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62913阅读:来源:国知局
记录介质P的输送速度之间产生差异的情况。然而,通过吸附辊352对输送带355上的记录介质P付与按压力,而使记录介质P在配准辊对315与吸附辊352之间挠曲,从而能够消除输送速度的差异。
[0041]驱动辊353配置成:在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D上与速度检测辊351相隔一间隔。通过速度检测辊351和驱动辊353,将引导部件361上的输送带355维持在平面状态。驱动辊353通过摩擦力而紧密接触于输送带355。例如,在输送带355由聚酰亚胺(PI)、聚酰胺酰亚胺(PAI)、聚偏二氟乙烯(PVDF)或聚碳酸酯(PC)等树脂形成的情况下,优选将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氨酯树脂或丁腈橡胶(NBR)之类的橡胶材料卷绕在驱动辊353表面。尤其是在图像形成部30使用水性油墨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为了抑制卷绕在驱动辊353上的橡胶材料的膨润,优选将三元乙丙橡胶(EPDM)卷绕在驱动辊353上。
[0042]在输送带355含有三元乙丙橡胶(EPDM)之类的橡胶材料的情况下,驱动辊353的表面也可以由金属形成。在驱动辊353的表面由铝形成的情况下,为了抑制驱动辊353表面的磨损,优选对驱动辊353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通过阳极氧化处理使驱动辊353成为电气绝缘状态。不过,在驱动辊353需要导电性的情况下,对驱动辊353表面不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此外,在驱动辊353与输送带355电导通的情况下,通过使输送带355进行电气接地,就能够抑制油墨的飞翔精度的降低。在此情况下,对形成输送带355的橡胶材料付与导电性。
[0043]驱动辊353由马达(未图示)驱动而旋转,并使输送带355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输送带355的速度不均匀的情况下,存在对输送带355执行速度不均匀校正的控制的情况。速度不均匀校正的控制是指对输送带355的速度不均匀进行校正而使输送带355的速度固定的控制。在执行速度不均匀校正的控制的情况下,优选驱动辊353的转动惯量为较小,驱动辊353为较轻。例如,驱动辊353是利用铝制的中空管或使用了复数个肋骨状的中空管而形成的。而在不执行速度不均匀校正的控制的情况下,为了利用由惯性引起的飞轮效应来使驱动辊353的旋转动作稳定,优选增加驱动辊353的重量。在此情况下,驱动辊353由实心的金属形成。
[0044]张力辊354相对于引导部件361配置在输送带355的上游。张力辊354对输送带355付与张力以免输送带355挠曲。通过使张力辊354的一个端部发生变化,从而对输送带355执行自动蛇行校正。
[0045]输送带355对吸附在输送带355上的记录介质P进行输送。输送带355优选为例如由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聚酰亚胺(PI)形成。在此情况下,输送带355的厚度不均匀得到抑制。一对引导辊356配置于抽吸部360的下方。
[0046]—对引导辊356配置为固定,并对由输送带355的内周面(输送背面)包围的空间进行维持。一对引导辊356中靠近驱动辊353的引导辊356维持输送带355对驱动辊353的卷绕量。一对引导辊356中靠近张力辊354的引导辊356,为了对输送带355进行稳定的蛇行校正,维持输送带355对张力辊354的卷绕量。
[0047]抽吸部360配置在输送带355的输送背面侧,并隔着输送带355与记录头390相对。抽吸部360具备引导部件361、空气流通室362、一个或复数个抽吸装置363。
[0048]空气流通室362为中空的箱状,空气流通室362的上部开放。也就是说,空气流通室362的上部形成有开口。引导部件361覆盖(封塞)空气流通室362上部的开口。引导部件361隔着输送带355对记录介质P进行支撑。
[0049]抽吸装置363配置为与空气流通室362连通,并对空气流通室362的空气进行抽吸而在空气流通室362中产生负压。其结果是,记录介质P隔着输送带355和引导部件361而被吸引到空气流通室362的上方。这里,负压是指比基准压低的压力。本说明书中,基准压是大气压。当将负压表示为“PN”、绝对压表示为“PA”、基准压表示为“PR”时,负压^是(Pa-Pr)的绝对值(Pn= IPa-PrI)。绝对压是以绝对真空为O时的压力。空气流通室362作为减压室发挥功能。
[0050]纸张排出部40具备输送引导器400、排出棍对410和排出托盘420。输送引导器400配置得在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D上比第二纸张输送部350更靠下游。排出托盘420以从形成于装置壳体10的排出口 430开始突出到外部的方式,固定在装置壳体10上。
