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拉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深模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圆柱形皮带轮产品加工的
拉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加工圆柱形皮带轮的生产设备,除采用铸造毛坯机加工完成外,一般采用钢 板拉深成形加工,传统的拉深生产设备,桶形件在拉伸过程中的圆柱面和底部过渡面都会 减薄,需要多次过渡拉深再加上减薄拉深来完成,造成成本高、工序多,同时由于减薄量过 大,拉深容易产生拉痕,对模具精度、性能和强度的要求也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深模装置,可一次性将制件拉深为成品,具有 简化工序、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相对应的凸模和 凹模,凸模安装在上垫板的下方,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在凹模下方内设置有一个可将制 件向上顶出的顶出器,在制件通过凸模向下拉深达到工艺行程后,顶出器即向上将制件顶 出,由此形成的逆向顶挤,可对制件四周的拉深面和底面进行再次的平整挤压,使产品一次 达到工艺要求。 本顶出器的下方装有一个顶杆,顶出器通过顶杆的作用上行顶压。
技术方案中顶出器设置在下垫板的上方,顶杆由下垫板中间贯穿与顶出器相触。 所述凹模安装在固定座的上方中间,顶出器位于固定座的中间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拉深模装置可对产品一次性拉深达到工艺要
求,解决了现有设备必须多次拉深、工序多、成本高的问题,其有益效果显著,具有结构简
单、制造成本低,减少了专用施压机设备的投入,仅需普通油压机即可生产,生产效率可以
提高7倍左右,同时,由于模具可以减少零件的减薄量,相应还可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凸模,2、凹模,3、固定座,4、顶出器,5、顶杆,6、上垫板,7、下垫板,8、上模 板,9、下模板,10、制件。
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实施例所示在凹模2下方内设置有一个可将制件10向上顶出的顶出器4, 顶出器4下方装有顶杆5,顶出器4设置在下垫板7的上方,顶杆5由下垫板7中间贯穿与 顶出器4相触。凹模2安装在固定座3的上方中间,顶出器4位于固定座3的中间内。[0013] 本实用新型使用设备可采用普通油压机,使用状态时,在油压机的作用下,凸模1 下行,带动制件10与顶出器4向下运动,制件10由上而下经凹模2拉深,与顶出器4行程 到下垫板7,在达到工艺设定的延时后,凸模1上行脱离制件10,油压机顶出缸带动顶杆5 推动顶出器4上行,使制件10同时上行穿过凹模2而脱模,在制件10上行过程中,再次通 过凹模2,工作面得到上行挤压而平整,从而达到产品的工艺质量要求。
权利要求一种拉深模装置,包括上模板(8)和下模板(9),在上模板(8)和下模板(9)之间设置有相对应的凸模(1)和凹模(2),凸模(1)安装在上垫板(6)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在凹模(2)下方内设置有一个可将制件(10)向上顶出的顶出器(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器(4)下方装有顶杆(5)。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拉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出器(4)设置在下垫板(7)的上方,顶杆(5)由下垫板(7)中间贯穿与顶出器(4)相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2)安装在固定座(3)的上方中间,顶出器(4)位于固定座(3)的中间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深模装置,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对应的凸模和凹模,其特征为在凹模下方内设置有一个顶出器,该顶出器下方装有顶杆,本实用新型可作为各种拉深制件加工使用,由于设置有顶出器,在制件拉深为桶形件后,在向上顶出时,可对四周的拉深面和底面进行再次平整挤压,由此可一次性达到工件的质量要求,具有减少工序、确保质量和提高生产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显著效果,可广泛用于汽车发动机皮带轮和各种水泵轮、张紧轮的平带轮拉深作用。
文档编号B21D22/20GK201524745SQ200920230069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3日
发明者刘军, 孙芽, 潘从勇, 鄢荣清 申请人:东风襄樊旋压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