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81183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三薄膜晶体管M3的漏极连接。
[0075]具体的,所述像素电路30包含实施例一中所述像素电路20的所有特征,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节点N2和第二扫描线S2之间设置有升压电容C2,通过所述升压电容C2能够对所述第二节点N2进行升压。
[0076]请结合参考图3和图4,当所述第二扫描线S2提供的扫描信号在第四阶段T4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时,所述升压电容C2根据所述第二扫描线S2提供的扫描信号的变化量和所述存储电容Cl与升压电容C2的结合比{C2/(C1+C2)}来对所述第二节点N2进行升压,使得所述第二节点N2的电压即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M6的栅极电压Vg6升高,从而减少了第六薄膜晶体管M6的漏电流,进而提高了显示对比度。
[0077]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扫描线S1、第二扫描线S2和第三扫描线S3提供的扫描信号的时序要求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扫描线S1、第二扫描线S2和第三扫描线S3提供的扫描信号的时序要求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内容请参见实施例一中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的第一阶段Tl至第四阶段T4。
[0078]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像素电路而言,由于与实施例公开的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0079]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所述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像素电路。
[0080]综上,在本发明提供的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有机发光显示器中,所述像素电路通过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和第七薄膜晶体管对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初始化,并通过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七薄膜晶体管对作为驱动元件的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进行初始化,从而减缓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第六薄膜晶体管的老化,增加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第六薄膜晶体管的使用寿命,而且,作为驱动元件的第六薄膜晶体管所输出的电流与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和电源走线的阻抗无关,因此能够避免由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差和电源走线的阻抗不同所造成的亮度不均。进一步的,所述像素电路通过所述升压电容对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压进行升压,从而减少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流,进而提高显示对比度。由此,采用所述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的有机发光显示器不但增加了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显示质量。
[0081]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管、第六薄膜晶体管、第七薄膜晶体管、存储电容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存储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和第七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均与参考电源连接,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用于为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提供电源电压,所述参考电源用于为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以及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提供初始化电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和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均与第一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用于控制初始化和稳定电容,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均与第二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用于分别控制数据电压的写入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采样,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三扫描线用于控制初始化电压的写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驱动所述像素电路的扫描周期包括第一阶段至第四阶段; 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在所述第一阶段开始初始化,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在所述第二阶段结束初始化,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在所述第三阶段结束初始化,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在所述第三阶段进行采样,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在所述第四阶段导通并提供电流至所述发光二极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提供至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由所述数据线提供的数据电压和参考电源提供的初始化电压决定,而与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提供的电源电压以及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无关。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升压电容,所述升压电容设置于所述第二扫描线与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存储电容的一端的连接点之间。7.—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周期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其中, 在第一阶段,第一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保持低电平,第二扫描线和第三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均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和第七薄膜晶体管均由截止变为导通,所述参考电源提供的初始化电压分别对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初始化,所述数据线提供的数据电压经由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写入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存储电容的另一端的连接点; 在第二阶段,第一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所述第二扫描线和第三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保持低电平,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和第五薄膜晶体管均由导通变为截止,停止对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初始化; 在第三阶段,第一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保持高电平,所述第二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保持低电平,第三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由导通变为截止,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和第五薄膜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停止对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的初始化,同时对第六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采样; 在第四阶段,第一扫描线和第三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均保持高电平,第二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均由导通变为截止,停止写入数据电压,同时完成对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采样;采样完成之后,所述第一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和第五薄膜晶体管均由截止变为导通,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经由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输出电流以驱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和第三薄膜晶体管共同导通时,由所述参考电源对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初始化; 当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七薄膜晶体管共同导通时,由所述参考电源对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进行初始化; 当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和第七薄膜晶体管共同导通时,由所述参考电源对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初始化。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四阶段,升压电容响应于所述第二扫描线提供的扫描信号而对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存储电容的一端的连接点处的电压进行升压,使得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压升尚。10.—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
【专利摘要】在本发明提供的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有机发光显示器中,所述像素电路通过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和第七薄膜晶体管对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初始化,并通过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七薄膜晶体管对作为驱动元件的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进行初始化,从而增加了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第六薄膜晶体管的使用寿命,而且,作为驱动元件的第六薄膜晶体管所输出的电流与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和电源走线的阻抗无关,因此能够避免由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差和电源走线的阻抗不同所造成的亮度不均,由此,采用所述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的有机发光显示器不但增加了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显示质量。
【IPC分类】G09G3/32
【公开号】CN105575320
【申请号】CN201410545393
【发明人】胡思明, 朱晖, 杨楠, 张婷婷, 刘周英, 黄秀颀
【申请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5日
【公告号】WO2016058475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