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后的毛坯下料冷却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118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成型后的毛坯下料冷却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成型后的毛坯下料冷却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毛坯经热模锻压力机成型后,需要对其进行输送和冷却,目前大都通过辅助的夹具将成型后的工件夹持到待冷却区,其中辅助夹具需人工进行操作,从而导致在成型加工过程中,需多人配合操作,操作麻烦,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自动化强度低,不能满足批量加工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成型后的毛坯下料冷却输送装置,解决了已有的加工成型后的工件,需通过辅助的夹具将成型后的工件夹持到待冷却区,多人配合操作,操作麻烦,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自动化强度低,不能满足批量加工生产的需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成型后的毛坯下料冷却输送装置,包括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架设有水平输送循环带,所述水平输送循环带的进料端位于位于热模锻压力机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水平输送循环带的出料端设有倾斜向下的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的进料端位于水平输送循环带的下方,所述输送台的两侧设有限位板,所述输送台的出料端的下方设有接料框。所述的限位板的前端设有弧形段,且两限位板之间形成喇叭状。所述的水平输送循环带为网状,且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其原理是通过热模锻压力机出料口的水平输送循环带的结构设计,只需将工件夹取到水平输送循环带上即可完成成型后工件的输送及冷却,过程中水平输送循环带将工件输送到输送台的进料端,通过输送台倾斜向下的结构设计,工件由于重力继续输送到接料框中,过程中操作简单,一人即可完成操作,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工件在输送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冷却,不需要转送带待冷却区,自动化强度高,满足了批量加工生产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一人即可完成操作,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工件在输送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冷却,不需要转送带待冷却区,自动化强度高,满足了批量加工生产的需求。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成型后的毛坯下料冷却输送装置,包括有支架1,支架I上架设有水平输送循环带2,水平输送循环带2的进料端位于位于热模锻压力机出料口 3的下方,水平输送循环带2的出料端设有倾斜向下的输送台4,输送台4的进料端位于水平输送循环带2的下方,输送台4的两侧设有限位板5,输送台4的出料端的下方设有接料框6 ;所述的限位板5的前端设有弧形段,且两限位板之间形成喇叭状;所述的水平输送循环带2为网状,且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成型后的毛坯下料冷却输送装置,包括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架设有水平输送循环带,所述水平输送循环带的进料端位于热模锻压力机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水平输送循环带的出料端设有倾斜向下的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的进料端位于水平输送循环带的下方,所述输送台的两侧设有限位板,所述输送台的出料端的下方设有接料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成型后的毛坯下料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板的前端设有弧形段,且两限位板之间形成喇叭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成型后的毛坯下料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输送循环带为网状,且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型后的毛坯下料冷却输送装置,包括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架设有水平输送循环带,所述水平输送循环带的进料端位于位于热模锻压力机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水平输送循环带的出料端设有倾斜向下的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的进料端位于水平输送循环带的下方,所述输送台的两侧设有限位板,所述输送台的出料端的下方设有接料框。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一人即可完成操作,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工件在输送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冷却,不需要转送带待冷却区,自动化强度高,满足了批量加工生产的需求。
文档编号B21K29/00GK202591534SQ2012201928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杨奎琦, 陈正义, 张斌 申请人:昌利锻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