[0051]输送引导器400将从输送带355输送来的记录介质P引导至排出辊对410。通过了输送引导器400的记录介质P,被排出辊对410向排出口 430的方向送出,并经由排出口430排出到排出托盘420。
[0052]参照图2 (a)和图2 (b),对输送带355进行说明。图2 (b)是沿图2 (a)的IIb-1Ib线的剖视图。
[0053]如图2 (a)所示,在输送带355上形成有复数个抽吸孔355a。输送带355的厚度例如是100 μ m。
[0054]如图2 (b)所示,抽吸孔355a与抽吸部360连通。抽吸孔355a沿输送带355的厚度方向DT贯穿输送带355。抽吸孔355a的开口部分的形状是圆形。抽吸孔355a的直径为2mm。此外,抽吸孔355a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椭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
[0055]参照图1、图3(a)和图3(b),对记录介质P的一部分与进给部件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将记录介质P中单面印刷时被印刷的面记载为印刷面,另一面记载为印刷背面。图3(a)和图3(b)是相对于记录介质P的印刷面从法线方向观察的图。宽度方向D2表示与记录介质P的印刷面平行且与输送方向Dl正交的方向。宽度PW表示记录介质P的宽度,长度PL表示记录介质P的长度。
[0056]进给部件F含有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二输送辊对314和供纸辊312。进给部件F在沿输送方向Dl输送记录介质P时,接触到记录介质P。将记录介质P中与进给部件F接触的部分记载为接触区域。
[0057]首先,参照图3 (a),对供纸辊312接触到记录介质P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3 (a)所示,供纸辊312含有一个辊部件312a。辊部件312a配置于记录介质P的宽度PW的中央附近。辊部件312a的宽度RW比记录介质P的宽度PW狭小。辊部件312a在从供纸盒200中取出记录介质P并将其沿输送方向Dl进行输送时,接触到记录介质P的一部分。
[0058]接触区域801是记录介质P的印刷面上与棍部件312a接触的区域。图3 (a)所示的接触区域801是记录介质P的印刷面上的区域,但也可以是印刷背面上或双面上的区域。接触区域801是记录介质P上沿输送方向Dl延伸的区域。
[0059]接着,参照图3 (b),对供应辊313a接触到记录介质P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3 (b)所示,供应辊313a包括辊部件313al和辊部件313a2。
[0060]辊部件313al接触到记录介质P沿输送方向Dl的右侧端部附近。辊部件313a2接触到记录介质P沿输送方向Dl的左侧端部附近。辊部件313al和辊部件313a2各自的宽度RW比记录介质P的宽度PW狭小。辊部件313al和辊部件313a2在将记录介质P沿输送方向Dl进行输送时,接触到记录介质P的接触区域802。
[0061]接触区域802含有接触区域802al和接触区域802a2。接触区域802al是记录介质P的印刷面上与辊部件313al接触的区域。接触区域802al是记录介质P的印刷面上的区域,但也可以是印刷背面上或双面上的区域。接触区域802a2是记录介质P的印刷面上与辊部件313a2接触的区域。接触区域802a2是记录介质P的印刷面上的区域,但也可以是印刷背面上或双面上的区域。接触区域802(接触区域802al和接触区域802a2)是记录介质P上沿输送方向Dl延伸的区域。
[0062]此外,在图3 (a)中,供纸辊312所包含的辊部件的数量为一个,但供纸辊312所包含的辊部件的数量也可以是2个以上。此外,在图3(b)中,供应辊313a所包含的辊部件的数量是2个,但供应辊313a所包含的辊部件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此外,进给部件F只要是宽度比记录介质P的宽度PW狭小的部件即可,不局限于供纸辊312或供应辊313a0
[0063]参照图3(a)、图3(b)和图4,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带355的输送面上的区域与记录介质P的接触区域800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带355的俯视图。
[0064]如图4所示,输送带355含有第一区域701和第二区域702。第一区域701是在将记录介质P放置在输送带355的输送面并进行输送时,输送带355的输送面上有可能与记录介质P的接触区域800重叠的区域。S卩,第一区域701是输送带355的输送面上的有可能装载记录介质P的一部分的区域。第一区域701含有区域701a、区域701b和区域701c。
[0065]区域701a是输送带355的输送面上有可能与接触区域801重叠的区域。如参照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