置为两个。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凹槽设置为U型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限位凹槽设置为V型槽。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定位和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为移动气缸。
【文档编号】B23K37/04GK205438296SQ201521111490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发明人】张兆伟, 郑陈艺, 黄焕良, 郑勇俊
【申请人】厦门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